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6
 
{返回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4
这里有三个问题。
 
问:和尚曾言:中国佛教在衰败中,因佛子没有追求圣道的心,懈怠故。和尚慈悲,懈怠是因为于生死大苦未见大患,及未发菩提心,缘念众生的苦之故。
 
答:是的。我们……其实佛法在世间的兴衰,我们出家人要负这个责任,在家居士责任不是那么大;是我们出家人责任重大。出家人心里面懈怠,就是不见生死大患,我们不发道心的缘故。
 
问: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答:其他的原因,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来勉励自己要用功,没有这个智慧。
 
问:印光大师说:修行人念念不忘「死」字,则道业易成。
 
答:不忘「死」字,对!不忘「死」,就有可能发道心。但是若常常地学习经论,会开智慧,开智慧也容易发道心,是这样子。
 
问:可是佛六念中未提及「念死」。
 
答:是有「念死」这个话,是有「念死」。
 
问:和尚慈悲!该如何「念死」?
 
答:该如何念死?就是常常静坐,忆念我们的生命,一剎那间就会死掉的。这个随时会四大的变化,不对了,就会死掉;不是说等到有严重的病痛才会死掉。说我一定要活到一百岁才死掉,不是的;也有年轻人就死掉的,也有这个问题。
 
照理说呢,我们出了家,我们出家人能肯出家,就是弃舍了世间的尘劳,那么来到佛法里面,如果不用功,有什么意思呢?我看什么意思也没有,一无所得。把世间上的尘劳弃舍了,来到佛法里面又无所得;这个人何必出家呢?我弃舍这个世间的尘劳,我到佛法里面应该有点成就,应该有这样的意愿。若有这样的意愿,当然是学习戒定慧嘛、学习经律论。学习经律论也不是很难的事情,那就应该有成就,应该是这样子。但是话是这么说,事实上,我认为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学习佛法的少数,少数人肯到佛学院去,多数不愿意去。那什么原因呢?就是这样子。
 
问:一个修行止观的人,除静坐外,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用止观?
 
答:就是要读经,要读经。读经这个问题呢,还是应该学习。学习,你会从学习中增长智慧,然后读经呢,就知道经里面的义,这个时候会增长自己的道心,就能修学止观。再就是可以看看《高僧传》,古代的高僧他们怎么样用功,有什么成就,也能增长我们的道心。所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这个经律论要学习,就会好得多。
 
问:行时、住时、卧时、穿衣吃饭时、出坡作务时,系心何处才不空过光阴?
 
答:你若是出坡的时候,应该注意我现在做这个事情,好好做。若其他的时间,也还是如理作意,应该这样就不空过时间的。
 
问:三、佛学中有好多名相,弟子看到名相解释就起烦恼,有读没懂,看了即忘。和尚慈悲!要成就慧学,一定要通解那么多名相吗?
 
答:这个名相,其实没有什么事情。譬如说是这么多人,我天天和这个人见面呢,久了就熟了;我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乃至他的性格,什么都会知道。若是初开始见面,能知道名字也就算不错了,其他事都不知道;但常常见面,就知道很多事,也不会忘。名相亦复如是;今天你见到一个名相,查查辞典,查辞典知道多少;随时忘了,不要紧,你有机会又见面了,再查查辞典,久了也就会知道。「四无量心」是什么?慈悲喜舍。什么叫做「止」?什么叫做「观」?都是一样。你不要一下子,要求一下子我就不忘,那要求太过了。当然有的人一闻不忘,这种人也是有。关于名相的问题,我认为这不是问题,不是问题。其中有的问题,就是什么叫做「第一义谛」?这件事要注意;要努力地学习。学习,常能够如理作意,多静坐,久了呢,你的记忆力会加强,会加强的。记忆力会加强,智慧也会增长,那是不同的。
 
问:三十年前,弟子尚未学佛,曾经将八字交给会……,这个字我不太认识,八字交给会什么经的人,后来得罪了那个人。弟子十几年来,常觉得身体不舒服,尤其在七月初或十五时,这个是什么?肚子会红,不舒服,要持楞严咒才能把不好的气打嗝出来。持楞严已好几年,情况时好时坏。和尚慈悲!被人放符,该如何解决?放邪咒该如何解决?
 
