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8

未三、第三智力与第四智力(分二科)  申一、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若正照取信等俱生相应之心;当知此由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故。

这是第三科「第三智力与第四智力」,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若正照取信等俱生相应之心」,若是佛陀他现在「正照取信等俱生相应之心」,这个「照取」就是佛的智慧照见众生的心的时候,叫做照取。照取什么呢?所照取就是「信等俱生相应之心」。「信等」,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这个「俱生」,就是同时地现起,这个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同时地现起。同时地现起,就是众生修学圣道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他这一念清净心里面,这五种善根同时都有了。当然我们用这件事来反省我们自己,就知道这件事不是容易;就是这个人他是有了程度了,这一念心里面有定、还有慧、还有信、还有进、还有念。「相应之心」,就是这个心和这五种善法相应;相应就是和合,不相违背的意思。「当知此由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故」,这句话「正照取信等俱生相应之心」,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佛陀的静虑,色界的四静虑,或三种解脱,或者是八解脱,这个等持等至的智慧力量。你有这样的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你才有这个功能,能照取信等俱生相应之心。当然这也是他心通的境界,但是这个他心通和一般的没得圣道的他心通也不同,和阿罗汉的他心通也不同,所以这个名字叫做「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故」。

 

申二、根胜劣智力 

若正分别即彼诸根软中上品,种种差别;当知此由根胜劣智力故。

这是第二科「根胜劣智力」。「若正分别」,若是这个时候佛在观察这个修行人,「即彼诸根」,「即彼诸根」,即是所分别。所分别的是什么呢?即彼修行人的信进念定慧的诸根,「软中上品」,这个信进念定慧有软品、有中品、有上品的「种种差别」,不是一样的。这个人有信进念定慧,那个人也有,但是前后彼此间还是不一样的,不是决定一样的,也还是定慧也有深浅,有这个差别。能够观察即彼诸根软中上品种种差别的这个,是谁呢?「当知此由根胜劣智力故」,这是由于佛陀的根胜劣智力的力量才能知道这件事。这个根胜劣是智慧所知的事情,能知的智慧叫做根胜劣智力。

 

未四、第四智力与第五智力(分二科)  申一、根胜劣智力 

若正照取诸根为先,彼彼法中种种意乐;当知此由根胜劣智力故。

「若正照取诸根为先,彼彼法中种种意乐」这是第四科「第四智力与第五智力」。分两科,第一科是「根胜劣智力」,这是第四智力。

「若正照取诸根为先」,就是先观察那位修行人的诸根。「彼彼法中种种意乐」,就是那个「诸根为先」,信、进、念、定、慧里边,信里边也有很多,你相信什么?「彼彼法」,信、精进、念、定、慧里边都有很多差别。「种种意乐」,就是他心里边所欢喜的事情。这个意乐其中也包括智慧,就是胜解,你所胜解的也就是你所意乐的,这里边有胜解、也有意乐、也有信的意思。「当知此由根胜劣智力」,才知道这件事。这样说呢,前面也说根胜劣,这里也说根胜劣,它就是有相同的意思。

 

申二、种种胜解智力(分二科)  酉一、标彼相 

若正分别即彼意乐种种差别;当知此由种种胜解智力故。

这是第二科「种种胜解智力」。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彼相」。若正分别即彼意乐种种的差别,这是由于种种胜解智力故。这是「标彼相」,下边第二科解释它的差别。「标彼相」,就是总说;「释差别」,有总、有别的不同。分两科,第一科「举六意乐」。

 

酉二、释差别(分二科)  戌一、举六意乐 

即彼意乐,当知分别略有六种。

「即彼意乐,当知分别略有六种」不同。这句话就叫做「即彼意乐」,下面第二科是「列释一一」,列出来六种意乐,再解释它的一样一样的事情。分六科,第一科是「不出离意乐」。

 

戌二、列释一一(分六科)  亥一、不出离意乐  

一者、不出离意乐。谓于各别大自在天、那罗延天梵世间等起信解者,所有意乐。

「一者、不出离意乐」,就是这个人他的意乐,他欢喜这个,但是他的作用是不能出离生死苦海的。「谓于各别大自在天、那罗延天梵世间等起信解者」,就是这个众生,各式各样的众生,他相信各式各样的大自在天。「那罗延天」,那罗延天翻个端正猛健,也说是天上的力士,也有说他就是指梵天说的。「大自在天」,也有说就是色界的顶天,也有这么说的。「那罗延天」也有说它就是梵天。「梵世间」,梵的世间,梵的世间这句话就是它所指的境界比较宽广一点,色界天的四禅都可以称之为梵世间。「那罗延天梵世间等起信解者」,就是对于那么多的天神,各式各样的情形,你对于他们发起信解,也有个恭敬的意思。「所有意乐」,对于这些欢喜恭敬梵天、恭敬大自在天,这些意乐就是不出离意乐。自己感觉到我相信梵天,好像很高上,实际上是不能出离苦海的。

 

亥二、出离意乐 

二者、出离意乐。谓于三乘起信解者,所有意乐。

「二者、出离意乐」,出离意乐这是第二科。「谓于三乘起信解者,所有意乐」,就是对于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这三种乘。这是佛法,唯独是佛法有这三种的意乐。对于这三乘的佛法发起信解的人,他们所有的意乐,这个意乐是能出离的。因为他们共同的一样事情就是都是无我的,声闻、缘觉、佛都是无我的,所以他能够出离。前面相信梵天、自在天都没能够通达无我义,他们都不能出离的。

