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那先比丘经 第十三问 人能预知不再生於後世吗?
 
{返回 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49

第十三问人能预知不再生於後世吗?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不再生於後世,这个人难道自己预知不再生於後世吗?」那先说:「肯定的。有人能预知自己不再生於後世了。」王反问道:「凭著什么知道的?」那先说:「其人自己知道的。没有世俗恩爱,没有了世俗贪欲,没有各种恶行,因此便自我知晓不再生於後世了。」
  那先问王:「譬如农民种稻谷,收成极好,装满箪箪之中,以至於後来几年,不再去耕种了,难道他还想得到稻谷吗?」王说道:「下再希望得到稻谷了。」那先说:「修道之人也是这样。抛弃了苦乐、恩爱,不再有任何贪欲,因为这个缘故便自知後世不会再次投胎转生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不复生後世,其人宁能自知不复生不?」那先言:「然。有能自知不复於後世生。」王言:「何用知之?」那先言:「其人自知。无有恩爱,无有贪欲,无有诸恶,用是自知不复生後世。」
  那先问王:「譬若田家种谷,大得双敛①,盛箪肇②中,至於後午,不复耕种,宁复望得谷不?」王言:「不复望得谷。」那先言:「道人亦如是。弃捐③苦乐、恩爱,无所复贪,是故自知後世不复生。」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双敛:即收敛,收获是也。
  ②箪簟:一种用竹制的东西,可以卷起,围成一圈,中可以贮放粮食。箪箪,音dandian,箪,本意为竹筒;簟,竹席。此处为合成词,即指竹席。
  ③弃捐:即抛弃。


{返回 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那先比丘经 第十四问 明达与智慧有何不同?
下一篇:那先比丘经 第十二问 人之投生是持续旧或新神识?
 阿[少兔]夷经第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九)
 宗镜录 源流
 杂宝藏经白话 二内官共诤道理缘第三十七
 出三藏记集 25 大智释论序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四三)
 因明中的四种“相似现量”(喜饶嘉措)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三○)
 杂宝藏经白话 辅相闻法离欲缘第九十八
 法句经 25 忿怒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傲慢的欲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什么是「洒净」?目的何在?[栏目:妙莲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四)[栏目:杂阿含经]
 火焰和木柴[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希运~尘劳迥却[栏目:禅诗三百首]
 如今,佛法教义与信教群体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请问您有什么想法?[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2007年 释迦牟尼佛圣诞开示[栏目:傅味琴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