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5)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6

未三、顺胜分法 (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顺胜分法,当知有五。

这是第三科,顺胜分法,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是「又诸菩萨顺胜分法,当知有五」。又有菩萨应该学习的,就是顺胜分法,就是你这样学习,你能随顺这样的法门去学习,能令你进步,所以这是胜分,这胜分,当知也是有五条。

 

申二、征

何等为五?

「何等为五?」这是征。

 

申三、指

谓与前五黑品诸法,次第相违,应知其相。

「谓与前五黑品诸法,次第相违,应知其相」。这五种胜法,和前边所说的五种黑品,就是有过失的,那一类的诸法,那五个次第是相违反的,「应知其相」,与黑品相违的,你就应该白明那就是圣法的相貌,前面那五种黑品,第一个是「不敬正法及说法师。二者、放逸懈怠。三者、于诸烦恼,亲近执着。四者、于诸恶行,亲近执着。五者、与余菩萨校量胜劣,起增上慢;及于法颠倒,起增上慢」。就是和这五种法相违反的。这五种法相违反的,第一种,「不敬正法」,其中一个主要的就是,我不想得无生法忍,这件事,这是在「不敬正法」之内的。

 

未四、相似功德(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略有五种相似功德,当知实是菩萨过失。

前面第三科是顺胜分法,这是第四科,相似的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又诸菩萨略有五种相似功德」,就是与功德相似,它不是功德,「当知实是菩萨过失」,这五种事情,你若做了,那实在是有罪过的事情,「实是菩萨过失」。

 

申二、征

何等为五?

「何等为五?」这是征

 

申三、列

一者、于其暴恶毁犯净戒诸有情所,由是因缘,作不饶益。二者、诈现种种具足威仪。三者、于顺世间文辞咒术外道书论相应法中,得预智者聪睿者数。四者、修行有罪施等善行。五者、宣说建立像似正法,广令流布。

「一者、于其暴恶毁犯净戒诸有情所,由是因缘,作不饶益」,这下的第三科是列出来这五种法,第一个菩萨有过失的事情,就是对于那个有暴恶的心,由这样的心毁犯了清净的戒体,「诸有情所」,这诸有情,就是暴恶毁犯净戒的诸有情,菩萨对于这个众生,是怎么个态度呢?是「由是因缘作不饶益」,由于这个有情,他暴恶毁犯净戒,以此为因缘作不饶益,菩萨对于这个众生不发慈悲心,反倒做一些不利益的事情。

 

《披寻记》一五三三页:

「于其暴恶毁犯净戒诸有情所等者:〈戒品〉中说: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这个「嫌恨」,嫌也是恨,这个「恚恼心」其实也是恨,这个嫌,应该是讥嫌他,这个恚恼呢,就是内心里面很愤怒,「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菩萨对于这个暴恶犯戒的众生,因为他暴恶的犯戒,以此为因缘,「方便弃舍」,菩萨就有一个借口,那就是方便,弃舍了这个暴恶犯戒的众生,不为他做利益的事情,不做对他有利益的事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菩萨若这样做的话呢,就是犯轻垢罪了,就是有所违越,就是违犯了佛陀的教诫,违越了佛陀的教诫,「是染违犯」,这是有意的这样做,就是染污的,就是有过失的,若无心的,那不算犯,就是非染违犯了,这个〈戒品〉说的话呢,是「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看这里的文呢是作不饶益,这个作不饶益,和不作饶益,看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认为是相同的意思,作不饶益,就是不作饶益,《披寻记》的作者是这样意思。(陵本四十一卷四页)其义应知。

 

「二者、诈现种种具足威仪」,前面这个,就是第一个,相似的功德,现在是第二个,「诈现种种具足威仪」,这个诈,是欺诈,就是欺骗,是指这位菩萨内心说的,不是指外相说,他内心里面有意的欺骗人,怎样欺骗呢?「现种种具足威仪」,现出来各式各样的很完善的威仪。

 

《披寻记》一五三四页:

「诈现种种具足威仪者:谓为诳他恒常诈现诸根无掉」,就是为了欺骗别人,常常的诈现诸根无掉。诸根,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下边「诸根无动」,也还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无掉,掉也是动,「诸根无动」,动也是掉,但是他重复说了,应该是有不同的意义的,不同意义怎么解释呢?或者这个人在走路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就像有禅定的人那么走路似的,虽然走路也是动,但是动中有静的味道,这是诸根无掉。诸根无动是他坐在那里,经长时间,坐了很久,他的身体都不动,那么那叫做诸根无动。「诸根寂静」,他这个无掉,也有寂静的意思,无动也有寂静的意思。「由是令他谓其有德」,由于他诸根无掉,诸根无动,所以使令他人,就认为这个人是有修行的人,有戒、定、慧,「当有所施」,这个人是个有戒、定、慧的庄严,这是良福田,我应该布施、供养,「当有所作」,应该对他有所作,为他做些什么什么事情来修福。「如〈声闻地〉说应知」,这几句话,〈声闻地〉也是这样说了,那其意义呢,也在〈声闻地〉里有说,是陵本二十二卷十页,在那里说的。这里说诈现种种具足威仪,从表面上看,这也是功德,但事实上呢,他是欺骗,所以这个功德不是真实的功德。

