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诸天子白佛言:世尊!甚希有!是般若波罗蜜能令诸菩萨摩诃萨得萨婆若,于色不取不舍故,于受想行识不取不舍故,乃至一切种智不取不舍故。
「尔时,诸天子白佛言:世尊!甚希有!是般若波罗蜜能令诸菩萨摩诃萨得萨婆若,于色不取不舍故,于受想行识不取不舍故,乃至一切种智不取不舍故」,这是第三段「领解重叹」。第一段,须菩提说般若;第二段,就是佛认可;现在是第三段「领解重叹」,就是诸天听佛的认可,心里面感觉到很欢喜,所以又再加以赞叹。
「尔时,诸天子白佛言」,就对佛说,「世尊!甚希有!」就是须菩提说般若,佛又说般若,这太希有了!世间上没有这件事,唯有佛法里边有这件事。这件事有什么好处呢?「是般若波罗蜜能令诸菩萨摩诃萨得萨婆若」,须菩提为我们宣说的般若法门,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能够努力地学习,就会「能令诸菩萨摩诃萨得萨婆若」,这个诸菩萨肯这样学习,就能够成就无上菩提,会得到这么广大庄严的功德。这个「萨婆若」,翻到中国话是「一切智」,就是佛的智慧,就是能成就佛的智慧。
「于色不取不舍故」,这个成就佛的智慧,有什么相貌呢?怎么知道是成就佛的智慧了呢?「于色不取不舍故」,我们凡夫的人,对于一切的行相,美妙的就是爱,有爱着,就是「取」;这个丑陋的就弃舍,就不欢喜了。但是成就了佛智慧的人,观察一切的色相,是自性空的,在自性空里面,没有美、也没有丑的分别,所以「不取也不舍」,他心里面是平静、无分别的境界,所以就超越了凡夫的这种浅薄的境界,这是圣人的境界。当然这样的大智慧,到佛才是圆满的;初得圣道的人也是这样子,但是没有佛那样的圆满。
「于受想行识不取不舍故」:这个「受」,有苦受、有乐受,苦恼的要弃舍,我感觉到满意的,当然就追求了;这个「想」,就是智慧,这个智慧低劣的境界、智慧高深的境界,那么这也是有取舍;这个「行」,就是或者做恶事、或者做善事,或者做世间的事、或者做出世间的功德,也是有胜、有劣的不同,也是有取、有舍的不同;「识」,就是了别,就是在受想行上有种种的分别,也是有高、有低,有胜、有劣,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形;但是成就圣道的人,观察它是自性空的,心里面就不取也不舍,这是一种解释。
其次呢,佛菩萨来度化众生的时候,他也要有形相,也现出来身相的境界,也要有眼耳鼻舌身意、也要有色受想行识,然后我们才能同他接触,我们才能看见他,他说话,我们才能听见;如果说是佛的大智慧离一切相的时候,这种境界,我们没有办法见闻的,我们不见也不闻,那就不能度化我们了;所以佛菩萨来度化我们,也现出来各式各样的形相,也会现出来的。但是这些事情上,现出这些形相上,就可以和众生接触了,才能教化众生、才能利益众生的,所以佛菩萨这些圣人,也不弃舍一切的色受想行识,也会现出来一切的色受想行识,但是佛菩萨、圣人都不取着,也不取着这一切的色受想行识,也不弃舍,因为也能度化众生,对于众生有利益,所以「不舍」,但是也不取着。
有一个人想要见文殊菩萨,想要见文殊菩萨,那么当然这是佛教徒,见文殊菩萨,今天也想要见文殊菩萨、明天也想要见,今天也想,明天也想,老是见不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出家人,年纪很大了,穿的衣服很脏,好像很多年没有洗脸了,这个鼻涕……就是很污秽了。来了一个出家人,因为这个人佛教徒,看见出家人总有一点恭敬心;但是看见这个邋遢、不清净,心里不欢喜,也勉强的招呼他,也请他吃一餐饭,那么这个老比丘就走了;心里面还想要见文殊菩萨。
后来有一天做个梦,说是今天来的那个老比丘就是文殊菩萨,你不认识他啊!这就是这个佛菩萨来教化众生的时候,他就是来考验你,考验你的智慧是高、是低?如果你能够见诸法实相的话,见一切法不取不舍,这就见到文殊菩萨了,是这样意思的。
《金刚经》上:「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这上面说:「于色不取不舍故、于受想行识不取不舍故,乃至一切种智」,也是不取不舍,这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应该这样学习,学习成功了,就是这样了。这是诸天领解了佛前一段文说的认可的话,现在在这里再加以赞叹。
尔时,佛观四众和合,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菩萨摩诃萨,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诸天,皆会坐。普观已,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