答:你的意思我可能明白了。你念楞严咒、念大悲咒都应该有效,但是这不是根本的办法。你还是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修止观,这问题完全解决了,没有这回事。你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修止观,诸天来护持你,这些事情完全没有事情,什么事也没有。
 
问:三十年前夫妻不合,朋友介绍去找一个会邪法的人,是男众,弟子三十一岁。男众告诉弟子要夫妻和合,要在胸前划字,他是瞎子,他都说一些脏话,后来弟子不去了,三、四个月后,他拿绳子自杀。弟子曾欠他八十元,已还他太太了,亦去他灵前告诉他,保佑我们夫妻和合。这个字念什么?十年前弟子去皈依时,亡者现面相给弟子看,弟子就帮他超度,花了很多钱。他有子孙,子孙没学佛。弟子这两年没帮他超度,身体就不舒服,和尚慈悲!弟子是被亡者、或被拿弟子八字的人捉弄,该怎么办?
 
答:也是!你就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看《大智度论》,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出家人,就做这个事情,就是谁若死了,请我们念经超度,就做这个事情。这件事究竟有多少好处?有多少好处,我们知道吗?我在想,我不要说那么明白;就像一个人请人吃一餐饭这样子。说那个人很饿,我请他吃一餐饭。我们给人念经超度,就是这样子,类似这样子。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不能。就算是你自己,你很有道心、很用功,你父母如果堕落到鬼神的世界,你想要超度,也要很长时期地这样念经祝福才可以,不是念一次经就有效的,不是的;就是这么多。有的居士也算是相信佛法,也就这样子预先和他约定,你给我念多少经,怎么样来超度我,我若死了怎么怎么的。
 
其实这个方法不对,你要在的时候,好好地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件事若做成功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你求别人念经超度,靠不住的,都靠不住。
 
问:请教长老,第一义谛,究竟是在止观中所现见的境界,或者思惟通达的内心自我认知?他有多大?多广?每个人所见的第一义谛是一样的吗?到底什么是第一义谛?
 
答:这个事情是这样;第一义谛究竟是在止观中所现见?第一义谛是佛为我们说经,在经里面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是第一义谛。我们读经的时候,也依据文字的描写,去理解、去思惟观察,就是这样了解。这样了解呢,你放下本子去打妄想去,这件事就是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若是你能够如理作意,像我刚才讲的这样,长时期的专精思惟呢,就会进一步;理解第一义谛的相貌会进一步。进一步,但是不思惟,这件事就是没有了,我们还照样地贪瞋痴,就是这样子。但是若修止观的时候,他就不同一点。第一个,你修止,心里面把一切的杂念都停下来,心里面明静而住。这个止若是能够……一开始应该出现这个境界,一切的杂念都停下来,心里安住在所缘境这里不动,这是止的境界。初开始的学习,我们可能还没得到未到地定,没得未到地定,也可能连欲界定都没得,顶多就是欲界定的境界,随时会散乱的。但是你这个时候,你定它十五分钟、或者三十分钟寂静住,勉强地维持三十分钟也是可以。然后你就按……你原来是专精思惟,你现在再专精思惟第一义谛。专精思惟一会儿,然后再修奢摩他这个寂静住。这样子止而后观、观而后止,就是长时期这样锻炼,锻炼这个止的时候,得到未到地定了。得了未到地定以后,这时候再专精思惟第一义谛,和以前就不同了,他就有力量,深刻了一点,但是你还不是圣人。你要继续努力、继续努力,有可能在……你的未到地定也能进步了,但是有可能得初禅,也可能没得初禅,忽然间你就得圣道了,就是见到第一义谛了。就是依据文字所表示的第一义谛,在定里面去思惟,不断地思惟观察;就是观而后止、止而后观,就是这样用功修行,有一天你得圣道了,就是这样子。
 
你说是「究竟是在止观中所现见的境界」,止观中,你修止修观的时候,你现见的也未必是第一义谛,也还不是。就是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进步,常是这样的思惟呢,虽然没得第一义谛,但是能够消除你的虚妄分别,有所得的虚妄分别。我们没修止观的时候,我们看见什么都是执着。说我没有贪瞋痴,我没起贪心、也没起瞋心,实在你这个执着心还是在的;但是你若没学习经论,也不知道什么叫执着。执着是烦恼的根本,是这样意思。这个时候若是你修止观的时候,修止观就是观察:色是因缘有的,是自性空的,自性空中色不可得;受是因缘所有、因缘生的,因缘生就是自性空,自性空,受不可得。你不要怕麻烦,就是不断地重复。识,受、想、行、识;识也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它也是无自性的,就是这样思惟。常常这样思惟呢,你的智慧逐渐地进步,观一切法空的智慧逐渐、逐渐地进步,止也逐渐、逐渐地进步,最后就能得圣道。
 
你这上说:「或者思惟通达的内心,自我的认知」,你这句话说得非常的错误。你还感觉:这是我。佛法里面讲无我论,小乘佛法也是无我,大乘佛法也是讲无我的。我感觉到很多人,他就是感觉是一个我,修学圣道,就是最后我的显现,就是得圣道;这不是圣道,这还是个凡夫境界,就是佛法学习得不够!
 
