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3

辰五、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分二科) 巳一、问

云何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

这是第五科,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分二科。第一科是问,怎么叫做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呢?这是问,下边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分十三科。第一科是由法明入成满得入,又分二科。第一科明趣入。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十三科)

申一、由法明入成满得入(分二科) 酉一、明趣入 

谓诸菩萨先于增上心住,以求多闻增上力故,已得十法明入;由此十法明入,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超过增上心住,入初增上慧住。

这第一科是明趣入。「谓诸菩萨」,「诸菩萨」应该是指增上心住,就是他已经成就了初极喜住及二离垢地及三发光地,成就了发光地。成就了发光地,就是他的修行达到了发光地的程度,在这个程度的诸菩萨。「先于增上心住」,这个「先」就是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之前那个时候的程度,是增上心住,就是成就了四禅。「以求多闻增上力故」,到这个时候,他还希求能够博学多闻,多闻佛法,他这个愿望「增上力故」,有强大的力量,就是已经达到这个程度,他对多闻佛法这方面他的愿力还是很强的,这和我们在凡夫地不一样,凡夫地的时候,也有人愿意学习佛法,但是也有人不愿意学习。

「已得十法明入」,因为多闻增上力故,他已经成就了十种「法明入」。前面解释过法的明,实在来说、简单的说,这个「法」就是第一义谛;这个「入」是入于第一义谛,就是智慧,他成就了十种法明,契入了第一义谛。「由此十法明入,成上品故」,由于这位增上心住的菩萨,他对这十种法明入「成上品故」,他不断地努力精进的修行,成就了最殊胜的境界,不是中品和下品,他是上品。「极圆满故」,「上品」就是极圆满的意思;就是在那个程度之中他这十法明入的智慧很圆满。「超过增上心住」,这时候他的程度就超过了增上心住的那个程度了。「入初增上慧住」,就是进入到初一步的增上慧住,就是觉分相应增上慧住,是达到这个程度了。那么这是叫做「趣入」。现在什么叫做「趣入」?就是增上心住学习十法明入,到圆满的程度,就趣入到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了。这是第一科是趣入,第二科是释略义。

 

酉二、释略义

如是十法明入文辞,如契经说,应知其相。 

这个「十法明入」它的「文辞」,就是文句,在文句上列出来有十法明入的。「如契经说」,就是〈十地品〉说。「应知其相」,你去读〈十地品〉、读《十地经》,你就会明了十法明入的相貌了。这是释略义。

《披寻记》一五八八页:

如是十法明入文辞等者:谓依智明能入如来所说法中,名法明入。《十地经》说;若菩萨得第三菩萨地具足清净明已,欲得第四菩萨地者,当以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何等为十?一、思量众生界明入,二、思量世界明入,三、思量法界明入,四、思量虚空界明入,五、思量识界明入,六、思量欲界明入,七、思量色界明入,八、思量无色界明入,九、思量胜心决定信界明入,十、思量大心决定信界明入。菩萨以此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今指彼经,故说应知。

「如是十法明入等者:谓依智明能入如来所说法中」,这是解释这个法明。「谓依智明」,这是说你根据、依据你的智慧的「明」,能契入到佛所说的法里面,佛所说的法要根据你的智慧,你才能够理解。能理解,就叫做「入」。当然这个法有教法、有行法、也有理法。「明法入」,这法明入是这种解法。「《十地经》说」,这个「文辞」,十法明的文句是在契经上的,现在这里从《十地经》上引来说。「若菩萨得第三菩萨地,具足清净明已」,若第二地菩萨他成就了第三菩萨地的时候,那就是发光地。「具足清净明已」,这个「具足」也就是成就;成就了清净的智慧「已」,圆满了。「欲得第四菩萨地者」,这个时候这位菩萨他的无上菩提心没有满足,他还想要成就第四菩萨地。怎么样呢才能成就呢?「当以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他应当学习十法明入才能够进入到第四地的。这十法明入,是「何等为十」?那十种呢?这下面就列出来。

「一、思量众生界明入」,这是一种。「二、思量世界明入」,这是第二种。第三种是「思量法界明入」。第四种是「思量虚空界明入」。第五种「思量识界明入」。第六种是「思量欲界明入」。「七、思量色界明入。八、思量无色界明入。九、思量胜心决定信界明入。十、思量大心决定信界明入。」这是把十法明入的名字、名称列出来。「菩萨以此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今指彼经,故说应知」,现在《瑜伽师地论》的文就说是「指彼经」、指彼《十地经》,所以说「菩萨应知其相」,在下文再解释,这里就是列出来十种名字。

 

谓若彼假设、若于中假设,若由此假设、若平等胜义、若染恼故、清净故、成染成净,若由系缚烦恼所染、若由无上清净所净、当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说义。

「谓若彼假设、若于中假设」,这一段是本论解释十法明入,是这样意思。「若彼假设、若于中假设」,这是第二句。「若由此假设」,是第三句。「若平等胜义」,这是第四。「若染恼故、清净故、成染成净」,这是第五句。「若由系缚烦恼所染」这一句话呢是三句,是六、七、八这三句。「若由无上清净所净」,这是第九句和第十句。「当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说义」,这十句就是十法明入的简要的道理,这就是《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把《十地经》的话,简单的解释完了。

《披寻记》一五八九页:

