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42.问曰:若菩萨修是三十七品,云何不取涅槃?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7

342.问曰:若菩萨修是三十七品,云何不取涅槃?

答曰:本愿牢故,大悲心深入故,了了知诸法实相故,十方诸佛护念故。如经说:菩萨到七住地,外观诸法空,内观无我;如入梦中缚筏渡河,中流而觉。作是念:我空自疲苦,无河无筏,我何所度?菩萨尔时亦如是,心则悔厌,我何所度?何所灭?且欲自灭倒心。是时十方佛伸手摩头:善哉!佛子!莫生悔心,念汝本愿!汝虽知此,众生未悟,汝当以此空法教化众生!汝所得者,始是一门,诸佛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法门、一切智慧等,汝皆未得。汝观诸法空故,著是涅槃,诸法空中无有灭处,无有著处;若实有灭,汝先来已灭。汝未具足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汝当具足此法,坐于道场,如诸佛法。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四十八}页405下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43.问曰:菩萨道,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何以更问?
下一篇:341.问曰:菩萨用是毕竟空,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云何言无法可学?
 276.问曰:佛及菩萨、六波罗蜜,能成菩萨故,应是善知识,小乘道异,云..
 146.问曰:有人重罪,三不善业成就,听、受、书、持般若,是人云何当得..
 210.问曰:微尘细故,五情所不能得,圣人得天眼则见?
 173.问曰:若从业有,何以言变化?
 368.问曰:何以故说三十二相不多不少?
 布施卷第二 28.问曰:佛何以说檀为初门?
 147.问曰:初教精进,后教三解脱门,般若;今复欲为何事故,教亲近善知..
 92.问曰:非有想非无想处,有受、想、行、识,云何言非有想非无想?..
 164.问曰:诸佛以大慈悲心,为苦恼众生故出世,若无三恶道,何所怜悯?..
 220.问曰:诸法空一义,何以故须菩提种种因缘重问?此中问,有法相者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创造全面的人生 1989.12.16~1989.12.31[栏目:星云日记]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5.大悲[栏目: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懈怠懒惰的三个原因[栏目:达真堪布]
 十戒尼就不是出家人吗?难道因此十戒女还俗以后,就还能再次出家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净土法门是“念佛圆通”法门[栏目:首愚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一七)[栏目:杂阿含经]
 清闲无事 坐卧随心 不要照顾烦恼 多照顾你智慧的心[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理性、感性与愿性[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不给别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栏目:包容的智慧]
 懒惰,总想睡觉,该怎么办?[栏目:格花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