 

亥三、远清净意乐 

三者、远清净意乐。谓安住下品中品成熟者,所有意乐。

这个「远清净意乐」是什么呢?这个清净意乐就是达到圣人的境界的时候,那叫做清净意乐。就是对于那个清净的意乐还距离的很远,这是指谁说的呢?「谓安住下品」,就是你相信三乘圣教的人,你的程度是安住在下品、安位在中品成熟者。你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是属于下品、中品的程度,这个时候你对于佛法的意乐就叫做「远清净意乐」,「安住下品中品成熟」。

 

亥四、近清净意乐 

四者、近清净意乐。谓安住上品成熟者,所有意乐。

「四者、近清净意乐」,就是接近得圣道的时候。「谓安住上品成熟者,所有意乐」,这样这三品,若是进一步地明白一点解释呢,就是外凡就是下品。内凡里边,譬如说暖、顶,是内凡了,他是超过了外凡,但是他还有可能会退转,他叫做中品意乐。若是超过了暖、顶以后,到了忍位以上,那就是上品成熟了,可以这么分别。这个上品意乐,到忍位就不退转了,那么经过世第一,就成就清净意乐,就得圣道了。所以谓安住上品信、进、念、定、慧成熟的人,所有的意乐,对于佛法的意乐,叫做近清净意乐,就是他距离见道位的时候很近了。

 

亥五、现得涅槃意乐 

五者、即于现法得涅槃意乐。谓由声闻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所有意乐。

「五者、即于现法得涅槃意乐」,这是第五种。「即于现法」就是现在,这个「法」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现在的生命体就能够得涅槃意乐。那若约小乘来说,就是可以得阿罗汉道了。「谓由声闻乘所得涅槃」,这个「现法得涅槃」这指谁说的呢?就是声闻乘的学者他们得了涅槃了,得有余涅槃,那就可以名之为「即于现法得涅槃意乐」。「由声闻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他所得的意乐就可以名之为第五种意乐。

 

《披寻记》一六五九页:

即于现法得涅槃意乐者:谓于涅槃深心欣乐,愿于现法速证得故。

这个只是这么讲,就是「谓于涅槃深心欣乐」,他的心那个时候的程度是很深刻的。这个很深刻,应该包括无我观的智慧说的。如果你的我还存在,那不能称之为深的。「愿于现法速证得故」,他希望他现在就迅速地得涅槃,那么这叫做「即于现法得涅槃意乐」。

 

亥六、当得涅槃意乐 

六者、于当来世得涅槃意乐。谓由大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所有意乐。

「六者、于当来世得涅槃意乐」,这是第六种。「谓由大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所有意乐」。这个「于当来世得涅槃意乐」,这不是现在,要将来,将来得涅槃意乐。这是指谁说的呢?「谓由大乘所得」,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他所得的涅槃起信解,起胜意乐,这个所有的意乐叫做「于当来世得涅槃意乐」,这就是大菩萨的境界了。这是第六种。

 

《披寻记》一六五九页:

于当来世得涅槃意乐者:谓于涅槃不深欣乐,不愿速疾般涅槃故。

他不深心欣乐,他不愿速疾地般涅槃;不愿速疾般涅槃,就是「于涅槃不深欣乐」。这里边有一点儿差别呢,这个声闻人不能说生死即涅槃,他的智慧没达到那个程度,所以对生死是苦,他生厌离心。因为涅槃那个地方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那个地方是清净、安乐自在的,这样子于生死生厌离心,所以他只极愿意速疾地入涅槃。菩萨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生死即涅槃,所以他不深欣乐。第二个是有大悲心,他有大悲心,他不弃舍这个色受想行识,他要保留这个色受想行识在众生的世界能度化众生,所以「不深欣乐,不愿速疾般涅槃故」。

 

未五、第五智力与第六智力(分二科)  申一、种种胜解智力

若正照取胜解所起相似种子;当知此由种种胜解智力故。

这是第五科「第五智力与第六智力」。分两科,第一科「种种胜解智力」。

「若正照取胜解所起」,「正照取」,还是指佛陀的智慧照见众生的境界,修行的境界。什么境界呢?「胜解所起相似种子」,就是众生对于佛法有深刻的理解,叫胜解,也就是信进念定慧。他这个时候「胜解所起」,就是那个深刻的止观,在修止修观。修止修观,就在你内心里面熏习成了相似的种子,就是和你的现行的信进念定慧相似的善根,所起的相似种子。「当知此由种种胜解智力故」,这是佛陀的这个智慧才能照见这个境界。这是第一科「种种胜解智力」,下面第二科是「种种界智力」,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彼相」。

 

申二、种种界智力(分二科)  酉一、标彼相

若正照取,即彼种子差别分别无量品类;当知此由种种界智力故。

这就和前面种种胜解智力有点儿相似。(「种种胜界智力」,「种种界智力」,我这个本子是个「界」,应该是个「解」)。「若正照取,即彼种子差别」,信进念定慧的种子,信的种子,进、念、定、慧这个种子各别不一样。「分别无量品类」,这个品类还是很多很多的。「当知此由种种界智力故」(这个正文是对的),就是由种种界智力能照见这个差别相。这是「标彼相」,下面第二科解「释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举类」。

 

酉二、释差别(分二科)  戌一、举类 

又即彼界,当知分别略有四种。

他熏习即彼种子有种种差别,现在这里说,当知分别约略的说有四种不同。这是「举类」,有四种类,下面第二科「列释」。

 

