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4 齐 法音寺净珪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89

法音寺净珪尼

译文
  净珪,俗姓周,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寄居在建康县(今江苏江陵县南)已有三代。她自幼聪颖,悟性很好,能举一反三。因天性不近浮俗,早有出家之愿,父母怜爱她,不忍违拗她的志愿,就让她出家修道。
  她跟从法净尼出家,居住在法音寺中。出家后,德业精纯,能博通经、律、论三藏,又为大乘根器,洞悟禅家玄义,并能达其深致。她心灵神府渊深远廓,外人无法窥测涯际。
  又遗身忘味,清苦自励,故而形貌常常憔悴枯槁不堪。她行道勇猛,精进不息,奉持善根,绝去恶念,堪称世人法则。她传授正法,循循善诱,使人去恶从善,心依佛门大法。也因此之故,当时的善男信女无不归心向慕。
  净珪与昙简尼同住法寺音寺,后来又一起移居到白山,寄身于树下草庵之中,她的功德教化由此而渐渐弘大。齐明帝建武元年(公元四九四年)二月八日,她与昙简尼同夜引火烧身,以供养佛、法、僧三宝。当时道俗都赶去致哀,为她入化感叹哽咽。
于是收拾她的遗骨,为她立坟建塔。

原典
  净珪,本姓周,晋陵人也,寓居建康县三世矣。珪幼而聪颖。一闻多悟。性不狎俗①,早愿②出家,父母怜③之,不违其志。
  为法净尼④弟子,住法音寺。德行纯粹,经律博通,三乘⑤禅秘,无不善达。神量⑥渊远,物莫能窥。
  遗身忘味,常自枯槁。其精进总持,为世法则。传授训诱,多能导利,当世归心。
  与昙简尼同憩法音寺,后移白山,栖托树下,功化⑦转⑧弘。以建武元年二月八日,与昙简同夜烧身⑨。道俗哀赴,莫不感咽,收其舍利,树坟封剎⑩焉。

注释
  ①狎俗:近俗。
  ②愿:发愿。
  ③怜:爱。晋欧阳坚〈临终诗〉:「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
  ④法净尼:齐京师著名比丘尼,曾住法音寺、王国寺,因染范晔、孔熙先反叛之谋而连罪。《比丘尼传》之〈昙简尼传〉、〈德乐尼传〉均有载。
  ⑤三乘: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的三种法门。佛教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声闻乘,即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缘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菩萨乘,又作大乘、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以六度为乘。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
  ⑥神量:能持众生之识性,指心灵的功能。
  ⑦功化:功为功德;化为教化、普化。以功德普化众生。
  ⑧转:渐渐。
  ⑨编按:昙简尼为二月十八日烧身。净珪成为二月八日烧身,此处与昙简同夜烧身,似有笔误之疑。
  ⑩封剎:封,建立。刹,此处指塔,王中〈头陀寺碑文〉「列刹相望」。李周翰注:「列刹,佛塔也。」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4 齐 集善寺慧绪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4 齐 法音寺昙简尼
 杂阿含经卷第三(六六)
 杂宝藏经白话 十力迦叶以实言止佛足血缘第八十
 杂阿含经卷第一(二九)
 楞伽经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贤愚经 贫女难陀品第二十
 妙法莲华经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长部25经 优顿玻利额经
 关于因明的支分
 百喻经 61 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六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421、定花至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生命中的挥手[栏目:行者随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四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 Chapter IV. Discour..[栏目:A Buddhist Bible]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六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十二 足行神众—很扎实地去实践[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栏目:黄国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