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0)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0

辰十、无碍解住(分二科) 巳一、问

云何菩萨无碍解住?

这是第十科「无碍解住」,分两科,第一科是「问」。怎么叫做「菩萨无碍解住」呢?「解」就是智慧,有无障碍的智慧,其实就是四无碍辩。成就了这样的智慧,他的心就在这里住。这是「问」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五科)

申一、于殊胜智爱乐随入

谓诸菩萨于甚深住不生喜足,复于增上智殊胜性爱乐随入。

「谓诸菩萨于甚深住不生喜足」,这第二科是「答」,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又分五科,第一科是「于殊胜智爱乐随入」。

「谓诸菩萨于甚深住不生喜足」,就是前面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那是第九科,也就是十地菩萨的第八地,不动地菩萨。这个不动地菩萨,有很多的菩萨达到这个程度,所以是「诸菩萨」。「诸菩萨于甚深住」,就是那个极清净住。虽然境界很高了,「不生喜足」,他不生喜足的想法,还是不满足。「复于增上智殊胜性爱乐随入」,又于「增上智」,就是佛的智慧,是特别殊胜的,是「殊胜性」,这个智慧就是性。「爱乐随入」,他欢喜能达到佛的智慧的境界。

 

《披寻记》一六○九页:

增上智殊胜性者:如来妙智,名增上智。能利自他究竟所作,名殊胜性。

成就了这样的智慧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就是能利益一切众生。这个自他两利的事情,能够圆满地成就,所以叫做「究竟所作」,所以名为「殊胜性」。

这是第一科「于殊胜智爱乐随入」,下面第二科「起智加行宣说诸法」。

 

申二、起智加行宣说诸法

是诸菩萨于诸法中起智加行,应为他说一切种法。

「是诸菩萨于诸法中起智加行」,这个他爱乐随入成就佛的智慧,怎么样办法呢?怎么样能得佛的智慧呢?「是诸菩萨于诸法中」,就是对这个有为法、无为法,一切法里面「起智加行」,就是发动智慧的作用。什么叫做「起智加行」呢?发动智慧的行为?「应为他说一切种法」,就是随其所应,随众生的根性所适当的、所适宜的、所相应的,为他宣说一切种类的佛法,就是开大智慧,开发一切众生的智慧。你做这件事,就使令你的智慧增长,逐渐地就可以圆满佛的智慧。可见这个为人说法是很重要。

我们若是静坐的时候,你能作如是观,众生都有智慧的问题,就是对于这件事不懂,不懂就是你做不好。譬如说是我们静坐,静坐这件事,初开始的时候我学习了一少分,关于静坐的事情我学习了一少分,也可能对方只告诉你一少分,也可能你嫌多,我少少的就好了。总而言之,就是你对于静坐的事情只是明白了一少分,那么你就开始用。一开始用的时候,就照这一少分这么用,用的时候可能有五分钟,可能还好,可能头一天也可以,第二天也或者可以,到第三天就不行了,就有问题。有了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解决,这时候这个禅就是坐不来了。不是腿痛的问题,其实坐禅腿痛是容易解决的。容易解决,姑且说有两个方法:你就是不要忍耐很多的时间,少少忍耐一会儿就把腿子放开。我们是坐禅凳,这个禅凳是高过地面,你就把腿垂下来就好了。垂下来以后,你腿子可以活动活动。你站起来也可以,站起来或者是,我看他们这个……。

我以前参加从中国大陆来的这些禅和子,禅和子打禅七我也去参加。我去参加,他们怎么办呢?腿疼的时候,他就下座,下座到弥勒菩萨……,有的供文殊菩萨像,有的供弥勒菩萨像,这个禅堂中间供一个文殊菩萨像,或者弥勒菩萨像,供在那里。他从这个座位下来,到弥勒菩萨像的后面站一会儿,从那儿走了一会儿,站了一会儿,再走回来。你在你座位那里站一会儿,活动活动也可以,大概不要超过五分钟,再回到座位坐。他们那些禅和子已经坐禅几十年了,不是初禅冒失鬼,这样子有这么几次,腿的问题没有了。你每一天坐多少支香,这个腿没有问题。当然一支香也不是很长,就是一个多钟头。

我那个时候参加的禅七,最长的一支香是养息香。他那个禅七的功课表和我们不一样,他是夜间……,其实我姑且这么说:一点钟就起来,早晨一点钟起来,起来就是跑香,然后就一支香一支香这样坐。吃完早粥的时候,马上就是到禅堂跑香的,没有说是到寮房休息,没有这回事,就是跑香。跑香,然后坐香,行香。到中午吃饭,吃完午饭的时候,立刻到禅堂跑香的,这样子。跑香的时候,一支香一支香坐,坐到四点钟,就有两个钟头到寮房休息。就是夜间从十一点到一点钟,你休息两个钟头;白天四点到六点,休息两个钟头,一共就是睡四个钟头,其余的时间就是跑香、坐香、讲开示这些事情。但是每一支香,有的时候半小时,有时候三刻钟,有时候一个钟头。到养息香,就是到六点钟起来,还是跑香,跑香可能有跑半个钟头吧!然后坐一个半钟头,就是这样子。他这个功课表是这样子,和我们现在的功课表不一样,但是我认为背着、抱着一样沉,一样重,无差别。