戌二、列释 

一者、本性住种子。二者、先习起种子。三者、可修治种子。谓有般涅槃法者所有种子。四者、不可修治种子。谓无般涅槃法者所有种子。

「一者、本性住种子」,第一种是本性住种子,就是你的本心里边原来就有这样的种子。你这个信进念定慧的种子,或者是声闻乘,或者辟支佛乘,或者是一佛乘这个种子;从无始以来,展转传来,一直地有这种善根,这叫做本性住,不是由熏习来的,不是由修习来的。「二者、先习起种子」,「先习起种子」,这个「先」就是过去,他遇见三宝了,他又能相信佛法了,他是由外凡到内凡,或者是到见道。这个时候的熏习,熏习呢,就是现起了这个信进念定慧的种子;这个信进念定慧的种子它是由熏习来的,所以叫习起的种子。可是这个种子和本性住种子有关系,若是你的本心里边没有原来的这种种子,现在熏习也不能现起。

「三者、可修治种子。谓有般涅槃法者所有种子」,「可修治种子」,就是可以修治,这个种子是什么呢?就是有般涅槃法的人,就是他有入涅槃的善根的人,原来有的这个种子。这个种子,你可以假借相信佛法以后,逐渐地熏习,可以调整它。它原来是很薄弱的、很微细的,但是经过熏习,它渐渐地增长、广大,所以这就是可以修治种子。这个可修治种子也与先习起种子有关系,与本性住种子也有关系;就是它原来本性住的种子,经过了熏习,它就发起了作用,你继续地熏习,它就继续地发起作用。「四者、不可修治种子。谓无般涅槃法者所有种子」,就是他的本性里面,没有声闻乘的种性,没有辟支佛乘的种性,没有佛的种性,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他没有可修治的种子,就是原来这个可修治种子也就是本性住种子,也就是先习起种子,他没有。这样说,一共分出来这四种类。

 

未六、第六智力与第七智力(分二科)  申一、种种界智力 

若正了知,如界种类行迹趣入;当知此由种种界智力故。

这是第六科「第六智力与第七智力」,就是种种界智力和遍趣行智力。先说这个种种界智力。「若正了知,如界种类行迹趣入」,正了知这是佛的智慧。「如界种类」,这是所了知的;这个界就是因,就是你的本性住种子,叫做界,这个里边有种类的不同,或者是声闻种性,辟支佛种性,或佛种性,这也是类。「行迹趣入」,你有这个种子的时候,你若遇见三宝的熏习,它就会发生作用。这就是对佛法有信心了,或者有解,信、解、行的这些事情。这个行即是迹,你有信解行的时候,它就会表现出来有相貌的,行即是迹。而这个行迹实在是说什么呢?就是叫做趣入,就能趣入圣道。你由凡位可以进步到圣道里面去,叫趣入。「若正了知,如界种类行迹趣入」,这当然指佛的智慧知道这个众生相信了佛法,逐渐地熏习,他趣入圣道。「当知此由种种界智力故」,知道这件事的是谁呢?就是由佛陀所成就的那个种种界智力故,能知道这件事。

 

申二、遍趣行智力

若正分别即彼行迹一切品类,如是行迹能令离染;如是行迹能令毕竟清净;如是行迹能令不毕竟清净;当知此由遍趣行智力故。

「若正分别即彼行迹一切品类,如是行迹能令离染」,这是第二科。「若正分别即彼行迹一切品类」,就是佛的智慧在观察那个众生的行迹一切的品类。这个「品类」,就是有三种品类:声闻、缘觉和佛。「如是行迹能令离染」,你若能这样子去努力地修学圣道,就能使令你远离贪瞋痴的杂染,「能令离染」。「如是行迹能令毕竟清净」,如果你是声闻、缘觉的行迹,你是有堪能灭除爱烦恼、见烦恼,得入第一义谛,「能令离染」。「如是行迹能令毕竟清净」,这是要有佛性的菩萨,他能断除去烦恼障,也能断除所知障,他的内心究竟清净,能得到无垢识现前。所以前面这个「能令离染」是二乘,这个「毕竟清净」是一佛乘了。「如是行迹能令不毕竟清净」,说这个人他不能修学四念处、八正道,不能发无上菩提心,这些都做不到,但是他能修学禅定,远离世间的欲。但是这件事就是成功了,但是也不能究竟清净,你的禅定破坏了,又恢复到原来样子了,所以「能令不毕竟清净」。「当知此由遍趣行智力故」,怎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当知此由佛的遍趣行智力,知道这件事的。这个遍趣行智力,前面我们说过,就是一切众生有出世间种性的,当然这个人是很多的,普遍地趣入圣道的,通达这件事的行智力。

 

末七、第七智力与第八智力(分二科)  申一、遍趣行智力 

若如实知前际随念一切趣因前际俱行;当知此由遍趣行智力故。

这是第七枓「第七智力与第八智力」,分两科,第七智力就是遍趣行智力。

「若如实知前际随念一切趣因前际俱行」,「若如实知」,若能够真实地觉知这件事,那当然是佛的智慧才能真实知道。「前际」,就是过去的时候。「随念一切趣因」,过去的时候,每一个人的情形也都不一样,也可能是随念一切趣因,也可能是世间上的;世间上,说他这个人去念恶事,这个人能念善事,那么由因而趣果。说这个人能念佛法,念三乘道法的善法,这一切的趣因;能趣的是因,所趣的就是果,这都是过去的事情。「前际随念一切趣因前际俱行」,事情是过去了,但是他过去那个趣因「俱行」,和他的心还在一起,这件事过去还是没有过去,他造成那个业力,那个种子还和他心在一起的。「当知此由遍趣行智力故」,这是由于佛陀的遍趣行智力才知道这件事的。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宿住随念智力」。