「尔时,佛观四众和合,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菩萨摩诃萨,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诸天,皆会坐。普观已,佛告释提桓因言」,前边一共有三大段。三大段,一个舍利弗般若是一段,须菩提般若是一段,然后释提桓因这一段,就是信解般若这是一段,这三段的般若说完了。这下边就再说明学习般若波罗蜜所成就的功德。本来前边也说到成就的功德了,但是这个功德是出世间的功德,就是得圣道的功德,你能够,小乘佛法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大乘佛法得初地、二地、三地乃至第十地,这是出世间的圣德,这是最高深的境界,当然也是我们佛教徒所重视的。但是下面的文呢,所说的成就的功德,是另一种功德,另一种功德是什么功德呢?就是我们生活上有困难的这些事情。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困难,如果你学习般若波罗蜜,就能够解除这一切困难,得到一些吉祥的事情,是这一类的功德。
佛法是说得很高深,当然,这是佛法在世间流传的目的,但是世间上的众生有很多的灾难,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灾难,这是一个现实上的问题,也不能不解决,也不能不解决的,所以这下面呢,就是说这一方面的事情。
这下面分二大段:第一段,我们若能学习受持、读诵,学习这般若波罗蜜呢,就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这是一段。第二段呢,就是我随喜别人的功德,别人肯受持、读诵、正忆念、修止观,学习「行是般若波罗蜜不远离」,我发欢喜心,你学习般若波罗蜜,我心里面欢喜,我们佛教徒常用的语句,就是「随喜」,我随喜你的功德,你自己没有学习般若波罗蜜,但是你能随喜,你的功德也无量无边,这是第二段的意思。
第一段里边又分三科,第一科就是这一品,这个〈三叹品〉一直到最后,说出来五种功德,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会得到五种功德,说这件事。这个地方又分成二科,第一科说是我们能够受持般若得现在世的功德,不是将来,你现在能得到这种功德,这一科。这一科里分三科,第一科「佛普观大众而告天主」,这是第一科。
「尔时,佛观四众」,这个时候,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大悲心,来观察当时法会的四众弟子,这个「和合」就是集会的意思。「四众」,是那四众呢?是「比丘、比丘尼」,这是出家的二众;「优婆塞、优婆夷」,这是在家的二众;「及诸菩萨摩诃萨」,这表示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他们可能也有凡夫菩萨、也有圣位的菩萨。前面的这个四众呢,可能是发出离心的声闻人的四众;「菩萨摩诃萨」也是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他发了无上菩提心了,那么就称之为菩萨,如果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那他决定是有出离心了,不然他不出家,不需要出家,这是一部分。
另外,还有「四天王天」的人,「乃至阿迦尼咤诸天」,这个「四天王天」就是欲界天,后边有详细说的;「乃至阿迦尼咤诸天」,这是色究竟天,就是色界天最高的一层天,叫「阿迦尼咤天」。那么有欲界天,也有色界天。「皆会坐」,都来到这里,来到法会,在这里坐。「普观已」,释迦牟尼佛的大悲眼,普遍地观察当时法会的大众以后,「佛告释提桓因言」,佛就开示这个释提桓因,就说了。
佛的大悲心普观法会的四众,当然,假设佛现在对我们大家注意看一看,我们心里会感觉什么?我相信会感觉到欢喜,哎呀!佛注意我了!应该会发欢喜心,是这样意思。
前面主要是舍利弗尊者、须菩提尊者说法,现在这里,佛就告诉释提桓因,释提桓因是个在家人,他不是出家人,对他说:「憍尸迦!」「释提桓因」翻到中国话,就是天主,三十三天里面的主人,所以称为天主。「憍尸迦」这个话呢,翻到中国话是「茧儿」,这个茧,作茧自缚这个茧,是他前一生在人间的名字,是前一生人间的名字。
若菩萨摩诃萨、若比丘、若比丘尼、若优婆塞、若优婆夷、若诸天子、若诸天女,于是般若波罗蜜,若听、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
