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1)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2

黄五、由毕竟慈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生起毕竟无复退转慈愍之心,而行利行。

      这是利行这一科的第九科、「清净利行」,这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标,第三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二大科,第一科是依外清净,第二科是依内清净。「外清净」是约所度化的众生说的,「内清净」是约能度化的菩萨说的。「内清净」里面分五科,第五科就是「由毕竟慈」。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又很多的菩萨对所度化的众生,「生起毕竟无复退转慈愍之心」,「毕竟」就是究竟,「无复退转」,众生不管是怎么样地难度化,菩萨的慈愍心不退转,特别的坚固、坚定不移。这样的慈愍心而行利行,行利益众生的行,能令众生得圣道的行。

 

玄三、结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依内清净五种利行。

      这是「内清净」的第三科,结束了。「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于菩萨内心的清净有这五种差别的利行。下面第四科是结束这一段。

 

天四、结

如是依于内外清净各五利行,总有十种。是名菩萨清净利行。

「如是」就是前面这二大段:一个外清净、内清净。依内外的二种清净,各有五种利行,「总有十种」总计合起来有十种利行,是名菩萨的清净利行。下面是第三科「同事」,四摄事是一共四科,「布施」这一科略去了,就是爱语、利行、同事,所以第三科是「同事」,分二科,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

酉三、同事(分二科) 戌二、征

云何菩萨同事?

      什么叫作菩萨和所度化的众生同做一样事情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显略义,「同事」有很多的意义,现在总合起来显示它的要义,分二科,第一科是释同事的名字。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总显略义(分二科)

天一、释同事名

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如是菩萨,与他事同,故名同事。

      「谓诸菩萨,若于是义」是说很多的菩萨对于「若于是义」,假设对于这种所想要成就的事情,叫作「义」。「于是善根」,这样的事,若是众生肯诚恳地努力栽培,那就成为「善根」。「劝他受学」菩萨的慈悲,劝导众生能够接受这样的智慧,能够努力地学习。「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众生要能接受这样的义,其实也就是这样的法门,菩萨也就会对于「此义」,对于「此善根」或者和众生相等的,或者是比众生更能殊胜。「自现受学」,菩萨自己也表现出来,也是这样地努力学习修行。「如是菩萨,与他事同,故名同事。」这句话结束这一段文,就是这样子,菩萨与所度化的众生的他,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所以叫作「同事」。

 

《披寻记》p1461——「若于是义者:〈摄异门分〉说:是所求事故,能引义利故,名之为义。」这《披寻记》的作者,引〈摄异门分〉的文来解释这个义。「若于是义,即于此义」,这个「义」是什么意思呢?「是所求事故」是我们希求的事情、希望成就的事情:我希望得四禅八定、我希望得阿罗汉道、我希望得无生法忍,那么这是所求的事情。「能引义利故」,这种事情如果成功了,你会得大利益的,所以是「所求事」。「名之为义」这个「义」是这样含意。「可爱乐故,无有罪故」,「义」是我们所欢喜的,它是没有罪过,是有功德的。所以我们应该求,应该成就它,所以叫作「义」。(陵本八十三卷十一页)上说的。「此中义言,应准彼释。」此一段文里边说的义,应该准照〈摄异门分〉的解释,我们应该那样解释。

 

天二、成就所作(分三科)

地一、标

所化有情知此菩萨所修同事,便于自己受学善根,坚固决定无有退转。

      前边是释同事的名,解释「同事」的名字。下边第二科、成就所作,同事就是所作,所作的事情能够成就,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所化有情」,所教化的众生,「知此菩萨所修同事」,知道这位菩萨也这样修学戒、定、慧,修四寻思、四如实智、各式各样的法门,所修的是和我修的一样:菩萨叫我这样修行,菩萨自己也这样修行,彼此所修的法门是一样的。

       「便于自己受学善根坚固决定」,众生因此对于自己所受学的、所接受的法门努力地这样修行,成就的善根。「坚固决定」,信心就坚定了,无论有什么样的困难,或者有什么样的事情来扰乱,他都不会受影响,决定而不动摇。「无有退转」,不会说是这件事可相信吗?不相信了,要改变主意,不会的。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地二、征

何以故?

