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陀和指鬘外道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09
佛陀和指鬘外道
 
 
嗜血的邪教
 
  佛陀在世时,舍卫城北的深山里有一个人名叫阿含萨,由于受人愚弄,以为只要在七天之内杀满一千人,然后切下死尸右手的一只指头,串成鬘饰,佩戴在身上,来生便可升上天道享福,因此四出杀人,城中的人都称他为「指鬘外道」。
 
佛不畏指鬘
 
  有一天,佛陀从祇园精舍来到这一带托钵,一个农民恐怕佛陀遇害,因此连忙前来加以劝阻。可是佛陀听了,道谢之后,仍然继续往前走。
  这时指鬘外道已经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只差一人,便可成功。眼见七天的期限将满,又找不到其他人,情急之下,正要加害自己的母亲。就在这时,见到一个身披袈裟的沙门走近,心中大喜,连忙放下母亲,扑前追杀佛陀。
 
受佛陀感化
 
  奇怪得很,无论他怎样拚命的追,总是追不上走在前面的佛陀,到他筋疲力尽的时候,佛陀便停了下来。
  佛陀怜悯他愚痴,迷信邪说,于是启导他改邪归正。他听后便顿然悔悟,拜倒佛陀脚下,请求出家。
 
国王的谅解
 
  佛陀带着他回到祇园精舍,人们看见指鬘外道的出现,都十分惊慌,连忙报告波斯匿王,国王立刻亲率大军赶来营救。
  大军来到祇园精舍,波斯匿王见到佛陀平安无事,感到十分意外。这时佛陀还替指鬘外道求情说︰
  这个指鬘外道,犯案累累,虽然应该受到国法制裁,但现在他已悔悟前非,并且落发为僧。与其拘捕一个弃恶向善的人,倒不如宽恕他吧!
  波斯匿王听从佛陀的话,饶恕了他。从此人们不再称他为指鬘外道,而阿含萨亦成为僧团的一份子。
 
国人的报复
 
  有一天,阿含萨独自到舍卫城托钵,却遭受国人的报复:有的恶言相向;有的拿起石块、棍棒,把他打得体无完肤;甚至连钵头都被打破了,袈裟也被撕毁了。但他却默默的忍受,既不反抗,也不怨恨,还自认咎由自取!
 
悔改和精进
 
  阿含萨回到精舍,佛陀看到他的样子,于是关切地训诲道︰
  阿含萨呀!你能忍受这样大的苦,还有甚么不能忍受呢?想想过去,多少人被你杀害?国王虽然赦免你的罪,但受害者的亲人,又怎会宽恕你呢?只要忍受下去,就能消除业障;若然精进修道,将来必得善果!
  后来阿含萨一直默然忍受,终于获得了别人的原谅。
 
节录自 香港佛教联合会 佛学课本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世间的因果
下一篇: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
 始终心要
 佛陀的降生至成道
 圆融无碍的华严宗学说
 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
 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下)
 密宗常识
 佛教常识简介
 佛陀的基本教义
 皈依三宝
 佛像的起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改变自己,才能转变别人[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成,无法强求[栏目:慧语禅心]
 印光大师说故事 102、卅年精修 预知往生[栏目:灵岩故事]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六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四 布施.等文[栏目:南怀瑾居士]
 十一届:杂感(张顺平)[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5[栏目: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济群法师]
 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第四章 禅坐和外相的修行 Meditatio..[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拈花·微笑(张晴)[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27-28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