 

「三者、于顺世间文辞咒术外道书论相应法中,得预智者聪睿者数」,第三样事情,就是对于顺世间的文辞,世间的文辞,就是读书多的人,文章写的很好,文章写的好,这是世间人所喜好的,所以叫做顺世间,这个咒术,世间上也有咒术,这个咒术我们前面也学过了,就是得了禅定的人,可以说咒,他说了咒呢,它也能够有灵验,也可能没有灵验,这世间的咒术。「外道书论」,这不是佛法中,世间上其他宗教的书论,「相应法中」,就是世间文辞相应法中,咒术相应法中,外道书论相应法中,「得预智者聪睿者数」,说这位菩萨,对于世间的文辞、世间的咒术和外道书论很有研究,很有心得,很有成就,那么世间的人,认为这个法师了不起,那么他不是白丁,不是没有读过书的,这个人是有大智慧的人,「得预智者聪睿者数」,或者是,这个智者,就是对这些有研究就叫做智者,或者是他为人教授这些事情呢,他也有很多优越的地方,那么就叫做聪睿者。就是世间人,当然对这些事情,有智者,有聪睿者,在佛法中的发菩提心的菩萨也参加到他们的智者数、聪睿者数里面去了。那么,这也是一个相似的功德,不是真实的功德。

 

「四者、修行有罪施等善行」,这是第四条,就是这个菩萨呢,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所修行的这个施等波罗密多,不符合佛法的真义,而是有过失的,那也就是相似的功德,而不是真实的功德了,修行有罪过的施等的善行,或者是持戒、忍辱等有罪过的事情,这个有罪过的事情,我们从律上看,如果你用刀布施给人也不好,或者是用棺材布施给人也不是好,这是有过失,其他呢,比如说是,人都欢喜财富,你用财富布施给人,应该是好吧?,但是也不一定,就是如果你的动机,是为了那一个补特伽罗,对于佛法有信心,能摄受他来到佛法里面栽培善根,修学圣道,那么这就是有功德,而没有过失,如果说是你用这样的布施,你有一种破坏别人善根的意义,譬如说那一个人对某一位有道德的人,亲近学习,那你用一种方法,或者用财富、或者用什么去同他建立一些关系来破坏这件事,破坏他亲近善知识,你的动机如果是这样呢,那就是有罪过了,其他的也类似这样说,就是从动机上,从这件事的结果来看是有罪过的,表面上看呢,这个人布施,应该是功德,那这不一定,这是第四条。

 

「五者、宣说建立像似正法,广令流布」,第五条呢,是这位菩萨很有智慧,他能够从佛法以外,建立和佛法相似的正法,不是佛法,但是和佛法相似,「广令流布」,流布到各地方去,很多人跟你学习这件事,使令人不能够栽培善根,不能修学圣道,所以这也是有罪过的事情,不是真实的事情。但是这件事,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还是做不到的,这个诈现种种具足威仪,我看一般人也做不到,于顺世间文辞咒术外道书论相应法中,得预智者聪睿者数,这一般人也做不到,都是要有一点智慧的人,这个修行有罪施等善行,这一定要有福德的人,他有力量做这件事,这个宣说建立像似正法也要有多少智慧的人,他才能做这件事,做这件事而能广令流布,那这个人一定也是有大福德,名声普闻,很多人恭敬赞叹,他才能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呢,就是障碍了众生修学佛法,障碍了众生栽培善根,所以是有罪过的,这个第三条,「于顺世间文辞咒术外道书论」等,就看出来,我们来到佛法里面来,反倒不学习佛法,去学习社会上的知识,那应该包括在这里了。

 

未五、真实功德 (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略有五种真实功德。

前面第四科是相似的功德,这个「宣说建立像似正法」,在《瑜伽师地论》的后边,也举出来了一大段,什么叫做像似正法。现在第五科,真实的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标,「又诸菩萨略有五种真实功德」,而不是相似的正法,这是标,第二科征。

 

申二、征

何等为五?

「何等为五?」,下面第三科列出来。

 

申三、列

一者、于其暴恶毁犯净戒诸有情所,由是因缘,起胜悲心。二者、本性成就具足威仪。三者、于佛所说净妙真实若教若证,得预智者聪睿者数。四者、修行无罪施等善行。五者、开示正法,遮灭一切像似正法。

「一者、于其暴恶毁犯净戒诸有情所」,就是这样的坏人,烦恼很重,他毁犯了净戒。

「由是因缘,起胜悲心」,菩萨若是遇见了这样的众生,由于他犯戒的因缘,「起胜悲心」,发起强大的慈悲心,他由暴恶心犯戒,将来也是有后患的,菩萨能发心来度化他,救护他,而不会做不饶益。

 

「二者、本性成就具足威仪」。和前面正相反,前面是这个人,没成就殊胜的圣德,但是诈现虚伪的形相,现在这里呢,真实的功德是本性成就,就是他的本心,他原来的虚妄分别心,由于长时期的修学戒定慧,他成就了这样的威仪,有真实的功德显现出来这种清净的威仪,那这就是真实的功德,而他没有欺骗人的用意,所以那不是有罪过。