他有多大?多广?你这是有所得的境界嘛!是无所得,无有少法可得,心里面能离一切相。离一切相,这是有慧、还有止,这叫「无分别智」,无分别而是智。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无分别是愚痴,那有智慧?你若常修止观呢,最后成功的时候,无分别而是智,这时候就见第一义了,就成功了,应该是这样子。
 
到底什么是「第一义谛」?这是要成就无分别智的时候,这个第一义谛才现出来。你没成就无分别智,说什么都不对。
 
问:无记与无念之相貌为何?
 
答:这个「无记」,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是善、是恶、是无记,就是这么回事儿。譬如说善有善的相貌、恶有恶的相貌,但是我们现在这个心,也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这叫做「无记」。「记」就是说的意思,不能说他是善、也不说他是恶,这时候叫「无记」。
 
「无念」呢,无念和无记不同。譬如这个人心里面也没有害人的心,但是也没有利益人的意思,他现在的心里面的思想是无记的,是这样子,这么讲。「无念」呢,这应该是佛教徒,佛教徒他肯修止观,修止观的时候,他有无念的境界现前。但是这个「无念」也很难说,就是他没有学习经论,他不知道这个诸法实相是怎么回事,但是欢喜静坐,心里面无分别住,那他就可能:我现在心里面是无念的,就是没有想念什么,就叫做「无念」。但是若修止观,通达佛法、通达实相的人的「无念」,那就不同。就是譬如说是你修观,在禅定里面修观,修观的时候,所缘的境界都是毕竟空的,能缘的心也是毕竟空,这个时候离一切分别住,就可以名之为无念,名无念。这里面有智慧。但是若是……有智慧的时候,心里面还是……,虽然是无念,但是心里还是明了的,这个明了的心还在,不是颗石头。所以人在修止的时候,心里面无分别;无分别和石头有什么不同?和那个墙壁有什么不同?墙壁它也没有妄想、不打妄想,它是不是无念?它不是,它没有心。什么叫做没有心?就是没有明了性。我们是一个……我们不是个木头啊,我们是有心的人,就是有了别性、有明了性。有明了性,但是修行人的时候,这个明了性是永久也不失掉的,但是他没有所缘境,没有所念的境界。当然这要修观,观这所缘境是毕竟空的,能分别心也不起,这时候也可以说是无念;无念,但是这个明了性还在,是明了的。
 
有人说是,我们用功修行,叫做……,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譬如说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好用这句话来分别自己,来形容自己修行的境界。这个「寂而常照」叫做观,有人这么讲;「照而常寂」叫做止。这个说呢,「照而常寂」叫做止,就是心里面明明了了的,但是没有其他的分别,叫做「常寂」,这就叫做「寂」。那么「寂而常照」叫做观,就是心里面没有分别,但是心里面明了性还在,这个明了性还在,这叫做观。这句话对于经论上所说的止观合不合?不合,不合乎道理。说是寂而常照,就心里面离一切分别,而明了性还在,还有明了性叫做「观」;那么你「寂而常照」的时候,你有没有明了性?还是有明了性嘛!你「照而常寂」的时候,这个「寂」离一切分别相,但是明了性也在,不是没有明了性。如果你只是修止的话,你没有修观的时候,那么你心里面就是没有妄想,还有没有那个「照」?那个明了性还在不在?应该还在嘛!但是你没修观!怎么能说是有观呢?
 
所以你若静坐的时候,多数人不学习经论的人,不可能有观;只是修止。修止的时候,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都是止,没有观。观是另外要根据经论如理作意,观诸法实相,去思惟。但是若成功的圣人可不同,成功的圣人,他无分别住的时候,他里面有智慧,那无分别的心里面有智慧,就是止里面有智慧,所以叫做「无分别智」,无分别而是智,这时候与诸法实相相应,这是圣人。
 
你这说是「无念」。我们说这「无念」也可以这么讲:有止、也有观,有观、也有止,就可以说是无念;没有一切的妄念,那么就叫做「无念」,也可以说是止、也可以说是观。如果说是只是止而没有观,也可以说「无念」;说有止、也有观,也可以说是「无念」。所以这一句话呢,也可以做很多的解释的。
 
问:法师说持戒清净,有助于修止观时更易得圣道。请示师父,一个在家居士能持戒有限,乃至五戒皆是化教,非制教。
 
答:这个受戒应该是「制教」。
 
问:如此一个在家居士,若以念佛发愿求往生为一生之主修行。在于强健之时,仍欢喜及好乐随学修止观,进修圣道。如是是否更实际于一个在家居士之修行呢?
 