 

申二、宿住随念智力

若正了知如前分别种种随顺八言说句六种略行;当知此由宿住随念智力故。

「若正了知如前分别种种随顺八言说句六种略行」,若是正确地了知,了知什么呢?「如前分别」,现在是第五十卷,那就是四十九卷那里。「如前分别种种随顺八言说句」,就是各式各样的众生,那应该是指人间的众生说,种种的众生随顺有八言说句。如果简要地说就是六种,六种言说句,这就是比八言说句简要了一点。这个八言说句也好,六种言说句也好,都是按照人的境界说的;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这个人是聪明的人,还是个笨人,这个人说什么样的言语,他是福报很大,或者福报不大,或者是受苦,或者是受乐,或者寿命长,或者寿命短这些事情,一共有八言说句,八言说句和六种实在是一样的。「当知此由宿住随念智力故」,这个是由佛陀的宿住随念智力知道的,就是知道他过去的事情,这样子。

 

未八、第八智力与第九智力(分二科)  申一、宿住随念智力 

若正了知,依于前际有情死生;当知此由宿住随念智力故。

「若正了知,依于前际有情死生」,这是第八科是「第八智力与第九智力」。分两科,第一科「宿住随念智力」。「若正了知,依于前际有情死生」,「依于前际」,前际就是过去际,这个「依」就是根据;根据他过去这个有情在什么地方死的?在什么地方受生的?这个情形。「当知此由」,他在死,或者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当知此由宿住随念智力故」,就是宿命通的力量知道这件事。

 

申二、死生智力

若正观见后际种种有情死生;当知此由死生智力故。

「若正观见后际种种有情死生」,若是佛陀的智慧观见众生将来的时候,有种种……这个有情是各式各样的死,各式各样的生。「当知此由死生智力故」,这个死生智力就是天眼通。天眼通能看见未来,能看见他将来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生的情形,由这个力量所知道的。

 

未九、第九智力与第十智力(分二科)  申一、死生智力 

若正了知,于自事义未得究竟有情后际受生相续;当知此由死生智力故。

这是第九科「第九智力与第十智力」。分两科,第一科「死生智力」。

「若正了知,于自事义」,对于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就是自己修学佛法的戒定慧、解脱生死这件事叫做「自事义」。「未得究竟」,你修学圣道这件事还没修成功,没有圆满,没有得究竟,这个有情。「有情后际受生相续」,你这件事没有圆满,也就表示你的爱烦恼和见烦恼没有完全断灭,你还有多少存在的烦恼,你的生死你还不能够断灭的,所以「后际受生」,你将来还要到一个地方去投胎去,这件事还要相续下去的。「当知此由死生智力」才知道的。

 

申二、漏尽智力 

若正了知,于自事义已得究竟,心善解脱,于现法中,证得涅槃;当知此由漏尽智力故。

「若正了知,于自事义已得究竟」,你修学三十七道品这件事已经圆满了,你的爱烦恼和见烦恼究竟地断灭了,你的心没有烦恼系缚你,你已经解脱了。「于现法中,证得涅槃」,就是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现在你就证得涅槃的不生不灭了。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的时候,你在禅定里面一念不生,就是证悟这个不生不灭的境界,「于现法中,证得涅槃」。「当知此由漏尽智力故」,这是要由于佛陀的漏尽智力才能知道这件事。

 

巳四、结  

当知是名如来十力展转相望,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这是结束这段文。这个「展转相望」也是有差别,但是也有无差别。就是从前面这几个科里面看出来,根胜劣智力,下面也有根胜劣智力,那就是相同;后边又有种种胜解智力,那就不同了。

 

子四、四无所畏(分三科)  丑一、指经说 

如来所有四无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

这是第四科「四无所畏」。一共是分十科,第一科是说「诸相随好」,第二科是「四一切种清净」,第三科说「十力」,说佛的十力,这一科结束了,现在第四科说「四无所畏」。分三科,第一科是「指经说」。

「如来所有」,就是如来所具足的四种无所畏的功德,这样的文句如契经所载,经里面有解释,有赞叹。「应知其相」,你去读经,你就会知道四无所畏的相貌的。这是「指经说」,第二科「略释义」,简要地解释四无所畏的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四处」。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丑二、略释义(分三科)  寅一、标列四处(分二科)  卯一、标 

