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135.问曰:今世,后世功德深重,书持供养轻微,云何得二世功德?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7

135.问曰:今世,后世功德深重,书持供养轻微,云何得二世功德?

答曰:供养有二种:一者、效他供养;二者、深心供养。知般若功德,深心供养故,得二世功德。是般若有种种门入,若闻持乃至正忆念者,智慧精进门入。若一心深信,则供养经卷胜;若不一心,虽受持而不知。复次,有如意宝珠,是无记色法,无心、无识,以众生福德因缘故生,有人供养者,能令人随意所得;何况般若波罗蜜是无上智慧,诸佛之母,诸法宝中是第一宝!若人如所闻,一心信受供养,云何不得二世功德?但人不一心供养,又先世重罪故,虽供养般若,而不得如上功德,般若无咎。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五十八}页472下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136.问曰:何以不解受持、读诵、说,但解正忆念?
下一篇:134.问曰:如上所说,是事可信。今此中不能受持、读诵、念般若等,但书写、供养,云何得是功德?
 273.问曰:若诸菩萨入微妙三昧中,谁能令起?
 264.问曰:若嘱累,何以乃尔殷勤郑重?
 251.问曰:欲界中二处天及梵天王,何以与诸天具,余四天何以少?..
 316.问曰:三十七品、三解脱门,般若经中亦有,今何以故但名声闻、辟支..
 161.问曰:若众生及法,从本已来无,为谁作方便?为度脱谁?
 持戒卷第三 51.问曰:五戒、一日戒,何者为胜?
 153.问曰:狂者得正,云何为狂?
 223.问曰:诸法现有来,去可见,云何言不动相,无来无去?
 226.问曰:若如是人是新学,但应教行布施、持戒等,佛何以教令于诸法无..
 319.问曰: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五上 一 佛学与学佛[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见性成佛 第二十三天[栏目:如本法师]
 08狗儿和斑色鸟[栏目: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大乘佛教的精神实质[栏目:荆三隆教授]
 1883 华严法界玄镜(唐 澄观述)[栏目:09 注述讲记]
 瞋恨遏止不了瞋恨[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