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返回 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063

l本地分——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译文

已说完三摩呬多地。

什么是非三摩呬多地呢?应当知晓此境界相状概略分有十二种:

有的由于本身不具有定的性质,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识体。

有的由于身心缺乏轻安,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羁限在欲界的各种心想活动(这些心想活动虽也有对境定心专注性,然而由于缺乏轻安使修习难以顺利上进,所以这种对境定心专注下能称作入定境界)。

有的由于不生发离欲的进趣之心,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贪恋欲望的人在各种欲念中生有很深的污染心性的贪欲心,并且常常享受欲望。

有的由于内心处在极其散乱状态,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刚开始修习定法的人,心趣随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使得定心流散。

有的由于修习用功太简略,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刚开始修习定法的人,在内修定心上用心太简略,仍免不了昏昧沈睡难以进趣。

有的由于还未能明识定法,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刚开始修习定法的人,虽然没有散乱不定的心态和用心简略来烦扰苦恼他的心,然而由于内心未能获得入定的各种趋向,所以,他的各种心想活动不称作入定境界。

有的由于修习不圆满,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此类修习人虽然获得趣向入定的思惟心态,然而还未获得断绝一切烦恼的入定趋向,所以他的内心不能称作入定境界。

有的由于有杂糅善恶的烦恼惑污染心性,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修习人虽然获得了断绝一切烦恼的入定趋向,然而被对事物的贪爱等烦恼惑污染了他的心。

有的由于修习尚未达到随意自在,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修习人虽已经获得了断绝一切烦恼的入定趋向,他的心也没有烦恼污染,然而未能在入定、住定、出定等定的相状上获得随意自在,不能随他的意欲,显出梗涩艰难。

有的由于存在著不清净,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修习人虽然入定、住定、出定能随意欲,无涩无难,然而只是由于修习获得的是不能断烦恼的世间定,不能永远离除烦恼众心想活动,所以他的内心不能称为入定境界。

有的由于藉定力转生,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有的修习人获得的定虽没有退失功用,然而由于他已经出了入定境界,所以他的内心不再称作入定境界。

有的由于功用退失,称作非入定境界,指的是由于从定心专注引导的安和平等境界退落到修习前的境界,所以不称作入定境界。

  原典

  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①第七

已说三摩呬多地。

  云何非三摩呬多地?当知此地相略有十二种:

  或有自性不定故,名非定地,谓五识身②。

  或有阙轻安③故,名非定地,谓欲界系诸心心法(彼心心法虽复亦有心一境性,然无轻安含润转故,不名为定)。

  或有不发趣故,名非定地,谓受欲者于诸欲中深生染著而常受用。

  或有极散乱故,名非定地。谓初修定者于妙五欲心随流散。

  或有太略聚④故,名非定地,谓初修定者于内略心,惛睡所蔽。

或有未证得故,名非定地,谓初修定者虽无散乱及以略聚娆恼其心,然犹未得诸作意故,诸心心法不名为定。

或有未圆满故,名非定地,谓虽得作意,然未证得加行究竟及彼果故,不名为定。

或有杂染污故,名非定地,谓虽证得加行究竟果作意,然为种种爱味等惑染污其心。

或有不自在故,名非定地,谓虽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其心亦无烦恼染污,然于人、住、出诸定相中未得自在,未随所欲,梗涩艰难。

或有不清净故,名非定地,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⑤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⑥,未名为定。

或有起故⑦,名非定地,谓所得定虽不退失,然出定故,不名为定。

或有退故,名非定地,谓退失所得三摩地故,不名为定。

  注释

  ①非三摩呬多地:即非定地。此地论中讲述了种种非定境界的现象,即有上行的,也有下行的。此地篇幅仅居本论卷十三中间一小部分。

  ②五识身:此处是说五识体本身无所谓定不定,因为五识体的属性要在触外境时才能形成,外境变五识身也变。

  ③轻安:身心轻舒安稳。轻安使人修习得以顺利上进,称为轻安含润转。

  ④太略聚:即太简略。用心太简略,虽修习定但仍免不了昏昧沈睡而不起趣。佛教教法素有广略之分,略教适应利根,广教通利钝根,但又认为太简略达不到功效形同于无。

  ⑤世间定:即非学非无学定,不能断烦恼。

  ⑥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没有能永远除掉烦淄种子众心想活动。

  ⑦有起故:因为藉定力转生。

 


{返回 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有心无心二地第八第九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三摩呬多地第六
 [心经] Chinese-English Version transl..
 菩萨本行经白话 公案(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九一)
 比丘尼传 5 梁 竹园寺净渊尼
 中部34经 牧牛者小经
 藏传因明学中真因的元素
 宋高僧传 10 兴福
 杂宝藏经白话 长者夫妇信敬礼佛缘第四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三六)
 因明基础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H 1155经叙述一位叫“违义”的婆罗门,他听说佛陀正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栏目:界定法师]
 佛教可补现代教育之偏(黄公元)[栏目:佛教与教育]
 一念守志殷勤受法[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小沙弥证阿罗汉果 心中无想无欲无波寂静[栏目:法句经要义]
 顷刻万死[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无门直指 第四十九节 落空[栏目:程叔彪居士]
 无死的金刚心 第6章 女神的心事[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第一篇 培养自觉 Self-Awaren..[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寻找清凉人生[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为亡人做超度破瓦法的必须是大成就者吗?[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