 

「三者、于佛所说净妙真实若教若证,得预智者聪睿者数」。第三个真实的功德,就是对于佛所说的清净微妙真实的法义,或者是教,或者是证。教,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语言文字的净妙真实;证呢,就是依教去修学圣道,你成就了,或者是得初果乃至四果,或者得无生法忍,这些事情。这样子呢,「得预智者聪睿者数」,当然这个人不是凡夫了,那么他可以参与到圣人这个数内了,范围内了,不是凡夫了,但这是真实的功德,而不是虚伪欺骗人的。

 

《披寻记》一五三四页:

「于佛所说净妙真实等者:〈闻所成地〉说:」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云何净?」,怎么叫做清净呢?「谓三清净性」,这个清净有三种不同,三种的体性。

「一、自体清净性」,就是它本身就是清净的,这个自体清净性是什么呢?就是真如法性,第一义空这些,这是本来是清净的,没有惑业苦的染污,所以本身就是清净的。

「二、境界清净性」,这个环境是清净的,这指什么说的呢?就指佛所宣说的圣教,就是经律论,这是佛菩萨所宣说的妙法,它本身也是清净性,为什么称之为清净呢?我们若是随顺佛宣说的法语去修行呢,能令你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能令你三业清净得成圣道,所以它就叫做清净。

「三、分位清净性」,这个「分」这个字,就是全部的,这一件事的全部,但是可以分成几部分,或者若在时间上讲呢,前十年是一个情形,中间的十年是一个情形,后来的十年又是一个情形,这就叫做分位,或者是前一个钟头我心情很快乐,后一个钟头心情就不快乐了,再过一会,心里又不苦不乐了,就是在时间上前后分别有不同的阶段,这叫做分位。

现在这里说分位清净呢,就是我们由境界清净的学习,就是学习佛法,你学习戒定慧的时候,你得初果了、得二果了、得三果了、得四果了,或者是得无生法忍、得初地、得二地、得三地、乃至第十地,那么就是分位清净,这个清净呢,就是你断了烦恼,断了见烦恼,断了爱烦恼,断了烦恼障,又断了所知障,使令你心里面清净了,那叫做分位清净,当然这是指佛法中,在佛法里面说,就是这样子,这叫做清净。

这样清净就是分三种,自体清净性,就是众生无我,和法无我的真如,这是第一义谛,这是清净。这个清净,不管你修行不修行,都具足这个清净的。境界清净性,要佛菩萨出现世间才有这件事。分位清净性,那就是你要在佛法里面努力,你才能成就,你不肯努力,你还是流转生死的凡夫境界,这叫做「于佛所说净妙真实」这个净字。

「云何妙?」这个妙字怎么讲呢?「谓佛法僧宝,名最微妙。堕最第一施设中故」,这个妙,说个白话,妙就是好,什么是最好的呢?「谓佛法僧宝」,就是佛是最好,就是无量功德圆满的人;法,就是佛所说的法。这个佛宝,就是功德圆满的佛称之为宝。法宝,当然语言文字的法也是宝,但是不是指这个说的,是指佛、菩萨所证悟的涅槃是法宝,佛说的经律论,这样的法,记录出来就是文字,把它印出来就是这些书本子,书本子是无常的,很容易就破灭了,但是它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也称之为宝。

昨天讲过,教、理、行、果,这是法宝。僧宝是说依据教法,修学圣道,已经得成圣道的人,名之为宝。你得无生法忍了,你就是宝,出家人,比丘、比丘尼得无生法忍了,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就是僧宝,若是你是出家人,但是你还没有得圣道,没有得圣道,这句话怎么讲?就是在你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没有清净的东西,得了圣道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无漏的戒定慧了,虽然这个身体是臭皮囊,但是里边有无漏的戒定慧,所以称之为宝,若是我们不肯用功修学圣道,你没得圣道,你这个色、受、想、行、识不能称之为宝的,不能称之为宝的。

可是在经上说呢,在家居士,优婆塞、优婆夷,他们若修学圣道得初果了,得了无生法忍了,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无漏的戒定慧了,佛说那也叫做宝。他是在家人,但是他能得圣道也称之为宝,我们出家人,说是称之僧宝,但是没得圣道,还不能名之为宝。

我看这个《大毗婆沙论》,说这个「学」字,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学这个字是指谁说的?说无学是指阿罗汉说的,学是指谁说的?学指初果、二果、三果说的,不是指凡夫僧说的,说凡夫僧也在学习嘛,我们也学习戒定慧,为什么不名之为学呢?要已经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这时候名之为学,为什么这样讲呢?有道理,因为这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这种人,他若在人间死掉了,第二生再来人间或者到天上,他会继续的修学圣道,他能这样子。

若是没得圣道的人,爱烦恼、见烦恼没有断的人,他今生还是学,但死了以后不一定学,所以就不给他这个名字,所以在凡夫僧,凡夫的四众弟子,不名之为学,这可见佛法中的名词,他给你个名字,不是随便给你的。现在这个宝,佛法僧宝,你在凡夫的时候,不能名之为宝。

