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杨文会(1837~1911)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0

Yang Wenhul

杨文会(1837~1911)

清末佛学家。字仁山。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幼随父居北京。太平天国时期,转徙于皖、浙、苏之间。早年习儒学,并学天文、地理、历数、音韵等。同治元年(1862),偶于安庆书肆中,购得《大乘起信论》,读后,心向佛教。从此立志研究化学,搜求佛经,刻印流通。同治五年移居南京,主管政府建筑工程,结识通佛学的王梅叔、魏刚已、赵惠甫、曹镜初等人,佛教信仰弥坚。不久即与友好十多人募捐集资,在南京创金陵刻经处,经营刻印佛经事业。光绪四年(1878),随曾纪泽出使英、法,学其政教,购得许多科学仪器归国,提倡研究科学技术。越数年,又随刘芝田出使至英,考察制造技术诸学,深探列强立国之本。在伦敦,结识日本佛教学者南条文雄,通过书信往来,得知中国古代散佚佛典,现存日本者颇多。回国后经南条帮助,从日本找回国内失传的经疏300余种,择要出版《 刻古逸净土十书》等。光绪二十年与英人李提摩太一起,将《大乘起信论》译成英语。次年在上海晤锡兰(今斯里兰卡)达摩波罗居士,赞助他从事印度佛教复兴运动。光绪三十三年在金陵刻经处设祗洹精舍,自编课本,聘诗僧苏曼殊教授梵语、英语,培养兼通中西文字和佛学的僧俗20余人,为赴印传法作准备。不久因经费困难停办。他鉴于日本出版的《续藏经》,以博采米,粗于甄别,乃立志组织编刻《大藏辑要》,选佛典3000余卷,精加校订,最后完成2000余卷。曾为日本编印《卍续藏经》提供佛教典籍数百种。1910年任佛学研究会会长,定期讲经。著述有《等不等观杂录》等,收入1919年金陵刻经处编辑的《杨仁山居士遗著》中。弟子及从学者甚多,著名的有谭嗣同、黎端甫、桂伯华、章太炎、欧阳竟无、孙少侯、李证刚、蒯若木等。(林子青)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行(683~727)
下一篇:延寿(904~975)
 草堂
 鸠摩罗什(344~413)
 实叉难陀(Siksananda 652~710)
 祩宏(1535~1615)
 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 394~468)
 佛图澄(232~348)
 灌顶(561~632)
 不空(Amoghavajra 705-774)
 道宣(596~667)
 神会(686~760)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栏目:黄国达居士]
 目前坐1小时30分就会起烦,无法再进行。[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平等对待一切人和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二五)[栏目:杂阿含经]
 「被知的都不是」也是在「借力使力」[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心的成败[栏目:达真堪布]
 认识因果 第七章 命运浅说[栏目:清净法师]
 怨对相逢 业果逃难 (宋 寿昌寺僧)[栏目:释门法戒录]
 佛陀在六年苦行中,没有修四禅八定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烦恼与菩提是一体两面[栏目:雪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