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解释
Absolute truth(藏文don dam bden pa)胜义谛
心的究竟本性,一切现象的真正状态。这种状态超越所有概念的造作,只有本初智慧才能了知,并且超越二元分立觉者所见的事物本貌。
Actions (藏文Las)业行
为他人带来快乐的业(行为),称为善业;为他人和自己带来痛苦的业,称为不善业。每个行为或业,不论是身业、意业或语业,如同一粒种子,会使我们在今生或来世体验到行为的结果(业果)
Afflictive mental factors, negative emotions(藏文nyon mongs,梵文klesha),烦恼
源自我执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会烦扰心,障蔽心。贪、嗔、痴、慢、疑等五种主要烦恼有时候称为“五毒”,是眼前的和长期的痛苦的主要原因。
Aggregates ,five(藏文spung po,梵文skandha,字面意义为堆、集、事件),蕴,五蕴
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等组成的元素。分析某人时,可能会找到这些元素而无其他残余物。当五蕴聚集在一起时,“自我”的幻象就在无明的心中生起。
Alaya(梵文kun gzhi,字面意义为“一切的基础”),阿赖耶
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阿赖耶是心根本而不定的层次,也是储存业力印记之处。
Appearances(藏文snang ba),显象
外在现象世界。虽然这些现象看似具有真实的实体,但是空性乃是它们的究竟自性。当我们觉知和了解这些现象的方式逐渐转化,我们在证悟道上的层次便有不同。
Arhat(梵文dgra bcom pa),阿罗汉
歼灭烦恼敌人、了悟自我不存在的人,因此他永远离于轮回的痛苦。证得阿罗汉的果位是小乘或声闻乘的目标。
Asanga(藏文thog med),无著尊者
西元三五〇年,大乘佛教的重要人物,与胞弟世亲尊者共创唯识宗。他是大乘佛教广行传承(Vast Activities)的源头,与来自龙树菩萨、文殊菩萨的深观传承(Profound View)相辅相成。
Atisha(藏文jo bo rje),阿底峡尊者
亦名燃灯吉祥智(Dipamkarashrijnana,982-1054),印度成香寺(Vikramashila)佛学院的住持。他受西藏古格王益希沃(Yeshe O)之邀入藏,重振被朗达玛蹂躏的佛法。他引入修心教法,此教法融合龙树菩萨与无著尊者的菩提心传统。
Awareness,pure(藏文rig pa),觉性,纯然觉性
心的无二究竟自性,完全离于迷妄。
Bodhichitta(藏文byang chub kyi sems,字面意义为“证悟心”),菩提心
在世俗或相对的层次,菩提心是为了一切众生而成佛的愿望,以及为了成佛所必须从事的修持:慈心、悲心、六波罗密等等。在究竟或胜义的层次,菩提心是对究竟自性的直观。
Bodhisattva(藏文byang chub sems dpa),菩萨
藉由慈悲而努力为一切众生获致圆满证悟或成佛者。
Buddha(藏文sangs rgyas),佛
尽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等二障者,已经生起二智者,此二智为了知心与现象之究竟自性的智慧,以及了知现象之多样性的智慧。
Buddha-Nature(藏文bde gshegs snying po),佛性
佛性并非一个“本体”,而是心的究竟自性,离于无明的障蔽。每个有情众生都可以藉由圆满了知心之自性,而拥有实证这种佛性的潜能。换句话说,佛性是有情众生的“本初善”
Chandrakirti(藏文zla ba grags pa),月称菩萨
第六世纪的印度大师、拥有无与伦比之辩证技巧的作者。他遵循龙树菩萨的中观传承。他被视为中观应成派(Prasangika Madhyamika)的创始者,并且使其系统化。
Clinging, grasping, attachment (藏文don dam bden pa),执着
执着有两个面向,即执着自我为真实,以及执着现象为真实。
