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附录 四十二章经序
 
{返回 佛遗教三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42

附录  

  四十二章经序
  译文
  后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在一夜晚梦见一个前所未见的神人。但见此神人周身金光闪耀,项颈间有光辉环绕,在宫殿前纵意翱翔。
  明帝只觉心中适意,对此神人格外向往。次日清晨在殿堂上就迫不及待地向群臣讲述前夜奇妙的梦境,并诏问群臣:「谁能告诉我梦见的是何方神仟?」有位学识渊博、道贯古今的大臣,名叫傅毅,即时向前禀报道:「臣下听说天竺国有位修行得道的神仟,人们称他为『佛』,他的道术很了不得,能轻而易举地飞空翱翔。陛下所梦见的恐怕就是这尊神吧!」
  皇上听了傅毅的话,顿时醒悟梦境的含义。随即派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为首的十二人组成的求法团,到当时佛法盛行的大月氏国抄写佛经四十二章,将之藏于皇家书室第十四间中,并在此地修塔建立寺庙。从此以后,佛法开始大为传布,华夏大地寺院林立。边远之地群氓慑于佛法,愿做佛弟子的人数也数不清。由此,国家清平宁泰,一切众生,至此蒙受佛法恩典,依赖佛陀庇护。此种情形,至今承续不绝。
  原典
  昔汉孝明皇帝①,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
  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②傅毅日:「臣闻天竺③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④秦景、博士弟子⑤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⑥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第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称数。国内清宁,含识⑦之类,蒙恩受赖,于今不绝也。
  注释:
  ①汉孝明皇帝:东汉明帝刘庄,公元五十六年至七十五年在位。
  ②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之人。
  ③天竺:古印度国。
  ④羽林中郎将:汉代皇帝的护卫长官。
  ⑤博士弟子:汉代博士所教授的学生。
  ⑥大月支国:月支,又名月氏,为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间遭匈奴攻击,大部分人西迁塞种地区(今西疆西部依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
  ⑦含识:一切具有心灵活动的生物,即通常所说的「有情」。
 


{返回 佛遗教三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八大人觉经 题解
下一篇:四十二章经 解说
 因明论式的历史发展
 瑜伽师地论 初瑜伽处趣入地品第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四一)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九六)
 因明入正理论·1卷
 贤愚经白话 象护缘品第五十六
 那先比丘经 第三十六问 已度未度者有何差别?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六○)
 中国藏传因明之人物
 那先比丘经 第三十九问 人因何事而产生忆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谦虚恭敬自然融洽[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笑若佛陀[栏目:行禅]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三 主海神众-交融与转化的训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宣隆大师传 38、五怨敌(开示)[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二、病从口入警语[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什么是皈依?[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持咒即是号令[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住持下厨[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法华特论 第十九 如来寿量品---同[栏目:冯达庵居士]
 成办解脱[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