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旭(1599~1655)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5

智旭(1599~1655)

明末僧人。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俗姓钟。江苏吴县人。幼崇儒学,反对释老之教,曾著《辟佛论》数十篇。17岁读祩宏所著之《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思想倾向佛门,乃焚过去所作。24岁往庐山欲师事德清,适值德清他往,遂依德清之弟子雪岭山家。32岁宗天台,但又不以天台教观为限。33岁入灵峰(浙江孝丰)。两年后造西湖寺,此后转辗九华山等地从事宣讲、著述。清顺治十二年(1655)于灵峰入灭,立塔于灵峰大殿右侧,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他继承真可、祩宏、德清等学说和思想,主张儒佛一致。为了融合儒佛思想,他曾著《周易禅解》、《四书蕅益解》。在佛教理论上提倡性相融合,实践上主张禅、教、律三学统一。宣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同归一念。《阿弥陀经要解》一书,是他晚年以天台宗解释《阿弥陀经》体现净土思想体系的著作,着重提倡持名念佛,并以此经总摄佛教,又以信愿行收摄此经宗旨。同时,在他其他著作中又散见有禅、教、律归入净土的思想。后来台家讲教大多依据他所释的经论,因而形成了合教、观、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一直延续至今。清代以来,净土宗奉他为第九祖。著作分宗论与释论两类。前者即《灵峰宗论》10卷;后者包括《阿弥陀经要解》、《楞伽经义疏》、《般若心经略解》、《法华经会义》、《梵网经合注》等经、律、论、疏及其他共47种,191卷。(王 新)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顗(538~597)
下一篇:知礼(960~1028)
 法藏(643~712)
 僧肇(384,一说374~414)
 智顗(538~597)
 韩清净(1884~1949)
 宗密(780~841)
 大乘和尚(约8世纪)
 真可(1543~1603)
 菩提流支(Bodhiruci 约5~6世纪间)
 鉴真(687~763)
 窥基(632~68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悦的诗人王维(张景岗)[栏目:佛教与文学]
 无死的金刚心 第14章 醍醐灌顶的战栗[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大方等大集经虚空藏品[栏目:虚空藏菩萨·经典]
 忆戒圆[栏目:蔡日新居士]
 台禅二宗的分与合[栏目:韩焕忠博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21[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圣境难测—道宣律师[栏目:文殊菩萨的故事]
 如何从善入门修证佛道[栏目:明海法师]
 尊老爱幼之美德[栏目:传喜法师]
 相应46-49经 根本行境与决意经等四则[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