Compassion(藏文snying rje),悲心
希望一切众生离于痛苦及痛苦之因(负面行为和无明)的愿望。悲心与慈心、喜心和舍心相辅相成。慈心是希望一切众生找到快乐及快乐之因的愿望。喜心是随喜他人的功德。舍心是把悲心、慈心和喜心推及一切众生,没有朋友、陌生人或敌人之别。
Dharma(藏文Chos),法
这个梵文字通常被用来指称佛陀的教义。所传之法是指口语教法的集成,不论是口述的或文字书写的教法。所悟之法是指修持这些教法所获得的品质与功德。
Dharmakaya(藏文chos sku),法身
成佛的空性面向。也可译为真实身(body of truth)或究竟身(body of absolute)。
Dharmata(藏文chos nyid),法性
真如,现象的究竟自性,空性。
Duality,dualistic perception(藏文gnyis‘dzin),二元分立
尚未证悟者的平庸觉知,将现象分为主体(识)和客体(心中影像和外在世界)的理解,并相信它们真实存在。
Ego, “I” (藏文bdag) ,自我,我
尽管我们是个不断转化之流,与其他众生和整个世界相互依存,但是我们仍然想象在我们的内在有个不变的本体,是我们的特性,且我们必须保护和取悦这个本体。如果我们彻底分析这个自我,我们将会发现,自我只不过是个虚构的心之造作。
Eight worldly concerns(藏文jig rten chos brgyad),世间八法
利(得)、衰(失)、苦、乐、毁(恶名)、誉(美名)、称(赞美)、讥(怪罪)。
Emptiness(藏文stong pa nyid,梵文shunyata),空性
空性是现象的究竟自性,即现象缺乏本具之存在。对空性的究竟了悟将在对有情众生自然生起无量悲心之时伴随而来。
Enlightenment(藏文sangs rgyas),证悟
成佛的同义字。当圆满的内在智慧和无限悲心合一时,证悟即是修行的无上成就。证悟是对心与现象自性的圆满了悟:心与现象的相对存在模式(它们显现的方式),以及心与现象的究竟自性(它们如是的方式)。这样的了解是对治无明的根本解药,因此也是对治痛苦的根本解药。
Eternalism(藏文rtag par lta ba),存在主义或常见
两种“极端”见解之一(另一个是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相信有永恒存在的本体,例如神圣的造物主或灵魂。
Existence:true,intrinsic,or reality(藏文bden‘dzin),存在、真实存在、本具存在,或实体
现象的特质或属性,认为现象是独立的客体,自主存在,拥有与生俱来的特质或属性。
Four boundless attitudes or four immeasurables(藏文tshad med bzhi),四无量心
心的四种极善状态,被视为“无量”,乃是因为四无量心无一例外地专注于一切众生,具有无量之功德。四无量心分别是慈心、悲心、喜心和舍心。
Gods(藏文lha,梵文Deva),天道众生
根据佛教传统,天道众生高于人道众生,虽然天道众生并非永存不朽,但是他们享有无限的权力、至乐和长寿。
Great Perfection(藏文rdzogs pa chen po,梵文Mahasandhi),大圆满
此乃九乘的颠峰,宁玛派的究竟见地。圆满意指心在自性上,自然而然地包含三身的所有功德:其自性是空性,即法身;明性是它自然的展现,即报身;它的悲心是含摄一切的,即化身。
Hinayana(藏文theg dman),小乘或声闻乘
佛教思想与修行的基本体系,源自佛陀初转*轮的教法,以四圣谛和十二支缘起的教法为中心。
Ignorance(藏文ma rig pa),无明
看待众生与事物的错误方法,视众生与现象为真实、独立、坚实、本具地存在。
Interdependence or“dependent origination”(藏文rten cing“brel bar”byung ba),缘起
佛教教法的基本元素。根据缘起的见解,现象不是独立存在的本体,而是依缘条件的巧合。
Kadampa(藏文bka' gdams pa),噶当派
新译派的第一个学派,遵循阿底峡尊者的教法。它强调悲心、研读和清净的戒律。
Kalpa(藏文bskal pa),劫