谓诸如来于其四处,在大众中而自称叹。

就是说佛陀在四个地方,于他具足的四个地方,在大众之中,而自己称叹这件事,赞叹这件事。这是「标」,下面列出来。分四科,第一科「现正等觉」。

卯二、列(分四科)  辰一、现正等觉 

谓所知障永解脱故;于一切种一切法中现等正觉,不共声闻。是第一处。

「谓所知障」,就是佛陀把这个所知障的系缚解脱了,这是一个赞叹的地方。所知障,这个障字可以调转过来,能障碍你所知,就叫所知障。譬如说无量无边的佛法是应该通达的,但是不知道,障碍你不知道这件事,那么那叫所知障。譬如说阿罗汉对这件事就不能知道,不能知道无量无边的佛法,所以有所知障。众生有无量无边的根性,有无量无边的烦恼的差别,阿罗汉都还有所不知,就是他还有这个所知障。现在佛陀对这个所知障永远地解脱了,就是除灭了所知障。除灭了所知障有什么好处呢?「于一切种一切法中现等正觉」,这「一切种」,这个「种」是类,譬如说无为法是一类,有为法又是一类。有为法里面有有漏法,也有无漏法,这又是两类;有漏法是一类,无漏法又是一类。譬如说这是善法,这是恶法,这又是一类。每一类里边都是有无量无边的法,所以「于一切种一切法中现等正觉」,你现在成就了,这个「现」也是成就的意思,你成就了才能现行,不成就是不能现行的。这个「等正觉」实在就是两个觉,一个等觉,一个正觉。正觉,是觉悟一切胜义谛,叫正觉;觉悟一切世俗谛,叫做等觉。这也就是一个根本智,一个后得智,这两种智都成就了,一切种一切法也就是所现等正觉的。「不共声闻」,这样的大智慧佛陀是具足了,是不共于声闻人的,声闻人没有这个功德。「是第一处」,这是第一个赞叹的地方。这是一切智无所畏。

 

辰二、证得漏尽 

诸烦恼障永解脱故;证得漏尽共诸声闻。是第二处。

「诸烦恼障永解脱故;证得漏尽共诸声闻」,这下面第二科「证得漏尽」。「诸烦恼障」,这个障有所知障,还有一个烦恼障。前面是说所知障,现在说烦恼障,烦恼障就是爱烦恼、见烦恼。「永解脱故」,但是佛陀把这件事消除了,消除了烦恼障,所以永久的解脱。「证得漏尽」,成就了漏尽的这个功德,这个漏就是烦恼,烦恼没有了。这件功德是「共诸声闻」,就是与一切的阿罗汉共有这种功德。这是第二个地方应该赞叹的,「是第二处」。

 

辰三、说出离道 

为求解脱诸有情类超过众苦,说出离道。是第三处。

这第三科是「说出离道」。「为求解脱诸有情类超过众苦」,这个求解脱的诸有情。解脱,有的有情求解脱,有的有情不求解脱。希求解脱生死苦的有情,这样的有情他希求解脱是什么呢?就是超过众苦。「超过众苦」,从苦恼里面解脱出来。这样的众生向佛有所求,佛就满他的所愿,「说出离道」,就告诉他能出离众苦的圣道,说这件事。「是第三处」,佛能够有这样的智慧,为众生宣说出离苦恼的圣道,这是应该赞叹的。说是有的众生相信大自在天,相信梵天,梵天不能够为你宣说出离道,他做不到这件事。这是第三处。

 

辰四、说诸障法 

即于能出道得为碍,说诸障法应当远离。是第四处。

这是第四个赞叹的地方。「即于能出道得为碍」,说这位求解脱道,佛为他宣说了,但是修出离道的时候,还要没有障碍,你才能出离,若有障碍还是不行。「说诸障法应当远离」,佛陀的大智慧他知道什么是障道因缘,他就为你宣说这个有障碍的事情;那佛这么说了,你应该依教奉行,应当远离诸障,这样子你就可以得解脱了。「是第四处」,这是第四个应该赞叹的地方。这是第一科「标列四处」说完了,下面第二科「释名无畏」。

 

寅二、释名无畏

如来既于如是四处,如其实义自称叹已;次后他于自所称叹前之二处,所有相违身语意业而兴谤难。

「如来既于如是四处,如其实义自称叹已」,佛陀既然,「既于」就是已经,对于这四个地方,「如其实义」,佛说的话没有超过的,没有过的;说过了头了,佛没有。如其真实义,自己称扬赞叹以后。「次后他于自所称叹前之二处,所有相违身语意业而兴谤难」,这先解释这个无畏。佛这样赞叹以后,「次」就是以后,他人于佛陀自己称叹的这两个地方,一共四个地方,前的两个地方。「所有相违身语意业」,就是你说你有这个一切智无所畏能现等正觉,「于一切种一切法中现等正觉,不共声闻」,但是有相违的身语意业,你不知道这件事。我们看这个律,出家人的广律上有这个比丘结夏安居,自恣以后,来见佛的时候。见佛的时候,佛看见这些比丘来了,佛就会说几句安慰的话:「你安居的时候很快乐吗?你去乞食的时候,容易乞食吗?」佛就问这些话。问这些话,就好像佛不知道,不知道要问一问,实在是佛是明知故问,不是不知道。所以这个地方表面上看,佛是一切智人,好像还有所不知,所以是相违的身语意业。这第一个是一切智无所畏,

第二个是漏尽无所畏,漏尽就是佛陀一切的烦恼都没有了。但是还有一件事,就是提婆达多,佛诃斥他,说出诃斥的语言。佛若见到罗怙罗说话呢,就说的柔和一点。那么别人听见了这个情形,看见了这个情形,就疑惑佛还有瞋恨心,佛还有爱。罗怙罗是佛在家时候的儿子嘛,佛看见他说话说得很柔和,你对你儿子还是爱的。你说你漏尽无所畏?你的漏还没有尽,你还有爱,你还有瞋恨心。有相违的身语意业而兴谤难,就是提出来抗议,你没有漏尽,你漏没有尽,你不是一切智无所畏,你没有具足一切智。所以「次后他于自所称叹前之二处,所有相违身语意业而兴谤难」。

 

 

