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观一定要有光吗?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6

修观一定要有光吗?难道觉知自己起心动念会是这么样的?第三个问题为vipassanā(维巴沙那)预设一个前提,光这就是染了? 

答: 我想问这些问题,他应该先再了解一些基本的教理基础。光只是一个工具,但是在修vipassanā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佛陀在《转*轮经》里,当他证悟了之后,他讲到:ñāna udapādi、pañña udapādi、vijjā udapādi、āloko udapādi.也就是当他在证悟的时候,他体验到了智已经生起了、慧已经生起了、明已经生起了、光已经生起了、āloko(光明)已经生起了。在《āmaññaphalasutta 沙门果经》里面也讲到了,如果一个人要修观,他的心要具足十一种,那个时候他的心应当要很清静、无染、洁白、光明,如果他的心达到了这样的素质,要修观才是真正的vipassanā。如果只是靠感觉去修vipassanā,那种vipassanā可能不是真正的vipassanā。我们在巴利有句话叫做vipassanā-pañiråpaka,vipassanā就是观;pañråpaka是相似的;相似的观。如果一个人只是靠感觉,他所知道的不一定是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因为,修观的所缘(对象)必须是paramattha-dhamma(究竟法)。究竟法不是靠我们用意识去感觉到的,一定要用观智、用智慧去觉知的。如果一个人的心很弱,那他很难去觉知到究竟法。那在修vipassanā的过程,到了还没有成熟的第四个观智的阶段叫生灭随观智,生灭随观智的那个阶,禅修观者会体验到光,但这种光之前也有,只不过在那个时候他很可能会执着光——是属于涅槃或者是属于是圣道、圣果了。我们再看十种观之染有:精进、舍、喜、乐,这些在修观当中都伴随着一起起来的,这些都不是坏事,而且在修观的时候,一定伴随着一起起来的。比如:精进,难道修vipassanā没有精进吗?那修vipassanā那个时候的心没有策励吗?没有中舍吗?这些都有。在修习vipassanā的时候这些本身不染,最后一个叫做nikanti欲,也就是他的心贪着(前面)这些,认为这个就是涅槃,最后第十种观之染vipassanā-upekilesa(观的随烦恼)的最后一个nikanti,它才是属于贪着,元凶在这里。之前那些都是(它)贪着的对象。《清净道论》在讲(观之染)时也有讲到:大龙大长老Mahanaga-Mahathera他当时也是体验到很清澈、很明亮的光,只不过他认为那个是属于涅槃,认为他已经证了,这个是问题,不是光本身是问题。因此这不是预设,而是说如果一个人修行到了修定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有智慧之光。这个问题,我们在上一期禅修营结束之后也问过这个问题、也回答过。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佛法?
下一篇:不念过去、不思未来,活在当下,当下解脱就是解脱?
 初果圣者在未来的轮回中,如果想行菩萨道还会有很多世轮回么?
 这次禅修弟子感到有很多的障碍,这是什么原因?是以前曾经干扰过别人修道吗..
 在慈心定中见到的非人和用神通(天眼通)看到的非人在外形上一样吗?..
 按南传教义,阿拉汉尊者可以成佛吗?
 请详细解释一下证入禅那前落入有分,误以为能所双泯是不是有人修错了?..
 现在所流传的经文中哪些是体现了佛陀的本怀?
 一位僧人偷吃糖。。。受到可怕的果报?
 十二因缘里面说的,行生识,跟识生名色应该怎么理解?
 观呼吸对那些不能确认或呼、或吸、或停止的微息怎么处理?
 想受三皈五戒,但好酒,一直犹豫不敢受戒,请尊者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汽车[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佛陀十大弟子传─舍利弗尊者[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宣化老和尚讲述]
 慈悲化度 有教无类──略述佛陀觉之教育[栏目:宽运法师]
 人间佛教的经言祖语(四)知恩报恩[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言祖语]
 一点坚持[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栏目:当代问题座谈纪实]
 手炉[栏目:佛教常用器物]
 灭谛:究竟安乐!?[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秋季,我们一起来香道养生[栏目:传统香道]
 初机净业指南 临终须知[栏目:黄庆澜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