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5 梁 竹园寺净渊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5

竹园寺净渊尼

译文
  净渊,俗姓时,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年幼时即有成年人的睿智。五、六岁时,她常常聚沙为宝塔,刻木为佛像,又时时烧香拜佛,整天如此,并不厌烦。每逢别人谈话,她总喜欢发问,以探求其中深奥的道理。
二十岁时,她离俗出家,归依佛门。刚开始,因恋慕父母,不吃不睡,饮水持斋,也不听别人的劝告和晓喻,这样持续了整整七天。七天之后,她骤然大变,自觉地蔬食长斋,不需别人苛责,就秉持戒律,精进不怠。因此,她受到了师友们的叹赏和敬重,也博得了远近人广泛的赞誉。齐文帝对她相当敬崇,备尽礼遇,四时供奉源源不断,信使驿车来往不绝。
  她享年七十一岁,于梁天监五年(公元五O六年)去世。

原典
  净渊,本姓时,巨鹿人也。幼有成人之智。五、六岁时,常聚沙为塔,刻木成像,烧香礼拜,弥日①不足。每闻人言,辄难尽取其理究。
  二十出家。恋慕膝下②,不食不寝,饮水持斋③,谏晓不从,终竟七日。自尔之后,蔬食长斋,戒忍精苦,不由课厉。师友嗟敬,远近称誉。齐文帝大相钦礼,四事供养,信驿重沓④。
  年七十一,梁天监五年卒。

注释
  ①弥日:整日,终日。
  ②膝下:本指人幼年时。《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注:「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用作对父母的尊称。这里即指父母。
  ③持斋:过正午不食曰斋。持斋谓受持斋法而不违越。《释氏要览》曰:「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大正五十四.页二七四上)
  ④重沓:这里指络绎不绝。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5 梁 竹园寺净行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5 梁 东青园寺净贤尼
 心明学 第四章 自证分与他证分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六九)
 中部81经 额低葛勒经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六一)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3.说取业处品
 新因明的前导:中观派与瑜伽派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一)
 中部99经 苏玻经
 长部10经 苏玻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喻经 30 牧羊人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不行放救戒[栏目:慧僧法师]
 宽容 包容[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你遇到的就是你的缘[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玄奘(约600~664)[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The Lesson Given To Rahula[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印度文化的复活[栏目:太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五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修加行时,一定要按照《开显解脱道》来观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安家乐业?[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