[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妙法莲华经》浅释—法师品第十
 
{返回 法闻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2
《妙法莲华经》浅释—法师品第十

主讲:法闻法师(北京广济寺)  

2010 年5月29日      北京汉唐华夏美术馆

请翻到经本第159页。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住佛道    成就自然智    常当勤供养    受持法华者

其有欲疾得    一切种智慧    当受持是经    并供养持者

若有能受持    妙法华经者    当知佛所使    愍念诸众生

诸有能受持    妙法华经者    舍于清净土    愍众故生此

当知如是人    自在所欲生    能于此恶世    广说无上法

这就是这一品的关键,修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本经的五种功德,就能够成就自然智,才能够快速地得到一切种智。

164页的第二段。

欲舍诸懈怠    应当听此经    是经难得闻    信受者亦难

如人渴须水    穿凿于高原    犹见干燥土    知去水尚远

这是凿井喻,来形容受持《法华经》的利益,要坚持修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你就会得到种种的利益。接下来:

药王汝当知    如是诸人等    不闻法华经    去佛智甚远

不读诵、参悟《法华经》很难开佛知见,很难达到佛的智慧高度。

若闻是深经    决了声闻法    是诸经之王    闻已谛思惟

当知此人等    近于佛智慧

我们有一句话叫作“登堂入室”,经常演说《妙法莲华经》就是于佛法宝藏,不仅登堂而且入室,作如来的入室弟子,最近弟子。入室弟子在我们现代汉语里面,就是能够得师承、师传。

若人说此经    应入如来室    着于如来衣    而坐如来座

处聚无所畏    广为分别说    大慈悲为室    柔和忍辱衣

诸法空为座    处此为说法    若说此经时    有人恶口骂

加刀杖瓦石    念佛故应忍

这是获得衣钵真传的一种境界。什么叫入如来室?大慈悲。什么是得如来衣钵真传?柔和忍辱为衣。登座说法,以什么为座?以诸法空为座。

我千万亿土    现净坚固身    于无量亿劫    为众生说法

若我灭度后    能说此经者    我遣化四众    比丘比丘尼

及清净士女    供养于法师    引导诸众生    集之令听法

佛祖灭度后,如有人能够坚持修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此经的话,佛祖遣化四众护持,很像我们现在的状况,大家互相带动,借《法华经》之缘,我们聚集在一起,读诵、参悟、修学。

若人欲加恶    刀杖及瓦石    则遣变化人    为之作卫护

变化人来作护法神。

若说法之人    独在空闲处    寂寞无人声    读诵此经典

我尔时为现    清净光明身    若忘失章句    为说令通利

这点出了独处净修的时候,也应该读诵这部经典,比如闭关或者净修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够与法相应?要读此经典。

若人具是德    或为四众说    空处读诵经    皆得见我身

若人在空闲    我遣天龙王    夜叉鬼神等    为作听法众

是人乐说法    分别无挂碍    诸佛护念故    能令大众喜

若亲近法师    速得菩萨道    随顺是师学    得见恒沙佛

 

清闲处读诵此经,也是利益众生,不仅自利,自己会身心清净、身心光明,同时也是利他。以清虚为体的众生,夜叉、鬼神等,我们读诵,他们会来听。为什么读诵佛经是很重要的修行方式呢?这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他两利的事。不仅能够清净自己身、口、意,三业,得佛智慧,同时通过我们的转述,我们起到中转、转化的作用。这部经典作为文字,其他的众生不见得能够受益,因为他不一定会去翻书、去读书。文字很有局限,是针对我们的思维意识,是我们人的东西。而我们一旦把经典读诵出来,经过我们的思维意识,经过语言,这就不一样了,其他以清虚为体的众生就能够接受,能够从中受益,我们读诵就起到一个转化的作用。从这点意义上说,我们读诵经典回向自己的历代宗亲、一切冤亲债主,回向法界的一切有缘众生,他们确实能够受益。因为通过读诵的转化就能够接受,读诵就是把书面上死的知识读活了,语言是法的玄妙的体现。

这一品为什么叫“法师品”?广义上“法师”的概念,就指的是读诵、修行、受持、解说乃至书写此经典的人,称为“法师”,没有严格的限定。不一定是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法师,概念是针对佛的出家众里面能够受持、读诵、解说,也就是在自己修行的同时,能够讲经说法的僧人,我们把他称为“法师”。这一品里面法师的概念,是指能够以此经为参悟、修学的法宝,受持,按此经修行,并依此经广为人说之人,是这一品中法师的概念。

这一品佛祖为何要针对药王菩萨而说?这是不是一个疑问?佛法是法药,以《妙法莲华经》的法,佛的知见、佛的智慧、自然智、无上智、一切种智,这是法药,以法为药,能够对治众生不觉悟、迷惑、愚痴之病。我们今天都能在寺庙里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人会去找寺庙里的修行人、法师去治病,这恐怕最初跟《法华经》的以法为药、以法为医,对治众生的贪、嗔、痴之病,跟这个譬喻有关系。我们知道佛法为法药,他不是治头痛、感冒身体病。