这上面说「谓佛法僧宝名最微妙。」这是最好的,他就是里边有圣道,佛当然是圆满了,这个法也是圆满的,但是僧这个地方,有一部份的,当然也有深也有浅,可是都是有圣道才可以名之为宝的,「谓佛法僧宝,名最微妙」,这是最好的,「堕最第一施设中故」,这个堕就是入的意思,或者是系属的意思,它是属于最殊胜的施设中故,这个施设,一切法本来没有名字的,就是这个世间上的智者,给它安立一个名字,叫做施设,一般的事情呢,那都不见得是殊胜的,唯有佛法僧这个名字施设的是最好,因为的确是它最清净庄严,其他的有漏的事情都不是那么清净,所以不是殊胜的。

「云何真实?谓真如及四圣谛」,这真实指什么说呢?就是真如理及四圣谛说的,它是真实的,真实这个字就是不虚妄,不欺诳,叫做真实。世间上的事情,这些荣华富贵的事情,是人所欢喜的,但是就算你得到荣华富贵了,你还是心情多诸苦恼,所以那个不是真实的美好。

现在佛法里面说到真如,说四圣谛,这是真实的,如果你能够学习,它真实令你能够离苦得乐,这是不欺诳人的,所以叫做真实。

若是你能见到真如理的时候,那你就是圣人,你会成就了清净、微妙的智慧,它不欺骗你,这个四圣谛,苦、集、灭、道,也是,你能这样学习,这个地方有一点意思呢,四圣谛,应该包括大乘小乘,都是四圣谛,可是前面说的真如应该说是大乘佛法,四圣谛就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也好,大乘佛法也好,所说的真如圣谛,都是真实不虚的,你若肯努力的学习,能令你离苦得乐,而不欺骗你。最初说的时候怎么怎么好,最后结果并不美好,令你苦恼了,那就不是真实了。这一段文是〈闻所成地〉说的,陵本十三卷十七页那里,此应准知。这里这一段「于佛所说净妙真实」应该按照〈闻所成地〉那一段文去解释。

 

「四者、修行无罪施等善行」,这是五种真实功德,前面是第三种,现在说第四种,「修行无罪施等善行」,你修行没有过失的,没有过失就是有功德的,这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善行,这是真实的功德。这个刚才说过,就是从两方面来决定它,是有功德,是有过失,第一就是你做这件事的动机,这表面上是不知道的,第二个,做这件事的结果,是对人有利,是对人有害?从这里来决定,是有功德,是有罪过。现在说是修行的无罪,就是你的动机良善,是为了利益人的,事实上那个人也得到利益,那么你就是有功德。若是我们对于佛法的学习,不是那么样的圆满,或者说我完全也不学习佛法,那么他做的事情,一定有功德,一定是罪过?也不一定,但是就是这样子,一个动机,一个结果,「四者修行无罪施等善行」。

 

「五者、开示正法,遮灭一切像似正法」,第五个真实的功德,就是你为众生宣扬佛的正法,当然这就是要学习,才能够知道什么是正法,你要从经律论去学习,才能知道什么是正法。你若没有学习,那你不知道,或者学习的,还没有毕业,那也不能说决定宣说的是正法。而这件事,也还不是容易的,开示正法,还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遮灭一切像似正法」,就是破除去、破坏这个像似的正法,使令它不要流行,不要障碍众生,在佛法里面种熟脱,这是真实的功德,

 

未六、无倒调伏所化有情 (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略于十处,无倒调伏所化有情。

前面第五科是真实功德,现在第六科是无倒调伏所化有情,「又诸菩萨略于十处」,简约的说呢,有十个地方,能够无倒调伏所化有情,就是调伏众生的烦恼,能令他们得大智慧,那么叫做调伏所化有情。这个调伏所化有情是你的目的,你怎么样来调伏他呢?是无倒,不要搞错了,不要有过失,不要颠倒的教化众生,这也是不容易,也是你要从佛法中修学戒定慧,你才能办到这件事。这是第一科是标,下面是第二科是征。

 

申二、征

何等十处?

「何等十处?」,那十种境界呢?下面第三科列。

 

申三、列

一者、远离恶行处。二者、远离诸欲处。

「一者、远离恶行处。二者、远离诸欲处」,第一个是远离恶行处,什么叫做恶行呢?就是有罪过的行为,就是十种恶法,身──杀、盗、淫,口业──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是四种恶行,心里面就是──贪欲、瞋恚和邪知邪见,这三种恶行。加起来就是十恶行,就是远离这十种恶行的境界,这是无倒调伏所化有情。

「二者、远离诸欲处」,第二个远离诸欲处,就是修学梵行。若是只是远离十种恶行,你还没能离欲,那你就是欲界的善法,你在欲界里面,不会到三恶道去,没做十恶,不会到三恶道去,那就在欲界人天,得到一些福乐,这个欲界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也不是一定好的地方,「二者远离诸欲处」,这是远离诸欲,修梵行,那你可能会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就是要得定了,得定以后,才能离欲,你若有欲的话,这个禅定是得不到的。

 

《披寻记》一五三四页:

