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3 宋 吴太玄台寺法相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83
吴太玄台寺法相尼

译文
  法相,俗姓侯,敦煌(今甘肃疏勒河西南)人。操守清贞,才识过人。她笃志好学,不因贫穷而废弃道业;安贫乐道,不因荣达而移易心志。她嫁给傅姓人家,家道多变,适值苻坚战败,战乱中亲属纷纷离散,于是就出家受持戒律。她对佛道的信仰和理解愈来愈深,常把好衣好食施给别人。
  她住在惠宿尼的寺庙中,有一僧人劝告她道:「惠宿天性疏野,口不言佛家正法,心不念佛门经律;想学禅定,又无良师训导。她冥顽拙讷,只不过是个下等愚笨之人。你入门修道,为何不种上田,偏要修此下福?」
  法相回答说:「子路好坏,只有孔圣人才知道。我既是凡庸之辈,又怎能确定我的取舍?遇上像这样的施予,那和我立意修行有何关系呢?」
  后惠宿建禅斋戒七日,到了第三天晚上,她与众尼共坐,众尼起身,惠宿却长坐不起。大家上前一看,但见她稳稳实实地端坐在那里,俨然木石一般,任你牵扶她,她一动也不动。众尼都认为她已经入化。此后三天,她方出定起身,起身之后,又一如常态。众尼这才对她惊异不已,也才悟出法相对她相契之深、领会之透。像这样的事,前后后已出现了不止一次。
  法相在晚年时,操行更是坚确。年至九十余岁,在元嘉末年去世。

原典
  法相,本姓侯,炖煌人。履操清贞,才识英拔。笃志好学,不以屡空①废业;情安贫窭②,不以荣达移心。出适传氏,家道多故。苻坚败绩,眷属散亡,出家持戒,信解弥深。常割衣食好者施人。
  惠宿尼寺,僧谏曰:「惠宿资野③,言不出口。佛法经律,曾未措心。欲学禅定,又无师范专顽拙讷,是下愚人耳。何以不种上田,而修此下福?」
  答曰:「由④之胜负,唯圣乃知。我既凡人,宁立取舍?遇有如施,何关作意⑤耶?
  惠宿后建禅斋七日⑥,至第三天日夜,与众共坐,众起不起。众共观之,坚如木石。牵持不动。咸谓⑦已死。后三日起,起后如常。众方⑧异之,始悟法相深相领照矣。其如此类,前后非一。
  相年达桑榆,操行弥笃。年九十余,元嘉末卒也。

注释
  ①屡空:贫困。《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
  ②贫窶:贫穷。
  ③资野:天性疏野。
  ④由:子路,字仲由,孔子弟子。
  ⑤作意:佛教术语,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七十五法之一。《俱舍论》曰:「作意,谓能令人惊觉。」(大正二十九.页四0上)
  ⑥禅斋七日:即七日斋。净土宗和禅宗均有七日斋仪式,禅宗又叫「打禅七」,一般在冬天举行,于七日之中,静坐参禅,以究心性的本原。
  ⑦谓:认为。《世说新语.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⑧方:始。江淹《杂体.左记室思咏史》:「终军才始达,贾谊位方尊。」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3 宋 东青园寺业首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3 宋 山阳东乡竹林寺静称尼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修所成地第十二
 杂阿含经选集 十四、六处法门 无我为根本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九○)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一一六○)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4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二一)
 中部75经 马更地亚经
 出三藏记集 22 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百喻经 43 磨大石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三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花开花谢,不执着[栏目:找回自己]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八万法门,安心而入[栏目:张朋]
 香的语言[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止观大意[栏目:妙境法师]
 面对警示 重审人生[栏目:传喜法师]
 《四十华严》开讲一周年开示[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戒住则法住,有戒就有佛法[栏目:星云法师]
 大藏经六年实际工作[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在波尔薄约与国大副校长恩觉士谈话[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