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旭(1599~1655)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1

智旭(1599~1655)

明末僧人。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俗姓钟。江苏吴县人。幼崇儒学,反对释老之教,曾著《辟佛论》数十篇。17岁读祩宏所著之《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思想倾向佛门,乃焚过去所作。24岁往庐山欲师事德清,适值德清他往,遂依德清之弟子雪岭山家。32岁宗天台,但又不以天台教观为限。33岁入灵峰(浙江孝丰)。两年后造西湖寺,此后转辗九华山等地从事宣讲、著述。清顺治十二年(1655)于灵峰入灭,立塔于灵峰大殿右侧,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他继承真可、祩宏、德清等学说和思想,主张儒佛一致。为了融合儒佛思想,他曾著《周易禅解》、《四书蕅益解》。在佛教理论上提倡性相融合,实践上主张禅、教、律三学统一。宣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同归一念。《阿弥陀经要解》一书,是他晚年以天台宗解释《阿弥陀经》体现净土思想体系的著作,着重提倡持名念佛,并以此经总摄佛教,又以信愿行收摄此经宗旨。同时,在他其他著作中又散见有禅、教、律归入净土的思想。后来台家讲教大多依据他所释的经论,因而形成了合教、观、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一直延续至今。清代以来,净土宗奉他为第九祖。著作分宗论与释论两类。前者即《灵峰宗论》10卷;后者包括《阿弥陀经要解》、《楞伽经义疏》、《般若心经略解》、《法华经会义》、《梵网经合注》等经、律、论、疏及其他共47种,191卷。(王 新)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顗(538~597)
下一篇:知礼(960~1028)
 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 359~429)
 欧阳竟无(1871~1943)
 弘一(1880~1942)
 实叉难陀(Siksananda 652~710)
 灌顶(561~632)
 吉藏(549~623)
 韩清净(1884~1949)
 玄奘(约600~664)
 鉴真(687~763)
 法护(Dharmaraksa)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远公大师之后净土法门的弘扬情况怎么样?[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一[栏目:如瑞法师]
 佛教讲不讲看住宅或坟地的风水?[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素食养生有助于长寿[栏目:心律法师]
 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三合板哲学[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华严三祖法藏法师(觉深法师)[栏目:华严文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03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分别判断就是想,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杂阿含经卷第二(五○)[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