「远离恶行处等者:施设远离不善业道,是名远离恶行处」,施设就是用种种名言为人宣说,叫做施设,施设什么?为人宣说什么事情?「远离不善业道」,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这是有罪过的事情,远离这些罪过的事情,「是名远离恶行处」,这是一种。「施设远离习非梵行及与歌舞伎乐等事,是名远离诸欲处」,如果你为人宣说远离「习非梵行」的事情、及「歌舞伎乐」的事情,那就是远离诸欲处,远离诸欲是很困难的。有几种情形,一种人,在欲上面,在非梵行这件事吃了苦头了,那么他可能会愿意远离,也不一定。第二呢,远离诸欲,修学禅定,得大功德,你赞叹这件事,那个人如果有信心呢,有可能远离诸欲,能这样子做嘛,这叫做远离诸欲处。

 

三者、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四者、密护一切诸根门处。五者、正知住处。六者、离愦闹处。七者、于远离处,远离一切恶寻思处。八者、远离障处。

这个远离恶行处,远离诸欲处,这是没有出离心,没有想得涅槃,只是说,不要堕到三恶道去,那么也是很不容易了,就是为这些人宣扬这两种法门,下面第三种呢,「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就是要有出离的心,想要得圣道的人。得圣道的人,他一定要受戒,受这个出家的戒,受出家的戒,最初发心的时候,「专精无犯 」,心里面专一修学圣道,使令三业清净,而不毁犯净戒,这是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偶然的因为这个爱烦恼,见烦恼没有断,所以偶然的也会失掉正念,也会犯戒的,但是「犯已」,又能从这个犯戒的罪垢中解脱出来,还复清净,这也还好,也是好,「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这个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这是一般的出家人就是这样子。

这个「四者、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是修学止观的人,修习止观的人呢,他如果有学习过《瑜伽师地论》,他就会做这件事,就是,现在虽然不是静坐,不是修止观,现在有事情要到聚落去,有事情从寮房里边到别人的寮房,这时候没有静坐,虽然没有静坐,但是他「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个密就是很严密,一点没有漏洞,他的这一念心里边,是念念能观照这一念心,叫它不要染污,时时的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使令它不要染污。

其实这个前五根的活动,是一定要由第六意识的指挥,前五根不能自主的活动,一定由第六意识授权,它才能活动,第六意识下命令前五根才能活动,所以你要能够念念的正知这个第六意识,你监视它,叫它不要放逸,那就是前五根也都被保护了,就会远离过失,得到清净了,这就叫做保护。这个保护是不要让它有烦恼贼来侵犯它,这叫做保护。保护一切诸根门处,就是不是只是保护一个眼根,也不是耳根,这一切根耳鼻身舌意六根,在一切时,一切处叫它清净,叫「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个不容易,这件事不容易做。

你可以试一试,从早晨睡眠醒来以后,就开始叫这一念心清净,密护一切诸根门,一直到晚间休息,完全保护它叫它清净,你试一试这样做,看看怎么样?「密护一切诸根门处」,从这些事情看出来,佛菩萨为我们说的经律论,你不可以不学。这个保护,我们说圣人他不需要说念咒,也不需要念什么经,他的心就是清净的,什么都不用,他自然这一念心清净,不管遇见色、声、香、味、触、法,不管遇见什么境界,他心就清净,圣人有这个能力,就是不受一切法,他心清净,有这个能力。

凡夫不行,我们凡夫,也有人发道心,也愿意心清净,那怎么办呢?你一定要念经,一定要念咒,我这个时候,没有杂乱的污染的因缘来侵犯我,我也有可能令心清净,但是若有杂染的因缘出现的时候,那么你就困难,怎么办呢?你就得要念经,或者是念咒,或是念佛号,就是依靠这些语言文字的佛法,帮助你心清净。我这时候念大悲咒,那其他的那些杂染的因缘不能侵犯你,我这时候念《金刚经》,或念《维摩经》,或者是念《普贤行愿品》,或者是念《华严经》,或者是念《法华经》,你念经的时候,这个经的文句能保护你,也可以;若是你常常静坐呢,你这个奢摩他有一点力量,毗钵舍那有一点力量,也可以,不念经不念咒也可以,有一点境界也能保持一点清净。这是从你自己的用功,你会知道这件事,「密护一切诸根门处」。

说了老半天,念咒去保护心清净,我念这一部经去保护心清净,是临时的呀!譬如我们现在,没有什么杂乱的事情来接触我们,你现在在念大悲咒,你一心不乱吗?我现在在念《金刚经》,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你一心不乱吗?不容易,不容易一心不乱。那怎么样才能够一心不乱呢?才能保护心清净呢?一定要毗钵舍那,要如理作意,怎么能如理作意?你还是要从经律论里面学习这个道理,你要常常的静坐有如理作意,什么叫做不受一切法,你心里面有智慧,能够思惟观察这个道理,什么叫做诸法无我,什么叫做一切法自性空?什么叫做般若波罗蜜?什么叫做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道理的时候,不管出现什么境界,你也就这样思稚观察,这力量大,比念咒、比念经的力量大,所以你一定这样做。

但是有的人就不欢喜这样做,我也不欢喜修奢摩他的止,也不欢喜修毗钵舍那观,我也不愿意念咒,那若是到散乱的境界,你能保护你的根门,令它清净吗?这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的了。前面说,远离恶行处,远离诸欲处,我刚才说,这是没有出离心,那么就这样子修行,其实也是修行的一个渐次,初开始就是修十善法,但是还没有离欲,进一步能够离欲,再进一步,这时候,我可以出家了,出家受戒,受戒专精无犯,再进一步,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也是修学圣道的次第,可以这样做。