若彼假设等者:如经思量众生界明入,名彼假设。思量分别众生界假名差别故。如经思量世界明入,名于中假设。思量分别依处假名差别故。如经思量法界明入,由此假设思量分别善不善等诸法差别故。如经思量虚空界明入,即此平等胜义思量虚空无尽相故。如经思量识界明入,即此成染成净识为染净所依止故。如经思量欲色无色界明入,即此系缚烦恼所染。如经思量胜心大心决定信界明入,即此无上清净所净。烦恼不染,名为胜心。不舍有情,名为大心。

「若彼假设等者」,这前边《瑜伽师地论》的文,这一共是十句。「如经思量众生界明入」,这「如经」就是前面的《十地经》。《十地经》上第一句话「思量众生界明入」。「名彼假设」,那句话的要义是什么呢?就是这里说「若彼假设」这句话。这句话怎么讲呢?这句话就是「思量分别众生界假名差别故」,《十地经》的文和《瑜伽师地论》会合起来,才用一句话来解释。「思量分别众生界」,众生这句话是假设的,就是色受想行识和合起来,假名叫做「众生」,实际上没有真实的体性,这里面「我」是不可得的,假名叫做「众生」就是了,就是这么意思。「思量分别众生界」,众生界是假名字,但是也有很多的差别,这是天、这是人、这是菩萨、是阿罗汉,这也是差别故。这是二个第一句解释完了。

「如经思量世界明入,名于中假设」,这是解释第二句。《十地经论》上的第二句是「思量世界明入」,那么在《瑜伽师地论》的第二句是「于中假设」,这二句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思量分别依处假名差别故」,用这一句话解释那二句话。「依处」是什么?就是指色受想行识说的,以色受想行识作假名的依处;因为色受想行识和合,名为「众生」,五蕴就是依处了。是不是?这是第二句解释完了。

「如经思量法界明入,由此假设思量分别善不善等诸法差别故」,这是第三句。《十地经》上的第三句是「思量法界明入」,《瑜伽师地论》第三句「若由此假设」思量的分别,这个「假设」就是众生是假设、色受想行识其实也是假设;但是这里面去思量的时候,有「善」、有「不善」、有「善不善」这个差别、不一样,比如说三恶道那就是不善,人天就是善;那么出世间的呢,还有无漏的善法了,是有差别的。

「如经思量虚空界明入」,就是《十地经》上的第四句,《瑜伽师地论》的第四句「若平等胜义」,这二句是怎么解释呢?这是「如经思量虚空界明入,即此平等胜义思量虚空无尽相故」,「思量虚空界」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平等胜义」,那就是第一义谛了。第一义谛在一切法上说是平等无差别的,也就是思量虚空没有穷尽相,第一义谛也是无尽相的,就是用虚空无尽解释平等胜义。

「如经思量识界明入,即此成染成净识为染净所依止故」,《十地经》上这个思量识界明入,这是第五句了;这个论上的第五句是「若染恼故、清净故成染成净」,这个染污和清净都是由识的分别成就的,染也是分别、净也是分别,由分别而成就了染、成就了清净,这个染污清净成就了以后,又以识为依止处,这阿赖耶识是它的依止处。

「如经思量欲色无色界明入」,这是六、七、八句。这六七八句是什么意思呢?「如经思量欲色无色界明入,即此系缚烦恼所染」,就是《瑜伽师地论》这一句话「若由系缚烦恼所染」,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系缚烦恼的染污境界,所以就用这一句话解释那三句了。

「如经思量胜心大心决定信界明入」,这是经上第九句和第十句,「胜心」、「大心」。「思量胜心决定信界明入」,这是第九句,第十句是「思量大心决定信界明入」;就是一个胜心、一个大心的不同。「即此无上清净所净」,《瑜伽师地论》这是一句,就是「无上清净所净」,这个「胜心」和「大心」是无上清净所成就的清净。「烦恼不染名胜心」,这下面解释什么叫做「胜心」。就是烦恼不染污他,那就叫做「胜心」。「大心」是什么意思呢?「不舍有情」,这是慈悲心了;不弃舍众生的苦,要度化一切众生,叫做「大心」。这样解释这最后这二句。「当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说义」。这样子《披寻记》的解释,把经上的和《瑜伽师地论》上的这二十句解释完了,这样也应该是明白了。 

 

申二、得熟智法

是诸菩萨住此住中、如契经说:不坏意乐而为上首所有十种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皆悉成就。长如来家,得彼体法。

前边第一科是由法明入成满得入,这一科讲完了。现在讲第二科,得熟智法。

「是诸菩萨住此住中」,这么多的菩萨安住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安住在这个住里边。「如契经说」,这是《瑜伽师地论》在说话,就是说那个《十地经》。「不坏意乐而为上首」,安住在这个觉分相应增上慧住的时候,他内心有不坏、不可破坏的意乐,这是最殊胜的。「所有十种能成熟智」,这第一句就是不坏意乐,一共有十种能成熟智,这不坏意乐也是这十种能成熟智的第一句。「能成熟智」,就是能成熟善根的智慧;善根是所成熟、智慧是能成熟的。所有的十种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由这十种智慧成熟了他的善根,这些善根皆悉成就了。「长如来家」,他已经生如来家,就是在初极喜地的时候、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就已经证入第一义谛了,现在在第一义谛里边,他的智慧继续的增长。「得彼体法」,得如来的体法;如来的「体」,就是大智慧、大慈悲。简单说就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五八九页:

如契经说不坏意乐而为上首等者:《十地经》说:以十种法智教化成熟:一、不退转心故,二、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尽故,三、分别观生灭行故,四、分别观诸法自性不生故,五、分别观世间成坏故,六、分别观业有生故,七、分别观世间幼盘故,八、分别观众生世界业差别故,九、分别观前际后际差别故,十、分别观无所有尽故。诸佛子!菩萨如是十种法智教化成熟,即于如来家转有势力得彼内法故。此说十种能成熟智,智成熟法,如彼应释。当知此中唯取经意,名如经说。菩萨十法明入,说名能成熟智,由能成熟他有情故。要以十法为依,方能令彼智得成熟,是故复说智成熟法。即此十种法中不退转心为初,是故说言不坏意乐而为上首。于如来家转有势力,是名长如来家。得如来身所有诸法,是名得彼体法。谓即十种法智教化成熟有情故。

这位菩萨他学习十种法的智慧,他也教化众生,令众生善根成熟,他也令自己的善根成熟,「教化成熟」。这个「教化成熟」是简单的赞叹十种法智的相貌。下边列出来十种法智。「一、不退转心故」,就是他这个清净的大智慧和慈悲,不会失掉的。这个不退转,前面《瑜伽师地论》的文叫「不坏意乐」,就是用「不坏意乐」的这句话来解释这个「不退转」,如果你这个意乐坏了,就是退转了;你不坏意乐,也就是不退转的意思。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是「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敬故」,他对于佛法僧三宝,他是决定有恭敬心的。这里面表示什么意思呢?教行理是法宝。从深浅上来说,教行理这个「理」是法宝,是最深奥的;「教」,是浅薄的;中间的就是「行」,行法宝是中间的。但是他对于法宝,第一义谛是恭敬,对浅薄的教他也恭敬、也有恭敬心。那么对佛宝,佛现出来大威德的境界,那当然是恭敬,但是佛有时候也现众生相。现众生相你恭敬吗?但是这位菩萨也是决定恭敬的,因为我们平常人,我们肉眼不认识,那这些法身菩萨他的慧眼是很深奥的,他能知道,所以他是决定恭敬的。佛法僧,「僧」是指圣僧说的,不是指凡夫僧。但是这些菩萨对凡夫僧,那他也是恭敬的,所以是「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尽故」。

我们不修止观的人,就是看见佛的时候,也是用普通的分别心去看佛,修止观的时候,有的时候相似的深入第一义谛,稍微好一点。但若你不是向道上会呢,那也是虚妄分别。菩萨的境界的时候,「如来者诸法如义」那他有平等的境界,所以对三宝决定恭敬。「毕竟尽故」,那个不恭敬心是一点也没有,他没有这个虚妄分别,说「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尽故」,我想这句话放在桌上,作座右铭都很好。你常常记住这句话,平常遇见一些放逸的境界的时候,而你能够不放逸,你能够体会是诸法如,你这样做呢,对自己的品德有帮助,如果你不修止观呢,那完全没有这种事情。就说是对法宝的恭敬,这个经本子,这是教、语言文字的法宝,我们对它有恭敬心吗?所以这句话是决定恭敬毕竟尽故,不是已经在常寂光净土那个境界,就是一般的凡夫境界,但是在修止观相应的时候,他有这种意味、有这个深义的,「决定恭敬毕竟尽故」。

「三、分别观生灭行故,四、分别观诸法自性不生故」,这个分别观生灭行故,就是不是无分别观,分别观,分别观察一切法是有因缘。「生」是有因缘才能生,因缘变化了,所生法也就变化了;或者说是剎那生剎那灭,是有这种境界。而再深一点说呢,是顿生顿灭,这一切法一剎那间现起了,一剎那间完全没有了。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现在有一颗树,它有三尺高,若说顿生顿灭呢,这个三尺高是一剎那间现起的,不是说昨天有二尺高,今天又长了一尺,这一尺是今天长的、二尺是昨天前天长的,是逐渐长高的,那不是顿生顿灭。所以修止观的时候,说是「阿赖耶识生一切法,这个种子变现一切法是顿生顿灭的」,这句话有一点不容易懂。

我再重说一遍。就是这三尺高,它是一剎那间就现起了,一剎那间就完全灭了,等到三尺零一寸的时候,说第二天又多长了一寸的时候,那不是说是那三寸高是昨天长的,这一寸是今天长的,不是!今天这一剎那间三尺零一寸就现出来了。而明天、后天或下一个月长一丈高了,一丈高也是一剎那间现起的,而不是前后次第生的,可是也包含次第在里边,总而言之,说这三个月内这树长一丈高了,长这一丈高也应该是说,初开始长多高的,第二天、第三也可以这么计算,但是在剎那生灭中不是这样意思,它是一剎那就现前了的,但是前后剎那不一样,昨天的一剎那现二尺高,今天一剎那现一丈高,是这样意思。所以一个人身体的生灭也是这样子,也是剎那的,这叫做「分别观生灭行故」。

