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5 梁 底山寺道贵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9

底山寺道贵尼

译文
  道贵,俗姓寿,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年幼时,清平冲澹,善究玄理,做事动勉,颇有志向,精进刻苦超过他人。她立誓弘扬佛陀的教化,故能断食荤鲜之物,而唯以济人为怀,对素食粗衣能恰然自足,日夜诵习《胜鬘经》、《无量寿经》,精进不懈。父母对此忧念不已,但最终也只得让她去学佛行道。
  十七岁出家后,她博览经、律,深究义理,不求名闻显达,唯以进道为业。她观境入定,行坐不止;悔过发愿,言辞恳切非常,故而听者无不肃然起敬。
  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对她颇为推崇,为她建造了顶山寺,想以此招徕禅众,便请她任知事,管理众尼,不料她执意不从。于是又请从她学习禅门规范,她这才应允。于是道贵栖身林下,终此一生。纵然是云层密布、日光晦闇、积雪封山,她都端然静坐,遁入禅境,一点也不感到烦扰。她得人信施很多,总是大行善举、广兴福业,从不占取分毫来丰润己身。
  她于梁天监十五年(公元五一六年)辞世,享年八十六。死后安葬在钟山的南面。

原典
  道贵,本姓寿,长安人也。幼清夷冲素,善研机理①,志干②勤整,精苦过人。誓弘大化③,荤鲜不食;济物为怀,弊衣自足。诵《胜鬘》④、《无量寿经》⑤,不舍昼夜。父母忧念,使其为道。
  十七出家。博览经律,究竟文理,不羡名闻,唯以进道⑥为业。观境入定,行坐不休;悔过发愿,言辞哀敏,听者震肃。
  齐竞陵文宣王萧子良善相推敬,为造顶山寺,以聚禅众。请贵为知事⑦,固执不从。请为禅范⑧,然后许之。于是结挂林下,栖寄毕世。纵复屯云⑨晦景,委雪埋山,端然寂坐,曾无⑩闷焉。得人信施,广兴福业⑾,不以纤毫自润己身。
  年八十六,梁天监十五年卒,葬于钟山之阳⑿也。

注释
  ①机理:玄妙之理。
  ②志干:志向才干。
  ③大化:佛陀教化。《法华玄义》卷十:「说教之纲格,大化之筌蹄。」
  ④胜鬘:《胜鬘经》,乃《胜鬘夫人师子吼经》的简称。隋前有此凉昙无谶和刘宋求那跋陀罗的两种译本。该经叙述胜鬘夫人于佛陀面前演说一乘、一谛、一依等大乘佛法。由于此经以众生皆有如来藏为主旨,对南北朝之禅学颇有影响。
  ⑤无量寿经:二卷,现流行本为曹魏康僧铠所译,为净土三部经之一。南北朝此经于中土颇为流行。
  ⑥进道:奉道,学道。
  ⑦知事:总领寺院的僧官。
  ⑧禅范:禅门之规范。
  ⑨屯云:屯,集也。屯云,即浓云密布。
  ⑩曾无:一点也没有。
  ⑾福业:功德利益。
  ⑿阳:山的南面。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5 梁 山阴招明寺法宣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5 梁 乐安寺惠晖尼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五七)
 杂阿含经选集 十八、断常二见 死后有我?无我?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四二)
 百喻经 70 尝庵婆罗果喻
 中部36经 萨遮迦大经
 四分律 第四分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4集
 附录 《出三藏记集》总目录
 瑜伽师地论 摄决择分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二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除了把加行修好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悟大圆满[栏目:达真堪布]
 漫说《中阿含》(卷九)~B 二、瞻波经[栏目:界定法师]
 打造人间佛教的文教空间[栏目:传道法师]
 具足六信就能感佛菩萨示现[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安住道场 广结善缘[栏目:学诚法师]
 自觉手册 八 为何修行?(隆波田讲)[栏目:隆波田禅师]
 要改造我们的心地[栏目:常善法师]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九十八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弥勒五论》的特色(净戒法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兜率天宫介绍[栏目:弥勒菩萨专题·释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