他们那些禅和子解决腿痛的问题是这样子。但是我们坐禅没有那么久,我们的痛可能不像他们那么容易,但是你多几次也就可以了。就是腿子痛,忍一会儿,就不要忍,放腿子;放腿子,也可以起来活动一下,但是你起来的时候不要影响别人,要慢慢地。这样子,我看三个七,或者七个七,这个腿痛完全没有问题了,应该是这样子。这个腿痛的问题,我刚才说容易解决,就这样就解决了嘛!但是你的心的问题可不是容易,不容易解决。说我当初我听人讲坐禅的方法,若是说就是看话头,那也是很简单,就是这样子;说简单也可以,说不简单也是可以。但是我现在的说法呢,不是指看话头,我是说按照经论。我们学《瑜伽师地论》,这也是禅,《金刚经》也是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是禅,《华严经》、《法华经》、《楞伽经》,这些经论通通都是禅。你学习这样的佛法,这就是禅,不是另外有什么方法,不是,这就是禅。

最初开始学的时候,有的人他的心情就是愿意少,「哎呀!这一点就好了」,实在是不对。当然这可能那个老师只是告诉你少少的方法,也可能是告诉很多,你不接受,我就少少的。等到用的时候呢,你就知道了,少了不行,就是不知道。小小的方法,我用这个方法用完了,不灵光;我用这个,用这个也不灵光,没有第三个方法的时候,这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就是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心里很烦躁。若是愿意守规矩的人,我继续坐在那里,不然放腿子就跑了,是这样子。这样子是不对的!就是要多学习一点方法,不应该少。当然这是你用的时候感觉到不足,才知道「喔!还要再学一点,再学一点,再学一点」,那才可以。譬如说我们现在学习《金刚经》,用这个坐禅的方法,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不够,我们初开始用功的人,他不相应,就是要变动。变动,我就这么多的本事,再没有了。没有了,你若再去学《解深密经》呢,那就不同,那方法就不一样了。若再去学《楞伽经》,它又有方法。这个方法多了呢,我这个不灵光,我这个可灵光了,一下子相应,也可能。

我们头几天说到一个事情,就是我们汉传佛教的禅宗,跑香,就是这样跑。这样跑嘛,但是忽然间南传佛教他们的方法不同,和我们北传佛教不一样。我那天说过,它是慢的,慢动作,「起,进,落」。这个脚抬起来有三个步骤,「起」,抬起来,然后向前进,然后落下来,这三个动作都要慢一点。我们读《大般若经.四念处品》,就读出来这种事情;就是南传佛教这个经行的方法,在北传的《大般若经.四念处品》,你读一读,你就读出这个意思,读出这个经行的方法。但是你若不知道南传佛教经行的方法,你读《大般若经》也可能会读出来,也可能读不出来。你有那个经验呢,就会读出来。这样子呢,然后静坐的时候不一样,这个是方法,也是不一样。

但是我这样说,就是我们初学的人是有这个问题,若是学习到得到未到地定的人没有这回事情,没这个问题,那他怎么经行都可以,快步也可以,慢步也可以,但是非经行不可的,要经行。他就是,不管你怎么经行,他心一静下来,就相应了,到那个时候是这样的。这个情形呢,这个经行的方法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可以学习。这个观的方法可是多了,可是很多的。这些方法,不是说这个人有智慧他发明的,没有这回事情;经论里完全都说了,就是你要多读书。《华严经》也应该学,《法华经》也应该学,《大般若经》、《大宝积经》、《大集经》,这些经都应该学;《阿含经》也应该学,这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你都可以用。我们不要排斥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也是佛法,也能令你得圣道的,不要排斥;北传佛教也是佛法,我们都应该学习。当然这样说话,「这太多了,我就一部经就够了嘛!」当然就不欢喜多。

现在这里说「一切种」,「应为他说一切种」,这个「种」者类也,很多类很多类的,很多的智慧啊!要这样子。这个人有一种什么事情呢?譬如说,我听人说,我不是间接,直接听他说的,我说:「你出家,你母亲同意吗?」说:「我母亲不同意。」说:「怎么不同意?」我母亲说:「你若出家,我就自杀。」他母亲对他这么说。那么他师父问:「你怎么说呢?」我说:「你不让我出家,我也要自杀。」这样讲。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情形,「哎呀!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或者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我的姐姐、我的妹妹,还有我的儿女,就是不同意出家,就不出家了」。但是他不是,你不同意,我非出家不可。为什么会这样子?这就是前生他出过家,他前生这样熏习过。他熏习过,他今生出家就欢喜,他就是欢喜,没有理由的。不讲理由,我出家就是欢喜,那就是前生学过。

现在我们学习静坐这件事,亦复如是。你不知道你前生遇见什么样的善知识,你学习这个方法,学习过。你今生再遇见这个方法,他就很快就相应,就是有这回事。但是今生遇见的因缘和前生遇见的因缘不一样,你就没有遇见那个方法,那就不对。譬如说我们两个手做事,我们常常用右手做事,你现在偏要用左手,就感觉不方便。其实都是你的心,但是这就不一样。这个方法也是一样,前生我也是静坐,也坐过禅,也是用这个方法;今生的因缘不同,因缘不同,你就会慢一点。说为什么会这样子?你有过过失,有什么过失?你障碍别人修禅,你有这个过失,所以今生明知道你以前学过,但是就不知道,你就困难。你从这里再反过来说呢,你帮助别人坐禅,那就不同,你今生坐禅就容易。譬如说现在打禅七的时候,我去烧饭给这些坐禅的人吃饭,我去开暖气,使令坐禅的人不要冷;你总是帮助这个坐禅的人做一些功德,你自己坐禅也就容易的,就是这么回事,没有一件事是无因缘而有的。