其中我们说这个种子,你在熏修善根的时候,就是栽培善根的种子了。栽培善根的种子是怎么样栽培?我们也是举个例子。比如说是我修止观,我修我空观,我修法空观,我初开始修我空观、修法空观的时候,我就是心里面稍微的寂静住一点,然后作如是思惟。这时候你栽培的我空观、法空观的种子,假设的话,有十度的力量,等到第二天你修观的时候,有可能是十一度,可能十二度,那这什么情形呢?我们可能是说,你昨天栽培那善根种子,那个是所熏习的,你今天修观的时候,就把昨天栽培的善根种子加强了力量了,还是那个种子,我们可能会这么想,其实不一定,不应该这么想,今天栽培种子,不是那个昨天栽培种子;今天栽培的种子是另一个种子了,它的力量比昨天大一点,就是这样子。当然还可以说就是种子力量增长了,这么说是对的,但是不是同一个种子,不是的!所以这个「生灭」,「生」和「灭」,你要去思惟一下子!这是「分别观生灭行故」,就是你做差别的观察的时候,一切法的顿生顿灭的有增、有减的差别。

「四、分别观诸法自性不生故」,这个「诸法自性不生故」,这一切法它本身的体性,是没有生灭的,在因缘生法上看,诸法有生有灭,但是在法的自性上看,是无生无灭,生灭不可得,那这样子在遍计执的这一切法上看,那它本性是无所有的,是没有生也没有灭的,是自性空寂的。这个时候还是分别观,就是内心作如是思惟分别,作如是观察,「诸法性不生故」,自性不生也就不灭。「五、分别观世间成坏故」,这世间我们容易思惟到器世间,世间的成就、世间的破坏,但是世间也包括五蕴世间,这色受想行识因缘和合了,就成就了,因缘没有了也就破坏了。这个成坏和前面的生灭,「生灭」是微细的,「成坏」是粗显的境界。

「六、分别观业有生故」,这个业就是我们的这个,由内心的发动表现在身语上,就有了业。有了业的时候,但是微细的说,我们修止观的时候,没有表现在身语上面,只是内心的分别,但是长时期的这样修呢,它力量就强大,所以这也就是业,分别观业是有生起的事情。这业有生起有二个情形,一个是它这个业你熏习成为种子之后,它没有现行的时候,它是不变动的,但是业若现行的时候呢,那就有变动。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我们拜佛,拜佛你在内心里面,拜佛是心,也表现在身上面,如果你若再念佛名号的时候,那也就是通于三业了,这样造成的功德也是随人因人而异,假设这么说,拜佛的功德,你可能会七番的在六欲天受福、享福,就是由四王天到他化天,这是一番;然后再由四王天到他化天、再由四王天到他化天,一直七番的去享福。但是到六欲天去享福的时候,这是你拜佛的业力,那个福业现行了,经过七番以后,这功德结束了,假设我们说是这样情形。如果说是没有现行,你拜佛是有功德,但是那个功德在你阿赖耶识里面贮藏着,它没有现行,没有现行的时候,也可能经过几千万年,但是那个业力不变,若是现行的时候得福报的时候,它开始减少了。反正就是七番,在六欲天享福七番,而后结束了,再没有第八番、第九番,没有了,这有这个差别。它若不现行的时候,它不变动。

我们昨天说那个,前一剎那的事情,不能到第二剎那,如果是前一剎那到第二剎那的话,那就是常见,说不到第二剎,那是断见,那没有了嘛!就是这里有常见、断见的问题。现在说我们拜佛,或者做其他的功德的时候,或是这位同梵行者,他有病了,那我们去照顾他去,那可能你将来得的福报,有可能从四王天到他化天七番受福,有可能是这样子。但是没有现行的时候,它不动、它不变动,它就是由前一剎那到后一剎那,可能几千万年也不变动,可能是这样子。但是一得果报的候,就开始减少了,它的力量开始减少,这不同的。这是「分别观生灭行故、分别观诸法自性不生故、分别观世间成坏故」,就是有这些的差别相。「分别观业有生故」,前边这个「分别观世间成坏故」,这应该是在果报上说;「分别观业有生起故」,这是在因上说,「业是因」,由业因而得果报。

「七、分别观世间涅槃故」,这是佛教徒了,佛教徒学习圣道的时候,观世间就是涅槃、生灭就是不生灭,这是不同了。这个事情呢,我们若学习《金刚经》、学习《瑜伽师地论》,你通达了第一义谛的道理,你去拜佛、你去做种种功德,这里边有无漏的成分,有圣道的成分,将来得果报不一样。如果我们不愿意学习佛法,那你用虚妄分别心去做功德,用虚妄分别心的时候,就是有所得的分别心去拜佛,去做功德的时候,你这个功德它没有圣道的成分。没有圣道和有圣道有什么不同?有圣道的功德无穷无尽的,你做这个功德将来也是,有可能也还是由四王天到他化天七番的享福,但是它不能完的,你七番享福完了,他还有力量叫你得无上菩提,还向前继续向前进。你若不学习佛法,你没有无所得的智慧,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这个有漏的功德到时候就结束了,结束就没有了。

