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序
 
{返回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27

自序


《华严经》上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又说:「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可知三界之中,没有一法不是以心为主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就是我佛开示众生的观心法要,当如何观察自己,如(观心品)中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水远缠缚。譬如万物,皆从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於如来,以是因缘,三界惟心。」这是说迷於自心,就有生死轮回,了悟自心,就是诸佛菩萨,解脱或沉沦,只在一心的迷悟罢了。由於我们当知,欲求解脱,必先求了悟自心,若欲了悟自心,就不能不研读此经。

本经虽说是大乘圣典,以佛果为究竟归趣,但确是法备五乘,义周十宗,是最契合现代众生根性的大经,所以我发愿语译五部大乘圣典中,本经是其中之一。译完《楞严》 、《圆觉》二经之後,准备继译此经时,才发现一件意想之外的事实,就是自古以来,此经甚少人弘扬,没有任何注释、疏钞、讲义之类的撰述流传於世,遍叩现代尊宿学者,查阅藏经目录,皆无所获,惟一的参考资料,只有太虚大师留下的一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可是太虚大师讲经,一向与众不同,多半只讲经义大旨,很少逐句讲解,所以能作参考的,也就非常有限了。

我发现这一事实後,颇觉不解,这样一部重要的大乘经典,为甚么古今大德,不为弘扬流通,难道说是机缘未至?乃再细思经文,发觉此经所开演的,似乎特别适合现代众生的根机,尤其是开示四恩的意义,报恩的途径,在家学佛与出家修道的胜劣等等,至为详细,这是现代众生最须了解的。此经所示,由浅入深,自人乘以至佛乘,法无不备,论修证,无论禅、净、律、密,以至十宗要门,义无不周,弘扬此经,应该正是时候了。希望我的语译,能引起诸方高贤的注意,菩萨行者的共同弘扬。佛陀曾咐嘱说:「我涅槃後,後五百岁,法欲灭时,若有法师,受持、读习、解说、书写此《心地观经》众经中王,如是法师,与我无异。」又说:「是大法师,在无佛时,为浊恶世邪见众生,演说甚深心地经王,使离恶见,趣菩提道,广宣流布,令法久住,如是名为无相好佛,一切人天,所应供养。」欲广度末世众生,愿共发心弘扬此经。

语译此经前,既无参考典籍可以查证,又没有时间去亲近善知识,求决所疑,但已发愿语译,也不能遇难却步,惟有诚求三宝加被,勉力而为,所以语译此经时。倍感费力,如今总算完篇,是否有所讳误,尚待诸方慈悲,不吝赐教,不甚企祷之至。

本经的出版,蒙星云法师、谢冰莹老居士、唯慈法师等大德赐序,灵源老法师、周邦道、吴垂昆、毛惕园诸长者题韵,诚令无限感激,谨此深致谢忱。


{返回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1 卷一
下一篇:唯慈法师序
 因明史上的几个问题
 用因明来破除当前常见的佛学疑惑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一)
 摄类学 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六三)
 中部141经 谛分别经
 中部10经 念住大经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四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四)
 大般涅槃经卷第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高级佛学教本 第廿四课 真言宗 (二)[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五章 常结善缘运自好——四摄佛法的操作[栏目:体恒法师]
 二、繁华背后的虚空(1)[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三十八世 睦州道明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关于忏悔的开示(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栏目:四力忏悔]
 正念动中禅 第四日法谈 五根五力、四食、四谛[栏目:正念动中禅]
 梦见往生的亲人境界不好,怎么办?[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0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九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怀精神——兼论人间佛教的“心灵环保”(李玉用)[栏目:人间佛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