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二谛无碍的中道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2
二谛无碍的中道
--慧光法师--
 
    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以「世俗谛」---以世间普遍的认知,来引导众生。然后进一步,把他的烦恼破除。
    象我们说,依「戒定慧」来修,戒跟定,这是「世俗谛」。
    我们不修世间的善法,智慧怎么能开呢?
    身心不柔软,烦恼怎么有可能断呢?
    所以,一定从世俗的善法开始学习起。
    那么世俗的善法,是「世俗谛」。
    世俗的善法,还不能断烦恼,但是对烦恼的断除有帮助。
    所以你不可以说:佛教讲不要执着,连那个善法都不修了。
    不是这个意思啊!
    善法要修,是因为依世俗修。
    而修到一个层次的时候,不要执着善法。
    这个就是智慧要开的时候。
    这样子才能够超越、能够突破。
    因为你看到善法,没有真实体性,所以不要执着善法。
    善法是因缘生,没有真实体。
    所以了解这个道理:依「世俗」修「胜义」,依「胜义」来实践「世俗」。
    佛度众生,众生在那里?在世间啊!
    所以,依着「胜义」,来到世间度众生,他也没有离开这个世间。
 
----------------------------------------------------------------------------------
◎摘自2008-3-9 《金刚经讲义》第51讲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见相非相
下一篇:什么是加持?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善思念之
 以惭为上服
 修行是不断的自我超越
 菩萨道、深广行
 福慧两足尊
 福报、假的真不了
 共修力量大
 一日禅的开示
 不取于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达摩和慧可的生平[栏目:杨笑天教授]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亲闻记[栏目:倓虚法师]
 禅七第四天[栏目:本焕法师]
 灌顶(561~632)[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成唯识论》与《大乘起信论》熏习观的比较(秦萌)[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