所以这上面「应为他说一切种法」,这还是第八地菩萨啊!他想要进一步成就无碍解住、想要得佛智慧,他还要继续要利益众生。「应为他说一切种法」,这样子你才能成就的。这是第二科「起智加行宣说诸法」,下面第三科「如实了知说法所作」。

 

申三、如实了知说法所作

普于一切说法所作皆如实知。当知此中说法所作:谓于一切近稠林行,如此杂染、如此清净;由此杂染、由此清净;若所杂染、若所清净;若非一向、若是一向、若通二种,如是一切皆如实知。

「普于一切说法所作皆如实知」,这个「普于」,普遍地对于一切的说法能发生的作用,你都知道。「皆如实知」,不是搞错了!那是白的,说是黑的,不是,是如实能够通达。「当知此中说法所作:谓于一切近稠林行,如此杂染、如此清净」,这上说是「普于一切说法所作皆如实知」,这句话我还不懂,怎么回事啊?下面等于是解释了。「当知此中说法所作」,你要知道,这个第八地菩萨他想要成就无碍解住、想要得佛智慧,他若为一切众生说法会有什么什么样的功德,所成就的作用是什么呢?这下面说:其实简单说就是断惑证真;为人说法的时候,使令人开大智慧,开大智慧是什么?就是断烦恼。断了烦恼有什么好处?能见第一义谛,还是开大智慧,那么就转凡成圣,可以得无上菩提,这就是「说法所作」。

下面列出来「谓于一切近稠林行,如此杂染、如此清净」,这个「近稠林行」,这是我以前读《华严疏钞》的时候读过这些事情,但是当时,我现在还记住,就感觉到不懂。「近稠林行」,说了很多「稠林」,不知道这是说什么,有的似懂不懂这样子。现在又看见了,把以前的印象又想起来,但现在想起来是想起来,怎么讲还是不知道,要去看一看。我看了《十地经论》,看了慧远大师的《十地经论义记》,然后又回头来去读《华严疏钞》,这一段文也不是很多,但是我费了很多时间。看这个文:「谓于一切近稠林行」,这个「近」字怎么讲?我查那个字典,近者附也,附带、这个附近,附在那上面。就是我们的心有这些事情,我们的心里面附带这么多的问题。或者是这个「近」当什么讲?当熏习讲;你和它相近,你就受它的影响,受它的熏习。譬如说这屋子冒烟,或者是烧香有香气,你和这个香气接近,你身就有香气。我们的心和这些清净的功德的事情,或杂染的罪过的事情相接近,你就受它的影响;这个「近」字这么讲。

「稠林行」,这个「稠」就是密,就是很多。「稠林」,就像那个树林一棵树一棵树很多,很多的树在那里,那么叫做「稠林」。现在这里面就是说,很多的问题。譬如说我们一个贪心,贪心很多,瞋心也是很多,时时有时候发忿怒,贪心随时会生起,所以这个烦恼很多,业力也很多,很多很多,都是很多的;这个多的意思。一个是密,「稠林」就是这个树木一棵树一棵树很密的,这里面就表示多的意思,也表示深奥,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明白,也有「稠」的意思。「稠林」是个譬喻,譬喻我们的「行」,「稠林行」。行是什么?行者心也,就是心。

「谓于一切近稠林行」,「近稠林行」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如此杂染、如此清净」,就是我们现在这一念心,就是这样子污染了,污染的是这样子,很多的污染。「如此清净」,或者我们开了一点智慧,不敢做恶,我要做功德,我今天也拜佛,明天也念咒,或者也常常的念经,常常修学戒定慧,这个清净功德很多,「如此清净」。就是这样的清净,这样的杂染。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已经成为事实的;这样的清净,这样的杂染。

「由此杂染、由此清净」,为什么杂染呢?「由此杂染」,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个原因而杂染了、而污染;因为这个原因而清净。他不是自然地杂染,也不是自然的清净,是有因缘的。「由此杂染」,就是杂染的原因。「由此清净」,就是清净的因缘。由这样的因缘而清净,由这样的因缘而染污的,这都是很多很多的事情的。

「若所杂染、若所清净」,这个原因杂染了,谁杂染了?就是我们的心被杂染了。由此清净,谁清净?也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在身口意上清净。身口意杂染了。这些都叫做「稠林行」,都是很多的,里面很多很多事情。

「若非一向、若是一向」,「一向」就是一个方向,我就做这一件事,我就是做清净的事情,这叫做「一向」。「若非一向」,它不是一个方向;有时候我很清净、很规矩,有的时候我就放逸。有的时候清净,有的时候不清净,就是不一向了。「若是一向」,或者这个人他就是这样子,就是欢喜修学戒定慧,而不去放逸的,那是「一向」。「若通二种」,就是这个人通于这两种,有的时候一向,有的时候不一向,就是这样子。那么这句话呢,前面说明这个杂染和清净并不是一向,或者是不一向,或者是通于两种的。

「如是一切皆如实知」,这么多的稠林,这位菩萨都知道。这位菩萨都知道呢,就是你说法的时候就在这里面发生作用,这就叫做「稠林行」。「当知此中说法所作」,就是在这样的境界里面,出现这么多不同不同的相貌。

 

《披寻记》一六○九页:

