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内观基础 三、止与观
 
{返回 内观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53
 三、止与观
 
    我们禅观的目的何在?我们如何培育内观?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有两种禅修:寂止禅和内观禅。禅观于十遍处(kasina)只能产生寂止禅,不是内观。禅观于十不凈(如:肿胀的身体),也只能产生寂止禅,不是内观。十随念,如忆念佛、法等,也只能培育寂止禅,不是内观。禅观于三十二种身体成分,像观“发、毛、爪、齿、皮”,也不是内观,它们只能培育寂止禅。
 
    正念于呼吸也是开展寂止,但是它也能培育内观。然而《清凈道论》将它包括在四十种习禅业处中,因此我们在此也如此称它作寂止禅。
 
    接着有四梵住,慈、悲、喜、舍,和四无色状况导至四无色禅定,以及厌食想,所有这些都是寂止禅。
 
    当你禅观身体内的四大元素,它被称作分析四大元素。虽然它是寂止禅,但它一样可以开展内观。
 
    这四十种习禅业处为修定的对象,只有呼吸和四界差别(分析四大元素)与内观有关,其它不能产生内观。如你要获得内观,你需继续努力。
 
    再回到“如何培育内观”这问题,答案是:我们以观照五取蕴来培育内观。众生的精神与物质特质为诸取蕴。对它们可能由于贪欲而乐于执取,这样种情况被称为 “执取感官所缘”(爱取)。或可能因邪见而错误的执取,这被称为“以邪见执取”(见取)。你需观照它们看清它们的实相,否则,你将因贪欲和邪见而执取它们。一旦观到它们的实相,你便不再执取,你正是这样培育内观。我们将详细谈论五取蕴。
 

{返回 内观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内观基础 四、五蕴
下一篇:内观基础 二、简介
 内观基础 二、简介
 内观基础 三、止与观
 内观基础 十三、事物的分解
 内观基础 十九、总结
 内观基础 十二、不断的修习
 内观基础 二三、圣谛
 内观基础 二一、适合根性的修法
 内观基础 十七、进步
 内观基础 五、智慧与解脱
 内观基础 目录 一、英译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空恩师讲《广论》90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一八 第十七佛 帝沙品[栏目:佛种姓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二)[栏目:杂阿含经]
 棒喝截流 引言——从“一从大地起风雷”说起[栏目:冯学成居士]
 太虚的人生佛教思想略论[栏目:杨曾文教授]
 周静帝因得佛像改国号[栏目:圣像灵异篇]
 第四十一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真正的和谐[栏目:如瑞法师]
 《菩萨戒修学法要》讲记 第六卷[栏目:菩萨戒修学法要讲记]
 苦修之地宇奴唯拉村 Uruvela, the Place of Mortification[栏目:佛陀的福音 The Gospel of Buddh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