「若菩萨摩诃萨、若比丘、若比丘尼、若优婆塞、若优婆夷、若诸天子、若诸天女,于是般若波罗蜜,若听、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这是第二科。前边是「佛普观大众而告天王」,现在是第二科「名受持般若为因」,为什么有功德了呢?因为你受持般若了,以此为因的关系。佛说假设这位菩萨摩诃萨发了无上菩提心了,或者是发出离心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诸天子、诸天女,或者人间的人,或者天上的人,「于是般若波罗蜜,若听、受持」,就是对于这个「般若波罗蜜」,这指什么般若波罗蜜?就是语言文字的般若波罗蜜。有实相般若,那是佛菩萨的清净智慧的境界;现在是说我们凡夫的,我们可以见闻的,我们这个白纸黑字,我们可以阅、可以读、可以思惟的,是这个般若波罗蜜。「若听、受持」,若是你肯发心去听,听人家来讲解,你肯来听;「受持」,这表示你信受,这个「受」,你有信心,而所听闻的道理不忘掉,这个「持」是不忘掉的意思,「受」,是你领受了,领受在心里面,领受在心里面没有忘掉,叫做「持」。「亲近」,就是常常地接近这个「般若波罗蜜」这部经,怎么亲近法呢?就是「读诵」,就是能够阅读它的文,而又能够诵,能够背下来。
「为他说,正忆念」,你能够发欢喜心,为别人讲说般若的道理,而自己能正忆念。这个「正」,就是佛说的般若波罗蜜,佛说般若波罗蜜叫做「正」,它里边有道理,你要常忆念,忆念这个道理,佛说这个道理,当然这个道理不能够独立,要依靠文句才能显示出来,所以这个「忆念」应该有文和义,这两方面,把它显现在心里面,显现在心里面,那当然这里面也就有思惟的意思,思惟、观察,这样子。那么这就是一个,我们初开始学习般若的一个次第,就是「听、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还有「正忆念」,这就是我们学习般若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应该我们能做到。你若读禅师的语录,怎么办?我看很难有个下手处,你不知道怎么样办?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慈悲,告诉你能做到的,从你能做到的那地方开始学习,这就是显示出来佛的慈悲,不令我们为难,不令你为难,告诉你从现在这个地方向前开始迈步,这是佛的慈悲、大智慧境界。
「不离萨婆若心」,这又一回事了,前面是你学习般若波罗蜜,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地方有问题,这地方有点事情,就是「不离萨婆若心」,这个「心」是愿,「萨婆若心」就是希望成就佛智慧,你有这个愿,你现在你「听、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正忆念」,你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我想要得无上菩提,你有这样的目的,你这个目的不要失掉。「不离萨婆若心」,你没有远离这件事,你有这个愿,你一方面学习般若波罗蜜,一方面有愿得无上菩提的愿,这样子。这里面有解、有信,有解、有行、有愿,当然,你现在在因地还没有得果,但是这几个字都有了,信、解、行、愿,有这四样,你能具足这四样功德了。
诸天子!是人,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谛了知色空,空不能得空便,无相不能得无相便,无作不能得无作便;谛了知受想行识空,空不能得空便,乃至无作不能得无作便;乃至谛了知一切种智空,空不能得空便,乃至无作不能得无作便。何以故?是诸法自性不可得,无事可得便,谁受恼者?
「诸天子!是人,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这下面就说得五种果,得五种好处。这第一个呢,但是这下边的文,得五种好处,但是有六段文。第一段文就是「魔不得便」。「诸天子!是人,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这是第一种好处。这个「魔」,不是一般的鬼神,是天上的,就是魔王,是欲界顶天,欲界最高的一层天,就是魔天。这个「魔」是怎么回事情呢?他是破坏佛法的,障碍人修学圣道的,这个天,他就是愿意做这件事。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个人就是有这个领袖欲,有统治的这种欲,一切一切的人都要归我管,他的心情就是这样意思。
这个外道,佛法以外的这些宗教,他也可以有种种的道理,也可以有种种修行的事情,也可以得到四禅八定,也可以得种种神通,这些人也不是太顺于这个魔的意思的,但是这些人不能够远离魔王的势力,还是不能的,他不能离开了魔王的势力,还是这个范围内里面转的;就算是他生到色界天、到无色界天,终究又从天上掉下来,还要回到欲界来的,所以魔王对这件事也不太介意。唯有佛菩萨,那他心里非常的不高兴,因为佛菩萨来到人间宣扬佛法、教化众生,众生若随顺佛教、来修学圣道,能够解脱欲界、色界、无色界,能超出三界,入无余涅槃,永久也不会再回来了。所以佛菩萨若是在世间一直地教化众生,把所有的众生都远离了三界,入涅槃了,魔王就没有统治的境界了,没有人归他管了,所以他很不高兴这件事,所以就是不欢喜佛在这里弘扬佛法,所以佛成道的时候,他就来障碍,当然他还是障碍不了的。