谓于一切近稠林行等者:《十地经》说:心行稠林、烦恼行稠林、业行稠林、根行稠林、信行稠林、性行稠林、深心行稠林、使行稠林、生行稠林、习气行稠林、三聚差别行稠林,是名一切近稠林行。言稠林者:众多义故,难知义故,如《十地经论》释。如此杂染如此清净者:谓染净法。由此杂染由此清净者:谓染净因。所杂染所清净者:谓染净识,染法相应不相应故。若染净法堕不决定,名非一向。若堕决定、名是一向。亦染亦净,名通二种。如是一切稠林行摄,随应应知。

「谓于一切近稠林行等者」,这是《披寻记》把这句话标出来,下面加以解释。「《十地经》说」,这个《十地经》就是别行的《十地经》,《华严经.十地品》那就不是别行,就是和那么多的经和合在一起流通。「心行稠林、烦恼行稠林」,这底下说这个「稠林行」究竟指什么说的呢?把它列出来。

第一个是「心行稠林」,这个《十地经》是十一个稠林,和《华严经.十地品》,我对照了一下,多数是一样的,但是小小有一点不同。「心行稠林」,这一句话是总说的,下面是别说的。这个「心行稠林」,就是心的活动,里面是非常的复杂,里面的道理也不是容易明白的,所以叫做「稠林」。「烦恼行稠林」,这下面别说,别说其中呢,就是我们凡夫不是圣人,那么就是有烦恼,贪瞋痴慢疑,身见戒取疑,各式各样的烦恼;就是一个爱烦恼,一个见烦恼。这个烦恼的相貌,就是使令我们心里面不寂静住。不管什么烦恼,它若出现的时候,心里面就乱,心里面不寂静,所以叫做烦恼。这个烦恼的活动也像稠林似的,很多的问题。我们若不学习佛法,很难明白烦恼的事情,所以叫做稠林。

「业行稠林」,就是由烦恼的动作又造了业。这个事情,譬如说我们内心里面有贪瞋痴的烦恼,表现在身口上面,你身有所行动,或者你拿起拳头要打人了。或者是我们内心里面对于佛有恭敬心,我们拜佛,作种种功德,表现在身口上,那时候就叫做「业」,一般的可以这么讲。但是我们静坐的时候,又是心里面在修止观,那就是业,也是业了,当然这个业和世间的有漏业也不一样。「业行稠林」,这个业有轻有重,也有染污也有清净,有得果报有不得果报。

昨天我们那个问题还没有回答:「有缘思生,有缘业生;无缘思不生,无缘业不生」,我昨天的意思要回去再读一读这段文,结果回去没能读,现在就是凭以前读的时候的记忆说:舍利弗尊者问,我昨天说过,说是我不是睡觉,我有这样的行动,行动要是心动,然后才有行动;你没有做梦,不是睡觉,你有这样的行动。那么现在是睡觉的时候也有相同的行动,是不是会得果报呢?我们没有做梦,我去拜佛,将来会得果报。那么你做梦的时候也去拜佛,是不是和醒觉的时候拜佛一样会得果报呢?不管是染污是清净,都是一样。那么舍利弗尊者这样问。须菩提尊者说:「有缘思生,有缘业生」。这个「有缘」怎么讲呢?「缘」就是分别,就是你心里面在分别。你心里面一动,那么这个业就成立了,业就出现了。「有缘思生」,思也是业;「有缘业生,有缘思生」,思也就是业。但是说「思生」呢,业的本质就是你的思,你内心里有目的的行动,就叫做思。但是说业的时候呢,那就关涉到业还要得果报,是很复杂的了。

「有缘思生,有缘业生;无缘思不生,无缘业不生」,你心里面不分别,不分别没有业。那么这个话呢,你做梦的时候也在拜佛,做梦的时候和人吵架,也是,你心若动就有思,心若动就有业,他这么解释,这样解释。这样解释,我们若读《俱舍论》,或者你学《大智度论》,那它就详细了一点。详细一点是什么呢?我们学习戒,我们出家人那个戒,你学戒,戒上也是说,说我做梦的时候做了错误的事情,是不是犯戒了?那律上说,你醒了以后你要发惭愧心,你也应该忏悔一下。那意思呢,他也还是有事情的。可是在《俱舍论》上,或者《大智度论》上说呢,做梦的时候也做了什么什么事情,它也有力量,但是可能不足以得果报。但是那个地方须菩提尊者在那里只是说「有缘思生,有缘业生;无缘思不生,无缘业不生」,只是这么一解释,就是在原则上告诉你,你心若一动就有业,就是这样意思。后来须菩提尊者就告诉舍利弗尊者,说现在弥勒菩萨在这里,你去请问他。《大品般若经》那段文说这个事,是〈梦行品〉。那么他就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用第一义谛来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业」这个地方,是有业,但是可能得果报,也可能不得果报。就是我们醒觉,不是做梦,我们做这件事;做这件事,有可能得果报,有可能不得果报。这个得果报的原因呢,《瑜伽师地论》我们前面学过了,它也说得很清楚。你明明了了地把这件事做成功了,那就是要得果报的;你做的时候心里面迷迷糊糊,不大明白,那不一定得果报,就是这样子。但是做事情,有的时候你现在做这个事,但是你对别人说你去做那个事,你没有多加分别,那个人奉你的命令去做了事,那么你要负责的。你得不得果报,这事不一定的。其中还有一件事,譬如说是我给你一百亿美元去造庙,我发这个心造庙,那个人奉你的命令去做了事。但是这件事做好的时候,或者还正在做的时候,你后悔了,那就不一定了。做善、做恶都是这样子,你若后悔的时候那就不一定。说我们出家人有的时候也做错误的事情,我忏悔一下;你若诚心地忏悔,那它也可能不得果报。说是这个业是不是会得果报?也不一定的。若是你这件事,我是这么做了,我感觉很欢喜;我欢喜,再做,再做,时常做,那就决定得果报了。我头一次做力量不够,不能得果报;但是继续做,继续做,久了非得果报不可,它力量够了。

