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枝末。但是,你们手里边的这个〈舍利品〉,是有《大智度论》的注解的,龙树菩萨解释,出家人欢喜智慧,智慧就是般若,是解脱的因缘。你若想解脱,一定要有闻、思、修,对于般若的法门有闻、思、修的学习,你可以解脱贪、瞋、痴的系缚,就可以得圣道了。而在家居士呢,在家居士对于这件事也可能有人欢喜,但是多数是欢喜福德,欢喜福德。福德有什么好处呢?是乐因缘,安乐的因缘。你福德大了,一切都是自在的,心情快乐,所以欢喜福德。欢喜福德怎么办呢?供养佛的舍利。龙树菩萨这样解释。
但是我今天来看呢,出家人亦复如是,也愿意供佛舍利,将来得大福德,我到天上去享福,就是在人间也享福,也是这样。对于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现在的出家人欢喜这件事吗?我看不是。很少,很少有人欢喜,就是今天的出家人很少有人欢喜学习般若波罗蜜。我看,我不高兴,我就告假了,我就走了。所以,我在想今天的佛教,应该把这件事把它公开地说出来,佛法要灭亡了。让在家居士警觉一点,你发心出家,弘扬佛法。你说是:我们不说这句话,这些丑陋的事情不要说出来。我们出家人也一样,就是修修福,做这个事情,修修法会,唱念,这样子做事情,而不愿意学习禅,不愿意修学般若波罗蜜、转凡成圣,不愿意做这件事。不愿意做这件事,会怎么样呢?我看在家居士也同样有这样责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有住持佛教的责任,但是我感觉出家人的责任重一点。但是,今天的出家人,我说这话出家人是不高兴了,不知道这件事,佛法会灭亡吗?灭亡就灭亡嘛!与我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出家人有这个不在乎,灭亡就灭亡,就是那样。
这上面说「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原来舍利得到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因为般若波罗蜜的力量。但是我们欢喜福德的人,欢喜求福的人、欢喜供养舍利的人,知道这件事吗?现在这上面释提桓因说出来了,释提桓因说出这个理由。
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不为增减、聚散、损益、垢净故出。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不与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与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
「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这下面是第二科「身子问于取舍」。前面第一科是释提桓因「正答本末不同故有取舍」,若是没有本末的差别,应该两者我都取,我也请佛舍利,也请般若波罗蜜的经卷,那么这也是很好。那么,现在这是因为有本末不同,故有取舍。那么这是第一科讲完了。下面第二科「身子问于取舍」。这个「身子」,这上面就是「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这「舍利弗」翻到中国话,就翻个身子。翻个身子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母亲的身相庄严,是这个女人生的儿,所以叫做身子,是这样意思。当然,舍利弗尊者是大智慧人。
这个舍利弗尊者,我们讲几句。佛在世的时候,佛在大众里面赞叹他智慧第一,就在这么多的阿罗汉里面,他智慧第一。其中有一个特别令人,特别对人有一点刺激性的消息,什么事情呢?就是佛带领五百阿罗汉到龙宫去应供,龙王请佛到龙宫里面应供,但是舍利弗尊者不在。这个龙王也很尊重舍利弗尊者,就对佛说:舍利弗尊者怎么没来呢?那么,佛就随顺龙王的意思,就告诉目犍连尊者说:你回到人间,请舍利弗尊者来。当然目犍连尊者屈伸臂顷,就到了,好像是灵鹫山,在灵鹫山,就把佛的意思、把龙王的意思告诉了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这个时候在补衣服,这衣服破了要补一补,拿那个针线在缝衣服。舍利弗尊者说:你先回去,我就来。这时候,目犍连尊者用这手这么一摸,这个衣服就补好了,说是:这就来好了,就是同时回去好了。但是,舍利弗尊者就把那个针拿过来插在地上,说是:你把这个针把它拔出来。那么这时候目犍连尊者就拔这个针,拔这个针的时候,大地震动,这个针都拔不出来。拔不出来,那么目犍连尊者就明白这个意思,他就自己先回到龙宫去。等回到龙宫,看舍利弗尊者在那里坐着。那就是舍利弗尊者是后动身,先到,原来是这样。这可见目犍连尊者一看见就明白这个意思,就对佛说:佛原来对大众宣布,我神通第一。今天看这个情形,舍利弗尊者第一嘛!舍利弗尊者不但是智慧第一、神通也是第一的。这时候,目犍连尊者这样问佛,佛回答这个问题,这又是也使令很多人都是意外的,怎么回答呢?说是:舍利弗尊者入的三昧,你不知道名字。说出这句话来。这时候,目犍连尊者不出声了,这个问题就是说到此为止。
