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遗教的结集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90
遗教的结集
 
 
结集的原因
 
  佛在世时,所说的教法,并没有文字纪录。佛灭度后,佛弟子恐怕遗教散失,所以建议召开僧众大会,把佛所说的言教结集起来,使佛法以后能够保持纯正。
 
第一次结集
 
  佛灭度后九十天,弟子们开始结集佛陀的遗教,摩揭陀国阿阇世王对结集大力赞助。于是以摩诃迦叶为首的五百位比丘,在王舍城南的毕波罗窟聚集,由阿难陀诵出佛所说的经;由优波离诵出佛陀所说的戒律;由摩诃迦叶诵出论。佛教的三藏从此成立。这次结集,称为「五百结集」,又叫做「窟内结集」。
  据说当时有不少比丘,来不及参加摩诃迦叶的结集,他们在窟西北二十多里的地方,另行结集除了经、律、论三藏之外,另有杂集藏和禁咒藏。这次结集,称为「窟外结集」。
 
第二次结集
 
  佛灭度后约一百年,毗舍离城的僧团发生了戒律上的争论。有跋耆比丘不遵守戒律,用金钵盛了水,放在闹市中,让经过的行人投钱钵中以求「功德」。有一位耶舍长老,认为这是犯戒的行为,便谴责他们。当地的比丘不服,逼耶舍长老离开,事件逐渐闹大。
  后来各地的僧侣七百余人,在毗舍离城聚集,由三浮陀尊者提出讨论,断定跋耆比丘的行为是非法的。并且一致认为佛制定的戒律,不可改变,也不容违犯。这是第二次结集,又称为「七百结集」。
 
后来的结集
 
  佛灭度后二百三十多年及四百年,又举行了第三和第四次的结集,于是教典更为丰富,而且逐渐由印度传到外国去。
 
 
节录自 香港佛教联合会 佛学课本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缘果报
下一篇:释迦牟尼佛生平事略
 阿罗汉、辟支佛
 三藏经典的结集
 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上)
 佛陀之前的印度
 六度
 《杂阿含经》选
 佛陀的基本教义
 大乘佛教的兴起
 四大名山
 释迦牟尼佛生平事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祖故事 63、被围八月陕民苦,转移印费济灾民[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栏目:济群法师]
 精研戒律不为物累[栏目:传喜法师]
 因明讲记之七[栏目:刚晓法师]
 二半居士[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信笔根源论[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日长知隐[栏目: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弘一大师书法的禅境(张永)[栏目:佛教与书法]
 菩萨自作加行如理布施及其果报(益西彭措堪布)[栏目:布施]
 佛法与科学,因缘法与四圣谛——阿含经义概说(黄兆萦)[栏目:佛教与科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