《披寻记》一六六○页:

所有相违身语意业者:谓前二处能为对治身语意业现行过失,名彼相违。由诸如来解脱所知烦恼障故证得。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名三不护不共功德。又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言论或于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名永害习气不共功德。如是等名彼能治应知。

「所有相违身语意业者:谓前二处能为对治身语意业现行过失,名彼相违」,就是你的身语意业不像你说的那么美好,你还有过失,名彼相违。「由诸如来解脱所知烦恼障故证得」,由于佛陀解脱了所知障,也解脱了烦恼障,所以证得了这两种无所畏。「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永断,名三不护不共功德」,于一切种的鄙恶的事情,鄙恶就是烦恼,就是烦恼是鄙恶的事情。烦恼所做的事情都是丑陋的嘛!丑陋,怕人家知道,要覆藏,要保密,要把它覆藏起来,不要叫别人知道。这件事,佛陀是永断了,没有这回事的,佛没有这个「于一切种鄙恶所作覆藏」的事情,名叫做三不护,佛的身口意不需要保护,不需要覆藏。这是不共于一切凡夫,也不共于一切声闻、缘觉的。

「又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言论、或于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又于动转」就是身业,「或于瞻视」就是眼观察什么,「或于言论」就是语业。「或于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或者是这个时候安住在,安住就是在,「似有烦恼」,与烦恼相似,有烦恼,所起的这一切事情。「多不现行」,应该是「皆不现行」。「名永害习气不共功德。如是等名彼能治应知」,这样解释就叫做能治,那些过失是所对治的。

 

复于后二自称叹处,所有相违前后乖反堕非理相,而兴谤难;

这个相违的身语意业而兴谤难,第一个就是不同意你说你得一切智;这个就是佛陀是明知故问,并不是不知道。对于这个软语罗怙罗、恶言呵斥提婆达多这个事,这就是提婆达多这个人应该用如是语来降伏他,因为他是很恶的;罗怙罗尊者是阿罗汉,非常良善,是没有可对治的过失,所以说话的时候就是温和的,不要误会那是佛有烦恼。「复于后二自称叹处」,后两种自己称叹的地方,所有相违的,前后是乖反的,前与后不一致。「堕非」,不合道理的地方,也兴起了谤毁和难问。

 

《披寻记》一六六○页:

所有相违前后乖反堕非理相者:谓后二处能为对治前后乖反堕非理相,名彼相违。如于是道执为非道,及于是障执为非障,是名前后乖反堕非理相。

这个地方说出来,怎么叫做前后乖反,「后二自称叹处,所有相违」,怎么叫做「相违前后乖反堕非理相」呢?这是解释。「谓后二处能为对治前后乖反堕非理相,名彼相违。」怎么叫相违呢?「如于是道执为非道」,说这是解脱道,能出离众苦的道,但是你认为不是,那就是相违了。「及于是障执为非障」,它是障,但是你认为不是障。这个地方容易起误会的就是,佛在世的时候,佛灭度后五百年内也可能有这种事情,就是在家居士他也有妻子儿女,但是他得圣道了。得圣道了,别人就疑惑「欲」不障道,你看他有妻子、儿女,他能得初果、得二果嘛!这可见欲不障道,这个地方就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的解释就是有见道的障碍,有修道的障碍,这是不同。说在家居士他有欲,但是还能得初果,它不障碍你得初果。但是你要得阿罗汉,妻子、儿女、欲,就障碍你得阿罗汉,就是障碍得修道。能障碍你修道,不障碍你的见道,是这么回事,所以在家居士有欲,但是也能够得初果。可是这件事看出来,虽然他有欲,一定是轻,所以他还能得初果,若重还是不能得初果的。

 

谓于世间有眼见者、无眼见者,有他心智者、无他心智者,

乖反的这件事,就是后二处乖反的事情,「谓于世间」,这是说佛陀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在听佛说法的大众里有的人「有眼见者」,就是有天眼通的人,「无眼见者」,也有没有天眼通的人。「有他心智者、无他心智者」,听佛说法的大众里面有人有他心智,有人没有。所以有他心通的人、有天眼通的人,超过一般的境界,就会知道一些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

 

《披寻记》一六六○页:

谓于世间有眼见者等者:谓诸世间依静虑起天眼智通,他心智通,是名世间有眼见者,或有他心智者。与此相违,说名无眼见者,无他心智者。如是一切,皆说彼谤难者应知。

「谓于世间有眼见者等者:谓诸世间依静虑起天眼智通」,谓诸世间的有情众生,他常修静虑,得到色界四静虑了。他根据四静虑,能发起天眼通。未到地定没有天眼通,得到无色界的四空定也不能有天眼通,唯独是成就了色界四静虑才能有天眼通的,所以是谓诸世间依静虑起天眼智通。天眼通里面有智慧,它不但是神通,同时也有智慧。「他心智通」,成就了色界四静虑,依据四静虑发出来他心通,他心通也有智慧,「是名世间有眼见者,或有他心智者。」

在《大毗婆沙论》上解释智慧,它是什么呢?有天眼通、他心通的时候,这个通要发生作用时,同时他也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譬如说,这个阿罗汉有他心通、天眼通的时候,他用他心通知道天人心里想什么,他现在用天眼通看见这个众生做事情,同时也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所以称之为「智」。这件事也不可思议,不需要问你的名字,他就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所以叫做智,「他心智通」。「是名世间有眼见者,或有他心智者」。「与此相违,说名无眼见者,无他心智者」,那就是没得色界四静虑,也就没有天眼通、也没有他心通。「如是一切,皆说彼谤难者应知」,这就是表示对佛有所谤,谤毁佛。这可见连佛陀的境界还有人谤毁,何况其他的人。

