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百喻经 55 愿为王剃须喻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09

55愿为王剃须喻

译文

从前有位国王,有一个亲信在两军对阵交战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使他毫毛未损。国王很是欢喜,要满足他的愿望,就问他:「你有什么要求,随你提出来,都满足你。」这位亲信就答道:「大王要剃须时,希望让我剃。」国王说:「这事若是能满足你的意愿,好的。」如此愚人,世人都嗤笑。统治半个天下,做大臣宰相,都是可以得到的,却求这种贱业。

愚人也是这样。诸佛过去时长期专就困难之处做苦行之事,自己达到了成佛的境地。若是能碰上佛出世、听闻佛的遗教以及获得人身,都是至难的事,就如盲龟百年浮出一次海面,恰好钻入了浮木的孔中一般。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也得,然而愚人的意愿下劣,稍稍奉持一点儿戒律,就以为足够了,并不求涅槃这一胜妙之法。无心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自愿做些卑贱的事情,就以为很满足了。

原典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

愚人亦尔。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遗法,人身难得,譬如盲龟值浮木孔①。此二难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求,自行邪事,便以为足。

注释

①盲龟值浮木孔:《杂阿含经》卷十六:告诸比丘,如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至海东,浮木或至海西,围绕亦尔。虽复差违,或复相得。凡夫漂流五趣之海,还复人身,甚难于此。(《大正藏》第五十三册第二五七页,现存《杂阿含经》卷十六无此段)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喻经 56 索无物喻
下一篇:百喻经 54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安那般那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七○五)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七○)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七三)
 百喻经 11 婆罗门杀子喻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三六)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二六)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三四)
 摄大乘论 题解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七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韩驹~赠赵伯鱼[栏目:禅诗三百首]
 了义明灯 下篇 大手印前行法 目录[栏目:大手印前行法]
 唯信独达[栏目:仁焕法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博大精深的佛教 落后给予我们的责任[栏目:能弘法师]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二集 (2011年七月) [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行人二十种病气[栏目:宋智明居士]
 普贤行愿品释 第七课[栏目:普贤行愿品释·索达吉堪布]
 承前启后的中士道[栏目: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