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经菁华节录·贰、无常
佛陀教育基金会整理
{返回 阿含经菁华节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8

贰、无常 [1]

一、四梵志 [2]皆得五通[3],修行善法。


尔时,一梵志飞在空中,第二梵志复入大海水底,第三梵志入须弥山 [4]中,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刚际[5],欲得免死,复即彼而命终。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 [6]本: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7]无我、灭[8]尽为涅槃(增.二六八)

[1]无常:为‘常住'的对称,即变化不止的意思。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不停,无有常住。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1、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的刹那生灭。2、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终必坏灭,如人命的终了、灯火的熄灭。

[2]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出家人。

[3]五通:又名五神通,或五神变,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天耳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声音都可以听得到;他心通是能够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便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宿命通就是能够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并知道六道众生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有了宿命通的人,过去生中的事,都能回忆,了如指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随心所欲,诸如钻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都不成问题。

[4]须弥山:华译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相比,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碱海的四方。

[5]‘金刚际':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五轮'指世界之成立为五轮。依俱舍等之说则最下为虚空轮,其上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刚轮(即金刚际,地轮也),此上载九山八海。即于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为四轮所成。‘金刚'是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金刚定'又名金刚三昧,即菩萨于最后位时,断除最后一切最细微之烦恼而得的禅定。‘金刚山'是环绕世界的铁围山或指须弥山。

[6]四法:1.指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觉果。 2.指菩萨修行的四法,即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阿练若(即阿兰若,华译远离处,或空闭处,即住于远离人家的空闭处)。3.指信、解、行、证。

[7]一切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8]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参见第31页般涅槃条与第32页灭条。

※神通不是修行者所应追求的目标。

二、一切行无常,生者当有死;不生不复灭,此灭最第一。(增.二三三)

三、文荼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终 [1],王闻夫人逝丧,极怀愁忧,不饮不食,不理王事。尊者那罗陀告王曰:夫物应尽[2],欲使不尽者[3];夫物应灭,欲使不灭者;老法,欲使不老者;病法,欲使不病者;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此五事,最不可得,是如来之所说。


我今所失、所灭、所老、所病、死者,非独一已,余人 [4]亦有此法。我设于中起愁忧者,或能使亲族起愁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5],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增.二八二)

[1]而取命终:指文荼王夫人的世寿已尽,命终逝世。

[2]夫物应尽:凡世间的事物,有生就有灭。

[3]欲使不尽者:想要使它永恒不灭。‘者'是语气词。

[4]余人:其他人。

[5]缘本:皆由于这个缘故。

四、一切众生归于死,一切变易之法,欲令不变易者,终不有此事。


人身之法,犹如雪揣 [1],当要归坏;亦如土坏[2],不可久保;亦如野马幻化[3],虚伪不真;亦如空拳,以诳小儿。是故,莫怀愁忧,恃怙[4]此身。


有四大恐怖,来至此身,不可障护 [5],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6]所可除。云何为四?老、病、死、无常。(增.二三一)

[1]雪揣:雪积聚成团。揣,与‘团'古字相通,音团。

[2]土坏:土器尚未烧时的名称。坏,音胚。

[3]野马幻化: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热时炎'(杂语)阳炎也。炎热时,远望旷野,则风尘映日光,生一种之幻影。谓之阳炎。亦曰野马。渴鹿或无智之人,见之为水。以喻一切有为法之虚假不实。

[4]恃怙:依赖、倚靠。

[5]障护:提防保护。

[6]符书:道士用来驱邪、治病、护身的秘密文书。

五、云何?世尊!诸佛形体,皆金刚 [1]数,亦当有老、病、死乎?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语,如来亦当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数,父名真净,母名摩耶,出转轮圣王 [2]种。(增 .二三0)

[1]金刚:比喻坚固不败坏。参见第39页金刚际条。

[2]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六、生死长远,多诸畏难,无有救者。有此之难,谁堪代者 [1]?