若是你常常的修奢摩他的止,多少止有点相应,我们不要说的很高,得未到地定也不容易,要得这个欲界定的九心住的后边,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在这个程度的时候,也好一点。这个毗钵舍那,就是如理作意,你要常常思惟这个诸法苦空无常无我,常常这样思惟,你这个智慧就有力量,思惟它纯熟,它也有力量,那这件事就能办得到,就是「密护一切诸根门处」,就能办得到,不然的话不行。

 

「五者、正知住处」,就是你长期的密护一切诸根门呢,再进一步 就是正知住处,就是心里面,老是明明白白的清净不犯,老是这样子。在杂染的境界里面,心里面就是清净的,「正知住处」,安住在正知,你这个明了性,老是清净的,那就叫做正知。当然你若修止观的时候,那个正知,那也有别的意思,修止观那个正知呢,就是你现在要知道,我现在是不是离开了所缘境?我现在要昏沉了吗?我现在心里散乱了吗?要注意这件事,那叫正知。现在这里说的正知,就是你长时期的密护一切诸根门以后,好像自己不需要特别的注意,自然心里面清净,就是有了力量,自然心里清净的,叫「正知住处」。

 

「六者、离愦闹处」,这一科是,无倒调伏所化有情,就是你本身当然应该是这样修行,应该有多少成就,你教化众生,你教众生怎么样修学圣道呢?也就是由浅而深的这样子,这一个次第。「离愦闹处」,就是远离令你心里面散乱的那个热闹的地方,「愦」就是心里面乱叫愦,那个热闹的地方就是有很多的杂乱的境界,杂乱的相貌,杂乱的声音,令你心乱的那个地方,远离这个地方,远离这个地方是怎么回事呢?你就不分神,你在那个地方可以修奢摩他的止,可以修毗钵舍那观,你若在这个愦闹的地方就不行,你没到那个程度。

譬如说我们修这个欲界定的九心住,就是你真能够到「等持」的境界,外面杂乱的声音,你还是能听见的,你心面能寂静住,但杂乱的声音来了,你能保持寂静,还不容易,但是得了欲界定,应该有能力,时间久了,你能继续保持住吗?不一定。说你得到未到地定,你还是能听见声音的,外面杂乱的声音来了,你还能听见,它还是有侵犯你的可能,你可能这个定就会被破坏,还是有这种情形。

若到初禅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到了初禅的时候,前五识不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不动,有什么杂乱的境界,你不听见,声音很多,但是你照样可以入定,那个声音不能干扰你,那就不同,到那个境界,那就很高的境界了。现在说离愦闹处,就是没有到这个境界,你还是在欲界定这里上上下下的,你要找一个好的地方,寂静处,在那里用功,是「离愦闹处」。  

 

「七者、于远离处,远离一切恶寻思处」,这里说个远离处,前面离愦闹处,也就是远离的意思,但是这个地方说远离呢,是另有一个别意。「远离一切恶寻思处」,恶寻思,是什么?就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我们欲界的人都有这种寻思,有欲寻思,有恚寻思,有害寻思。初禅的时候,也是有寻思,但那个寻思是清净寻思,和欲界的寻思不同了。现在远离一切恶寻思处,不是说外边的境界,说我现在不是在愦闹的地方,我在寂静处住,但是心里面,还有恶寻思那就不行,外边的境界是寂静了,心里面也要寂静的。这个远离指你心里面的寂静,所以远离一切恶寻思,你心里不要有欲寻思,不要有恚寻思,不要有害寻思,这指心清净,心里面寂静的意思。当然这样子呢,初开始修行的时候,那就是还是要修不净观的呀!不然的时候,你能远离这个恶寻思吗?就很困难,不容易。

 

「八者、远离障处」,远离障处,怎么讲呢?

 

《披寻记》一五三四页:

「远离障处者:障有二种」,这个障碍有两种,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就是障碍你修学圣道,你想要修学圣道,但是有障碍,你不能修,那么想要修学圣道,就要远离这个障,这样才可以,这有两种,「一者、依内,二者、依外。〈声闻地〉中广辩其相」,这个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陵本二十五卷十页)。

「施设无障,是名远离障处」,就是,你一定要安排没有障碍,这样才可以修学圣道的。这个「一者、依内」,就是依你的内,你的色、受、想、行、识就是内,在内里不要有障,内里不要有障,是指什么说呢?就是你要修福,你先一生要修福,如果你前一生没有修福,你今生要修福,修福有什么好处呢?就是随时你有需要,这个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随时能得到这些,你的生活就没有困难,你要修学圣道就比较容易,如果你生活困难了,那还能修学圣道吗?所以,第一个是要修福,这是一个修学圣道的一个助缘。

第二,修学圣道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是我有贪心,但是,二十四小时内偶然的有一点贪心,这你修学圣道可以,它不障碍你,若是你贪心很重,那修学圣道有困难,你要修止观的时候,那个很重的贪心来了,你不能调伏,不能调伏就不能修。