 

 

如来于此自称叹处能为对治诸谤难中,都不见有如实因相。由是因缘,于此四处能自了知,坦然无畏,心无怯劣,无所疑虑,都无惊惧。

「如来于此自称叹处能为对治诸谤难中」,佛陀对于自己称叹的境界,他能对治诸谤难中。你虽对佛有谤毁、有难问,佛能对治这件事。「都不见有如实因相」,他们提出来什么事情,提出来事实来毁谤佛,但是佛看见你说的话,你实在是没有理由的。不见有个真实的理由,能支持你对佛的谤毁是能成立的。「如实因相」,因就是理由。「由是因缘,于此四处能自了知」,由于佛陀是有这样的大智慧,所以于此四处能自了知。「坦然无畏」,心里面很平静,没有恐怖的。「心无怯劣」,心里不会怯劣、没有力量,「唉呀!这回你把我打倒了」,没有这回事。「无所疑虑」,佛不会对你说的话有疑惑,「唉呀!你说的有道理啊。」「都无惊惧」,一点惊惧心也没有,不怕这件事。

 

《披寻记》一六六一页:

如来于此自称叹处等者:前说初二自称叹处相违身语意业,后二自称叹处相违前后乖反堕非理相,今于此中名能对治。与彼所治正相违故。如来于此诸谤难中,能正见彼无有是处,名不见有如实因相。

「如来于此自称叹处等者:前说初二自称叹处」,二个地方「相违」的「身语意业」,「后二自称叹处相违前后乖反堕非理相,今于此中名能对治。」现在这里说佛有能力,来灭除你这个障难、毁谤。「与彼所治正相违故」,与彼所对治正相违,就是你说佛有什么过失,和那是相违的,就是没有这种过失。「如来于此诸谤难中,能正见彼无有是处」,没有道理,「名不见有如实因相。」

 

寅三、显唯四种 

又佛大师唯有尔所正应称叹。谓自利行及利他行,俱善圆满。当知此中,前二称叹自利行满,后二称叹利他行满。

「又佛大师唯有尔所正应称叹」,这是第三科「显唯四种」,就是有这四种。「唯有尔所」,就有那么多「正应称叹」的地方。哪四种呢?「谓自利行及利他行」,自利行有二种,利他行也有二种,一共就是四种。「俱善圆满」,这四个地方佛陀都是清净、圆满的功德。「当知此中,前二称叹自利行满」,也知道这里边四个无所畏,前二种是称叹自利的功德,自利德行圆满清净。「后二称叹利他行满」,后二称叹利他行是圆满的。这是「显唯四种」这一科说完了,下面第三科「明所为」。

 

丑三、明所为(分三科)  寅一、为大乘 

此中如来,若自称叹于一切法现等觉故,成正等觉;当知正为等趣大乘诸菩萨故。

第一科「指经说」,第二科「略释义」,现在第三科「明所为」,分三科,第一科「为大乘」。

「此中如来,若自称叹」,这四种无所畏里面,若是佛陀自已称叹自已「于一切法现等觉故」,有一切智,通达一切法无障无碍。说这种话什么意思呢?佛陀赞叹自已成就了正等觉的一切智,「成正等觉」,这句话的意思「当知正为等趣大乘诸菩萨故」,这句话的目的,要知道正是为了「等取大乘」,就是一切有菩萨根性的,他们发无上菩提心,想要进趣大乘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菩萨故」。为了大乘菩萨说这句话,「佛陀成就了一切智」。这是佛赞叹自已的功德,是为了发菩提心的菩萨,劝他们也这样学习。

 

寅二、为余乘

若自称叹一切漏尽;当知正为等趣声闻及独觉乘诸有情故。

第二科「为余乘」。「若自称叹一切漏尽」,若是佛陀自已称扬赞叹自已一切烦恼都灭尽了,一切爱烦恼,一切见烦恼都灭尽了,说这话目的是什么呢?「当知正为等趣声闻及独觉乘诸有情故」,就是那么多的众生都愿意发声闻菩提心,及独觉乘的菩提心,愿趣涅槃的诸有情故。这两类众生,灭除爱烦恼、见烦恼,就成功了,所以为这个人说这句话的。这是第二科。

 

寅三、为诸乘(分三科)  卯一、标无别 

若复称叹能出离道及诸障法;当知俱为等趣诸乘诸有情故。

下面第三科「为诸乘」,分三科,第一科「标无别」。

「若复称叹能出离道及诸障法」,若佛陀又称叹自已有说出离道的无畏功德,又有为修行的人,为三乘道人,不是某一种,说出离道。为三乘修行人说诸障法,就是这个意思。佛又复称扬能说出离道,赞叹佛能说诸障法,说这两种无所畏是为谁说的呢?「当知俱为等趣诸乘诸有情故」,要知道这是「俱为」,不是偏于某一种众生。「俱为等趣诸乘」,就是趣声闻乘、辟支佛乘、趣一佛乘,等趣诸乘诸有情故,说这两种无所畏的。这是第一科「标无别」,下面第二科「指经说」。

 

