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久忍成定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4
久忍成定
--慧光法师--
 
    内心有烦恼,要怎么断烦恼?
    烦恼起来的时候力量很大,它跟那个漩涡一样,起来的时候力量很大,不得自拔。
    为什么说要持戒?持戒先远离那个境界。因为我们的内心善根不够深厚,面对那种会扰乱我们内心的境界,就会容易被它影响、不能自拔,所以要禁止去跟那些境界互动。
    就好像佛经里说,一个人生病吃药有一些禁忌,禁口的,不可以吃的,那些东西要尽量避免。学佛,要断烦恼,也有一些禁忌,要持戒避开某一些境界,不要去碰。要去碰,内心的烦恼就被勾起来,一勾起来不能自拔,就开始熏习,所以这样子没办法超越。
 
    再接下来,要修忍与定。
    忍耐,面对境界的时候,内心里面要忍耐,不要被境界转。
    当然,这个忍耐的心也是对法的肯定、对法的信心。如果对法没有肯定、没有信心,他那个忍耐力有限,内心还是会动摇。因为忍耐,心才会安住在法上,跟佛法相应。
    有慈悲心,面对瞋恨的境界,思惟慈悲的功德、瞋恨的罪过,肯定这件事情,内心里面虽然有一些冲突,但是他愿意忍耐,愿意安住在慈悲法上,久而久之,入定了。
    什么叫「入定」?心与法相应、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心就是慈悲、慈悲就是心。没有「我生起慈悲心」这件事,这就是心,就是定,慈悲三昧。
 
-------------------------------------------------------------------------------------
◎摘自2011-08-09 菩萨寺盂兰盆法会梁皇宝忏开示(第三天)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本师释迦 资彼觉路
下一篇:一切缘起法,无常不可得
 无常是空的入门
 一日禅的开示
 观果察因
 入现观 得自在
 成就者无所依止、无所执着
 一历耳根,定得菩提
 四大本来空 神识依何存
 诵经,不是诵给佛听
 菩萨也发财
 修道便是积福求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每回参加法会,一定会打瞌睡一下,请师父开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七支供第一支:顶礼[栏目:达真堪布]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九、广十胜行[栏目:韩镜清教授]
 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三 发心阶段应注意的问题[栏目:妙祥法师]
 禅坐为何会调整身体?若是无法专一会达到调整的效果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