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2 晋 弘农北岳寺妙相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47

弘农北岳寺妙相尼

译文
  妙相,俗姓张,名佩华,弘农(郡治在今河南灵宝西)人。父名张茂,家境一向很殷实。妙相年幼时,就诵习经典的训诲。十五岁时,嫁给了太子舍人北地(郡名,今陕西耀县、富平一带)的皇甫达。皇甫达居亲丧,而不遵礼法,妙相十分厌恶他,就正言相告,要求断绝夫妇关系。并由此请求出家,归依佛门。她父亲张茂及其亲族最后同意了她的请求。
  出家之后,妙相勤修佛法,毫不懈怠,蔬食自节,清心寡欲,潜心于三藏之中,明达于诸法实相。她居住在弘农北岳林木覆荫的西野,所领徒众很多。在这里,妙相情性恰悦,志向闲旷通达。就这样,她潜身隐居了二十多年。她厉精苦行,时间愈久而意志愈坚。每当她说法度人时,常怕听众不能专心致志,有时竟流着眼泪来晓喻他们,因而受她开示点化的人,无不受益匪浅。
  晋穆帝永和(公元三四五——三五六年)年间,弘农太守请做七日斋,座上一个未出家的俗士向妙相询问佛法,言语之中隐隐显示出不够谦逊。妙相就正颜作色,回答道:「你这不仅仅是轻慢我,对太守也是大为不恭。你为何如此轻慢佛法,不珍惜难得的人身呢?」这个俗士羞愧难当,便假托身体不适而告退了。当时在场的僧俗听众,对她无不感叹敬服。
  嗣后,妙相身染重病,卧床数日,临死前仍恬然而和悦。她回头对众弟子说:「人不论穷达,有生必有死,我今天就要和你们永别了。」话刚落音便离开了人世。

原典
  妙相,本姓张,名佩华,弘农人也。父茂,家素富盛。相早习经训①。十五,适太子舍人②北地③皇甫逵。逵居丧失礼,相恶之,告求离绝,因请出家。父并从之。
  精勤蔬食?游心慧藏④,明达法相⑤。住弘农北岳,荫林西野,徒属甚多。悦志闲旷,遁景⑥其中,二十余载。厉精苦行,久而弥笃。每说法度人,常惧听者不能专志,或涕泣以示之。是故其所启训,皆能弘益。
  晋永和中,弘农太守请七日斋⑦,座上白衣⑧谘请佛法,言挟不逊。相正色曰:「君非直见慢。亦大轻邦宰⑨。何用无礼,苟出人间耶?」于是称疾而退,当时道俗感叹服焉。
  后枕疾累日,临终恬悦,顾语弟子曰:「不问穷达,生必有死。今日别矣!」言绝而终。

注释
  ①经训:此指儒家经典训条。
  ②太子舍人:东宫官属,秦置,晋因之。晋时此官有十六人,管理太子宫中日常事宜。
  ③北地:此地郡,今在甘肃、宁夏一带。
  ④慧藏:佛教称经、律、论为三藏,亦称慧藏。梁简文帝庄严昊法师《成实论义疏.序》:「三品慧藏,入道弥通。」
  ⑤法相:佛教术语,梵文Dharma(达磨)的意译。佛家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精神和物质统称为「法」,将事物的外在表相称为「相」。法相即诸法实相,《大乘义章》二:「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大正四十四.页五O六下)
  ⑥遁景:景,「影」的古字。遁景即遁迹,隐居。
  ⑦七日斋:又称「打七」,是禅宗和净土宗的重要佛教仪式,打七活动一般有一七(一个七日)至十七(十个七日)的不同。
  ⑧白衣:佛家以缁衣指代僧徒,白衣指未出家的俗众。
  ⑨邦宰:此指弘农郡守。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2 晋 建福寺康明感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2 晋 司州西寺智贤尼
 布吒婆楼经第二十八
 摄大乘论 总标纲要分第一
 因明的立式和破式
 杂宝藏经白话 老仙缘第三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七二)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3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九一)
 安般守意经 卷下
 百喻经 40 治秃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四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茶之心(周长青)[栏目:禅茶文化]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十四难:心行平等[栏目:证严法师]
 推施德政,盗变良民[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略述因明精神与当代社会发展(释德祺)[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利益众生的能力[栏目:达真堪布]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录(太虚法师)[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方便与智慧[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密宗法义精要 二、念死无常 6、死法无定[栏目:密宗法义精要]
 护士 The Nurs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检视自己是否走在正轨上[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