这个贪心有两种,一个是很重的贪心,一个是虽然不重,但是长时的有贪心,这个贪心一直的在那活动,那修止观有困难。贪心这样,瞋心也是,你这个瞋心很重,就困难,或长时的瞋心也有困难。这个邪知邪见也是一样,这样的贪瞋痴,它是障道,障碍你修行,这在你内心里的事情。这样说呢,就是前生多少你要修过四念处,调伏过,说这个人,他来到佛法里面来,他原来也是在家人嘛,但他来到佛法里面,贪瞋痴不多,那为什么这样子呢?我的烦恼很厉害,他的烦恼很轻微,为什么?就是前生他调伏过,他前生在佛法里面栽培过,使令这个贪瞋痴的烦恼轻。

所以,你想要修学圣道,前生已经过去了,现在你说什么都没有用!现在要好好准备,不要使令心常常有贪瞋痴的烦恼。我有烦恼,我立刻的调伏,叫它较微,这样子呢,它被调伏了呢,逐渐逐渐的轻微。你若是烦恼来了,你放纵它,叫它继续的烦恼,那不行,那越来越厉害。所以你若想要修学圣道,你一方面要修点福,一方面要调伏内心的烦恼,这样子,或者现在可能有效,或是将来可以有效,可以修学圣道,你要准备这件事,这是「依内」。

第二是「依外」,依外是什么呢?修学圣道,我们这个三种智慧,闻思修三慧,第一个是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要靠别人的教授教诫,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外边的,不是你本身,外边若是没有这个善知识教授教诫,那是困难,你修学圣道是困难的。不过若是你本身是法行人,「我不靠人。法的善知识,我有一部藏经就够了」,那也可以,但是还要准备经书,没有经书还不行的,那这就是外边。

外边当然还有前边说的那个意思,离愦闹处,要有个寂静处,才可以,就是那个地方不喧闹,白天也好,黑天也好,没有什么声音来打你闲岔才可以,也没有熊来打扰你,也没有老虎,这也是个因缘。就是那个地方寂静,没有打扰你的事情,也不那么多的潮湿,潮湿地方住在那里容易有病痛,也不好。所以是依内、依外,这两部份都没有障道因缘,你才可以,这就是远离障处,没有这些障碍才可以。「〈声闻地〉中广辨其相,(陵本二十五卷十页),施设无障,是名远离障处」。就是你自己要安排,叫它没有这些障碍。

 

九者、远离一切烦恼缠处。

这个无倒,没有颠倒的调伏所化有情,就是要这样做,远离一切烦恼缠处,怎么远离一切烦恼缠处?,当然前面说的都是远离烦恼,但是到这里也说到,修奢摩他的止,你修奢摩他的止呢,使令烦恼能不动。这个缠是烦恼活动出来,像毒蛇似的缠绕着你,你不得自在,「远离一切烦恼缠处」。

 

十者、远离一切诸烦恼品,诸粗重处。

第十,「十者、远离一切诸烦恼品,诸粗重处」,粗重是什么,就是烦恼的种子,远离烦恼的种子,就要毗钵舍那观,你修毗钵舍那观,这样子,你才能得圣道,最后这两个加起来就是修止观。那么教化众生,你怎么样教化众生?这是十个次第。

第一个教他修学十善法,不要作恶事,不是一开始就离欲,一开始离欲众生可能受不了,进一步的修离欲。

第三呢,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那这就是出家了。

第四,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是修道前的方便,修止观的道前方便是这样子。

五者,正知住处,就是时时的保护这一念心令它清净。

第六是离愦闹处。

第七者,于远离处,远离一切恶寻思处,这是现在。

八者,远离障处,这个关乎到宿世的事情。

九者,远离一切烦恼缠处。

十者远离一切诸烦恼品,诸粗重处,正式的修止观,这个时候,可以断除见烦恼,也可以断除爱烦恼。

说修无我观的时候,无我也就无我所了,是不是也断法执?不是的,你只是修无我观,你没修法空观,法执还在。说是我断了我执,修无我观,无我也就没有我所,但是法执还在的,只是你不执着那个是我的归依徒弟,不执着这件事。这个房子,这个产业是我的,你没有这个心,只是这样子。说这个身体,这也不是我,只是无我,但是这个身体空没有空,所以那个无我所并不能表示是法空,不能这么说。当然你可以这样解释,但是要与那段文的前后义要相合,才可以。

我们读这个《阿含经》,我或觉《阿含经》也有法空的意思,当然现在的南传学者,他们的文宣,我也看见的,也看见一少份,不是多份,但是这一少份里面,不看见有法空的毗钵舍那,只有我空的观察。你不修法空,法的执着就是在,你不修我空,我执还在,你一定要修这个毗钵舍那观,还要精进的话,才有可能破除这个我执,破除这个法执,不修是不行的。

这「烦恼品诸粗重处」,前面烦恼缠,这个缠是烦恼的现行,这个粗重呢,是烦恼的种子。这个粗重是无堪能的意思,就是不调柔、不堪能,这个烦恼一出来的时候,你就不能修学圣道,没有这个能力,它不调柔,你想要制服它是很困难。要长时期的修止修观,你的止观力量强大了,那能制服烦恼,能制服烦恼的现行,也能破除烦恼的种子,那就得圣道了。 