答:「如此一个在家居士,若以念佛发愿求往生为一生之主修行。」我说一个事你听听。一个在家居士念佛念得不错,临命终的时候,他能够一心不乱、心不颠倒,阿弥陀佛来了;阿弥陀佛来了,那么他就念佛,就是要往生的时候。那么他的太太在旁边,哎呀!你若死了,我可怎么办啊?她这句话一来呢,他丈夫心就乱了,阿弥陀佛也不见了;可惜不可惜呢?就是这样子。
 
你这上说:「在家居士持戒有限,乃至五戒。如此一个在家居士若以念佛发愿求往生为一生之主的修行。」这个问题你自己能解决吗?临命终的时候,你太太若这样讲话,你心能不乱吗?你若能不乱,那当然可以往生阿弥陀国,如果乱了呢,就不能往生了,就有这个问题。
 
这下面「在于强健的时候,因欢喜及好乐随学修止观进求圣道,如是是否更实际于一个在家居士的修行?」当然你要修止观,和念佛不同。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念《阿弥陀经》。我举这个例子,也不见得完全是这样;就是念《阿弥陀经》,然后念「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赞叹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然后就「阿弥陀佛」这么念。我们就算是你能一心不乱地这样念,这样子念,就是凭信心,我相信有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国,我这样念,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我,我就能往生。就是有这么一个思想,有这样的信心,就这样用功修行,就只此而已。若修止观,不一样;修止观就是逐渐地能调伏这个妄想,叫他停止一切妄念,心里面明静而住。修观的时候就是观第一义谛,由世俗谛到第一义谛,这样观。常常这样止、常常这样观,这个止也在进步,智慧也在进步。这个时候,就是我刚才说的,要得未到地定以上,你有可能会就得了圣道。若没得圣道呢?没得圣道,你有这么长的时间训练自己心不颠倒,你这么长的时间修诸法实相观,你有这么大的智慧。有这个智慧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有人说:「你要死了,我可怎么办?」你立刻会修观。会修观呢,这妄念能调伏,那么阿弥陀佛不会走,你这个颠倒心也不会生起来,还能往生的;虽然没得圣道,但是对你求往生还容易成就,好过你只念阿弥陀佛名号。
 
我现在再重复一句,我头几天在清凉寺讲这个〈九品往生章〉,发觉一件事。念阿弥陀佛名号这个法门,只是在下品三生里面提到这件事,上品和中品没有提这件事,我们知道吗?知道这件事?这可见我们读《佛说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这样安排,就是这么回事;就是钝根的人,就是这样安排的。我说了一句话,我到阿弥陀佛国去,我愿生阿弥陀佛国,我会问这个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我相信他也在阿弥陀佛国,他的《弥陀要解》,我不是太同意他讲的。
 
我们看这个印光老法师特别赞叹《弥陀要解》,但是我就有这个虚妄分别。我什么虚妄分别?蕅益大师讲得太深了,违背了释迦牟尼佛的意思。释迦牟尼佛的意思,《无量寿经》是接引上根的人,大本的《无量寿经》和《十六观经》是接引上根的人,这净土法门;《阿弥陀经》,就是钝根的人,接引钝根。
 
你那样解释;事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事一心不乱、还有理一心不乱,那是上品的人。你看天台智者大师解释那《阿弥陀经》和唯识宗的窥基大师解释的《阿弥陀经》,他那个地方他不那么解释,他解释浅。而天台智者大师,圣人啊!不是凡夫。当然蕅益大师这么讲,印光老法师这样赞叹,我也应该随着也是赞叹好。但是我现在有这个虚妄分别:是浅的,是很浅的;不是那么深,不是那么深的。
 
所以你现在说:「如此一个在家居士要以念佛发愿求往生为一生的主的修行,强健的时候也可以修学止观」。不能进一步放下吗?好了,我们结束了。
 

{返回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7
下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5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7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7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0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5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阿难称誉品 2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4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上 2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7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脚跟着地 福与慧[栏目:果煜法师]
 《集量论》略解 十一 B[栏目:因明学讲记]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1 欲如意足[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人生的健康和财富[栏目:仁焕法师]
 莲花心之庄严 金刚祈请文之释意[栏目:敦珠法王]
 念佛人适宜修耳根圆通之法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Things as They Are - Every Grain of Sand[栏目:Maha Boowa]
 禅定就是定力[栏目:拈花说禅]
 圆觉经略释[栏目:太虚法师]
 扫雪煮茶[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