      什么理由啊?他会这样坚定呢?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令无疑虑。

 

地三、释(分二科)

玄一、令无疑虑

彼作是思:菩萨劝我所受学者,定能为我利益安乐。由此菩萨所授我者,即于其中自现行故。无有知无利益安乐,自现行者。

      「彼作是思:菩萨劝我所受学者」,就是那位受菩萨教化的人,他心里面这样思惟,「劝我所受学者」,这位善知识,劝我所接受的法门,我这样学习,「劝我所受学者」。「定能为我利益安乐」,决定能令我修学此法门得到利益、得到安乐的,他不会欺骗我,令我得到大利益,不会令我白辛苦,这叫作「利益安乐」。「利益」,是指所成就的功德说的,「安乐」,成就了这样的功德以后,内心的觉受,感觉快乐,所以又是利益、又是快乐。

       「由此菩萨所授我者,即于其中自现行故」是怎么知道我所受学的法门,定能为我利益安乐呢?这等于是一个问,下面就回答这个问题,由于此位菩萨,这位善知识,他教授我这个法门啊,「即于其中」菩萨,我这位善知识自己也在这个法门这里,「自现行故」自己也是很努力地修行这个法门,他叫我学这个法门,他自己也修行这个法门,「故」因此啊,一定会有好处的。

       「无有知无利益安乐,自现行者。」没有这样道理,他知道这件事你怎样用功修行都不会有什么好处的,而这样子,自己还会去做这件事,没有这个道理,若是没有利益安乐,白辛苦做什么。下面第二科、令无反诘。头一科,令无疑虑,就是菩萨自己也这样学习这个法门,使令所教化的有情,就不会有疑虑了。现在第二科、令无反诘。

 

玄二、令无反诘

非诸菩萨如是同事劝导有情,他得诘言:汝自于善不能受学,云何以善殷勤劝导、数数教授教诫于他?汝应从他殷勤谘受,教授教诫。

      「非诸菩萨如是同事劝导有情,他得诘言」,诘者,问也。不是那些位诸菩萨,这样子和所教化的众生共同学习这个法门,劝导有情这样修行,而那些有情还能够问这个菩萨就说了:「汝自于善不能受学,云何以善殷勤劝导、数数教授教诫于他?」,就是这位受学的学生,对这位老师,这么发出一个问题说是:「汝自」,你自己啊,「于善不能受学」,你赞叹这个法门这么好,但是你自己不接受,自己不修行。

       「云何以善殷勤劝导」,为什么自己会用这个良善的法门,「殷勤劝导」,劝导我们去修学呢?「数数教授教诫于他」一次又一次地教授给我们、教诫我们这些人呢?「汝应从他殷勤谘受,教授教诫。」,你自己不修行,所以你不应该冒充善知识,应该从别的人「殷勤谘受」,去请问怎么样学习这个法门,请求别人来教授你、来教诫你,应该这样子才对。这段文就是「令无反诘」,因为菩萨叫受学的人,用功修学这个法门,菩萨自己也这样修学,所以就不会有人这样反问他。下面第二科、四句分别,前面是总显略义,这一段讲完了。下面是第二科四句分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

 

亥二、四句分别(分二科)

天一、总标

有诸菩萨是他同事,而不自显与他同事;有诸菩萨非他同事,而自显现与他同事;有诸菩萨是他同事,亦自显现与他同事;有诸菩萨非他同事,亦不自显与他同事。

      「有诸菩萨是他同事,而不自显与他同事」,前面说「同事」,若是广分别有四种不同,有的诸菩萨实际上的情形,他和所教化的众生同事:同修此一法门。「而不自显」但是他自己不显示他,「与他同事」,与别人共同修学这个无上法门。他事实上是相同的,但是不显示出来,这是第一句。

       「有诸菩萨非他同事,而自显现与他同事」有的菩萨他不和别人一样,但是他显示出来与别人一样,这是第二句。下面第三句:「有诸菩萨是他同事,亦自显现与他人是共同修学这个法门」。「有诸菩萨非他同事」,这是第四句,和别人不一样,亦不自显与他人是相同的,也不显示。这加起来是四句,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别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第一句。

 

天二、别释(分四科)

