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唐高僧传 8 遗身
 
{返回 唐高僧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807

8遗身

南齐蜀部会州寺沙门释法凝

译文

释法凝,会州(今甘肃靖远)人,俗姓庞。以前,齐武帝梦见齐山,醒后不知此山位于何方,遂把梦中所见的景象描绘出来,颁布天下,令天下人一起寻找这个地方。当时,法凝所在地之父老乡亲奏报当地地方官,称齐武帝所梦之山乃是离会州城北七里的臣人山。此巨人山旧称齐山。齐武帝遂派人在那山顶建立精舍,并敕僧人住在上面,赐给田业。法凝当时以童子优先被剃度出家,住于齐山顶之精舍。他自出家后,专心持戒,道德日新。历时三年六个月,斋供不断。但以坐禅为念,出禅则诵经。时常进入禅定,当地的百姓争相上山,想去观看其坐禅,但到了山上,又不敢进入寺里,只从窗中遥望。只见他一坐就是一个月,有时虽然也出来走动,但仍不饮食。附近之大德名僧纷纷前往劝他进食。

法凝虽然有时也吃点东西,但所吃越来越少。到他七十岁时,于佛像前端坐,起初他自烧一指,火慢慢燃到手臂之上,他纹丝不动,在场的僧人及其弟子们想上前把火扑灭,但遭到他的拒绝。火慢慢燃到全身,一直烧了七天七夜。当时在家男女老少有的号啕大哭,有的赞叹不已。等到全身燃尽时,只剩下一堆灰烬。大众遂收拾起这些灰烬,把它埋葬起来,并在上面立塔。现在该地只剩下一个精舍,其它的已荡然无存。

原典

释法凝,会州(1)人也,俗姓庞氏。初齐武更梦游齐山,不知在何州县,散颁天下觅之。时会之父老,奏称去州城北七里,臣人山是,旧号齐山。武帝遣于上立精舍,度僧给田业。凝以童子,在先得度。专心持戒,道德日新。月(2)六年三(3),斋供不断。但以坐禅为念,出禅则诵经。恒常入禅,百姓争往看,而不敢入,唯于窗中遥见。动经一月,出犹不食。大德名僧,多往劝之。

虽复进食,渐渐微少。后年至七十,于佛像前置座而坐,初烧一指,昼夜不动,火然及臂,诸人与弟子欲往扑灭,及有叫唤者,复有禁止不听者。臂然火焰弥炽,遂及身。七日七夜,时俗男女有号哭自槌者,又有顶礼赞叹者。至身尽,唯有聚灰。众共埋之,于上起塔。今唯有一精舍在,余皆摧灭。

注释

(1)会州:今甘肃靖远。

(2)月:岁月。

(3)三:《大正藏》第五十册?页六七八下校刊宋本、宫本,加上「月」字。

 


{返回 唐高僧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唐高僧传 9 读诵
下一篇:唐高僧传 7 感通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三五)
 《成实论》中的二谛思想(常蕾)
 顿渐品第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二二)
 杂阿含经卷第一(一八)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七)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二六)
 法句经 26 尘垢品
 杂宝藏经卷第一 慈童女缘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信仰之后,应如何维护信心?[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大圆满法及其与禅宗的关系[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你可以不生气 第一章 我们正在“吃进”愤怒[栏目:一行禅师]
 81 走在光明佛道上[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入菩萨行讲义 第九讲 安忍品[栏目:卓格多杰仁波切]
 恋秋[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大日经疏讲解 第12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佛教的本色——出世行为与入世作用的完美统一(释亲古 比丘)[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法华经品题略解—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栏目:张秉全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