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3 宋 普贤寺法净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30
普贤寺法净尼

译文
  法净,江北(泛指长江之北)人。二十岁时遭逢战乱,就和她的父亲一起避难到秣陵(即今江苏南京)。因家门世代奉佛,法净自幼就脱俗出家,居住在永福寺中。她戒行洁净,明达事理,学思精恳,精研不辍,对佛法奥义,无不深究妙测,与宝贤尼名望辈分大致相等。
  宋明帝十分敬重她,泰始元年(公元四六五年),赐令她居住在普贤寺;又在宫内召见她,备尽事师和朋友的礼仪。泰始二年(公元四六六年)又令她为京邑都维那,职位之高仅次于宝贤尼。她任事公允,果断而有胆识;随方施教,德化宛如清流。故而荆楚尼众以及大富家的女子,无不致书通好,远送施供,争着和她相识。她潜移默化的陶冶德风,大都是这样。当时,向她求教戒律,或从她受戒的,共有七百多人。
  她享年六十五,于宋后废帝元徽元年(公元四七三年)辞世。

原典
  法净,江北人也。年二十值乱,随父避地秣陵。门修释教,净少出家,住永福寺。戒行清洁,明于事理;学思精研,深究义奥。与宝贤尼名辈①略齐。
  宋明皇帝②异之。泰始元年,勅住普贤寺。宫内接遇,礼兼师友。二年勅为京邑都维那③。在事公正,确然④殊绝,随方引汲。德化如流。荆楚诸尼,及通家⑤妇女,莫不远修书(左贝右亲),求结知识⑥。其陶冶德风,皆此类也。谘其戒范⑦者七百人。
  年六十五,元徽元年卒。

注释
  ①名辈:名望、辈分。
  ②宋明皇帝:刘或,字休景,小字荣期,宋文帝第十一子,初封淮阳王,后改封湘东王,大明九年即位,改元泰始,卒于泰豫元年。
  ③京邑都维那:当时全国最高僧官僧正的副职,助理僧正之事。又称都维那。
  ④确然:果断的样子。
  ⑤通家:大家。
  ⑥知识:相识、友好,此指有道行之朋友。
  ⑦谘其戒范:咨询有关戒律的知识,并从其受戒。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3 宋 蜀郡永康寺惠曜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3 宋 普贤寺宝贤尼
 四分律 解说
 中部105经 善星经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中国汉传因明之人物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四四)
 [心经] The Heart of Prajna Paramita S..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六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优婆塞卢荣章译)
 《正理经》简读之二
 梵本《因明入正理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五九)[栏目:杂阿含经]
 生(印顺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走后门[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稽首本然净心地——苏州本草人生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五节 观门修法[栏目:六妙门修证全书]
 06-071四无量心[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人生五大问题[栏目:济群法师]
 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栏目:韩焕忠博士]
 黑人白心[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入菩萨行论》讲记(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