一大劫对应于宇宙形成与毁灭的一个循环。一大劫分为八十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两个小劫构成;在一个小劫之中,寿命增长,在另一个小劫之中,寿命衰减。
Karma (藏文las) ,业
这个梵文字意指“行为”,即与我们的念头、语言和举止有关的因果业报法则。根据佛教教法的说法,众生的命运、喜乐、痛苦,以及对宇宙的看法,不是因为机缘,也不是因为某个全能本体之意志的缘故。它们是先前行为的结果。同样的,众生的未来取决于众生目前行为的善恶。业分为集体的共业和个别的不共业。共业是指我们对世界的一般看法。不共业决定我们个人的觉受。
Kharak Gomchung(藏文kha rag sgom chung),卡拉·贡秋
十一世纪的噶当派上师,以精进不懈、严格修持教法而闻名。他领受大圆满教法,证得虹光身。
Liberation(藏文thar pa),解脱
离于痛苦和轮回,但是尚未圆满成佛。
Lower realms(藏文ngan song),下三道
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Mahayana(藏文theg pa chen po),大乘
自我与一切现象之空性的见地、无所不在的悲心、带领众生离于痛苦与痛苦之因的欲望,乃是大乘佛教的特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乘佛教的目标是达到无上之正等正觉。大乘佛教的修道是由修持六波罗密所构成。
Meditation(藏文sgom),禅修
对现象产生新看法的熟稔过程。禅修分为观——分析式的禅修和止——冥思式的禅修。分析式禅修的对境可以是一个被研究的重点(例如无常),或我们希望生起的品质(例如慈悲)。冥思式禅修让我们认清心之究竟自性,并且安住在这种超越概念的自性之中。
Merit(藏文bsod names),功德
从善行或善德生起的正面能量。
Middle Way(藏文dbu ma,梵文Madhyamika),中观
关于空性的教法,首先由龙树菩萨加以阐释,被认为是密咒乘的基础。“中”是指超越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两个极端的见解。
Mind (藏文sems) ,心
就佛教而言,心的一般状态其特性为无明和迷妄。一连串的意识刹那造成了相续性的显象。在究竟的层次,心有三个面向:空性、明性(了知一切事物的能力),以及自生悲心。
Nagarjuna(藏文klu sgrub),龙树菩萨
第一、二世纪的印度大师,六庄严(Six Ornaments)之一。他阐释中观的教法,撰写无数哲学与医学的论著。他是中观思想体系的创始者。中观思想仍然被藏传佛教视为所有哲学体系的颠峰。
Nihilism(藏文chad par lta ba),虚无主义或断见
极端的唯物观点,把感官经验视为唯一真实的事物,因此否认前世与来世的存在,否认因果业报等等。
Nirvana(藏文myang‘das),涅槃
“超越痛苦”。这表示证悟的数种层次,取决于我们是从小乘(根基乘)或大乘的观点来看。
Obscurations(藏文sgrib pa,梵文Avarana),障蔽
障蔽心之自性的心理因素。参见“二障”。
Padmasambhava(藏文pad ma‘byung gnas,字面意义lotus-born),莲花生大士
或称为乌金大师(Master of Orgyen)和咕鲁仁波切(Guru Rinpoche,意为“上师宝”)。在第八世纪,他受西藏国王赤松·德赞之邀入藏,成功地创建了佛教经典与续部的教法。他在西藏传播金刚乘的教法,并且为了未来世代隐藏了无数伏藏。他被尊为第二佛。第一佛释迦牟尼佛曾预言莲师的到来,也预示了他将传授金刚乘的不共教法。
Paramita(藏文pha rol tu phyin pa),波罗密
超越的圆满或善德。六波罗密的修行法门能够带领修行者成佛,因而成为菩萨的修行。六波罗密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般若)。根据另一个计算方法,有十波罗密,换句话说,是在前述的六波罗密进一步再加上四个波罗密。这四个波罗密被认为是智慧波罗密的四个面向。它们分别是方便波罗密、力波罗密、愿波罗密和本初智慧的波罗密。
Path (藏文lam) ,道
让人们从轮回解脱,然后成佛的灵修训练。