但是,我还要再说一句话,我再说两句话。一个是《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在〈譬喻品〉的前边,佛说〈方便品〉之后,为舍利弗尊者授记做佛,就是他将来要成佛的。这就是在小乘的佛教里面,是非常的不合道理,小乘佛教来说,这些阿罗汉一定是要入无余涅槃了,他不会行菩萨道,广度众生的,怎么能够成无上菩提呢?但是在《法华经》里有这件事。那么我们学习大乘佛法的,阿罗汉回小向大是合道理的嘛,我们再不去想别的事。我们大乘佛教的学者对这件事没有什么异议,那么小乘佛教徒很难相信这件事,那一定是你们随便说嘛,就是那么说嘛,事实是没有这回事。但是,我看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著作里面提出一件事,他说这个说一切有部,小乘佛教的说一切有部里边说出来,说舍利弗尊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这件事就和《法华经》的思想相合了,那佛为他授记,是对的了,是这样子。这里提到舍利弗尊者,我顺便提这件事。我提这件事的话的意思呢,我们对于南传佛教的学习,我赞成这件事,因为它是佛法,南传佛教是佛法,是能得圣道。所以我们北传佛教的大乘佛教学者,愿意学习南传佛教,我赞成。但是,对于大乘也应该相信,不要随顺南传佛教的人,乱说!
我有一个同学,一共是两个同学,我们不要说名字。他到南传佛教去学习南传佛教的时候,当然要有一个辅导老师,这个老师教他学什么学什么,当然也学习巴利文,或者要学习缅甸话的这些事情。过了多少天以后,这个老师来了,对我这位同学说:你的邪知邪见有没有灭除去?可见,这南传佛教对我们北传佛教的印象坏到什么程度,坏到什么程度,我们应该知道。我这两句话说完了,但是我现在又增加一句话。增加一句话,什么话呢?我们若学习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的话、学习《大智度论》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在理论上无差别,是无差别的,没有障碍,是无障碍的。只有一点差别,南传佛教学者发小乘的菩提心,声闻人的菩提心,或者说发出离心,他们不发无上菩提心。我们北传佛教呢,是发无上菩提心,这个和小乘有点不同。在理论上、在诸法实相上没有差别。所以相信南传佛教也好、相信北传佛教也好,不要说:你们是邪知邪见,不要这么说,不应该这么说。这么说有过失,是有过失的。
「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这个舍利弗尊者智慧大,在这个地方又有智慧出来。「问释提桓因:憍尸迦」,佛称他为憍尸迦,舍利弗尊者也称他为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舍利弗尊者来难问他。《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在这个地方有解释,就是那个时候舍利弗尊者提出一个问题,「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这般若波罗蜜是不可以用手拿的,你不可以这样子的,你也不可以用心去执着的,也可以这么讲。这个「取」,我们用手拿叫做取。当然这个地方这样讲太肤浅了,应该说是我们心里面去执着,叫做取。你不应该这么执着它,可以取的。什么理由呢?「无色、无形、无对」,色、形、对。色,青黄赤白的色;形,长短方圆的形。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在般若波罗蜜这个大智慧的观察中,色即非色,色即是空,形即是空。我们读《心经》:「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色和形都是不可得的,都是无所有的。这个「无对」:这个「对」当个什么讲呢?就是没有阻碍,没有质碍,叫无对。这个「对」就是有质碍的。现在这个般若波罗蜜是大智慧境界,不是色、也不是形、也不是对,色、形、对都是毕竟空寂的。在般若波罗蜜的大智慧上看,色、形、对是毕竟空寂的,毕竟空寂,没有差别相,所以叫「一相」,都是无差别相。若是有色、有形、有对,就有差别;这个是高、这是低,有种种的差别。现在是「无色、无形、无对」,就是无差别相,所以叫做「一相」。若是有差别,就叫做二相。现在是「一相」,无差别相,无差别相,就叫做无相,没有一切的差别相可得的。