「魔、若魔天」:这个「魔天」当然是欲界天,这个魔王,有个王,还有魔王的一些眷属;这个「若」这个字,也当及字讲,「魔及魔天」。「不能得其便」,说是我们佛教徒,你发出离心也好、你发无上菩提心也好,你若能学习般若波罗蜜,「为他说、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的话,魔、若魔天不能来找你麻烦,「不能得其便」,不能有机会来找你麻烦的,不能,没有这种力量。
这个魔王就是佛菩萨来教化众生,魔王有种种的障碍,我们相信了佛法、修学圣道的时候,魔也会来找麻烦。魔来找麻烦呢,他自己倒不现出来,他不现出来他的面目和你见面,他不,他就找其他的事情来找你麻烦,譬如说找一个人来毁辱你、来骂你;或者是叫你有病,总而言之就是叫你生烦恼、叫你不能学习佛法,就是这些事情,或者是现出一些恐怖的事情,或者是现出来一种可爱的事情,总而言之就是叫你生贪心、叫你生瞋心、叫你生恐怖心,叫你不能修行,就是来障碍这些事情。这个事情呢,现在总说一句,魔王想要找机会来捣乱,不可能的。
「何以故?」什么原因是不能呢?「是善男子善女人谛了知色空,空不能得空便」,因为你学习般若波罗蜜的人,你能够正忆念,就是观色受想行识不可得,「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这句话,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你能这样观察呢,「谛了知色」是「空」的,这个「谛」就是很认真地、很深刻地这样观察,这叫做「谛」,不是马马虎虎的,马马虎虎不可以,你能观察这个色是空的、观察受想行识是空的,这样观察呢,你的心就不住色生心,不住受想行识生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心无所住了,你能达到这种境界,魔王就没有机会来捣乱,就不能了。
这上面说「谛了知色空,空不能得空便」,因为魔王现的境界也是空,它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是毕竟空,菩萨本身也是毕竟空,毕竟空里面没有彼此对立的形相的,魔王也不可得,自己也是不可得的,所以谁也不能向谁捣乱的,所以空不能得空的方便。譬如说这个火,火不能灭火,水才能灭火,这个火不能灭火,火与火是一个面目的;你现在观察魔王,观察魔所现的境界都是毕竟空的,观察自己也是毕竟空的,你常能够不远离这个正忆念的话,他就没有机会捣乱了;你本身贪瞋痴也不活动,没有烦恼的活动。
当然这件事呢,初开始的时候,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魔王有可能会认为你这个人在那里静坐的时候打妄想,他不值得来捣乱,他可能不管这个事情;就是你有点工夫了,假设你能够三十分钟一念不生,你静坐的时候,三十分钟一念不生,没有妄想,然后你再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那时候他就有点事情了,他有点怕了,哎呀!这个人要得解脱了!他就有点怕你,就可能会捣乱。会捣乱的时候,所以我们用功修行的人,学习般若波罗蜜的人,你一方面静坐,修止观,一方面读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读《金刚经》也是可以,常读经。常读经,经上佛菩萨的大智慧,一段一段,他说得非常圆满,你就容易从这里面得到智慧,得到智慧呢,这个魔王不能得便。如果你只是观一切法空,你若不读经,你的智慧还不容易圆满,有的时候,有些人来对你很恭敬、有的人来毁辱你,你可能:我这么有修行,应该恭敬我嘛!怎么可以毁辱我呢?你可能有这些作意,可能这样想;但是你若常常读经,你就不这样想了,恭敬和毁辱是无差别相。禅师说:「不与万法为伴侣」,这话真是说得不得了,这是禅师说的话,也就是修止观的人说的话。所以这个「空不能得空便」,你这样观一切法都是空了,空与空就没有这个捣乱的这件事的。
「无相不能得无相便」,这空中是离一切相的,空里面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空中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空中恭敬不可得、空中毁辱也不可得,一切法都不可得,离一切相的,彼也是离一切相、此也是离一切相的,所以「无相不能得无相便」。
「无作不能得无作便」,这个「作」是指心动说的,「无作」就是心不动了,心里面无分别,在一切境界上心不分别;在无分别的时候,魔王也不能够来向你捣乱,也没有机会给他捣乱的,所以叫做「无作不能得无作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