Patrul Rinpoche(藏文jigs med chos kyi dbang po,1808-1887),巴楚仁波切
出生于西藏东部,宁玛派极有成就的上师。他以不分教派的态度和极简的生活闻名。他的著作丰富,在西方国家以《普贤上师言教》(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这本书而知名。《普贤上师言教》是介绍金刚乘修行的入门书。
Phenomena(藏文snang ba),现象
透过感官觉知和心理活动而显现在心之前的事物。
Prajnaparamita(藏文shes r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般若波罗密多
一,般若智慧,对空性的了知;二,佛经的集结,属于佛陀二转*轮的教法,阐释现象的空性。
Pure perception(藏文dag snang),净观
视世界为三身与智慧的清净展现,即视世界为净土。另有造作的净观,即修行者努力地视万事万物为清净,但仍停留在概念的层次。
Refuge(藏文skyabs yul),皈依
皈依的对象。皈依的修行法门。
Relative truth(藏文kun rdzob bden pa,all-concealing truth),世俗谛、全遮法
在一般觉受的层次,现象被视为真实。
Samadhi(藏文bsam gtan),三摩地
不同程度的禅定。
Samsara(藏文‘khor ba),轮回
尚未证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心受到贪、嗔、痴三毒的奴役,无法控制地从一个状态演化到另一个状态,经历一条永无止境的身心体验之流,而这些体验都以痛苦为特征。唯有当人们了悟现象的空性,去除所有的障蔽,才能够从轮回中解脱。
Sangha(藏文dge‘dun),僧伽
佛教修行者的团体,不论其为出家众或在家众。“圣僧众”(Noble Sangha)是指已经证得“见道”(path of seeing)或超越见道的僧伽成员。
Secret mantra(藏文gsang sngags),密咒
参见“金刚乘”。
Shakyamuni,Buddha,释迦牟尼
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他在西元前五百年,于印度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获致圆满证悟。
Shamatha(藏文zhi gnas),奢摩他
在本质上,奢摩他是一种禅定。在这种禅定之中,心专注于一境而保持不动。这是一种止的状态,非常重要,但是“止”本身无法调伏无明和认为有我的概念。
Shantideva(藏文zhi ba lha),寂天菩萨
那烂陀(Nalanda)寺的成员,《入菩萨行论》的知名作者。他支持月称菩萨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寂天菩萨也是《集菩萨学论》(Shiksasamuccaya)的作者。《集菩萨学论》引述各方对戒律的讲述,因而成为重要的集成概要;若非如此,那些文献可能早已佚失。
Six realms of existence(藏文gro drug),六道轮回
特定的业所产生的六种存在状态,并且被视为真实。事实上,它们都平等地缺乏本具的存在,只是迷妄心的觉知产物。按照由下往上的次序,这六道分别是嗔怒所产生的地狱道;极端吝啬所产生的饿鬼道;愚痴所引起的畜生道;贪欲所产生的人道;强烈忌妒所产生的阿修罗道;以及骄慢行为所产生的天道。
Skandha,five(藏文phung po lnga),蕴,五蕴
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等组成的元素。当五蕴聚集在一起时,“自我”的幻象就在无明的心中生起。
Suffering(藏文sdug bsngal),苦
四圣谛的第一谛。四圣谛分别是:一,苦谛,即轮回皆苦;二,集谛,痛苦起源的真谛,即我们必须尽除的烦恼;三,道谛,为了获致解脱而必须从事的修行;四,灭谛,止息痛苦的真谛,修行之果或成佛的状态。
Sugata(藏文bde bar gshegs pa,one who has gone to,and proceeds in,bliss),善逝