唯有布施 [2]、持戒[3]、语常和悦[4],不伤人意,作众功德[5],行诸善本[6]。(增.四七一)

[1]谁堪代者:有谁能够替代?堪,音刊。

[2]布施: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3]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

[4]语常和悦:言语经常是温和喜悦的。

[5]作众功德:广植福田,作种种功德。

[6]善本:(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

七、随人所作业 [1],则受其报。


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 [2]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能令少水碱叵[3]饮。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不能令恒水碱叵饮。(中.一一)(盐喻经)

[1]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却叫做恶业。‘业力'指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业风'是恶业所感之猛风,指劫末所起的大风灾及地狱所吹的风。或(喻)业力如风,吹诸众生轮回三界。‘业因'是故善恶果报的原因。善业是乐果的因,恶业是苦果的因。‘业果'是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业感'是善恶业因能招感苦乐的果报。‘业海'指像大海一样的种种恶因。‘业识'是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业通'又名报通,即依宿业自然而得的神通。‘业障'是由前生所作的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业轮'比喻善恶业能使人轮转于六趣。‘业缘'是善恶果报的因缘。善业是招感乐果的因缘,恶业是招感苦果的因缘。一切众生,都是由业缘而生的。维摩经说:‘是身如影,从业缘生。'‘业系'(喻)业好像绳子能将众生系缚在三界之牢狱中。‘业报'是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

[2]地狱:1.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惑,因此苦报及寿命,亦各不同,若论受苦,根本最甚,近边次之,孤独又次之。2.凡所处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没有喜乐的环境,皆可比喻为地狱。

[3]叵:‘不可'二字的合音。

八、阿难:如世尊说三受 [1]—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世尊: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以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杂.四七三)

[1]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见第30页三受条。

九、色、痛(受)、想、行、识皆悉无常,此无常义即是苦;苦者即无我,无我者即是空也。我非彼有,彼非我有。(增.三一七)

十、当观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非我。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 [1];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心解脱者,若欲自证 [2],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3]。(杂.一)

[1]厌离:厌倦世俗的欲望,远离世间的杂染。

[2]自证:指由自力证悟究竟的真理。

[3]后有:1.未来的果报。2.后世的心身。

十一、于无常、变易、不安隐 [1]色、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


色、受、想、行、识为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不见是我、异我、相在。当知色、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 [2]、离欲[3]、解脱,解脱知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4]。(杂.三0)

[1]安隐:即安稳。

[2]生厌:生起不执著五蕴为实有的心。

[3]离欲:远离一切贪爱的欲求。

[4]‘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四句成道':(杂语)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诵下四句偈。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谓之四句成道。

※‘我胜我等我劣'是指比较高下的执著意图。学佛者,不当把五蕴当成‘是我'、‘异我'、‘相在'。

十二、若无常色有常者,彼色不应有病、有苦;亦不应于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无常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七七)

※五蕴无常,人们不应当想要五蕴,这样变,那样变的。

十三、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 [1]、慢、无明。


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 [2]想。


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杂.四七)

[1]掉:(术语)掉举也。令心高举,不安静之烦恼也。

[2]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

十四、过去、未来五蕴无常、苦、空、非我,况现在五蕴。


如是观者,不顾过去五蕴,不欣未来五蕴,于现在五蕴厌 [1]、离欲、正向灭尽[2]。(杂.八)

[1]五蕴‘厌':不执著。

[2]正向灭尽:度脱生死烦恼,进入寂静无为的境地。

十五、过去、未来眼无常,况现在眼!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眼,不欣未来眼,于现在眼厌、不乐、离欲、向厌(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二一0)

十六、跋地罗帝偈 [1]: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将来;

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

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

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

若作圣人行,孰知愁于死?

我要不会彼,大苦灾难终。

如是行精勤,昼夜无懈怠;

是故常当说,跋地罗帝偈。


云何不念过去?眼知色可喜,意所念,爱色,欲相应,心乐,扪摸 [2]本,本即过去也。彼为过去识不欲染著,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念过去,如是眼、耳、鼻、舌、身、意。


云何不愿未来?若眼、色、眼识未来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愿,因心不愿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愿未来,如是耳、鼻、舌、身、意。


云何不受现在法?若有眼、色、眼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 [3]不欲染著[4],因识不欲染著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受现在法,如是耳、鼻、舌、身、意。(中.一六五)(温泉林经)

[1]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偈他'同偈。

[2]扪摸:抚摸。

[3]现在识:当下现前的眼识。

[4]染著: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

※跋地罗帝:译为贤善一夜,即日日夜夜。


{返回 阿含经菁华节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经菁华节录·参、护心
下一篇:阿含经菁华节录·壹、贪爱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七一)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三七)
 宗镜录 卷三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八四)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三七)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 游行经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二五)
 宋高僧传 1 序
 昙无谶与《大般涅槃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界为心——妙峰禅师(朱光磊)[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密义显说 10.趣入无上续部的修行[栏目:密义显说]
 天行有常,随法方可自然[栏目:悟澹法师]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三 《华严经》之《普贤行愿品》[栏目:智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