所以这个业稠林,这里面也是很复杂的,有很复杂的事情。其中一样事情令我们感觉到遗憾的事情呢,这个人这一生做了很多的恶事,但是死了以后生到佛世界去了;这个人前一生都是做善事,死了以后跑到地狱去了,就会也有这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它也有个道理,有什么道理呢?说他的一生都是做善事,临命终的时候恶知识来了,他的贪瞋痴出来了,有恶心,那就下地狱。说是这一生都做恶事,临命终的时候遇见善知识了,善知识叫他念佛,他一念佛,往生佛世界去了。这个善恶得不得果报,怎么得果报?很复杂的。这是「业行稠林」,这里面也是很多很多的事情,不容易明白的。

「根行稠林」,「根行稠林」是什么呢?这是说他是佛教徒,他原来不是佛教徒,原来就是一般的在家人,但是他那个地方有个庙,有个庙拜梁皇忏,他的哥哥,或者他的妹妹,或者他的朋友把他拉去到那里也去拜忏,感觉这个音调唱得很好,生欢喜心,也就生了恭敬心,栽培善根了。他这个时候,「根行稠林」,他这个善根就栽培了。这个「根」是过去栽培的善根,叫做「根行稠林」。所以我从这里看呢,对于这个香火庙要赞叹,不要说「那是香火庙」,你不可以轻视,不要轻视的。这个很多的众生他不可能说是你在那里讲《大般若经》,他就欢喜听,这样的人很少,这是少数人。那香火庙反倒能度众生,所以要赞叹这件事,他在那里栽培了信、戒、闻、舍、慧。有的人听见唱炉香赞,「炉香乍爇」,心里欢喜,生了信心。拜梁皇忏,拜佛,佛像造的庄严看了欢喜,各式各样的因缘建立信心,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这在〈声闻地.出离品〉讲这个事情,讲得很详细。初开始怎么样栽培善根,到什么时候会得解脱,它说得很清楚。

这里说「根」,是说过去的时候你栽培善根,栽培了善法,或者信进念定慧有多少在你心里面栽培。为什么叫做「根」呢?就是现在再遇见因缘的时候,就是以前栽培的善法现在又发生作用。能发生作用,叫做「根」,就是这样意思。「根行稠林」,那栽培善根的时候也是很复杂的,也是不是单纯的事情。可能栽培善根的同时,他又造了一点罪过,那个善根和罪过又纠缠起来,很多的问题。当然是栽培的时候,他那个善知识,善知识可能是他的怨家做善知识,也可能是他的老师,也可能是他的父母,各式各样的情形,「根行稠林」。

「信行稠林」,这个「信行稠林」这个地方,这个《华严经.十地品》叫「信解」,它有个解字,这个地方只是有信。有那个解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因解而生信,所以叫信解。由信而有解,或者因解而有信,是这样。这个信解那上面说,或者是《杂集论》解释这个信,什么叫做信?信就是没有疑惑,我相信,我没有疑惑。没有疑惑这件事不得了,很不容易啊!很不容易说是没有犹豫,决定是这样子,我相信的。所以心里若有犹豫,那个信字不具足。所以信那个地方,这底下虽然没有说,应该有个解,一定是要有解,不然的话你这个信建立不起来的。

就说是我们已经出了家,如果我们若不学习佛法,你的信能达到那个程度,不犹豫?人家没有同你说话,你可能心里面有犹豫,何况若有人提出问题来,你心里不犹豫?真实有善恶果报吗?你相信吗?就是心里有问题啊!所以我在想,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出了家,若不学习佛法,这个人是怎么样个程度?我看,很难很难。就是在佛学院里学了多少年,你这个信是建立起来吗?都不容易啊!都是不容易的。所以这个「信行稠林」,而在这里面表示出来,可以和上文连系起来说:「根行稠林」,就是你前一生,前两生,前多少生的时候,你栽培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那么今生又遇见佛法僧了,你这个信就来了。遇见这个因缘,你前生的栽培又发生作用,你这个信就来了。说没有理由,我就相信,其实是有理由。什么理由?就是以前学过,前生学过,有了信也就愿意学。愿意学呢,有各式各样的情形,所以「信行稠林」。

「性行稠林」,这个「性行稠林」是什么呢?就是前边你那个信解,信解了以后,信他就会有欲。我相信这件事,我就愿意到佛前去烧烧香,去磕头。我信佛,看见佛经生恭敬心,也愿意学习,你从这里善根就增长。增长了的时候,就是到了性。性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容易改变。你越学习,你的信解越深刻,越有力量,它就不容易改变。就是你不让我出家,我就自杀,就是这个意思,就非要出家不可。若没有这种因缘,你让他出家是不可能的,那也是信。所以也有清净的一面,也有染污的一面。这个「性行」,因解而有信,因信解而成性。也可能先有性,而后有信解,也可能是这样子。若是按这个文说呢,你前生有善根的栽培,今生有信解的功德出现,信解出来了,继续地栽培,那就成为性行了;这是在清净的方面来说。当然也有染污的一面,有染污的一面也是一样,道理也是一样。当然这无始劫来我们都有贪瞋痴的这些无量无边的罪过,那是我们的根,今生遇见因缘还会做恶事,做恶事常常做呢,就成了习惯性了,这染污也是有这一面的。