地一、第一句

第一句者:谓有菩萨,与诸菩萨功德威力皆悉平等;于菩萨道自谓为师功德威力与等菩萨,隐自善故,而不显己功德威力。

「谓有菩萨,与诸菩萨功德威力皆悉平等」,他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是平等的,现的神通威力也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彼此没有高下,都是平等。「于菩萨道自谓为师功德威力与等菩萨」,「于菩萨道」,这位菩萨对行菩萨道教化众生这件事,「自谓」,不是别人说,他自己说,「为师功德威力」,这位菩萨自己说:我要去教化众生,为人师的功德威力,我和那位菩萨是一样的,我不次于他。

「隐自善故,而不显己功德威力」,他功德和那位教化众生的菩萨是平等,但是他隐藏自己的功德威力,而不显现自己的功德威力,有这样的菩萨。

 

《披寻记》p1462——「于菩萨道自谓为师等者:谓彼功德威力与等菩萨于彼徒众教授教诫正现前时」,那位菩萨正是在教化众生的时候,这件事显示出来的时候,「名于菩萨道自谓为师」这就叫作「自谓为师」。看这个文会怎么解释,从这段文的大意来说,就是这位菩萨没有去教化众生,但自己观察自己的功德和那位教化众生的菩萨功德威力是平等的,应该是这么的意思。

 

地二、第二句

       第二句者:谓诸菩萨见有下劣信解有情,于甚深处心生怖畏;便正思择为欲方便化导彼故,自现己身与其同法。所谓下于旃荼罗类乃至狗类,欲作饶益、欲除灾患、欲调、欲化,故思于彼旃荼罗狗同分中生。

      第二句是「有诸菩萨非他同事,而自显现与他同事」,这是第二句。这里面解释「谓诸菩萨见有下劣信解有情」,菩萨那大悲心、大智慧看见有的众生是下劣信解,什么叫作「下劣信解」,下文再解释;「于甚深处心生怖畏」,这个下劣信解的有情,对于佛法的「甚深处」心里面有恐怖心。「便正思择为欲方便化导彼故」,我们汉文佛教,因为很久以来也不去修止观的问题,对于「于甚深处心生怖畏」这句话好像没有什么滋味,不感觉到这滋味是甜的、是辣的,没有感觉。若是多思惟∣∣闻、思、修,多思惟就能有一点感觉。《大智度论》上说:「小乘部派五百部」,就是小乘佛教里边有很多的学派,「闻毕竟空如刀伤心」,听大乘佛教学者说一切法毕竟空,就像那刀刺到他的心里边似的,他的感觉是这样子,所以是非常地愤怒,也非常地不高兴。这句话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讲这件事,龙树菩萨据印顺老法师的《佛教史》上说:「他是第三时期」,就是西历一百五十年到二百五十年之间,那个时代的人。龙树菩萨就感觉到小乘部派佛教对大乘佛教的不高兴,到了什么程度了?那句话里边可以感觉到他们有怖畏。

       我有一次看见法舫法师从锡兰回来,在讲《金刚经》他提到一件事说:「龙树菩萨以前,同一时代稍前的时候,小乘佛教很兴盛,龙树菩萨出世以后,弘扬大乘般若,就把小乘佛教开始衰弱了。」法舫法师说这么一句话。这里边说于下劣信解有情,于甚深处心生怖畏,这样的众生,菩萨对他也还是有慈悲心,怎样度化他呢?「便正思择」,菩萨就很慎重地观察这件事,「为欲方便化导彼故」,菩萨发了大悲心,想要善巧方便地教化这个下劣信解有情。

       「自现己身与其同法」,怎样来度化他呢?菩萨自己显现自己的身体就和对方是一样的,和那下劣有情是一样的,这个「一样」是怎么讲法呢?「所谓下于旃荼罗类乃至狗类,欲作饶益、欲除灾患、欲调、欲化」,「所谓下于旃荼罗类」,菩萨现出来与所教化众生同一类身,是什么样呢?「所谓下于旃荼罗类」,旃荼罗还是人啊,不过就是以屠杀为业,这种职业的人,「下于旃荼罗类」,还不如旃荼罗类。「乃至狗类」,这不是人了,是狗,菩萨也会现这种身,这上面表示这「下劣信解」就在这句话里边看出来,什么是「下劣信解」,就是旃荼罗类乃至狗类,他们的思想就叫作「下劣信解」,那么菩萨要度化这种众生的时候,要示现同类的身形。

