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旭(1599~1655)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2

智旭(1599~1655)

明末僧人。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俗姓钟。江苏吴县人。幼崇儒学,反对释老之教,曾著《辟佛论》数十篇。17岁读祩宏所著之《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思想倾向佛门,乃焚过去所作。24岁往庐山欲师事德清,适值德清他往,遂依德清之弟子雪岭山家。32岁宗天台,但又不以天台教观为限。33岁入灵峰(浙江孝丰)。两年后造西湖寺,此后转辗九华山等地从事宣讲、著述。清顺治十二年(1655)于灵峰入灭,立塔于灵峰大殿右侧,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他继承真可、祩宏、德清等学说和思想,主张儒佛一致。为了融合儒佛思想,他曾著《周易禅解》、《四书蕅益解》。在佛教理论上提倡性相融合,实践上主张禅、教、律三学统一。宣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同归一念。《阿弥陀经要解》一书,是他晚年以天台宗解释《阿弥陀经》体现净土思想体系的著作,着重提倡持名念佛,并以此经总摄佛教,又以信愿行收摄此经宗旨。同时,在他其他著作中又散见有禅、教、律归入净土的思想。后来台家讲教大多依据他所释的经论,因而形成了合教、观、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一直延续至今。清代以来,净土宗奉他为第九祖。著作分宗论与释论两类。前者即《灵峰宗论》10卷;后者包括《阿弥陀经要解》、《楞伽经义疏》、《般若心经略解》、《法华经会义》、《梵网经合注》等经、律、论、疏及其他共47种,191卷。(王 新)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顗(538~597)
下一篇:知礼(960~1028)
 安世高(约2世纪)
 宗密(780~841)
 澄观(738~839)
 支遁(约314~366)
 敬安(1851~1912)
 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 394~468)
 湛然(711-782)
 道安(312~385)
 一行(683~727)
 支娄迦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想观不出颜色,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五五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41、不随喜赞扬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经典禅诗 第八章 一、见山三阶段[栏目:吴言生教授]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 五、念佛善根发相[栏目:永本法师]
 法海集四 第二部分:菩提之道 附录:佛法问答[栏目:法海集]
 六届:三法印与现代人生(菩提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B 二、头那经[栏目:界定法师]
 认识三宝的殊胜之处[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一二七 伽蓝杜迦奴隶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