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于法无所住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3
于法无所住
--慧光法师--
 
    如果要回应,总是在人间,不可能像刚才讲的「如如不动」。一定是要跟境界互动的,既然要互动,善也不可得、恶也不可得,那为什么要回应?
    回应只是纯粹慈悲。
    对众生有利的,他就回应;对众生无利的,他就默然,安安静静的。
 
    有人来请问佛,这个人是个外道。请问佛这个问题的时候,佛不回答他。
    佛的弟子就很疑惑:「为什么不回答他?佛不知道答案吗?佛不是一切智人吗?为什么听到这个问题不回应他呢?」
    这个外道问了几次,佛都如如不动,好像禅修的境界。于是乎那个外道就走了。
    佛的弟子疑惑,就起身请问佛,刚才外道问的问题,以何缘故不回答呢?
    佛说,不管他是做正向的回答或者是反向的回答,这个人并没有办法如实听进他说的法,这边也执着、那边也执着,对他讲的法都没有益处,因此佛不回答。
    所以不是说佛不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不是!
    佛知道那个东西对外道他没有益处,因为慈悲他,不愿意他谤法---学了佛法之后,不能受用而谤法,所以不说。
    所以善不可得。噢,佛法是善法,所以别人来问,噢,一定要回答他;或者他谤法,我一定要如何。
 
    法不可得!
    法不用我们来保护它,真理不需要我们保护它,真理是永远都如此,有说没有说、佛出世没有出世,真理都是如此。
    我们发心护持佛法是自己的修行,是自己的功德,但是法本身是不需要我们护持的。
    当一个人了解这个道理的时候,他懂得善用法去利益众生,而不是跟众生对立---「我讲的这个是正法,你一定要听!」他是正确的,那个人可能不受用,不受用可能就毁谤,然后两个宗教、或者两个思想就冲突了,然后就造成其他问题的产生。这是没有智慧的。
    应该善巧方便观察:什么是众生能受用的?不要有法执。
    而智慧能观照这件事情---一切法皆空,没有真实体性,才能破除一切的执着:我执断了,法执也断了。
    那个阿罗汉烦恼是断了,但是习气还在,习气还在就不能够尽知一切法,善巧方便就不具足。
 
-------------------------------------------------------------------------------------
◎摘自2011-08-09 菩萨寺盂兰盆法会梁皇宝忏开示(第三天)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忍烦恼 自苦其行
下一篇:不加持烦恼
 成佛的心要
 应无我相 方无所住
 无所住、无所得
 亲近善士
 性空实相,众妙之门
 菩提即智
 执着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圣者不诤
 大悲不住涅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释义[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香灰会结成一些不同的形状?[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栏目:其它]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六、公案 — 求平等性智 8.法身无过[栏目:善祥法师]
 修行资粮[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时轮金刚法概说[栏目:陈士东居士]
 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三讲 修断无明的三步置换法则[栏目:佛光法师]
 谤师 Slandering Master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香港科技大学问答[栏目:索达吉堪布]
 阿那律(天眼第一) 佛陀亲为缝三衣[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