       「欲作饶益」,他那慈悲心想要示现如是身来利益他们。「欲除灾患」,想要除灭他们的苦恼,「欲调、欲化」,就是想要调伏他们的烦恼,想要转化他们成为圣人、成为佛教徒,令他们进一步 ,这叫作「欲调、欲化」。「调」,调伏他们的烦恼、消灭他们的业障。「欲化」呢,就是转化他们,使令他们能有智慧、能有清净的功德,从苦恼的境界里解脱出来。「故思于彼旃荼罗狗同分中生」,前面说菩萨的慈悲心。「故思」,是故意地发动慈悲心,菩萨就在彼旃荼罗类里边,在「狗同分」,狗与狗同分的色受想行识里面也现出这样的身形,这真是大悲心。这是解释第二句「有诸菩萨非他同事,而自显现与他同事」,这句话这么讲,这叫作「非他同事,而自显现与他同事」。

 

地三、第三句

       第三句者:谓诸菩萨见所化者所受善根,犹可摇动;为令坚住,现与同事,或等或增。

      第三句者是「有诸菩萨是他同事,亦自显现与他同事」这是第三句。「谓诸菩萨见所化者所受善根,犹可摇动」,菩萨看见所教化的众生,所接受的法门努力地栽培善根。「犹可摇动」,虽然是依教奉行了,但是所成就的善根呢,还不坚定、不坚固,「犹可摇动」,还有可能会退转的,那怎么辨呢?「为令坚住,现与同事,或等或增。」,菩萨为令所化众生的善根能够坚住、不退转。「现与同事」,菩萨显现出来和他同事,也是现出这样的身形,也这样的修学圣道。「或等或增」,或者和他一样的用功修行、或者是比他更殊胜,这样子来引导他,使令他的善根坚住。

 

地四、第四句

第四句者:谓诸菩萨自行放逸,弃舍他事。

      这第四句:「有诸菩萨非他同事,亦不自显与他同事」。这第四句怎么解释呢?「谓诸菩萨自行放逸」,这位菩萨应该是凡位菩萨,也可能是资粮位的菩萨,他自己不能够学习戒、定、慧来约束自己,放纵自己,「弃舍他事」,弃舍了修学戒定慧,同人共同修学圣道这件事,不做这件事。这是菩萨的菩提心失掉的关系,就把这四句解释完了。

 

午二、总辨(分二科)

未一、作业(分二科)

申一、标略说

如是已说多种施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其中所有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

这是第二科总辨,六度四摄这一大科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别广,把六波罗蜜和四摄事说完了,这是别广。第二科是总辨,分二科,第一科是作业,就是栽培这样的善根,分二科,第一科是标略说:「如是已说多种施戒」,就是前面这一大段文,很广喔,己经宣说了多种的施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每一样都是九种,所以叫作多种的施、多种的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也是多种。「其中所有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这里面说它的大意,其中所有六波罗蜜多,它的大意是什么呢?「能自成熟一切佛法」,菩萨去修学六波罗蜜多,能使令自己成熟无量无边的佛法,就是一切种智了,一切种智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有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六波罗蜜之后,就说到摄事,说到那三科就是:爱语、利行、同事。这是摄化众生的事情,「摄事」它的大意是什么呢?「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就是能令有情成熟无上菩提,就是这样的意思,是一个自利、一个利他。「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就是六波罗蜜和摄事总合起来,你应该知道那就是「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他修行一切善法的事情,这一科说完了,这是标略说。下面是辨因缘,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

申一、标略说(分三科)

酉一、总标

又如前说多种施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如是众多助菩提分无量善法,由三因缘,应知现行;由二因缘,应知最胜;由三因缘,应知清净。

      「又如前说多种施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每一样都是九种。「如是众多助菩提分无量善法,由三因缘,应知现行」,「如是」,指前面说的「众多助菩提分法」,「助」字就当作「成就」讲,成无上菩提的因;「菩提」是果,「分」是因,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啊,也就是无量的善法,「由三因缘,应知现行」,这样的善法,怎样能够显现成为事实呢?「由三因缘,应知现行」,这是标出来三个因缘。「由二因缘,应知最胜」,有二个理由,你应该知道这些善法是最殊胜,「由三因缘,应知清净」,这善法是清净的善法,而不是有过失的,这是总标。下面别释。

 

