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莲师叮咛语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4

莲师叮咛语—一海涛辑

◎掘出圣众的心意宝藏

1.此生的一切都是表面的实相,因此,不要耽溺在希望与恐惧之中,而是要训练自己了知一切都是幻相。

2.为了能在未来利益众生,你必须要培养菩萨的决心!二障阻碍了善功德的生起。因此,要迅速净化二障。

3.如果你希望不间断地修行,就直接断除你的贪着。

4.以思维追寻真义时,要像驯服野马般调伏你的昏沉与掉举心。

5.你可能有了大乘的决心,然而自身若是尚未成熟,利益他人福祉的工作就会显得艰苦而费力。因此,要让修持成为个人亲证的体验。

6.若想拥有无穷尽的财富,就要积聚二资粮之财!

7.如果真有大乘的决心,他们就会完全无视自私的目标,而会为他人的福祉而努力。

8.拥有平稳的性情和温和的说话方式,对促进内心慈爱是非常必要的一环。

9.你应该调伏的是我执,因此要将邪恶的私心驱除。你应该布施、给予的是他人的安乐福祉,因此要像保护自己孩子一般,保护有情众生。

10.你的任务就是投入心灵修持,因此无论是思想、言语及行为,都不要离开佛法修持。

11.或许你自认追随着似乎是佛法的心灵修持,然而若是失去菩萨的决心,你便会逐渐漂移到世俗人的路途上,因此,要舍弃世间八法。

12.你或许不断在进行闻、思,然而除非对生与死的恐惧已棒喝你心,否则一切法教也不过是字语而已。

13.若是希望横越六道众生的深渊,就要驱除罪恶有害的我执。

14.此外,无明在轮回中折磨你,因此,要点燃智慧之灯!

莲师叮咛语—二海涛辑

15.世间短暂无常的资财毫无实质,因此,要用这些资财作为布施的功德行。

16.仇恨在末法时代的五浊恶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

17.此生的逆境是由于往昔的业力,因此不要怪罪到他人身上。

18.不要嫉妒具格者,要汲取具格者的功德特质。

19.我们应该让此生保持独自一人,无友无伴,因此,寻求那无畏的护卫吧!

20.大乐的心髓。

一、大乐之心即是空性本然性的离念觉性。

二、无念之心即是认知现象、但不将现象概念化的本觉。

三、平等心即是一切现象无二元的本觉。

四、金刚心即是一切现象显空不二的本觉。

五、解脱众生之心是透过四种无执的佛行事业为有情的福祉而运作着。

21.根据佛陀的教法,人世是获得解脱最好的地方。这里有苦可以激励我们,而且有足够的乐可以来平衡苦。然而,大部分的人会有种误解,以为只要处理得当,他们就可以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这是错误的看法。

22.当我们将能力投注在身体或心理上时,就是正精进。涓流能成川,同样的,生命是由无数的小事件累积而成的。我们的努力就像涓流成川一样:虽然少,但是每天都能多一些,最后终能汇为大川。

23.只要我们还在关心世间的种种,而且期待从中获得满足,就不可能有超越的意识。每当世俗的念头生起时,我们可以检验它是不是能给我们最终的满足。假如不是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轻易地舍弃它。

24.总有一天,我们的努力会把我执完全去除掉。但是除非我们天天努力,即使是非常小的努力也应该做,否则不会有成果。

莲师叮咛语—三海涛辑

25.我们大部分人的心灵都是羽量级的,为了能见到真理,我们需要强壮的心灵,有重量的心灵。

26.在禅坐中,我们学习舍弃各种念头和想法,而专注于禅观。假如我们不舍弃的话,我们就无法深入禅定。

27.假如我们每天不练习的话,我们的禅修就不易深入。假如我们随时都在思维舍离的话,我们的心就会随时准备好,在禅坐时也是一样。

28.所谓:「拥有禅修的体验」,意指让自心处在无有戏论造作、不陈腐、且鲜活崭新的状态中。

29.禅修感到昏沉时,要将注意力引导到心间。专一且如如不动地禅修时,要保持专心和全神贯注。透过这样的方式,你将不会屈从于昏沉或昏睡无力,而是能保持在修道上。

30.若感到掉举、扰动不安时,要将注意力引导到脐下部位,保持专心与全神贯注,并如如不动地禅修。透过这样的方式,你会变得全然专注一心,而不会成为掉举或放逸等过失的猎物。

31.关于贪欲

一、贪欲的圆满,亦即妙观察智。

二、愤怒的圆满,亦即大圆镜智。

三、痴的圆满就是法界体性智。

32.将骄傲与嫉妒以为道用,两者会转为平等性智与成所作智。

33.简单来说,十不善是由五毒而生,五毒则来自于三毒。借着辨识三毒,并将之以为道用,你便维续了三藏教法,也保持在三学处之中:

