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那先比丘经 5 那先游化人间
 
{返回 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21

5 那先游化人间

译文
  那先行礼完毕之後,便又辞别了和战寺。转而走到各郡县,在街曲、里巷之中,为一般人阐说佛经戒律,教导人们一心向善。在所教的人当中,有接受五戒的人,有的证得了须陁洹道;其中也有证得斯陁含道的人:其中也有证得阿那含道的人:其中甚至还有人出家作沙门,而证得阿罗汉道的人。第二忉利天的天帚释,第七天的梵天王,还有第四天的天王等等,都来到那先的住所,向他施礼,虔诚地以头顶礼那先之足,然後退到一边坐下。那先便为诸天王阐说佛经要义,从此那先的声名传播四方。那先所到之处,诸天、人民、鬼神、龙等,见到那先,无不欢喜,都获得福报。
  那先便又转到天竺的舍竭国,住在泄垣迦寺之中。
原典
  那先作礼讫竟,便出去。转行人诸郡县,街曲、里巷,为人说经戒,教人为善。中有受五戒者,得须陁洹道者;中有得斯陁含道①者;中有得阿那含道②者;中有作沙门,得罗汉道者。第二忉利天③帚释,第七天王梵,第四天王,皆来到那先所,作礼,以头面著足、却坐④。那先便为诸天说经,名字闻四远。那先所行处,诺天、人民、鬼神、龙,见那先,无不欢喜者,皆得其福。
  那先便转到天竺舍竭国⑤,止泄坘迦寺中。
注释
  ①斯陁含道:即小乘佛教声闻四果中的第二果。其从人间生於天界,又从天界生於人间。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须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
  ②阿那含道:即小乘佛教声闻四果中的第三果。其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阶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称为不还。
  ③忉利天:又作三十三天,帝释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天。
  ④却坐:此处意为退到一边坐下。
  ⑤舍竭国:印度古国名。《大唐西域记》中作「奢羯罗」。属磔迦国旧城。束据毗播奢河,西临信度河,盖为迦湿弥罗(即罽宾)东南境内的大国。依梁启超释,见《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四。

 


{返回 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那先比丘经 6 弥兰王论破野惒罗
下一篇:那先比丘经 4 学道证果的那先
 比丘尼传 5 梁 成都长乐寺昙晖尼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五二)
 汉传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弘扬
 编序
 比丘尼传 2 晋 建福寺惠湛尼
 顿渐品第八
 胜鬘经 4 摄受正法章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五八)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识宗哲理略论[栏目:韩廷杰教授]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P 1078经:此经叙述为沐浴异比丘与天神之间的对话,并请佛为之释疑。[栏目:界定法师]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纪念法王[栏目: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手指非月(一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降伏其心 一 明心见性与证果三者的区别[栏目:万行法师]
 念佛法门到彼岸[栏目:宣化上人]
 十四偈集[栏目:长老偈]
 因明与佛法[栏目:因明简介]
 至孝感天,免难延年[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弥勒五论》的特色(净戒法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