「深心行稠林」,「深心」是什么?「深心」是乐欲,我欢喜这样子。那还是前生的栽培,今生遇见因缘,我就欢喜这样子。我欢喜做医生,我欢喜在学校里做老师,我欢喜出家当和尚,就是各式各样的乐欲。这里说这个乐欲也是深,很深的,「深心行稠林」。

「使行稠林」,前边说这个根行稠林、信行稠林、性行稠林、深心行稠林,这是约表现于外的行动上说的,现在「使行稠林」是说你内心的种子说的。这个种子,「使行稠林」,那个种子叫你这样子,它有这个力量。就是种子生现行,从那个种子生现行这一方面来说,叫做使。我就想要出家,实在来说就是那个种子的力量叫你出家,要出家当和尚。譬如说有的人,大家都是小孩子,没有读书,都是开始读书,那个小孩子智慧高,那就是他的阿赖耶识里面以前有过这个智慧的熏习,他就强一点。那个智慧,使令他现在非常利,根性利,所以叫「使行稠林」。这就是从种子生现行上说,叫做「使」。

「生行稠林」是受果报。他跑到天上去,生在天上,或者生在人间,或者生到三恶道去了,或者他跑到阿弥陀佛的世界去了,受果报,「生行稠林」。

「习气行稠林」,这个习气也就是种子。有两种,一种是我们接触到什么事情,就熏习成种子了,这是一种习气。一个是阿罗汉这些圣人他也有习气,那是另外一种。这里不是指阿罗汉的习气说,是我们凡夫的习气,凡夫习气也就是种子,那和前面的「使行」有什么差别呢?前面「使行稠林」,我刚才说了,它是偏重于种子生现行说。这里说习气呢,是由现行熏种子,叫做习气,有点不一样。「习气行稠林」。

「三聚差别行稠林」,这个「三聚」就是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这个正定聚,就是有正见的人。有正见的人,叫正定聚。这个正见,什么叫做正见?就是你能够观察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你成就了这个智慧。当然是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你有这种智慧的时候,这就是正见,这就叫做正定聚。他就决定不会退转的,变成邪定聚了,不会有这样的事情。这是正定聚这么讲。若是邪定聚呢,什么叫做邪定聚?就是邪见。他观察有我、我所的,什么都是真实的,在这里起贪瞋痴,造种种罪业。你为他讲佛法,他不听这一套,他是邪知邪见,那叫邪定聚。还有一个不定聚,就是他也没有正见,也没有邪见,这种人。就是遇见好因缘就好,遇见坏因缘就做恶事,那就是不决定的。「三聚差别行」,也是像稠林似的,这里面有很多很多事情。这在《十地经》里面有更详细的说法。「是名一切近稠林行」,就是分这么十一条。

「言稠林者」,这是解释这个总名字。「众多义故,难知义故」,就是多的意思,你的烦恼、你的业力、你的果报,这惑业苦的事情很多很多的。「难知义故」,其中的道理也不容易明白,所以叫做「稠林」。「如《十地经论》释」,就是世亲菩萨,《十地经论》是世亲菩萨造的,那上面有解释。

「如此杂染如此清净者」,这句话怎么讲呢?「谓染净法」,就是染污法,或者是清净法,这句话就指这个说的。当然这个染污法就是贪瞋痴的烦恼,清净法就是戒定慧了。「由此杂染由此清净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谓染净因」,染净的原因。它不是没有理由的就染污,就清净了,是有理由的,有原因的。「所杂染所清净者:谓染净识,染法相应不相应故」,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这一念心本身也不是染污,也不是清净。它接触染污法,它就染污;接触清净法,它就清净,所以这是「谓染净识」。「染法相应不相应故」,我们这一念心,有的时候染法相应,有的时候染法不相应。就是清净法与它相应的时候,染污法就不相应;染污法与它相应的时候,不染污法就不相应。就是它本身也不是染污,也不是清净。就像那个皇帝他不是一个有主意的人,那个宰相是好人,他就会做好事;如果不是好人做宰相,他就做坏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唯识上说这个道理,「心是无记的」,它这么讲。和这个孟子说「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另一件事。佛教的理论,「心是无记的」,我感觉这个说法是合道理。「性本善」,为什么会有恶人呢?你怎么解释?当然也会说出个理由来,但是不如说心是无记的,它若与善法相应的时候,那么心就是清净;它若与不善法相应,心就是染污的;这么说比较合道理。这样说呢,我们增长善法,消灭染污的染污法,我们应该这样做!若是说心本来就是恶的,那人就没有希望成为善人了。如果说本来就是善的,那也很难成为恶人了。若说是心无记,就没有这个问题,说是善、说恶,就容易通过去。