「汝云何欲取」,你怎么想要取般若波罗蜜呢?为什么要这样子呢?当然,舍利弗尊者这是按照第一义谛来解释,来说明这件事,是这样的。但是佛问,佛提出这个问题呢,舍利是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是一分,不是按照第一义谛来说的,是按照世俗谛来讲的。因缘所生法,这世俗谛当然这里有一部经卷的般若波罗蜜,那当然是可以请的嘛。那么这样说呢,就是舍利弗尊者用另一个立场来难问释提桓因,是这样意思。这个意思,那个《大智度论》的作者龙树菩萨他说出来,舍利弗尊者也知道,也知道佛提出这个问题,释提桓因回答这个问题,都是按照世俗谛说的,不是按第一义谛说的。所以现在这样难问他呢,目的何在呢?就是希望假借这个,有这样,他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再能够释提桓因和佛能够议论更深的意思,更深的意义,所以舍利弗尊者提出这个问题。
「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这是舍利弗尊者自己解释这个理由。「是般若波罗蜜,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这个「取故出」、「舍故出」都是按世俗谛来说。世俗谛来说呢,就是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取故出」,什么叫做「取故出」呢?就是为了一切的佛教徒能够取得圣道,一切的佛教徒在佛法里面的学习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圣道。你想要得圣道,一定要学习般若波罗蜜。你不学习般若波罗蜜,是不能得圣道的,是不能得圣道的。当然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可能会想不到这里,我们就算是学习般若波罗蜜这部经,或者学习《华严经》、学习《法华经》,初开始的时候不知东西南北,当然不知道要学习般若才能得圣道,我们很难明白这件事。但是学习久了呢,我们应该明白,就是你一定学习般若这无相法门,你的心在一切法上都不执者,都无着了的时候,你就是得圣道了。不然的话,不能得圣道,不能得圣道的。「为取故出」,为了一切众生能得圣道,才有这个法门的出现,叫做「取故出」。
「舍故出」,这明白一点说,就是得了圣道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贪、瞋、痴的烦恼弃舍了。明白一点说,说贪、瞋、痴也可以,应该说是一个爱、一个见,这两个烦恼。一个爱烦恼、一个见烦恼,这两个烦恼。我们在这个世界受了很多苦,为什么我们会受很多苦?就是两个烦恼:一个是爱烦恼、一个是见烦恼,这两个烦恼,我们有苦恼。我们若真实去思惟这件事的时候,这苦恼的境界出现的时候,虽然说与我们的心一定要接触,我们才感觉到苦;若是不和我们的心接触的时候,我们不感觉苦。说是在几千里外,有什么战乱的事情、灾难的事情,我们只是听说这件事,我们没有什么感觉,它和我们的这个色、受、想、行、识没接触,我们没有这件事,我们人是这样子。若是和我们的身体接触了的时候,有的事情和我们身体接触了,我们感觉苦,有的人听见了这句话心里就苦恼,我们就苦恼。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已经得圣道的人,得圣道的人他不是这样。得圣道的人,你譬如说是这个,我们这样说,譬如说是有病这件事。有病的时候,不管是大病、小病,我们心里都不舒服,身体的苦恼。若得圣道的人会怎么样呢?他和我们不一样,不一样。得圣道的人,他……,我们还是《心经》:「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他心里就没有这件事,他就立刻地、一剎那间,他这个心到第一义谛那儿去了,这个时候没有病。就算那个病,我们肉眼看,他还在那个病那里,但是他这时候心里没有病,也就没有苦,这个圣人是能有这个境界。
但是我们没得圣道的人,你到第一义谛那去,你那有这个本事呢?没有这个力量啊!我们就是留在病的那个分别心在那里,我们不能够把这个病是因缘有、是自性空,我们不能这样思惟。不能这样思惟,认为病是有,我们的心就执着:哎呀!我头疼,就是这样子,所以这个苦就苦恼你。那么这个圣人,得圣道的人,他观察这个病是因缘有,因缘有就是自性空,这一下子他的心就不在这里了,在自性空里面,病不可得。所以这个时候,他那个心在不可得那个地方,在那个地方,他那个智慧和那个心,在无所有、在毕竟空那里住,所以就没有病痛苦恼他。但是我们不能,我们没得圣道的人,我们也不修止观的人,说修止观也没得圣道的人,你就不能到第一义谛那里,你还是在病这个地方虚妄分别,认为这是有,说是空是不对的,这是有嘛,所以你就苦恼,所以是苦恼。那么,我们若这样观察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这个苦从那里来?就是我们这一念的分别心,这是有,哎呀!苦啊!就是这样子。就是这个分别心令你苦,就是这样子,并不是真实有苦能苦你,能令你苦恼,不是的。