不过这里若再多分别一点,我们只要是出了家,只要是在佛法僧里边,虽然是有所得的分别心,它也还会因此展转地引发,还是能得圣道;如果说不是在佛法里面,社会上一般的功德,一般的功德你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那就是在世间上享福,享那么的多的福就结束了,就还是一样,和那没有做功德的一样,还在生死里流转。但是在佛法里边栽培功德,那就不同。但是若是我们在佛法里面学习了圣道,我们到社会上做功德,那和一般的人不一样,他也和在佛法里面栽培功德一样,因为那里面有般若的气氛,你学习了佛法,你用佛法的智慧去做这个功德,这个那和一般的在家人、不学习佛法的人做功德不一样。所以做功德这件事,就是你那个动机,你完全没有佛法的气氛,都是有漏的功德,到时候就结束了,你有佛法的气氛,它无穷无尽的,就是由你那个动机来决定的。当然最明显、最有力量的一点,就是学习佛法深入一点,你拿到无所得的智慧,用这个智慧去做功德,这不可思议,要知道这一件事,所以你学习佛法:「我辛苦啊、我头疼、那地方又下大雪!」功不唐捐,没有白辛苦!你没有白辛苦的。「分别观业有生故」这是因,「分别观世间涅槃故」那这是佛教徒了,他就在一切法上寂灭相,这是无所得的智慧。

「八、分别观众生世界业差别故」,众生的世界是业的差别;为什么他享天福、为什么他在人间做国王,这业差别不同,为什么这个人跑到地狱去了,佛教徒也会有这个事情,也会跑到地狱去了,也可能到天上做天王去了,「分别观众生世界业」的「差别故」。学习唯识,你若修止观的时候,这个刺激性是很大的,众生的世界完全是内心的分别所变现的,不是离开了你的心有世界存在的。「九、分别观前际后际差别故」,以前你是生死凡夫,在生死流转,现在得无生法忍了,前后是有差别的,「分别观前际后际差别故」。

「十、分别观无所有尽故」,这些差别境界上实在都是没有差别的,都是寂灭相的,「分别观无所有尽故」。「诸佛子!菩萨如是十种法智教化成熟」,下面是总说了。菩萨如是有十种法的智慧,或者是佛来教化你,你的善根成熟了;或说你教化众生,令众生善根成熟了。「即于如来家转有势力」,总而言之,你是常常有这样般若的,在你内心里面运作,你心里面运作呢,「即于如来家转有势力」,就在第一义谛上你的无所得的智慧,逐渐逐渐的有力量、力量增长了,「转有势力」。「得彼内法故」,就是成就了大智慧和大慈悲。

「此说十种能成熟智,智成熟法,如彼应知」,「此说」这里边说到十种成熟法,能成熟法,能成熟智,智成熟法;「如彼应知」,就是如彼《十地经》上说,或者《十地经论》有解释。「当知此中唯取经意」,这里边说的是取的经里边的意思,就是没有把那个文引来,只是那个文的义而已。「名如经说」,举经上文句所含的义,所以叫「如经说」,不是指文句说的。「菩萨十法明入,说名能成熟智」,十法明入也就叫作「能成熟智」。「能成熟他有情故」,能令他有情的善根得成熟故。「要以十法为依,方能令彼智得成熟」,要这十法为依,前面是引这十法为依,你这样学习才能令智得成熟,「令彼智得成熟」。「是故复说智成熟法」,这智所成熟,智是能成熟的。

「即此十种不退转心为初」,这十种法的智慧你不失掉,成就了以后,你心里你这个智慧心不失掉。「是故说言不坏意乐而为上首」,那么这个「不退转」也当作「不坏」的意思;「而为上首」,「为上首」就是第一句。「于如来家转有势力,是名长如来家」,「长如来家」就是这么讲,就是在如来家的时候,展转的有力量,就是长时期的在第一义谛上修止观,你的智慧逐渐逐渐的增长,就有力量。「得如来身所有诸法」,就成就了佛的身,所有的诸法,所有诸法,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无边的功德法。「是名得彼体性。」「谓即十种法智教化成熟有情故」,也就是这样意思。「教化成熟」就是因,你内心里面成就这样的功德就是果了。当然到成佛的时候,果才是圆满的。

 

申三、修习菩提分法

观一切种菩提萨埵增上力故,修四念住而为上首、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这是第三科叫修习菩提分法,前面第二科是得熟智法。「观一切种菩提萨埵为增上力故」,「菩提」就是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清净的智慧;「萨埵」就是勇猛的意思,你勇猛的修学圣道,成就大智慧,你常常的这样做,「观一切种菩提萨埵增上力故」。这个「一切种」就是很多的、很多不同的,这些菩萨为无上菩提而勇猛的修行的「增上力故」。这个「增上力」就是他修止观的力量非常强。修什么止观呢?「修四念住而为上首」,就是身受心法,观察身受心法不可得,这是你开始是这样修行。但是总说起来就是四念住,但是别说就是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四念处是四个、四正勤是四个、四如意足是四个(三四一十二个),另外五根、五力是十个,再加上七菩提分、八正道是十五个,加起来就是三十七。这三十七种法门是「菩提分」,「菩提」是无上菩提,「分」就是因,无上菩提的因,三十七是无上菩提的因。你能如是修行,你是修了菩提因了,你就是有佛性了,可以得无上菩提了。

 

《披寻记》一五九○页:

观一切种菩提萨埵增上力故者:谓观一切种菩提及与萨埵,能令对治修行增长,名增上力。如经观一切智智故,不舍一切众生心故。

「观一切种菩提萨埵增上力故者:谓观一切种菩提及与萨埵」,「一切种的菩提」当然就是很多种的人,去学习这个菩提,或者有大乘的菩提、有小乘的菩提,有声闻菩提、有辟支佛的菩提、有无上菩提。「及与萨埵」,我刚才说萨埵是翻作「勇猛」义,但萨埵也翻作「有情」。前面菩提是法、萨埵是人,或者说是这个人在修学菩提的时候非常的勇猛。「能令对治修行增长」,这位萨埵,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这位已经入了极喜地,乃至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能令对治修行增长」,对治是修行的作用,它能对治烦恼,能灭除去烦恼,这个修行是能灭除烦恼的。

