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那先比丘经 第五十二问 神识、智慧、自然,是同是异?
 
{返回 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01

第五十二问神识、智慧、自然,是同是异?
  王又问那先:「人的神识、智慧、自然,这三种事情,是同还是不同?各各相异吗?」那先说:「人的神识这个东西啊,是产生觉悟的本体;智慧呢,是知晓大道之能力;自然呢,是虚空的,没有人的主体意识的躯壳。」王又问那先道:「人们都谈论获得灵魂。怎么样才能称之为获得灵魂的呢?用眼睛来观看颜色,用耳朵来倾听声音,用鼻子闻香臭之气,用口去体知味道,用身躯去感受软硬与粗细,用心志去辨别善恶。那么对於人而言,什么叫做获得灵魂呢?」
  那先问王:「现在可以分析来看,用眼睛看东西,撇开瞳子,不要瞳子,视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摧裂某人的耳朵,听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撕开鼻(孔)让它变得更大,那么它闻到的香气是多还是不多?挖去嘴巴使它变得更大,看其分辨的味道,是不是能够更加地多样化些?如果我们要剥去割下某人的肌肤,看他是否还知道粗细软硬的区别下?清除某人的意志,看其载承的心念是不是会更多?」王说道:「那就不会如此了。」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神①、智②、自然,此三事,宁同不?各异?」那先言:「入神者,生觉;智者,晓道;自然者,虚空,无有人③也。」王又问那先:「人言得人④。何等为得人者?今眼视色,耳听声,鼻闻香臭,口知味,身知软麁⑤,志知善恶之事。何所为得人者?」
  那先问王;「如今合解⑥,用目视,脱瞳子,去之,视宁广远不?裂大其耳,听声宁广远不?决鼻令大,其闻香宁多不?刎⑦口令大,知味宁多不?剥割肌肤,宁令信知麁软不?拔去其意,盛念宁多不?」王言:「不也。」
  注释
  ①人神:人拥用的不死之神识。
  ②智:认识能力。
  ③虚空,无有人:虚空,没有精神,徒有躯壳;无有人,没有人的知觉、感情等。
  ④得人:找到灵魂。人,抽象的有生命的灵魂。
  ⑤帘:即「粗」字。
  ⑥合解:分析分开来看。
  ⑦刎:丽刻本作「吻」 ,亲自尝一尝。


 


{返回 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那先比丘经 第五十三问 佛所作所知甚难甚妙吗?
下一篇:那先比丘经 第五十一问 得道者能忆念深奥之事吗?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不行放生戒
 大乘大义章 10 第十四章问实法有并答
 法句经 Dhammapada
 杂阿含经卷第二
 那先比丘经 源流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一一八九)
 出三藏记集 30 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
 楞伽经 刹那品第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四)
 杂宝藏经白话 昔仇迦离谤舍利弗缘第二十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家人阻碍我念佛,该怎么办?[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认真修行莫放逸 Cultivate Diligently and Dont Be Lax[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你在修忍辱吗?(格桑扎西仁波切)[栏目:忍辱]
 律学的萌芽:两晋时期的律学活动(王建光)[栏目:律宗文集]
 看破放下把命放在终点上[栏目:仁焕法师]
 从“格义”方法看印度佛学与中国哲学的早期结合(何锡蓉)[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In the Buddhalands of the ten directio..[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太虚大师的教导与当今佛学院教育——惟贤长老生前对重庆佛学院师生的最后开示[栏目:惟贤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三节 佛教传播的路线[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正确看待病苦——感恩病苦,使你看到一个清净的世界[栏目:宽见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