现在这样说「舍故出」,就是我们容易明白的话,就是弃舍了这一切的苦恼,才出现的般若法门,应该这么说。但是若再明白一点说,是弃舍我们的虚妄分别心,你不要这样执着,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不是有苦恼可弃舍,不是!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心,虚妄分别,这是个问题。所以这上「取故出、舍故出」,就是为什么有这样的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出现世间呢?就是两个理由:一个是取、一个是舍。就是为了得圣道,所以出现这个般若法门;为了弃舍我们的虚妄分别、弃舍我们的苦恼、弃舍我们的烦恼,所以般若波罗蜜法门出现的,就是这样子,所以是「取故出、舍故出」。但是,现在你真是通达第一义谛的时候,是「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因为这个圣道也是因缘有、也是毕竟空寂的,有圣道可取吗?没有!「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我们这一念虚妄分别心也是因缘有、也是自性空的,也没有虚妄分别可弃舍的,所以「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你为什么要取呢?就是这么意思。
「不为增减、聚散、损益、垢净故出」,其实这几句话呢,前面这个取、舍是总说的,下边是别说的。「增减」,就是增加你的安乐,减少你的苦恼。我们要学习佛法,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要得安乐,要减少苦恼,把苦恼逐渐地减少,我们的安乐逐渐地增长,应该是这样做。
我曾经和人说,我们学习佛法和不学习佛法,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佛法?我曾经这样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现在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有老、病、死,就是这件事。不管你是大人、你是小孩,你是国王、你是老百姓,大家都有老病死。说我生到天上去,生到天上,你只是不老、不病而已,还是有死。那天上的人死的时候,应该比我们人间的人死的时候痛苦,因为他那个安乐的境界殊胜,超过我们人间的境界。但是要死亡的时候,这些安乐的境界都破坏了,他们的心里也很苦,死的时候很苦。我们人间的人感觉这个身体很苦,死了会好,所以人间的人有的时候会自杀,说是我死掉了,我这苦就没有了,其实不是的。天上的人虽然没有老病,但是也有死亡,我们人间的人有老、有病、有死,不过有的人,富贵的人他有点问题,他死的时候,我们贫苦的人死了也不是太难过,但是大富贵的人他有点问题。总而言之,都是凡夫,有老病死的问题,其实还有其他的问题,不只是老病死,很苦啊!我们不修学圣道,我们有很多的苦;修学圣道呢,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得到一个不老病死的生命,就是为这件事而学习佛法的,学习佛法有这样的作用。
我们现在,譬如说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他也有个身体的,他有身体,他那个身体就是不老、不病、不死,是大自在的境界、是大安乐的境界,不老、不病、不死,有无量寿。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一切菩萨、佛的境界都是这样子。他们是因为有慈悲心,他还保留这个身体来度化众生,是这样子。如果没有慈悲心,像阿罗汉那样,那他就不需要有这个身体,就是这么回事。当然那个身体是大自在,愿意放光明也可以,愿意大也可以,愿意小也可以,愿意有形相也可以,愿意无形相也可以,完全是自在的。所以我们说:「增减、聚散、损益、垢净」,就是这个生死的身体和佛菩萨那个大自在的境界来对比,就是这么回事,就是一个垢、一个净。我们凡夫的身体都是垢;佛菩萨那个大自在的身体是清净法身,都是清净的。或者说这个「损益」,就是我们不能一下子这件事成功,我们逐渐,渐渐地损,渐渐地把这个不如意的事情损减;逐渐地把我们如意的事情,逐渐地增益,是这样意思。
