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信笔根源论
 
{返回 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94

信笔根源论

先考好藏书,搜罗各家书牍甚富,又尝邀乡先辈通佛、儒者,为余讲述文艺道德。垂髻即命代笔,应酬乡党间,以此于信笔,能仿佛古人万一。粱君德深虚心好学,通讯辄请斧削寄还。其尊严燮尧、仲父燮桂两先生,为余外护有年,往返书牍每德深为之,余既为涂乙,并标示其理由矣。然每不及授以信笔根源,殊未尽我诱掖之责,而报先考之恩,因造此论焉。

夫“信”者,信也,诚也。“笔”者,执诸手而受命于心也。开其至诚之心,必有热情以发扬之;申其至诚之意,必有恕道之斡运之;发其至诚之理,必有卓识以直达之。于是可得信笔之根源四焉:一曰诚信,二曰热情,三曰恕道,四曰卓识。请分述于下:

夫信之所异于文者,有一定之对象,具一定之关系。文则泛泛以示诸读者,信则的的以达于某人,故必句句切实,语语由衷,能矢信于寸简,能应验于百世。是以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三省,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贾谊上书文帝,于生前谈死事,文帝不以为过,念其书出于至诚也;刘向上书成帝,于国存说国亡,成帝亦不以为过,念其书出于忠信也。矧友朋之间,可不以诚信相通乎?近世好诡谲,多欺诈,故有所谓共信、互信之说;若论古人,则尽其在我,不求诸人。己申以诚,人必报以信也;己申以诈,人必报以诡也。此当讲求诚信,以建立书牍之骨干者一。

且友朋阔别,全凭鱼雁常通,隔云泥而不失其贞,历风雨而不渝其节。三秋结想,千里共期,不有八行,无以互慰。或远征异域,宦游京都,或托妻寄于,或仗义疏财,既常勉以道义,故必竭其热情,得书必覆,不待隔宿。覆必航空,惟恐迟到。宁可多费邮资,不欲劳人远念。或事须进行结果,方可具报,亦宜先告奉命,次约再函。其心若恨不能插翅以面谈者,盖热情以驱使之也。夫以人传言曰信使,以笔传言曰音讯。故讯笔之讯,古人从(讯的右边),(讯的右边)者音讯,众鸟疾飞也。古者交通梗塞,驿道稽迟,故杜甫有“家书抵万金”之句,元稹有“远来公信隔年闻”之叹。欧阳修与富弼书曰:“函者以通鬼神,知动静,是不可忽。苟不能具,寸纸数行,亦可易致,则可频致,犹胜于都不致也。今思得足下一书,不啻饥渴,故不能不怏怏也。”读此则知其用情之热,惟恐人之不己热也。今者飞航天宽,寅发卯至。若必惜此小费,累人渴想者,必系热情不充所致也。此当常存热情,以建立书牍气势者二。

虽然异地相睽,情景互别,或因病不能握管,或因事不能抽暇,或主见有参差,或处境有通塞,则须推心置腹,体谅周备,设身处地,陈辞委婉。古人曰:“其言蔼如。”又曰:“盛怒之下,勿轻答人简。”《易•谦卦》,六爻皆吉。切不可以傲慢暴戾之气,形于楮墨,令人读其书而致不快。挽近特务机构,潜伏四处,或出于勉强,或出于权势。如曹操伪造徐庶母书而招之,庶不逆母志,而背刘备;母乃自缢,是庶弑之也。故当逆其素志,谅其矫饰,酬对之中,亦宜双管齐下,委婉言之,使彼亦能观我虚文,察我实情。昔者光武赐窦融玺书,河中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房玄龄在秦府,表奏高祖曰:“每为吾儿陈事,必令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谈。”幼尝读陆宣公奏议,至于体恤民心之困苦,劝请德宗之痛悔,令我心弦共鸣,感泣于千载之后。无怪当时制书所下,武夫悍卒,无不感动流泪。非其人恕道素存,曷克臻此哉?故当常存恕道,以建立书牍之器量者三。

若夫明知彼过,不可故加阿谀;已识其短,不可不竭直谅。或彼陷于当局之昧,而我处于旁观之清,当义利之辨,见吉凶之机,此其时,尤当发其真知灼见,于寸简尺牍之间,挽其一失千古之危。则以一书微薄,系其终身节操,不可不知也。是以史称魏征之谕冯盎一言,贤于十万众;文帝之谕尉陀一书,胜于十万师。李图书致黄琼,责其实德,毋盗虚声;李(责+力)书致延祜,戒其早誉,当自贬抑。古人尽己有礼,爱人以德,见于尺牍间者,擢发难数。此当具足卓识,以建立书牍之宗旨者四。

如上本其道德之养,流于信笔之下。心有诚信,信笔必有骨干;心有热情,信笔必有气势;心有恕道,信笔必有器量;心有卓识,信笔必有宗旨。试读司马光简札,其磊落光明之怀抱,溢于行间;读陆渭南之尺牍,其忠愤慷慨之情绪,溢于楮表。王安石之执拗,欧阳修之温良,诵其语句,见其肺腑。梁君乎!吾今所勉于君者,远而大,深而厚,盖如此。至若涂乙推敲、裁剪修润,雕虫小技,早已竭吾绵薄矣。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返回 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吾妻相攸居士绣功感应记
下一篇:觉园诗文集序
 修悲心十二字诀
 绿度母的修法
 附:治身歪及遗精扩大观偈
 莲师大圆满教授勾提
 四关诗
 东密行者当进学藏密无上瑜伽法论
 病里正观记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五章 佛教不同哲理有何相关性以及它们如何以习定为中..
 名辨
 闭关非为我、证果以利人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南传法句经 第廿二:地狱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文言版]]
 第廿五回 理论与实践[栏目:自然的代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三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释迦牟尼佛传 第十章 太子出城去郊游[栏目:释迦牟尼佛传]
 佛弟子必须深信因果法则[栏目:佛网文摘]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二天 相即无相无相即相[栏目:智谕法师]
 华雨集第五册 一六、我所不能忘怀的人[栏目:印顺法师]
 中秋月圆人团圆--迈向身、心、灵的真正团圆[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美容与美心[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