一、借着深观贪欲的体性,并安住在此体性的状态中,你经验到乐,这就成了律藏。你离开了凡庸的欲望,这便是戒学处。

二、借着深观愤怒的体性,并安住在此体性的状态中,你经验到明,这就成了经藏。你离开了凡庸的愤怒,这便是三摩地的训练。

莲师叮咛语—四海涛辑

三、借着深观愚痴的体性,并安住在此体性的状态中,你经验到无念,这就成了论藏。你离开了凡庸的愚痴,这就是分别智的训练。

◎附录:常见词汇解释

1.三身:法身、报身、化身。

一、在「根」的阶段,三身是体性、自性和展现。

二、在「道」的阶段,三身是乐、明、无念。

三、在「果」的阶段,三身是佛果的三身。

2.佛果三身是:

一、远离造作、俱足二十一组证悟功德的法身;

二、自性为光且俱足各种圆满相和随形好的报身,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才得以亲见;

三、还有展现为清净和不清净众生都看得到的形像的化身。

3.三昧耶:金刚乘修持中的神圣誓言或誓愿。三昧耶包含:于外,要与金刚上师和法友保持和谐的关系;于内,则是不离于实修的相续。

4.三根本:上师、本尊与空行。上师为加持的根本,本尊是成就的根本,空行为事业的根本。

5.三殊胜:菩提心的殊胜前行、离念的殊胜正行,以及回向的殊胜结行,也被称为三善。

6.上师:莲师说:「金刚上师为道之根基,是具备三昧耶与誓戒之清净行持的人。圆满的学识是他的庄严,透过思维而能明辨学识,透过禅修而拥有体验与证悟的功德与表征,并能以大悲行来摄受弟子。」简言之,就是具有正见与纯正悲心的人。

7.色界:介于欲界和无色界之间,是轮回中较微妙神圣的境界,此处嗅觉、味觉与性器官是不存在的。那里的众生拥有光身、长寿,而且没有痛苦的感受、有害的心所,诸如执着等是不会生起的。

莲师叮咛语—五海涛辑

8.大乘:

一、大乘修行的核心是透过方便与智慧,也就是以悲心与对空性的洞见来解脱一切有情的菩萨戒。

二、弥勒菩萨《大乘庄严经论》所说的大乘七殊胜:

(一)因着眼于种种大乘教法之广大汇集而殊胜;

(二)因具有成就自他二利之方便而殊胜;

(三)因具有了悟两种无我的智慧而殊胜;

(四)因三大无量劫的精进努力而殊胜;

(五)因方便道而殊胜:诸如能够不染烦恼地不舍轮回、不染烦恼地施行身语的「七不善行」;

(六)因真实成就佛十力、四无畏及觉者不共功德而殊胜;

(七)因任运不灭之佛事业而殊胜。

9.方便与智慧:

一、佛果是透过方便与智慧双运相融而得成;大乘的说法则是说透过悲心与空性、或透过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而得成。

二、金刚乘的方便与智慧指的是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

(一)根据噶举派(的说法),方便特别指的是「方便道」,即那洛六法;而智慧指的则是「解脱道」,即大手印的实修。

(二)根据大圆满,「智慧」是本净的见地,亦即在当下了悟证悟心的立断修持;而「方便」则是任运现前的禅修,亦即能使垢染和执着耗尽的顿超修持,透过这样的修持,便可一生证得虹光身。

10.生起与圆满:

一、生起次第指的是善的心智造作,而圆满次第是安住在自心无造作的状态中。

二、生起次第的精髓在于「净观」或「圣观」,意指将色相、声音和念头视为本尊、咒语和智慧。

莲师叮咛语—六海涛辑

11.本尊:此乃行者的守护尊,护卫行者修持的护法神,也是证悟的向导。

12.佛果:指不住轮回或涅槃的圆满证悟;已断除一切覆障,具足了如实见到万法本性的智慧(如所有智)、以及遍及一切处的智慧(尽所有智)。

13.见道:初地的成就,从轮回中解脱和证悟实相的真谛。

14.法性:现象与心的固有本质。

15.*轮:「转*轮」更明确地说,就是佛陀所给予的系列教法,共有三转*轮,是释迦牟尼佛一生中所开示的法教。

16.金刚乘:指以果位为道用的修持,等同于「密咒」。

17.阿赖耶:字面意义为「万物的基础」,是心以及清净与不净现象的基础。认证了佛性或法身,此即一切清净现象的基础。另外,以「阿赖耶的无明分」的状态而言,它意指二元心的中性状态,尚未被本觉所怀拥,因而是轮回体验的基础。