 

巳三、第三嗢柁南摄 (分二科)  午一、嗢柁南标

复次嗢柁南曰:诸菩萨受记,堕于决定中;定作常应作,最胜最为后。

这个〈菩萨功德〉这一品呢,有四个嗢柁南,前面这两个嗢柁南都结束了,现在是第三嗢柁南摄,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标,这四句话。把里边说的话标出来,下面第二科就解释这个颂,分五科,第一科是受菩提记。这个颂的第一句:「诸菩萨受记」,先解释这一句。

 

午二、长行释 (分五科)  未一、授菩提记 (分三科)  申一、标

谓诸菩萨略由六相,蒙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授与记别。

很多的发菩提心的菩萨,简要的说有六个相貌,「蒙诸如来」,蒙者,有个恭敬的意思,其实就是得到,得到诸佛与其无上正等菩提受与记别,就是告诉你,什么时候得无上菩提,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这句话是标,下面第二科征。

 

申二、征

何等为六?

「何等为六?」,下面第三科列。

 

申三、列

一者、安住种性未发心位。二者、已发心位。三者、现在前位。四者、不现前位。五者、有定时限,谓尔所时,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六者、无定时限,谓不宣说决定时限,而与授记。

「一者、安住种性未发心位」,第一个呢,就是这个补特伽罗,他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佛性,这个种性就是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这上面就是,你也没有经过…..,从久远以来,你并不是说在佛法里面栽培了,不是说这个,你就是本来就有这佛性,成佛的因,就是这个意思,「未发心位」,这个有种性,你心里面有佛性,但是你这个时候,还没有发菩提心,你这个阶段,在这个时候,没有发菩提心,没有学习佛法嘛,你没有遇见佛法的时候,你还没有发菩提心,你现在的身份就是这样境界,这是一个,为你授记的一个原因,你要有佛性才可以,这是第一。

 

「二者、已发心位」,第二个,是有佛性的这个人,他遇见三宝了,遇见三宝以后,没有什么业障、障碍,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这个发心有两种,一个就是凡夫,遇见佛法的时候,他感觉到成佛这件事非常伟大,在生死里流转,这是一个很可怜的境界,他就是由这样的心情,他就在心里面建立了这样的意愿。

建立了这个意愿,通常来说呢,应该是经过长时期的思惟观察,就像在学校读书,你读中学的时候,可能没有这问题,但是若读大学的时候,你一定自己计画一下,将来做什么?我要做医生,或者我做律师,我要做建筑师,要做什么,然后决定要学这个科,这是经过一个时期的考虑的。现在这个人呢,学习了佛法以后,你想要做阿罗汉?做辟支佛?你是想得无上菩提?你也要经过考虑,深细的思惟观察,经过一个时期的考虑,然后决定,「我要成佛」,这就是凡夫的境界,「已发心位」,心这个字是愿的意思,就是发愿了,他建立了这样的意愿。

 

「三者、现在前位」,现在前位呢,就是你这个时候,就是佛显现在你的面前,也就是你显现在佛的面前,这个时候蒙佛为你授记,就是你现在发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六波罗密,将来你会得无上菩提,现在前位为你授记了。

 

「四者、不现前位」,没有现前,你没有在佛前,但是佛为你授记了,就是不现前位。

 

《披寻记》一五三五页:

「现在前位等者:蒙诸如来亲面对前而为授记」,你得到佛亲自的显现在你的面前,为你授记,授者,与也,与你这一段话,告诉你。「是名现在前位。与此相违,是名不现前位」,你不在佛的面前,佛也为你授记了,这个意思,这个你若读《法华经》都能看出来这件事。

 

「五者、有定时限,谓尔所时,当证无上正等菩提」,第五个相貌呢,就是有一个决定的时间,到这个时候,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譬如说,佛为弥勒菩萨授记,现在我们是减劫,到这个减劫完了,就是增劫,增劫到人寿无量岁,然后就减回到八万岁的时候,弥勒菩萨成佛,就说出来时间了。「有定时限,谓尔所时」,就是说有那么多的时间,经过那么多的时间,「当证无上正等菩提」,你得一切种智了,你的一切种智圆满了,得无上菩提了。

 

「六者、无定时限」,第六个授记的相貌呢,没有决定的时间的限制,「谓不宣说决定时限」,就是佛为你授记的时候,没有说一定要经过多少时间,你才成佛的,没有说决定时间,给你授记,所以那是不定时限。这是授记有这六种差别。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高僧墓塔对[栏目:佛教楹联集]
 《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栏目:规章]
 寻找著力点 第五篇 做创意的思考[栏目:郑石岩教授]
 为什么学佛 第四章 三界 2.六欲天的淫欲相[栏目:能弘法师]
 相应3经 阿修罗王者经[栏目:相应部 7.婆罗门相应]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四、第六识的功用[栏目:慈航法师]
 入菩萨行论 第一品 菩提心生的利益[栏目:贡噶旺秋堪布]
 猪的评议[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八关斋戒里的“过午不食”指的是几点?[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慧灯之光七 四依法(三)[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