我再说一句话。我昨天、前天我说了:我半小时能赚一千万美钞,我怎么要去相信佛法,拿出时间去学习佛法?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嘛。我一定是要做这件事,去拿一千万美钞。那么,我有很多的半小时,我很多千万美钞,积聚来的,那我怎么可以去学习佛法呢?但是我们若再想一想,你赚了很多很多,微尘数的千万美钞,还是老病死。我们若这样想呢,就有可能会放下,有可能放下,我不要这个一千万美钞,我来学习佛法,将来我成就一个没有老病死,无量的、自在的境界。我们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吃饭的问题。一定要吃饭,其实不是的,不是一定要吃饭的。我们学习佛法会知道,色界天上的人不用吃饭的,不用吃饭的,他就是禅悦为食,不像欲界的人,天上的人也要吃饭,当然和我们人间有点不同。色界天上的人得了四禅,无色界天上的人得了四空定,他们不用吃饭,不像我们这个段食,这个饮食,不需要这件事。所以我们的想法,你若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的想法不是对的,不是对的。但是,他们得了四禅八定,能达到这个境界,但不是永久的。他们内心里的贪、瞋、痴的种子没有断,这个贪、瞋、痴一动,他的四禅八定就破坏了,又跑到人间来,也可能直接地到地狱去,也有可能。所以,他们那个地方虽然是不老、不病,但是还有无常的,还有死亡。只有超越了欲界、色界、无色界,得了圣道的圣人,他们没有这件事,没有无常的问题。佛、菩萨都是无量寿、无量的光明,所以我们能放下是值得的,将来能够成就圣道,是值得的。如果你不这样思惟,是不可能会出家当和尚的,不可能出家修学圣道的,不可能。尤其是本事大的人,本事大的人,就是我刚才说的,我一小时能赚两千万美钞,或者我能做皇帝,这种本事大的人,他不可能放下这些事情。但是,若学习佛法的时候,有个更高明的智慧,不看得起这件事,所以还是能放下的。
「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不为增减、聚散、损益、垢净故出」,这是观一切法毕竟空,无有少法可得的时候,那有这些差别事情呢?那有取舍呢?那有聚散、损益、垢净这些事情呢?没有这些事情。
「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这还是解释前面这个「取舍、增减、聚散、损益、垢净」的。佛法是「与诸佛法」,佛法是我们若学习佛法,我们能「舍凡人法」,是这样的。是「与辟支佛法」、与「阿罗汉法」、与「学法」,是「舍凡人法」的,是与你无为性,舍有为性的,是这样子的。但是在毕竟空上看呢,这些事情都是不可得的。「不与诸佛法」,叫我们学习佛法,佛法也是名言,名言安立。那名言安立,在般若波罗蜜毕竟空上看,都是不可得的,所以没有佛法可给你的。「不舍凡人法」,凡人法本来是也是毕竟空寂的,也没有凡人法可弃舍,也是这样子。那你为什么要取般若波罗蜜,要舍佛的舍利呢?是这个意思。
「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这是约最高的境界说。下面是「不与辟支佛法」,佛和辟支佛,中间还有个菩萨,这上没有说。没有说,其实也是说了。菩萨是因,佛是果,菩萨包括在佛里面,不是没有说。「辟支佛法」,这个辟支佛翻个独觉。这《瑜伽师地论》里面特别说出来一件事,为什么有辟支佛这件事?就是他最后得圣道的时候,是出在没有佛、没有佛法的世界,这位圣者在那个地方,他无师自悟,没有老师,他自己得圣道了,得辟支佛。为什么有这件事呢?《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一个消息,这个人高慢心大。他在凡夫的时候,他的高慢心很大,你们都是要有师父,然后才能得圣道;我得圣道的时候,不需要有老师。所以,因为有这样的愿,他所以后来能得圣道的时候,就是没有老师,自己就觉悟了。《瑜伽师地论》上多出来这么个消息,我们在其他的地方没看见这句话。「辟支佛法」,当然这个道理呢,就是这个人他还是遇见很多的佛,在很多的佛的世界学习佛法,这个善根栽培得特别的殊胜,所以最后得圣道那一生,就是满他的愿了,就是没有佛、没有佛法,他就自己得圣道,是这么回事。如果完全没有佛法的栽培,是不可能得圣道的,是这么回事,「不与辟支佛法」。
「阿罗汉法」,阿罗汉他是要有老师的,叫做声闻。听佛的法语,而后修学圣道,才成阿罗汉的。「学法」,学法就是初果圣人,初果、二果、三果,这都是学法。阿罗汉就是无学了,他的事情办好了。「学法」。「不舍凡人法」,这是前面这句话,我们解释过了。「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这个「有为」,这因缘生法有生住异灭、有成住坏空,这都是有为法。那个无为法呢,就是没有生,没有生也就没有灭,没有生住异灭,这个时候这叫做无为法。这个无为法实在也就是说法性,一切法自性空,也就是指无为法说的。这个无为法是要我们听闻佛、或者佛弟子,开示我们一切法是因缘有,是自性空的,我们这样子闻、思、修,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了,证悟了这个无为的道理。这样子说呢,还是因为佛、菩萨的开示,我们才能证悟,所以也有佛菩萨「与」的意思,也有这个意思。但是在诸法自性空这方面来说呢,那就是「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有为性也是自性空,没有有为可弃舍。
我讲到什么时候?我们七点钟讲。八点半?现在超过八点半了,那我们就停在这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