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四妄语戒
 
{返回 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72
  第四妄语戒

  译文

  佛弟子,若自说妄语,令他人传其美名而说妄语,以及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曾见说见,见说未见,身心妄语等都为本戒禁止。

  菩萨不仅自己说正语、持正见,而且亦应使一切众生都说正语、持正见。若不是这样,反使众生说邪语,持邪见,行邪业,是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水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原典

  第四妄语①戒

  若佛子,自妄语②,教人妄语③,方便妄语④,妄语因⑤、妄语缘⑥、妄语法⑦、妄语业⑧,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⑨,身心妄语⑩。

  而菩萨常生正语⑾、正见⑿,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注释

  ①妄语:妄即不真,即不真之语。最大妄语是:未得涅槃,谓得涅槃;未证菩提,谓已成菩提等。

  ②自妄语:即自己说我是圣人,我已悟道了。

  ③教人妄语:指使他人扬己功德,说我是圣人等。

  ④方便妄语:或说天来、龙来,供养自己,或以种种暗示,说自己已证佛果等。

  ⑤妄语因:无始来的诳贪种子,发生作用,起心要去诳惑他人,以取得名利。

  ⑥妄语缘:有可欺之人现前,及种种方便助成妄语。

  ⑦妄语法:使人相信的种种方法。

  ⑧妄语业:即有人相信,妄语业即成。

  ⑨不见言见,见言不见:不曾见佛而言见佛,不曾见他人作恶而言见,见他人行善,以嫉妒心而言不见。

  ⑩身心妄语:以身业表相,令入妄解。如闻其得佛果否,点头示相,问清净否,默示不答等。此时口虽不言,亦为妄语。

  ⑾正语:如法而说即是正语。

  ⑿正见:正确的见解。


{返回 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五酤酒戒
下一篇: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三淫戒
 杂宝藏经白话 鹿女夫人缘第九
 佛教辩证思维略析(吕有祥)
 《因明正理门论直解》序(张家龙)
 楞伽经 无常品第三之余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一二)
 佛经概说 八、杂宝藏经 5 七种施因缘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九九)
 八大人觉经 解说
 十地经论 1 卷一 初地欢喜地之一
 知觉和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福德日记10月5日─和谐的生活[栏目:福德日记]
 做火施的时候为什么要把自己观想成观音菩萨?[栏目:火施·问答]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二篇 观世音菩萨简介 十三、菩萨是男是女[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佛陀时代的寺院风貌[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驱散乌云 觉性朗然[栏目:济群法师·微教言]
 浅谈梦境与佛法[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1.佛陀不是神[栏目:佛法基础]
 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陆佛教[栏目:陈星桥居士]
 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栏目:大安法师]
 初善、中善与后善[栏目:林崇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