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01.问曰:阿难是声闻人,何以以般若波罗蜜嘱累,而不嘱累弥勒等大菩萨?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8

301.问曰:阿难是声闻人,何以以般若波罗蜜嘱累,而不嘱累弥勒等大菩萨?

答曰:有人言:阿难常侍佛左右,供给所须,得闻持陀罗尼,一闻常不失。既是佛之从弟,又多知多识,名闻广普,四众所依,是能随佛转*轮第三师。佛知舍利弗寿短早灭度故。不嘱累。又阿难是六神通、三明、共解脱五百阿罗汉师,能如是多所利益,是故嘱累。弥勒等诸大菩萨,佛灭度后,各各分散,至随所应度众生国土。弥勒还兜率天上;毗摩罗吉,文殊师利,亦至所应度众生处。佛又以是诸菩萨深知般若波罗蜜力,不须苦嘱累。阿难是声闻人,随小乘法,是故佛殷勤嘱累。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一百}页745上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02.问曰:更有何法甚深胜般若者,而以般若嘱累阿难,而余经嘱累菩萨?
下一篇:300.问曰:为法故何以不应坐卧?
 314.问曰:诸贤圣智慧,皆缘四谛生,何以但说灭谛?
 142.问曰:佛何以答言念一切种智?
 253.问曰:若菩萨见佛身,则信心清净,云何名魔事?
 206.问曰:何以略说余四道,而广说人道中法?
 326.问曰:声闻、辟支佛亦得涅槃亦能化众生,何以无是力?
 385.释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无有异体;何以故佛在世时,有作五逆罪人..
 301.问曰:阿难是声闻人,何以以般若波罗蜜嘱累,而不嘱累弥勒等大菩萨..
 67.问曰:若持戒是禅定因缘,禅定是智慧因缘,八圣道中何以慧在前,戒在..
 197.问曰:有为法是有相,无为法是无相,今何以有为相中说无相?..
 126.问曰:行般若波罗蜜,受诵乃至正忆念,此事为难;书持般若经卷与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门骊珠集 第五篇 百丈、南泉及沩山门下 香严智闲[栏目:禅门骊珠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课 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三五四 蛇本生谭[栏目:第五篇]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二、论文引言[栏目:成观法师]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心-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四十六、咕噜札连达拉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智者大师的放生思想及其影响(通贤)[栏目:放生文集]
 人间佛教的生死学教学和人间净土(释依昱)[栏目:人间佛教]
 论中国佛教忏悔伦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蕴涵(游祥洲)[栏目:其它]
 记录[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