我们若不学习圣道,你的修行不能对治烦恼、不能灭除烦恼。这个修行是修三十七种菩提分,它能对治烦恼,你不断的修行,修行的力量能够增长,这叫做「增上力」。「如经观一切智智故,不舍一切众生心故」,这个经上说的话,叫做「观一切智智」,「一切智」又智,就是佛的一切种智,那就是菩提的意思,佛的无上菩提叫做「一切种智」。「观一切智智故」也就是修一切智智的因,这是你自己用功修行;「不舍一切众生心故」,就是大慈悲心了。前面观一切智智是般若,不舍一切众生心那就是大慈悲,这也就叫做「菩提萨埵增上力故,修四念处而为上首、三十七种菩提分法故」,是这个意思。

 

申四、断微细见执着动乱

如契经说:由于此法、方便摄受勤修习故,最极微细萨迦耶见、执着一切蕴界处等一切动乱、皆得毕竟不现行断。

前面是修习菩提分法,简单说就是修止观,这是第三科。下面是第四科,断微细见执着动乱;这是修止观而能断烦恼的意思。「如契经说」,就是〈十地品〉说。「由于此法方便摄受勤修习故」,由于这位菩萨,「由于此法」,由于这位菩萨对于三十七道品的菩提分法,「方便摄受勤修习故」,他能够善巧方便的,其实就是智慧,「摄受」,就是学习三十七道品;由你的智慧学习三十七道品,叫做「摄受」。「摄受」也有一个意思,就是在你的智慧里边,把三十七道品这个法门在你心里现前,那叫做「摄受」。你想要修三十七道品,而三十七道品不在你心里面现前,那怎么修行呢?是不能修行了。所以这个「摄受」就是在你心里面容受这个法门,也就是这个法门在你心里面明了的现前,叫做「摄受」。「勤修习故」,你不是短时间的修行就结束了,他是精勤不懈怠的、继续不断的这么样修这法门,学习这个法门的缘故,因修学三十七道品的缘故。

「最极微细萨迦耶见、执着一切蕴界处等一切动乱、皆得毕竟不现行断」,就是因此而能灭除烦恼。「最极微细萨迦耶见」;「萨迦耶见」,就是身见,执着有我。「执着有我」,分二种:一种像我们这种人,虽然有我见,但是不明白,不是分明地执着有我,但是也执着有我,实在也是很明白的。你注意吧!人遇见事情的时候,他在说话,他的「我见」就出来了。当然若是不注意,不知道,若不学习这个法门也不知道。学习这个法门的时候,有事情大家讨论的时候,或者遇见事情的时候,很分明地「我见」出来了。但实在并没有很分明地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我」,也并没有那样。说我们出家人,可能是佛学院毕业了,但是问他什么叫作「萨迦耶见」?也可能说不清楚,要是什么样的人,容易说得清楚?修止观的人容易说得清楚,这是一种虽然是有我见,但是说不清楚。

第二种,他能说清楚有二个原因:一个是他认真地学过这件事,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常静坐观我不可得,他是「我见」是分明,清清楚楚地。不愿意学习佛法的人,虽然常在「我见」中活动,实在不知道什么是「我」,还是不分明地。

现在这里说「最极微细萨迦耶见」,这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没有这个境界,这是已经得无生法忍,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五地了,到这个时候,在修四念处的时候,他那「最极微细萨迦耶见」,他都知道,心里面小小地有一点动,都知道。就是执着有我了,我有修行,你们都不如我呀!现在得到什么什么智慧了、得到什么陀罗尼了、得了什么三摩地了,那就有微细的我执在里面,这是我见;是微细的我见,不是粗显的。凡夫我见是很粗显的,那个「我」很明白地出来,自已还不知道。

「执着一切蕴界处等」,这是第二个执着,就是五蕴、或者是六界、或者是十八界、或者十二处等,在这里有执着;执着是真实的,实在这是如幻如化、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不真实,但是就是执着是真实的,这也是很微细的。「一切动乱」,执着我,实在是心里面动乱,执着蕴界处是真实,也是动乱了。这一切的动乱「皆得毕竟不现行断」,由于修四念处、修三十七道品,使令我见、我执、法执;「执着一切蕴界处等」这是法执,前面是我执,我执和法执,皆得毕竟不复现行,就是观我不可得、观一切法不可得,能灭除我执、灭除法执,可以究竟地不活动了,断除去了。

 

《披寻记》一五九○页:

最极微细萨迦耶见等者:此中萨迦耶见与身俱生,由是说言最极微细。此为根本,能生一切余见及与我慢,是名执着一切蕴界处等一切乱动。如是一切皆悉断灭,是名毕竟不现行断。当知此即烦恼对治修行增长之果。

「最极微细萨迦耶见等者:此中萨迦耶见与身俱生」,「身」,就是色受想行识,「萨迦耶见」,就是执着有「我」,执着这个我和色受想行识是同时存在、同时现起的,就是有身体就有我见。「由是说言最极微细」,但是这个相貌是很微细的,不修止观的人是很难明白。