18.律典:是阐释规矩伦理、戒律和道德行持的佛陀法教,是所有佛法修持的基础,有在家戒也有出家戒。

19.持明者:持有明识、智慧者,指「持有」或拥有明咒的人。另一定义为:持有甚深方便道者,也就是熟知本尊、咒语和大乐三者之智慧。

20.持金刚:指对成就上师的尊称,以及觉醒证悟的境界。

21.施身法:字面为「断除」之意,断除四魔和我执。

22.珍贵人身,人身宝:此乃由八种闲暇与十种圆满所构成。

23.马头明王:密续本尊,是阿弥陀佛的愤怒尊。

24.密咒:某种特定的象征声音,所传达的是本尊的本性,能达到净化和了悟。密咒主要有三种:密言咒、明咒和陀罗尼咒。

25.净相,净观:金刚乘中,视环境为佛净土、视自我与他人为本尊、视声响为咒语、视思想为本智之展现的观点。

莲师叮咛语—七海涛辑

26.密续:也可以是指整个金刚乘的所有果法。

27.「欲界」:此处的众生受欲望所生的心理苦痛,以及对物质实体的执着所折磨烦扰。

28.本初法身佛普贤王如来:普贤——永远贤善者。

29.智慧与方便:智慧即是理解知晓或是悟力,特别是指了悟无我的智慧;方便则是能带来证悟的方法或技巧。

30.无学道、究道道:完全体现且圆满证悟的境界。

31.善根:善行,生起一刻出离心、悲心或信心。现在或过去生所做之善行。

32.菩提心:亦即「觉醒心」、「证悟的心态」。

33.菩提心: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誓愿获得证悟之祈愿。

34.欢喜地:菩萨十地的初地,从轮回中解脱且了悟实相的真谛。

35.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剎土、阿弥陀佛国:行者可透过结合清净的信心、具足的福德以及专一决心三者,投生此净土。

36.瑜伽:将听闻学习的内容化为亲身体验。

37.资粮道:是形成解脱之旅的基础,其中包含累积能回向给解脱成就的广大福德资粮。

38.闻思修:

一、「闻」意指为净除无明愚痴和邪见,而领受口诀教授、学习经论。

二、「思」意指透过对所学习内容的仔细思维而根除疑惑和误解。

三、「修」意指在个人切身经验中运用教法而获得直接的洞见。

39.增益、增上修持:主要是指是对虔敬心与悲心的培养。

40.优婆塞,近事男:佛教徒在家居士,受五戒的约束:禁止杀生、偷窃、欺骗、不正当的性行为,以及使人醺醉的酒。藏文同义字为「给念」,意指「善德的追求者」。

莲师叮咛语—八海涛辑

41.戏论、造作:心智所建构的一切;非自心本性本来具有的概念虚构。

42.禅修、串习:在大圆满与大手印修习的脉络中,禅修就是在上师为我们直指出我们的佛性之后,逐渐去习惯、或是维持这个认识。在闻、思、修的脉络中,禅修意味着将教法内化为个人体验,然后透过实修逐渐习惯教法。

43.严朗的jia华秋扬:莲师的亲近弟子之一,透过马头明王的修持而得到大成就,据说他持戒最为清净。jia华秋扬的字义为「胜利者之圣音」。

44.护法神:誓言保护、守护佛陀教法及其追随者的非人护法。护法也可以是世间护法(善良轮回众生),或智慧护法(诸佛菩萨的化身)。

45.魔罗:对佛法行者而言,魔罗象征一个人的我执和被世间八法所据。

46.烟供:将面粉与净食、圣物搀和,燃烧后所产生的烟。禅修大悲观世音菩萨时以此烟来作供养,可滋养中阴的意生身及饿鬼道众生。

※意生身必须从烟供中汲取所需食物。

◎如何投生?

一、若恋着白光,你将投生为地狱道众生;

二、恋着红光,你将会投生为饿鬼;

三、若进入黑光之中,便会投生为畜生道众生;

四、而进入黄光时,则会投生为人类;

五、若恋着绿光,便会投生为天人或是阿修罗。在那个时刻,你必须记住六道有情所受的苦,不要恋着这些光芒中的任何一者。

◎中阴心识可以轻易改变方向,因此如果你可以保持正念觉察,并且生起想要投生极乐世界佛净土的深切渴求,那么无疑地你将会投生到那里。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莲师心要建言
下一篇:专注于当下
 随喜功德
 基础佛学问答
 佛说朝圣功德
 莲师心要建言
 菩萨法语
 主宰自己的心
 正信的修行
 佛陀的遗教《大般涅槃经》节录
 菩提心为一切行为的动机
 超越心智思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正信的宗教?[栏目:问星云大师]
 智慧的能量 第二章 发展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栏目:智慧的能量]
 在修佛随念的时候是不是要把佛陀的样子观想起来?是意念名字?还是意念功德含义?[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印光大师论正行与助行以及专修、圆修与杂修[栏目:余池明居士]
 福德日记12月10日─唯识实验─相由心生[栏目:福德日记]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禅那[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我们真正应该努力的[栏目:人生那么长·停一下又何妨]
 赐予千手千眼观音灌顶[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十三划[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八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