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内观基础 十六、最终的安宁
 
{返回 内观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0
  十六、最终的安宁
 
 
   你自己努力就可以把事情搞清楚,而不要轻信他人所告诉你的。如初学者中还未有这种自得的智慧,继续努力,别人能,你也能。不会花很长时间,智慧会在你修习时出现。只有当你肯定一切为无常、苦、无我,才不再执着于觉知对象为永恒的、快乐的、美的、好的,也不执着它们为个人、灵魂、我。一切执取将祛除。还有什么呢?一切烦恼将得到平息,从而证得圣道和涅槃。
 
    “无执取者不渴望事物,无渴望事物者将获得安宁。”(《中部》)
 
    每当你禅修,你不会受到观照对象的困扰,因此没有执取生起。对所见、嗅、吃、触或所注意的无执取。它们一个接一个生起与消失。它们显出为无常、无物可执着。它们以生灭压制我们。它们都是苦的,没有快乐、好的、或美的可执取。它们生灭为其自然性质,因此没有个人、灵魂或“我”活着且永恒而可执取。你清楚知悉这些,因此,执着被祛除。然后通过正道的修习而证悟涅槃。我们用十二缘起和五蕴讲述这些:
 
  “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如是纯大苦聚集灭。”(《相应部》第二册第2页)
 
  人若观照出现于六根门的精神与物质目标,知悉它们的内在自然性质为无常、苦、无我,就不会对它们有所喜悦或执着。因他不执着,故不会有去享受它们的努力。他不做这样的努力,故无业力“有” 的生起;无业力即无新的生,无新的生即无老死、悲等。这是一个人禅修时通过内观道所体证的剎那涅槃。以后我们将讲述经由修行圣道而证得涅槃。
 
    在曾引述的《具戒经》中,舍利弗尊者讲述:如一个具足戒律的比丘,观照五取蕴为无常、苦、无我,他可成为预流圣者;如预流圣者观照,他可证得一来圣者;如一来圣者观照,可证得不还圣者;如不还圣者观照,他可证得阿罗汉。在此证得预流、一来、不还和阿罗汉四圣果意即通过四圣道证悟涅槃。
 

{返回 内观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内观基础 十七、进步
下一篇:内观基础 十五、重新发现
 内观基础 十一、即刻观照
 内观基础 二二、布萨天女
 内观基础 十四、无常
 内观基础 八、为何和何时
 内观基础 七、心
 内观基础 十二、不断的修习
 内观基础 六、正确的方法
 内观基础 十七、进步
 内观基础 十五、重新发现
 内观基础 三、止与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喇钦与“卫藏十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端[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菩提道次第广论》听闻轨理Ⅰ[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佛法,教你轻松炒股[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佛子行三十七颂的开示 1 目录[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精进是一种迫切 而不是一种勉强(达真堪布)[栏目:精进]
 华严五教止观浅导[栏目:智谕法师]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磬)[栏目:佛教的法器]
 慈悲的力量[栏目:修行笔记]
 禅门骊珠集 第二篇 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慧可禅师[栏目:禅门骊珠集]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4[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