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杨文会(1837~1911)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3

Yang Wenhul

杨文会(1837~1911)

清末佛学家。字仁山。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幼随父居北京。太平天国时期,转徙于皖、浙、苏之间。早年习儒学,并学天文、地理、历数、音韵等。同治元年(1862),偶于安庆书肆中,购得《大乘起信论》,读后,心向佛教。从此立志研究化学,搜求佛经,刻印流通。同治五年移居南京,主管政府建筑工程,结识通佛学的王梅叔、魏刚已、赵惠甫、曹镜初等人,佛教信仰弥坚。不久即与友好十多人募捐集资,在南京创金陵刻经处,经营刻印佛经事业。光绪四年(1878),随曾纪泽出使英、法,学其政教,购得许多科学仪器归国,提倡研究科学技术。越数年,又随刘芝田出使至英,考察制造技术诸学,深探列强立国之本。在伦敦,结识日本佛教学者南条文雄,通过书信往来,得知中国古代散佚佛典,现存日本者颇多。回国后经南条帮助,从日本找回国内失传的经疏300余种,择要出版《 刻古逸净土十书》等。光绪二十年与英人李提摩太一起,将《大乘起信论》译成英语。次年在上海晤锡兰(今斯里兰卡)达摩波罗居士,赞助他从事印度佛教复兴运动。光绪三十三年在金陵刻经处设祗洹精舍,自编课本,聘诗僧苏曼殊教授梵语、英语,培养兼通中西文字和佛学的僧俗20余人,为赴印传法作准备。不久因经费困难停办。他鉴于日本出版的《续藏经》,以博采米,粗于甄别,乃立志组织编刻《大藏辑要》,选佛典3000余卷,精加校订,最后完成2000余卷。曾为日本编印《卍续藏经》提供佛教典籍数百种。1910年任佛学研究会会长,定期讲经。著述有《等不等观杂录》等,收入1919年金陵刻经处编辑的《杨仁山居士遗著》中。弟子及从学者甚多,著名的有谭嗣同、黎端甫、桂伯华、章太炎、欧阳竟无、孙少侯、李证刚、蒯若木等。(林子青)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行(683~727)
下一篇:延寿(904~975)
 智旭(1599~1655)
 朱士行
 法藏(643~712)
 惠能(638~713)
 法尊(1902~1980)
 湛然(711-782)
 昙无谶(Dharmaksema 385~433)
 菩提流支(Bodhiruci 约5~6世纪间)
 大乘和尚(约8世纪)
 善导(613~68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栏目:达真堪布]
 相应40经 随法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种善因得善果 (第六讲)[栏目:因果原理]
 学佛开拓心灵宝库[栏目:传喜法师]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 释颂题[栏目:成观法师]
 念佛是成就生命[栏目:仁焕法师]
 岩洞老人颤抖歌偈颂及科判[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节 四大师[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一○九五)[栏目: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卷第八[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