卯二、指经说 

如是如来所说经句,谓我为诸菩萨声闻说出离道,乃至广说。

这一科「指经说」。「如是」,就是前面这四种无所畏,「如来所说经句」,当然这是在契经里面有这种法句。「谓我」,佛陀自称为「我」,「我为诸菩萨声闻说出离道」,及说诸障法,「乃至广说」,就是包括这一句在内了。

 

卯三、显结集

诸结集者于所结集声闻藏中,除菩萨言;于所结集菩萨藏中,但唯诵此菩萨之言。

下面第三科「显结集」。「诸结集者于所结集声闻藏中,除菩萨言」,这里面有一个覆藏的难,佛陀你说是为诸乘说的,但是经上也不是这样子。小乘经和大乘经,事实上的经句和佛说的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子呢?现在解释了。「诸结集者」,就是佛灭度了以后,结集经藏的人,他没有按佛的话来结集,就是「于所结集的声闻藏」,小乘佛法里,「除菩萨言」,佛当时说法的时候,有个菩萨句,他把那句话不结集,所以只是声闻了。「于所结集菩萨藏中,但唯诵此菩萨之言」,佛说法的时候也有说声闻,也说菩萨,也说声闻。但是大乘菩萨结集的时候,但唯诵此菩萨这句话,把声闻漏掉了,所以和佛说的话有点不一样。佛的本意,是普遍的慈悲的,不偏于某一类众生的。这是第三科「为诸乘」说完了。

 

子五、三念住(分三科)  丑一、指经说 

如来所有三念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

第四科「四无所畏」说完了,现在是第五科「三念住」。第五科三念住,分三科,第一科「指经说」。

「如来所有三念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佛陀还有一种功德,叫做三念住这个功德,这样的法句是「如契经说」,在契经里,修多罗里面有说的。你若读契经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件事,「应知其相」。

 

丑二、略显义 

谓诸如来于其长夜有如是欲,如何当令诸有情类,于我善说法毗柰耶无倒行中,如实随住。如是长夜欲乐法主化御众时,若所希欲或遂不遂,不生杂染。由三念住,略所显故。

这是第二科「略显义」,就是要略的显示三念住的道理。「谓诸如来于其长夜」,佛来到世间度化众生,众生的世间是长夜。「有如是欲」,佛的大慈悲心里面有这样的愿望,什么愿望呢?「如何当令诸有情类,于我善说法毗柰耶无倒行中,如实随住。」什么办法能令诸有情类,对于我所善说的法、毗奈耶,「毗奈耶」就是律,法和律。在我所说的法律里,能够无倒的修行,「无倒行中」,佛说法和律,也同时说了要正确的修行。「如实随住」,众生对于我善说的法,善说的律,善说法律的无倒行里面如实而住。就是依我所教的,这样子去学习修行,怎么样能令众生这样呢?佛有这个愿望。

「如是长夜欲乐法主化御众时」,「如是」,就是前面这一段话,佛在众生的世界里面,「欲乐」,有这种希望的法主,就是佛陀。有这种希望的法主「化御众时」,在教化众生的时候。「若所希欲」,若所希望的事情,「或遂不遂」,或者是满意了,或者是不满意,就这二个现象。这二个现象佛心里面不起烦恼,「不生杂染」,不是说你听我的话,能够如实的随住,我就欢喜了,佛也没有这种心情。说是你不听佛的话,不依教奉行,佛也没有说就不高兴了,没有这件事,所以不生杂染。可见度众生不容易啊,佛陀也有这个问题。「由三念住,略所显故」,这件事或遂不遂,佛不生杂染。怎么知道佛不生杂染呢?由三念住,略所显故,就显示出来这件事了。这是「略显义」。

 

丑三、明建立(分三科)  寅一、标

此三念住,复由三众差别建立。

下面第三科「明建立」,分三科,第一科「标」。

「此三念住,复由三众差别建立。」这是标,标出来三念住的相貌。由三种众的不同,建立出来三念住的相貌。

 

寅二、征 

云何三众?

下面第二科是「征」。「云何三众?」这三众是怎么回事呢?

 

寅三、列 

若彼一切一向正行,是第一众;若彼一切一向邪行,是第二众;若彼众中一分正行、一分邪行,是第三众。

下面第三科列出来这三种。「若彼一切一向正行,是第一众」,若听佛说法的那一切人,「一向正行」,完全是,一向是全部的,全部的都是听佛说法,依教奉行,这么如法修行的,这是第一众,就是这一伙人是这样的。「若彼一切一向邪行,是第二众」,或者是那一切人,全部都是不听佛的话,他们都放逸,不能够依教奉行,「邪行」,这是第二众,是第二个团体。「若彼众中一分正行、一分邪行,是第三众」,若是大众里边,一部分能够如法的随顺佛教,修学圣道,一部分是邪行,不听佛说的话,放逸、做种种有过失的事情,这是第三众。这三众,佛陀心里面无分别住,所以叫做三念住。佛陀能安住正念,而不会随着环境的不同,有种种杂染现前,没有这回事情。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5 问答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 2 世界是怎样形成的[栏目:宽见法师]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四、四十八单执事[栏目:佛教丛林观]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栏目:胡维铨居士]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91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212.泐潭善清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弘一大师文集—书简[栏目:弘一法师]
 禅学的基本概念是?[栏目:学禅者FAQ]
 为什么金刚兄弟之间不和睦就会影响成就?[栏目:达真堪布]
 福德日记1月28日─走访生命电视教育中心[栏目:福德日记]
 阿含经随身剪辑 三、心[栏目:阿含经随身剪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