「此为根本」,萨迦耶见这个执着是根本,是一切执着的根本。「能生一切余见及与我慢」,为什么说萨迦耶见是根本呢?因为由此为根本,能够生出来其他的执着、其余的执着。一共是有:萨迦耶见、边执见、戒取见、见取见、还有邪见,有各式各样的烦恼都现起,其余的见都是因为萨迦耶见而现起。「及与我慢」,还有一个我慢,就是感觉我是很高的,所以叫作「我慢」。

「是名执着一切蕴界处等一切乱动」,一切余见及与我慢,这叫作「执着一切蕴界处等一切乱动」,这样说法执是由我执出来,我执是根本。「如是一切皆悉断灭」,就是这么多的见,由于修四念处,方便摄受勤修习故「皆悉断灭」,都息灭了,没有了,「是名毕竟不现行断」。「当知此即烦恼对治修行增长之果」,灭除去这么多的见,这就是「烦恼对治修行」,这个修行能灭除烦恼,灭除烦恼逐渐地增长,灭除很多很多的烦恼,所以这是修止观所成就之果。

申五、制业开业远离习近

由彼断故,一切如来所诃毁业、皆不现行;一切如来所赞美业、如实随转。

这是第五科制业开业远离习近,「制业」,制止的事情要远离。「开业」,开许的事情要习近。常常地、渐渐地亲近修习得成就。「由彼断故」,就是由前面的我执和法执的断灭,所以一切如来所诃毁的事情,皆不现行。当然主要是我见和法执,就是诃斥地,都不活动了。

「一切如来所赞美业、如实随转」,主要是般若波罗密,就是六波罗密了。「如实随转」,而不是虚妄地,它是真实地、相续不断地现起,就成就了。从这段文看出来,说这个人有修行,什么叫作「有修行」?就是灭除了我执、法执,就是这么回事。若灭除我执、法执,这个人表现出来的相貌是什么样子?是调柔的。没有灭除了我执、法执,相貌是刚强的。医生说这个人有病,要去看脉;什么叫作有病?什么叫作没有病?看这个脉很刚强的,就是有病。看这个脉很调柔,那就是健康。现在说是什么叫作有修行?什么叫作没有修行,就是这一念心调柔,那就是修行,因为他没有执着的时候,就调柔,有执着的时候,就说:「你不对」。当然这事是从理智上说,这件事是有正确、有错误,是有这个分别。但是他有修行的时候,就是你说错了,他心里面还是调柔,你说他说的不对,你说的不对,他心里面也是调柔,你说的对,当然他也是调柔,他的反应是这样。若是常常修止观,常常反省的时候,就会印证这句话。「一切如来所赞美业、如实随转」,就是真实地、继续不断地成长。说我不修止观,你欢喜你去做那个事,我不欢喜,我不做,你的烦恼没有辨法消除,不管是学过佛法、没学过佛法、地位很高或是不高,在这个地方是平等。

 

《披寻记》一五九○页:

一切如来所诃毁业等者:此说业对治修行增长之果。若业为诸烦恼所染是不应作,此即如来所诃毁业。若顺诸菩萨行是所应作,此即如来所赞美业。

「一切如来所诃毁业等者:此说业对治修行增长之果」,修行的止观就是四念处,就是修行,就能对治这些执着,执着灭除去多了,渐渐地、很明显地显现出来,那就是你的果,你修行的成积。「若业为诸烦恼所染是不应作」,若这个业被烦恼所染污了,这件事不应该做,不应该去染污业。说这个人做事情,做错误了有罪过,但是修止观的人,也不执着这件事,观察是毕竟空寂的,他就没有染污,没有用智慧来染污。说这个有修行、有戒定慧,但是有用虚妄分别心去分别,就是染污戒定慧,染污这件事不应该做,不要染污,不要有所得的执着,用无所得的智慧作功德,是有功德,用有所得的分别心执着,作这个功德,功德受影响、受染污了,它就不是无漏的,所以是「若业为诸烦恼所染是不应作」。「此即如来所诃毁业」,染污的事情是佛所诃斥。

「若顺诸菩萨行是所应作」,若是随顺得无生法忍的圣道,这件事是应该作的。「此即如来所赞美业」,在初开始发心修止观,很明显地一件事,就是有「有所得」;就是自己作了一点功德,自己有所得的力量很强、很强的执着。对别人做的功德,也有执着的时候,就是另一个态度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有执着,就是有我、我所的关系。

 

申六、心转调柔及善清净

既如是已。其心转复滋润柔和、有所堪能;其心转复种种行相、皆善清净。

这是第六科心转调柔及善清净,「既如是已」,既然能这样用功修学四念处的时候,能够破除我执、破除法执,能听顺佛的教导。「其心转复滋润柔和」,就是这位圣者,不是凡夫,他的心「转复滋润」,展转地进步了,就是更加地滋润了,就是有「无所得」智慧的滋润,使令他遇见什么境界,都是柔和地而不刚强。一般的情形,有的人也有善恶的观念,说这是染污、这是清净,一定要学习清净,远离染污,这是很好的态度,但是初开始的时候,有所得的执着很厉害,很厉害的时候,他心还是刚强。现在说「其心转复滋润柔和」,这个人善恶更是分明,但是心里面柔和。虽然这个人做错误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比那个有所得的人,知道的事是更清楚、更分明了,但是心里面柔和,不是那么样的强硬。

