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2 晋 简静寺支妙音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90
简静寺支妙音尼

译文
  妙音,不知是何处人。年幼时就热衷于佛道。她居住在京城,博学佛门内外的典籍,又擅长于铺陈辞采,撰写文章。晋孝武帝、太傅、会稽王司马道子都很敬重侍奉她。妙音每次和孝武帝、司马道子以及中朝学士谈论结撰文章,都显得才情勃发,妙思入微,她也因此而颇负盛名。
  太元十年(公元三八五年),太傅为她营建了简静寺,并任她为寺主,领有徒众百余人。当时朝廷内外有才德的人,无不欢喜亲近她,藉此通达佛法。众人供养源源不断,财富之多称冠于都邑之中。一时间,无论在朝在野、是贵是贱,都无不钦仰崇奉她。她所居的寺门前也盛况空前,每天都停有车马百余乘。
  荆州刺史王忱死后,孝武帝想让王恭去接替他的职位。当时桓玄在江陵(在今湖北中部),曾为王忱所挫败,听到王恭要来任职,而他又素来畏惧王恭。这时殷仲堪任黄门侍郎,桓玄知道他是个弱才,容易控制,就一心想让他代行王忱之职。于是桓玄便派使者去妙音尼处,想凭借她的势力为殷仲堪谋取荆州刺史的职位。
  不久,孝武帝向妙音询道:「眼下荆州刺史是个缺额,你在外面听说谁应当接替这个职位?」
  妙音回答说:「贫尼是出家的人,又岂能在俗众当中妄加评议?但倘要问朝廷内外谈论者的看法,那我倒是有所耳闻。他们都一致说殷仲堪最堪此任,因为他谋深虑远,正是荆楚重镇不可或缺的人选。」
  孝武帝听了这番话后,觉得她所言极是,便让殷仲堪接替了王忱的职位。由此也不难看出,妙音在当时确实是权重一朝、威行内外的人物。

原典
  妙音,未详何许人也。幼而志道,居处京华,博学内外①,善为文章。晋孝武帝、太傅、会稽王道子②,并相敬奉。每与帝及太傅、中朝学士③谈论属文④,雅有才致,藉甚有声。
  太傅以太元十年。为立简静寺,以音为寺主,徒众百余人。一时内外才义者,因之以自达。供职⑤无穷,富倾都邑,贵贱宗事,门有车马日百余乘。
  荆州刺史王忱⑥死,列宗⑦意欲以王恭⑧代之。时桓玄⑨在江陵,为忱所折挫,闻恭应往,素又惮恭。殷仲堪⑩时为黄门侍郎⑾。玄知殷仲堪弱才。亦易制御,意欲得之。乃遗使凭妙音尼为堪图州。
  既而⑿列宗问妙音:「荆州缺,外闻云谁应作者?」
  答曰:「贫道出家人,岂容及俗中论议?如闻内外谈者,并云无过殷仲堪。以其意虑深远,荆楚所须。」
  帝然之,遂以代忱。权倾一朝,威行内外云云。

注释
  ①内外:佛门内外,言支妙音既谙内典,又兼通诸子百家之学。
  ②会稽王道子:简文帝子,封会稽王,累官、徐州刺史、太子太傅等。《晋书.简文三子传》谓:「于时孝武帝不亲万机,但与道子酣歌为务,蚶姆尼僧,尤为亲暱,并窃弄其权。」(《大正藏》本作「会稽王道孟频等」)
  ③中朝学士:朝廷中学问渊博的文人士大夫。
  ④属文:连缀成文,即写文章。
  ⑤供(左贝右亲):意译为财施。主要指布施之金银财物等。
  ⑥王忱:晋骠骑长史,与王恭、王殉俱流誉一时,出为荆州刺史、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建武将军、假节。《晋书.列传》四十五谓其「性任达不拘,末年尤嗜酒,一饮连月不醒,或裸体而游,每叹三日不饮,便觉形神不相亲。」
  ⑦列宗:即晋孝武帝。
  ⑧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王蕴子,宫中书令、太子詹事等。仪态庄严,时人谓之「濯濯如春月柳」。
  ⑨桓玄:字敬道,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安帝时为江州刺史,都督荆江等八州军事,元兴年间,攻入建康,后为冯迁所杀。
  ⑩殷仲堪:陈郡人,为当时著名清谈之士。官黄门侍郎等。官给事于黄闼之内,故曰黄门侍郎。」
  ⑾既而:犹「已而」、「寻而」,随后,不久。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2 晋 何后寺道仪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2 晋 司州寺令宗尼
 杂阿舍经卷第十一
 杂宝藏经白话 金猫因缘第百三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六七)
 佛说梵网经 源流
 杂宝藏经白话 慈童女缘第七
 玄奘“真唯识量”简论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百喻经 53 师患脚付二弟子喻
 佛教“七因明”辩学体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云门说宝镜 之五 禅宗的见地与功行[栏目:冯学成居士]
 唯有修行才会吉祥[栏目:传喜法师]
 合适最好[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佛法三根本要义[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三主要道]
 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哪个宗派可能更适合呢?[栏目:明奘法师]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二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十地经论 源流[栏目:十地经论·白话文]
 热盼三堂帮助修行——新疆净土宗佛弟子修行现状调查(李卫疆)[栏目:净土宗文集]
 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I 915经是刀师氏诘问于佛:“若欲安慰一切众生者,以何...[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