酉二、别释(分三科)

戌一、现行

谓由身语意三因缘故,应知现行。

      「三因缘」指什么说的?就是身和语和意,这三个因缘。「应知现行」,你要知道,这无量无边的善法,由这三因缘、由身、语、意使令他成为现行,就能成为事实了。如果你的身、语、意,你不肯努力的这样做,那就不能成为善法了。

 

戌二、最胜(分二科)

亥一、标

彼诸善法由广大故,无杂染故,应知最胜。亦名无上,亦名不共。

      前面说现行,这是说最胜,分二科,第一科、标,彼诸善法由广大的因缘故,由无杂染的因缘故,而成为最殊胜的善法,这是标。「亦名无上,亦名不共」,由这二种因缘对善法是最无上的,就是没有再比它更殊胜。「亦名不共」,这个「不共」,应该说是不共于声闻、缘觉、不共于一般的世间法,这是大乘佛法最殊胜的地方。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由广大,分二科

 

戊二、释(分二科)

天一、由广大(分二科)

地一、标

当知此中,由有情无别故,事无别故,时无别故,名为广大。

      这还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解释这有情无别。

 

地二、释(分三科)

玄一、有情无别

有情无别者:谓诸菩萨普于一切有情处所,普为一切法界有情,修行如是施等善根;非专为己。

      ,这叫作「有情无别」,「谓诸菩萨普于一切有情」,就是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最初发心的时候,都是没有简别地要饶益一切众生,所以「普于一切有情」。这上面说到「处所」,就是众生居住的地方「普于一切有情处所」。「普为一切法界有情」,这「法界」应该指色受想行识说,色受想行识的组合,名之为「有情」。「有情」是个假名字,这假名字在那里建立的呢?就在法界上,在色受想行识上建立有情,就是一切法界有情,「修行如是施等善根」,菩萨呢,在一切有情的地方,「普为一切法界有情,修行如是施等善根」,来饶益一切众生,这叫作「有情无别」。「非专为己」,菩萨修学六波罗蜜等种种善法,不是专为利益自己,也是为利益自己,但是也为普度一切众生。

 

《披寻记》p1462——普为一切法界有情者:谓诸有情于法界无量中,由种种法或染或净差别可得,是故名为一切法界有情。这么解释,下面是第二科、事无别。

 

玄二、事无别

事无别者:谓诸菩萨普于一切及一切种施等善根,精勤受学。

      前面是菩萨慈悲心的广大,现在是说栽培善根的事情,也是无差别的。「谓诸菩萨普于一切及一切种施等善根」,这是二个一切,下面那一个一切「一切种施等善根」,前面的那「一切」是什么?我们就这样解释,就是一切的佛法。「普于一切佛法及一切种施等善根,精勤受学」,菩萨能够清净地、精进地去学习这么多的佛法,也去做这么多的功德利益众生。这叫作「事无别」,这些无量的善法是无差别的,「无差别」这话的意思,应该是说:「无量无边的善法,菩萨每一样善法都是修学」,所以叫作「无别」。

 

玄三、时无别

时无别者:谓诸菩萨恒常无间,不离加行,不舍善轭。若昼若夜,现法后法,即由此因,施等善根善常行无替。

      这是时间无差别,「谓诸菩萨恒常无间」,常时没有间断的,不远离加行,时时地努力去修学善法的,「不舍善轭」,没有一个时候说是,我弃舍了善法,我休息、休息,我告假几天吧!没有这回事。「若昼若夜,现法后法,即由此因,施等善根常行无替。」,「若昼若夜」,这个昼夜啊,我们人世间的众生,有昼夜的问题,昼的时候、或者是初夜、后夜也要努力的栽培,中夜可能是休息,白天也没有休息的时候。但是,若是得了圣道、得了无生法忍以后,恐怕没有这回事、没有昼夜的差别了。「现法、后法」,「现法」是现在;「后法」是将来,若我们人的寿命,或是我们的寿命二百年,这二百年内就是现法,二百年结束以后,又得一个生命,那就是「后法」了,可以这么说,若是没有生命得、失的差别的时候,那都是现法,没有后法的事情。「现法、后法」。