我小时候不是在城市的学校读书,是在乡村的私塾,只是学一点文学,就是学《四书》、《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因为小时候学过,实在也不大懂,等到出家以后,学习佛法,到书店去看见有《四书》,心里欢喜就买了,有时候会读。这一读呢,就有问题了。有什么问题?我本来是对天主教、基督教有一点疑问,什么疑问呢?就是我们汉人,有的人很有学问,他去相信天主教、相信基督教,他相信!我们中国的有学问的人,为什么也会相信呢?或这么疑惑。等到我自己一读《论语》的时候,忽然间这个问题解决了。原来我们《四书》上看出来,孔夫子是相信上帝的。可知道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之谓性怎么讲?怎么讲这句话?天命,命者赋也,赋就是给你的。「性」是什么?就是心嘛。你这一念心是天老爷给你的;白话就是这个意思啊!这么讲。这个和佛法的道理,完全是不符合的呀!所以我们一个大法师啊,提倡儒家的道理啊,你说别的可以,「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还可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这还可以,这个是有道理!但是真是深一层讲道理的时候,就有问题!我现在若是读《论语》,我可以用佛法的态度写一篇文章的;就是感觉出来有问题。但是我若是不学习佛法的时候,这个事办不到;你读《四书》的时候,你不能够表示出来佛法的态度,你表示不出来。佛法这个道理怎么讲?你若不学习佛法,你能说出来吗?你说不出来的。

「所杂染所清净者:谓染净识」就是我们这一念清净心。这一念心被染污了就叫染污识、被清净了就叫清净识。「染法相应不相应故」你为什么叫做染净识呢?与染法相应就是染污识。为什么叫做清净识?不与染污法相应,那就叫做清净。

「若染净法堕不决定,名非一向」说这个人他现在的程度,他究竟是清净?是不清净?堕不决定,堕者属也;属于不决定。也不是决定清净、也不是决定不清净,那就叫做非一向。「若堕决定,名是一向」就是决定是清净的,这是一向;若是决定不清净,也是一向。「亦染亦净,名通二种」就是这个人有的时候清净、有的时候不清净,这就是通二种。「如是一切稠林行摄,随应应知」,这么多的稠林行,都是很难解的事情,属于稠林行所摄,随其所应,应该知道。这是说众生有各式各样的差别,你若为他说法的时候,能把他们转化为清净的、转化为佛教徒、能可以转凡成圣。就是说法有这样的作用。

 

申四、成大法师(分二科)    酉一、明领受

如是菩萨于说法中方便善巧,于说所作方便善巧,于一切种成大法师,获得无量陀罗尼门,于一切种音词支具,剖析善巧,辩才无尽。

这是第四科,成大法师。就是第九地善慧地菩萨,可以称之为一个大法师,分两科,第一科叫明领受。「如是菩萨于说法中方便善巧」说不动地菩萨进一步成为善慧地的时候,这位菩萨于说法中方便善巧。为众生宣扬佛法的时候,他在法这方面,他有善巧的智慧;他有这样的善巧为方便,能为众生说法。这个善巧是通达佛法的意思。「于说所作方便善巧」对于说法发生的作用这一方面,他也善巧;他知道发什么作用、宣扬这样的佛法会有什么作用。

我讲个故事好不好?就是佛在世的时候,当然托钵乞食是常有的事,但是这个时候,佛有一点事情:天天到这个婆罗门家里乞食。因为来的次数多了,这个婆罗门心里就想:这个沙门很奇怪,天天到我家乞食,好像我欠他债似的,他心里想嘴没说。这时候佛说话了: 「时雨数数堕 五谷数数成 数数修福业 数数受果报 数数受生法 故受数数死 圣法数数成 谁数数生死」时雨数数堕,这个时候需要下雨,今天也下、明天也下。五谷数数成,这谷││种的包米、种的什么……,因为时雨,它须要嘛,天天给它雨,就可以丰收了。说我天天来到你的家,向你乞食,你就可以数数得大福报啊!我常常来化缘,对你好啊,没有什么不好啊?其中又说,圣法数数成,你若学习佛法,今天也学明天也学、今天修止观明天也修止观,不怕腿疼、也不怕辛苦,就可以得圣道了!你若是在世间受福,或者人间天上受福、天上人间受福,就数数生、数数死;若是得了圣道呢,谁数数生死,说这个偈颂。「哎呀,这个人是有道的人啊!他能知道我心里的想法。」他心里就欢喜了,就把佛的钵拿到屋子里去,盛满很丰美的饮食,供养佛。佛不受;你给,我不要。怎么不受?你这一钵的美饮食,是因为说法你才给我。不受,怎么办呢?佛说:「你可以放在少许的草地上、或者是没有虫子的水里面,放在那里面。」「好!」他就放在没有虫的水里面,放在里面,那水就沸腾起来,就像放在热铁上似地沸腾起来,冒烟了。「哎呀,这个人有这么大的神通!」立刻就安排安排,随佛到庙上出家了,就受戒啊。受戒的时候,佛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就变成一个出家人了。变成出家人,然后修学四念处就得阿罗汉道了,这境界是这样。这就是于说所作方便善巧;佛预先知道这样做,天天去乞食就可以度化他、可以得阿罗汉道,就知道这个事情,但是这是要佛菩萨才可以知道,平常人谁知道这个事情啊?「于说所作方便善巧」你这个方便会发生这个作用,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这样子的。不是说所有的人,我天天到他家乞食,他得阿罗汉道吗?不是的。这样子呢,就是佛菩萨能知道这件事。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同人家说法,也未必说得那么合适、能发生什么作用都不知道。

「于一切种成大法师」说是这位菩萨啊,佛法也方便善巧、说法所作也方便善巧,所以这位菩萨在一切种类的情形下,都能做大法师,我们平常人做不到这个事情。「获得无量陀罗尼门」说这个人,他成就了无量的陀罗尼门。这无量陀罗尼门,说个白话、浅白地讲,就是有学问!陀罗尼的门是什么?就是文字啊。字,一个字一个字的,他有这个善巧,那是无量的陀罗尼门成就。陀罗尼翻个「总持」。什么叫做总持?就是我们的念心所,有不可思议的念力。譬如说《法华经》他念一遍就能背下来,永久不忘;《华严经》、《大般若经》都是一样,永久不忘。而这些都是文字的佛法,文字是它的门。你若是不认识字,这件事完全是不成功了。成就无量陀罗尼门,就是说这位菩萨的心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佛法,这个意思。

