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变化是世界的主题曲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2

变化是世界的主题曲

什么是“性”?经典中说道,性,就是本有的东西,非因缘和合的产物,不会因为因缘的解体而崩坏、变更。也有将它分为“总性”与“别性”,总性即众生本具的佛性,别性则为个体的属性,比如水的别性为湿,火的别性为热等等。

不过,我们这里说的“悟性空”,则特指自性。什么是自性?世间一切事物那不动不摇、不会被任何他物所更改的本质,就是自性。其实,正如我们不断强调的那样,世间万物都是虚幻不实、变化无常的,所以它们并没有自性,或者说,它们的自性为空。我常说,这里的“空”,指的便是变化。

这个“世间万物”当然也包括我们本身,我们的自性也是空。“空”是世界的真实面目,也是心灵的本来面目。能够明白、认知到自性本空,就是明心见性的“见性”。这种明白,并非道理上的明白,更不是一种口头上的背诵,它是一种身体的感受。当你确实捕捉到那么一个极致宁静的瞬间——并非周遭环境的宁静,而是心灵的宁静——感到身体与意识的消融,你断了万念,绝了万缘,但心里却仍存有一点灵明,它不但犀利地观察着你的内心世界,也观察着外界的种种。或者换一种说法,你分不清它所观察的对象,因为你似乎分不清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你也分不清“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你感觉到一种彻彻底底的交融和一种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的变化,并且在上师的开示下,你非常明白那意味着什么。这时,你才算是真的见到了空性,明白了自性。

见到真心并不难,很多人都会在某个不期然的瞬间见到真心,但是他们未必知道那是什么,包括现在的很多修行人,虽然也可能会见到自性,但却没有上师的开示,没能认知它,所以说他们还未能开悟,仍处于迷途之中。

这里的“迷”指不认识路,那“悟”,便是见到了路。“见性”就是已经认识到那条正确的路。什么路?指引你如何修行的路。

禅宗有破“三关”之说:“不破初关不闭关,不破重关不住山。”这里指的便是修行的三个阶段。古时候,修行人开始大多以游访参学为主,当他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明心见性之后,在确定了不会走错路的前提下,才被认为是破了初关,可以去闭关。为什么不破初关就不能闭关呢?因为不明白自性时闭关,不是堕入顽空、一无所获,就是出现魔障、执幻为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你把闭关修行中出现的幻觉当成真相,并且对其生起执著,就很容易成为精神病。破初关之后,还要破重关和牢关,方得大成。

什么是破重关?真正能安住真心不会被外物所动摇的时候,就被认为是破了重关,破了重关之后就可以住山弘法了。为什么开悟后不能弘法呢,因为那个时候智慧的火苗才刚刚被点亮,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一旦外界的狂风暴雨袭来,你的智慧之火就存在被息灭的危险。所以,为了挡住外界的干扰与污染,保护智慧的火种,古代修行人才建议一旦开悟马上闭关专修,以稳固悟境。

什么是破牢关?进入无修瑜伽的阶段,行住坐卧都是修行,浊世便是清净道场。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主是修行的目的
下一篇:把所有的概念与束缚都打碎
 了解佛教的四个真理
 大成就者为什么喝毒酒?
 “疯话”雪漠:是佛是魔?
 顺其自然,等待觉悟
 发愿: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虚怀若谷又目空一切
 让心灵得到清凉慧光的滋养
 什么是真正的平常心?
 上师不是弟子的“打工仔”
 做好当下,是最好的终极关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将《金刚经》应用到生活中?[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42.僧成(1391~1474)[栏目: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对岳麓山鸟语林的沉思[栏目:蔡日新居士]
 信佛多年,遇事还有烦恼挂心头,最快放下的方法是什么?[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漫说《中阿含》(卷十)~G 十、本际经;十一、食经(上、);十二、食经(下)[栏目:界定法师]
 未完成的石头画[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增支部1集170经[栏目:增支部1集]
 23.宝光天子——宝珠供养佛塔,获发光天人身[栏目: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二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内观禅修手册 5-1 内观禅修手册[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