「即由此因」,由于这样精进的关系,「施等善根常行无替」,六波罗蜜、四摄法常常这样做,没有停止的时候,这是在时间上说,这是三种无差别:有情无别、事无别、时间无别。下面第二科、由无杂染,前面是说到广大,就是有情无别、事无别、时无别这叫作「广大」。现在解释「由无杂染」,分三科,第一科、标。

 

天二、由无杂染(分三科)

地一、标

当知此中,由四种相,成无杂染。

      成就菩萨修学一切善法,都是清净的,没有污染。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净欢喜俱

 

地二、释(分四科)

玄一、净欢喜俱

谓诸菩萨怀欢喜心,修诸善法;由是因缘,无苦、无忧、无诸变悔。

      「谓诸菩萨怀欢喜心」,内心里面很欢喜,什么叫作欢喜?就是修诸善法的时候,心情欢喜,我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切的时候,心情都是欢喜,欢喜地修学一切善法。譬如说是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天人和人间的人这是果报,这二种果报,都是由于修学善法而得果报,得果报为什么会有天、人的分别呢?就是欢喜心修学善法,将来的果报就生到天上去,如果修学善法的时候,也愿意做,但是勉强了一点,那将来得果报,就是在人间。天上的果报呢,果报是自然的,他那衣、食、住都是自然来的,人间的果报自然来的,恐怕不多,除非是你父母有钱,遣嘱给你一千万美钞,你没有做什么就来一千万美钞,但是除了这件事以外呢,要工作;你要发财不管有钱也好、没钱也好,你要有行动,才能发财,由于你的行动,才能得到财,所以你要做不是自然来的。因为在因地的时候,心里面不是太愿意做这件功德,有点勉强,所以得果报的时候要用点力,有差别。现在说菩萨,他修学一切善法,利益一切众生的时候,他的心情是什么?他怀欢喜心修诸善法,是有这种情形。当然这种事情啊,我相信这不是指凡夫菩萨说的,一定是圣位的菩萨,圣位的菩萨就是有禅定的功夫,他一定得到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智慧。有禅定、有智慧、有慈悲,这是圣人的境界,他这时候修学善法的时候,心里发欢喜心修诸善法,「由是因缘无苦无忧」,由于他是欢喜心修诸善法,修善法时内心没有苦的感觉,也没有忧愁的感觉。「无诸变悔」,因为若有苦、有忧啊!唉呀!做这件事这么苦恼,我不要作了,就变了。因为他没有这个苦和忧的感觉,他是欢喜心的感觉,所以做这件事情一直地能这样做,中间不会变悔的。所以看这个文的意思,应该是指圣人说的,这个菩萨不是凡夫菩萨,所以「无诸变悔」。我们凡夫有这个问题,我以前曾经说过。我的目的是为这件事,我来努力地发心,把这件事成功,其他的事情是小小的事情,本来不在你的发心之内的,但是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那件小小的事情来冲击你,你原来的目的计划就放弃了:「我不做了!」就走了,就改变计划了,凡夫会有这种事情。你原来的计划就停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损失。现在这个文上说:「谓诸菩萨怀欢喜心,修诸善法;由是因缘,无苦、无忧、无诸变悔。」圣人没有这个变悔的事情。

 

玄二、无不平等

又诸菩萨,不损恼他、不着见趣、不杂恶行,修行施等无量善根。

这是第二科:无不平等。前面是净欢喜俱:清净的欢喜心一直地在你这里,你在做这件功德的事情的时候,一直有欢喜心在这里,「俱」就是同时的。现在第二科:无不平等。

「又诸菩萨不损恼他」,诸菩萨他不损恼众生,他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众生虽然是有很多的问题,但是菩萨不损恼他,不会去恼乱他、去伤害他,不会这样做。

「不着见趣」,这个见,就是断见、常见、我见、我所见、有见、无见,这一切的执着,有所得的都是见。这个见有各式各样的见,就叫做「趣」。菩萨修学佛法得了正见的时候,尤其是得了圣道以后,灭除一切见趣,他心里面无所得,度众生无众生可度,没有这个有所得的执着,所以不着见趣。

    「不杂恶行」,他做善法、做种种的功德的时候,不会在中间有做了一点错误的事情,不会间杂错误的事情。

    「修行施等无量善根」,他是不损恼他、不着见趣、不杂恶事的修行施等无量善根,要这样做,那么这叫做「无不平等」。如果说是损恼他,那就是不平等了;若是着见趣,也就不平等;若杂恶事,也就不平等。除掉了这三样事,那叫做平等。这样子修行施等无量善根。