这一品里面提到的凿井之喻,从干土到湿土、到泥土,最后到找到水源,需要坚持!《法华经》处处用譬喻,令众生能够方便理解。以法为药,不是治头痛感冒,法作为法药,对治的是众生的不觉悟,贪、嗔、痴,但具体用《法华经》上佛祖的理念来说的话,六道众生的通病是什么?至少是两个方面,我们以前也经常提到。一个是智慧不够、悟性不够,也就是思想境界,众生要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现前,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悟性、智慧,这一点是指学识;第二点是众生的见识不够,胸怀不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气度、度量,这是众生所以在六道中轮回、沉沦六道,不单是愚痴、智慧不够,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气度不够、气量小,不成法器。对真正能提升生命品质的方法、妙法他认识不到、接受不了。这是气度问题,不光是智慧问题。

在上一品中提到授记,佛祖勉励弟子每一位将来都能成佛,而且对于宿缘比较深的弟子,都很具体地点明了将来在什么方位成佛,成什么样的佛,以及成佛的种种状况,都说得很清楚、很具体。并没有具体实质的妙法的法语,来说明妙法究竟体现在哪儿,就是一个鼓励、授记。

“法师品”关键是“法师”两个字,“法师”怎么解释?首先是“以法为师”。以什么法为师,以《妙法莲华经》的法为师,要坚持读诵、受持、书写;第二个是在自己坚持修行的同时,还要广为人演说,这就是“法师”。这是广义上法师的概念,不是称僧人为法师的概念。有一些居士自己受持经典,又广为人说,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称为“法师”。但是,佛法两千多年来传到我们今天,有一些概念比较定型了,一般意义上的“法师”是指僧人、佛的出家众,这是随着时间而形成的现在法师的概念。

“法师品”里面,佛弟子的代表是药王菩萨,只要能够修学、读诵、演说此经,此经法即是无上药,能够对治众生种种沉沦六道最根本的毛病。

究竟以什么法为师?他贯穿整部《法华经》的理念,就是坚持读诵此经。我们总结《法华经》,他是提升本身的悟性跟气度,这是妙法的微妙之处。佛祖没有用直接的语言来说,他用种种的比喻,间接地,用形象的讲故事的方式,没有直接地说妙理在什么地方。我们只要反复地读诵,去体悟,自然就能够悟到其中的妙理、妙义。作为法,尤其是妙法,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简单的概论,真正的“妙”在语言文字之外。

我们读《六祖坛经》都知道,法达比丘读诵《法华经》三千遍,他去请教六祖,六祖跟他说,是你在转法华,还是法华在读你?(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这就是读诵经典我们要体悟语言文字之外的意思,从语言文字的理,然后悟到语言文字之外的意思,才是妙法。

我们反复地说过,从教理到教法,或者从佛理到佛法,是我们修行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的两个大的方面。不管修行什么宗派、是什么修法,毫无例外,必须要从“理”上升到“法”,这就是提升的问题,通过有限的理,体悟无限的法,从“死理”悟到“活的法”。《妙法莲华经》,全经文以妙法之“法”为主线贯穿全经。什么是法?我们要不断地去认识、体悟法的妙义,在什么地方去找法,去把握法,什么是法。

最近有位山西的居士,他是八十年代就皈依五台山的一位老法师,老法师早已圆寂了,他还在找师父。有时候他还会突然冒出来一句,听说法师您修行不错,给我传一个法吧,我想求真正的法,修真法。看来他对于什么是法,什么是妙法,还没有悟到,还是在教理上打转,还没有上升到法的程度上。

这一品我是粗枝大叶地讲解,粗浅的认识体会,耽误大家时间,有什么疑问或者我说得不对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参悟。

 


{返回 法闻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妙法莲华经》浅释—见宝塔品第十一
下一篇:《妙法莲华经》浅释—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法身 报身 化身
 什么是佛法?
 转逆境为逆增上缘
 授三皈依大意 六、法身 报身 化身
 《妙法莲华经》浅释—授记品第六
 《妙法莲华经》浅释—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妙法莲华经》浅释—信解品第四
 《妙法莲华经》浅释—药草喻品第五
 《妙法莲华经》浅释—方便品第二
 《妙法莲华经》浅释—见宝塔品第十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Disciple Speaks[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五百罗汉 206、钵多罗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10 平衡五根[栏目: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禅坐中见光,有时七彩、有时紫、有时绿,是坐禅的方法错了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32 说粗说细[栏目:大机大用]
 65 贵耳贱目[栏目:石头路滑]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栏目:佛教圣众因缘集]
 电脑中保存的致身心遭受严重伤害的女孩的最后一封信[栏目:道坚法师]
 修持准提法相应的条件[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心行]
 科学—恩物耶、荼毒耶[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