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间佛教的经证 治身
 
{返回 人间佛教的经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3

治身

己得身心教,不复难教余,

若欲教余者,先须教自己。

--《佛治身经》

《论语.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若想自度度人,首先就必须先以身作则,净化自己;自己若不先求得净化,又如何来净化社会,净化他人呢?所谓净化,不仅思想要净,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净,唯有身心净化,才能成就自己,完成他人。因此,吾人要以持戒修法净化身心,以定以慧安住身心。意即:

一、持戒布施勤作务

持戒,就是守法。身心教,谓身受七戒,心受三戒,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行贪欲、瞋恚、邪见。经上说,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激烈的毒药,瞋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着戒律的铠盾,披着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上最光亮的明灯--智慧。《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所以,戒是净化身心的良药,戒是轨范,使我们一切行止中规中矩,受人敬重。

除了守法、持戒,更必须积极行布施,勤劳作务,如此必能健全自己,树立自我的良好形象,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二、忍辱精进结善缘

做人处事,“忍”是很大的力量,“忍”是很大的修养,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教育他人,要忍耐他人的能力不足,忍耐他人的拒绝接受。所以我们要有如船夫一般,两岸来回,度人不厌不倦,忍辱精进,要以忍耐和他人结善缘。

三、读经礼佛增福慧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所以我们平常要谦冲自牧,埋头苦读,广修一切世学内典。能够熟知外学,才能够制诸外道;知道一切工巧明,才能造就世间之利济;能圆满了达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之法,才能自觉觉人,普化群伦。此外,礼佛可以庄严身心,可以增加修养,可以健身净心。能够经常读经礼佛,自然福慧双增。

四、梵行禅坐利身心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常行梵行。譬如:说话,所说都是清净的语言;做事,所做都是清净的事情;闻声,所闻都是清净的音声;思想,所想都是一切清净的人事。能够常行梵行,身心自然清净。又,禅坐亦是安住身心的法门,有了禅定的修养,不论是行往坐卧,进修办道,生活之中必有很大的利益。

《法句经》说:“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因此,能克己,凡事从健全自我做起,己正而后正人,必能自利利他,自教教他,如《佛治身经》说:“己得身心教,不复难教余,若欲教余者,先须教自己。”

 


{返回 人间佛教的经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间佛教的经证 信心
下一篇:人间佛教的经证 利己利人
 人间佛教的经证 进德之道
 人间佛教的经证 说话的艺术
 人间佛教的经证 恶心自贼
 人间佛教的经证 真智者
 人间佛教的经证 戒妄语
 人间佛教的经证 戒贪欲
 人间佛教的经证 财富的处理法
 人间佛教的经证 精进
 人间佛教的经证 利益和快乐
 人间佛教的经证 五种非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如何克制情欲(慈法法师)[栏目:对治方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十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420.毒峰本善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二一 旃陀罗女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二 兹他拉他园品]
 最美好的言语与面容[栏目:达真堪布]
 慧律法师谈正法[栏目:慧律法师]
 给自己一个角落[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附录 静坐要诀 广爱篇[栏目:蒋维乔居士]
 说吉话祥 十三 处事须谨慎 anākulā ca kammantā[栏目:说吉话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