「于一切种音词支具」就是对于一切种类的佛法,他用无量的音词、言辞、音声,「支具」支是一部分;具是圆满的。圆满的佛法,这一个法门是圆满的学习了,其中有各式各样、一部分一部分的叫作支。「剖析善巧」就是音词、文句里面有无量无边的道理,他能分析的很清楚,这样的智慧,所以叫剖析善巧。一切种音词支具这是四无碍辩里面的辞无碍辩;前面说获得无量陀罗尼门,其实也就是法无碍辩;剖析善巧,这句话里面应该有义无碍辩;辩才无尽就是乐说无碍辩,这就是四无碍辩。

 

酉二、显堪能(分三科)     戌一、标

成就如是法陀罗尼,领受堪能,菩萨由此胜无碍解引发言词,能坐如是微妙法座。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领受,领受四无碍辩,第二科是显堪能,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成就如是法陀罗尼」说这位善慧地菩萨,成就这样的法陀罗尼;有义陀罗尼、有法陀罗尼、有咒陀罗尼、有忍陀罗尼。「领受堪能,菩萨由此胜无碍解引发言词,能坐如是微妙法座」这位菩萨有这样的殊胜的四无碍解,引发的言词能坐如是微妙法座,他坐这个法座上为众生说法;能无障无碍成大功德。这个微妙法座,在《十地经论》上有很多的解释。

 

《披寻记》一六一○页:

于一切种音词支具等者:谓佛宣说相应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名句文身所有言论,是名一切种音词。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甚显了语,易悟解语,乐欲闻语,无违逆语,无所依语,无边际语,是名一切种支具。于此一切,由已获得无量陀罗尼故。闻已不忘,善解法义,由是说言剖析善巧。能以无量差别门为人演说,由是说言辩才无尽。即由是义,名为成就法陀罗尼领受堪能菩萨应知。

这个我们前面都讲过,不知道各位可记住吧?

「谓佛宣说相应」相应就是它与道理是相应的;因缘所生法,它是有道理的,佛宣说的文句与道理相应,所以叫相应文句。「助伴」是什么呢?就是你这一段文这样讲出来以后,还有一段文来支持这一段文,使令上面一段文能够成立,那叫做助伴。「随顺」是什么意思?是解释。随顺那段文的正义去加以解释。「清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用的文句非常显了,很显著、很明了。

「有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样宣说了佛法,能入到你心里面去,能发生作用,不会说是你说佛法,他在那儿打瞌睡,你就没入到他心里面去;那就不是了。「相称应顺」,你说的佛法和这个人的根性相称,随其所应而为说法;这个人根性是利根人,你说的佛法和他不相应,就是不相称了,也就是不顺、不应顺。「名句文身所有言论」就是前面这个相应的名句文身所有言论,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这些名句文身所有言论。「是名一切种音词」,一切种音词就是指这些说的。

「成就最上首语」,最上首语是什么意思?就是涅槃为上首,就是你这一段话,以涅槃为中心,是劝人去发心得涅槃、得圣道。你说了老半天,并不是劝人发心出离生死得涅槃,那就没有这个意思了,就是不具足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说你劝人发心愿得涅槃这件事,用的那个语言非常的美妙,就是音声非常美妙。

「甚显了语」就是所要说的道理,用这样的文词很容易显示出来。「易悟解语」,对方听见了容易明白。「乐欲闻语」,对方听见了,他还不知足、还继续愿意听,他没有厌烦,继续愿意听你的话,因为什么呢?里面有道理,能引出来很深奥的法义,所以叫做乐欲闻语。「无违逆语」,说出来的话欢喜听,他不会说:我不高兴,你不要讲了,我不愿意听了,不会这样子。「无所依语」,我说这个话就是愿意你发道心,我不希望因此得到什么名闻利养,说「你要对我有信心、你要归依我」,没有这个心情。

「无边际语」就是这个人的辩才广大无边,所以叫无边际语。「是名一切种支具」,这就是一切种支具。「于此一切,由已获得无量陀罗尼故」,说这个人为什么有这么大、这么多的辩才无碍呢?因为他已经获得无量陀罗尼的原因。「闻已不忘」,这个菩萨听佛说法以后他不忘,所以叫陀罗尼。「善解法义」,对于佛说的法和义他很容易明白的。「由是说言剖析善巧」。「能以无量差别门为人演说」,这位善慧地菩萨他能够无量差别门为人说法的,就是他说法的态度各式各样的,各式各样的不同,为人说法,「由是说言辩才无尽」。「即由是义,名为成就法陀罗尼领受堪能菩萨应知」结束这一段文。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9)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悲救度如母众生[栏目:传喜法师]
 55 悟与不悟[栏目:活得快乐]
 水缸里的秘密[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华严座主释应慈[栏目:华严文集]
 漫谈修学佛法的重要性 12[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6-1[栏目:常福法师]
 总摄大乘纲领论[栏目:韩镜清教授译著]
 居士把寺院的东西拿回家犯盗戒吗?[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二节 袈裟的种类及功德 二、袈裟的种类[栏目:佛教丛林观]
 往生有分 第二集 某法师率徒众来山请法(81、1、22)[栏目:妙莲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