诸佛的一个名号。
Sutra(藏文mdo),佛经
释迦牟尼佛的话语,由他的弟子誊写下来。
Tantra(藏文rgyud),续
这些是金刚乘佛教解释心之本然清净的教本。宁玛派把续分为外续(事部、行部和瑜伽部)和内续(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新译派使用另一个方法,把续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
Tathagata(藏文de bzhingshegs pa ,one who has gone thus),如来
诸佛的一个名号。
Tathagatagarbha (藏文 de gshegs snying po),如来藏
成佛的潜能,心之明和空的自性。
Thoughts,discursive(藏文rnam par thog pa)念头、散漫的念头
一般由无明和相对实相所制约的一连串念头。
Three doors of perfect liberation(藏文rnam thar sgo gsum),圆满解脱的三门
佛陀二转*轮之大乘教法的中心思想。它们是透过了解一切现象隐含的三种特质而趋近究竟实相的方法。此三门分别是:一,一切现象皆空(空);二,一切现象超越所有的属性(无特性、无相);三,一切现象超越所有的愿望或期待(无意图、无愿或无作)。
Three jewels(藏文dkon mchog gsum,梵文Triratna),三宝
佛、法、僧。
Three kinds of wisdom,三种智慧
从闻、思、修教法所得的智慧。
Three poisons(藏文dug gsum),三毒
贪、嗔、痴三种负面情绪。
Three types of suffering(藏文sdug bsngal gsum),三苦
一,苦苦,例如疼痛之苦;二,坏苦,改变之苦,快乐是无常的,可能会专变为痛苦;三,行苦,以无明为基础的所有行为,迟早都会带来痛苦。
Tradition of the profound view(藏文lta ba zab mo’i lugs)深观派或深见派
佛陀二转*轮、说明空性之深观的佛经,由文殊菩萨编纂,龙树菩萨阐释。关于受菩萨戒的仪式和受菩萨戒之后的修行,宁玛派大多遵循龙树菩萨的传承。但是关于见地方面,宁玛派则遵循深观派和无著尊者所教导的广行派两者。
Tradition of vast activities(藏文spyod pa rgya che ba'i lugs),广行派
弥勒菩萨编纂佛陀三转*轮的佛经,撰写以弥勒菩萨为名的五本论著(此建立了“他空”见),并且把它们传授给无著尊者。之后,无著尊者进一步撰写关于“地”(Grounds)的五本论著及其他著作。无著尊者的胞弟世亲尊者在接受大乘佛教之后,撰写了八本论著。这些著作是广行派的源头,解释了佛性和菩萨地等教法。根据广行派的说法,菩萨戒的仪式和菩提心的修持是由阿底峡尊者引入西藏。
Tripitaka(藏文sde snod gsum),三藏
佛陀话语的三藏,即经藏、律藏和论藏。
Two obscurations or veils(藏文sgrib gnyis),二障
一,诸如贪、嗔等烦恼之烦恼障;二,所知障,即阻碍全知的二元分立、充满概念的思惟。此二障如同帐幕,遮蔽了心与现象的究竟自性。
Vajrasattva(藏文rdo rje sems dpa),金刚萨埵
百部尊主。修持金刚萨埵法和念诵金刚萨埵的咒语,对清净恶业特别有效。
Vajrayana(藏文rdo rje theg pa),金刚乘
以续和经为基础的教法和修行法门,探讨心的本然清净。也称为密乘。
Vipashyana(藏文lhag mthong,字面意义为放大的观见或深奥的洞察),毘婆奢那
在本质上,毘婆奢那是能克服相信自我真实存在之无明、并了悟究竟实相的本初智慧。
Wisdom(藏文shes rab,梵文prajna),智慧,般若
—,正确的辨别能力,通常带着对空性的特定了解;二,对心之自性本然而无二的了解(藏文ye shes,梵文jnana)。
Yogi,Yogini(藏文rnal‘byor pa,rnal‘byor ma)瑜伽士、瑜伽女
修持瑜伽的修行者。瑜珈士为男性,瑜珈女为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