我看律上说出一件事来,佛灭度以后不久,罗怙罗尊者是到一个地方去了,这个时候,罗怙罗尊者的弟子,和阿难尊者的弟子有点冲突,当然他们可能是凡夫,没得圣道,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在,阿难尊者当然是长老,那是地位很高,来处理这个事情,这二个比丘,其中一个是阿难尊者的弟子,一个是罗怙罗尊者的弟子,他们两个有冲突,阿难尊者来处理这个事情,处理完了的时候,罗怙罗尊者回来了,他的弟子就向罗怙罗尊者报告,罗怙罗尊者不高兴,就和阿难尊者有点问题,这时候优婆离尊者来调解这件事,这是我在僧祇律上看见,阿罗汉不是初开始修行的人啊!有的地方说是六地菩萨和阿罗汉齐,有的地方说是七地,但是说八地菩萨的时候,弃舍了肉身,到法身了。七远行地,「远行」义就是有高过阿罗汉的境界,现在说到六地和阿罗汉齐,阿罗汉有这样的境界,这是不容易,我看应该是小小的有那么一点表示,应该是这样,不能说是凡夫的境界,应该是不相同的。这上面说「既如是已。其心转复滋润柔和、有所堪能」,就是能行菩萨道,对菩萨道有这样的能力、有修学圣道的能力、有度化众生的能力,这就是很强了。「转复滋润柔和」,道力更增长了,反倒没有我慢,若有我慢,他是刚强的,不过这是很微细的境界,不是粗显的境界,我们凡夫的我慢心出来的时候,那个形相是很明显的,圣人是非常微细,凡夫没有辨法能觉知,只圣者能知道。「其心转复滋润柔和」,应该说是他展转地得到了止观的滋润,得到滋润他就柔和。若是没有止观的滋润,他就是刚强,就不柔和。现在得到止观的滋润,也可以说得到法的滋润,这种圣者若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时候,就得到法的滋润,那力量还是很大的,如果凡夫也是,若是把《大般若经》读一遍的时候,立刻感觉到不一样,并不是修止观,但是不同,读一遍,这不可思议。若修止观的时候,不要只修止观,同时读经,《金刚经》也是很殊胜的,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或者是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不可思议,不知不觉中得到滋润,「转复滋润柔和、有所堪能」,若是按照凡夫来说,就有能力向前进了,「有所堪能」就是向前进步了。

「其心转复种种行相」,得到滋润以后,又进了一步,又能现出种种道的气氛,表现出来道的气氛,不像不学习佛法的时候,没有道的气氛,就是烦恼的气氛很强。「皆善清净」,身业所表现、语业所表现、意业所表现,都是清净,都有般若的气氛,它清净无染。

 

《披寻记》一五九一页:

其心转复滋润柔和等者:《十地经》说:如是如是成润益心,软心,调心,安隐乐心,不染心,转求上上胜行心,转求胜智心,救一切世间心,恭敬诸师随顺受教心,随所闻法修行心。此说转复滋润,即彼成润益心。此说柔和,即彼软心。此说有所堪能,即彼调心。此说种种行相皆善清净,即彼安隐乐心,乃至随所闻法修行心。以彼诸心,皆是离过对治所显,故此总说种种行相。

「其心转复滋润柔和等者:《十地经》说」,这引《十地经》上说:「如是如是」,就是这样子、这样子。这位圣者那么高的位次,还是见佛闻法,因为他若闻法的时候,不得了,所以如是如是见佛闻法,也可以说是「如是如是」,或者是这样修止观,这样修止,也叫作「如是如是」。

「成润益心」,他就是这个心得到法的滋润,得到了利益,叫作「成润益心」。「软心,调心」,这个润益心什么样子?是柔软。「调」,心里面非常的和平。「安隐乐心」,就是遇见什么境界现前,但是心里面安隐自在、安隐快乐。「不染心」,外面那虚妄分别、颠倒迷惑的境界,不能染污他的心。「转求上上胜行心」,而他到这个境界,他并不满足,还要转求再进一步、再进一步向上的、殊胜的这种清净心。「转求胜智心」,「转求上上胜行心」也就是「转求胜智心」,因为到佛地才圆满,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所以他还要希求胜智。「救一切世间心」,他大悲心也增长,救护一切世间人。「恭敬诸师随顺受教心」,他也恭敬他的师长,还听师长的教导,随顺师长的教导,也接受师长的教导心。「随所闻法修行心」,当然这种人,他的师长那是什么人啊!随所听闻的佛法,都能入心里面,随顺这个法去修行,能够用功修行。「此说转复滋润」,这段文说「转复滋润」,即彼成润益心的意思。此说「柔和」,即彼软心的意思。此说「有所堪能」,即彼调心的意思。此说「种种行相皆善清净」,即彼安隐乐心的意思,「乃至随所闻法修行心。以彼诸心,皆是离过对治所显」,那文上所说的这么多的心,都是远离过失、修止观所对治,显现出来的。「故此总说种种行相」,是这样的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三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修行?[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学佛,依止的老师少一点好?还是多好?[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窍决宝藏海 前言[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浅谈修持与佛教的发展方向[栏目:海空法师]
 弥陀宏愿深如海 果感净土妙难思[栏目:贝诺法王]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栏目:庄圆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三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六十八世 破山通明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入菩萨行论》第67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法蕴足论》的要义[栏目:林崇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