 

玄三、殷重

又诸菩萨殷重遍体,于其施等无量善法,唯见功德,唯见真实,唯见寂静,极善决定;不从他缘,非余引夺,而正受学。

这是第三:殷重。解释无杂染,分这么四个科,四个理由。一个欢喜,一个没有不平等,这下面第三个殷重。

「又诸菩萨殷重遍体」,诸菩萨修种种功德善法的时候,他是有殷重心。殷重,实在就是诚恳的意思,诚恳心。若是我们凡夫做事情,也有的时候心里很诚恳,但诚恳里面还有一点虚伪,还有点不老实,就不是普遍。体者,心也。在你的心体上,有的地方清净、有的地方污染。现在菩萨完全都是诚恳,真实不虚。

「于其施等无量善法」,对于他所做的六波罗蜜等无量的善法「唯见功德」。当然,这是正见,他的大智慧看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善法,而不会在这里说:「这个地方不对!」又有一点邪知邪见出来,没有这回事情。「唯见功德」。

「唯见真实」,唯见真实怎么讲?前面这个功德应该是清净的依他起,唯见真实就是远离一切分别戏论,那就是第一义谛了。

「唯见寂静」,什么叫做寂静?有生有灭是动乱,不生不灭就是寂静。就是他的内心也好、所修的功德也好,都是寂静、都是不生不灭的。就是与第一义谛相应,名为寂静。

「极善决定」,他修学善法的时候「极善」,就是最高的那种良好的境界,而没有犹豫的事情。

「不从他缘,非余引夺」,他做种种功德,是由他的清净的戒定慧来成就这件事,而不会须要别的因缘的帮助,不是的!「不从他缘」。「非余引夺」,而这种自己努力地去做功德利益众生,其他的魔王、魔鬼不能够动摇他的、不能够扰乱他的。

「而正受学」,这位菩萨能这样子受学一切善法、利益众生的,这一定是圣位的菩萨、高位的菩萨了。

 

玄四、无依

又诸菩萨不因所修施等善法,希异熟果;或转轮王、或天帝释、或魔、或梵。亦不于他,希求返报。无所依止,不依一切利养恭敬世俗名誉,乃至不依养活身命。

第四科,无依。这个无依,明白点说就是无所求,应该是这么说。

「又诸菩萨不因所修」,这么多的菩萨,他做这么多的功德,他不因为他修造的施等的善法「希异熟果」,希望在生死的世界得一个好果报,没有!异熟果是有漏果,是在世间享受荣华富贵,没有这种心情、没有这个希望,不希望这些事情。这个异熟果是总说,下面别说。

「或转轮王」,或者是说在世间上作个转轮王,「我希望作国王。」做这件事。「或天帝释」,或者我超越人间,到三十三天作释提桓因,没有这回事情。或者是到六欲天的顶上作魔王去。或梵天,或者是生色界天,到梵天去。不这样,不希望获得异熟果。

「亦不于他希求返报」,菩萨修学无量善法,利益众生,也不于一切众生希望众生酬谢我!也没有这种想法。

「无所依止」,菩萨做这么多功德,心无所求,就是无所依止。

「不依一切利养恭敬、世俗名誉」,也不求世间、社会上的一切众生要来供养这个菩萨││利养。希望众生要恭敬菩萨,希望在社会上有广大的名誉,没这个意思!

「乃至不依养活生命」,他也不希求世间上有什么名利来养活他的生命,他没有这个希求。因为他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不可得的,一切众生都是不可得的,所做的一切善法也都是无所有的,他心里面无有少法可得,所以没有这些希求,没有这些戏论的境界。圣人是这样子。

 

地三、结

由如是相净欢喜俱,无不平等、殷重、无依,修行施等,广说乃至同事为后,无量善法,名无杂染。

这下边是第三科,结束这段文。

「由如是相」,就是前面说的这四种相貌,就是:净欢喜俱,是第一科;第二科无不平等;第三科殷重;第四科无依。

「修行施等」,由这样的大智慧呀!这是离一切相、离一切分别的大智慧境界,来修行施等这些善法,「广说乃至同事为后」,施等是最前面的,同事这一段文是最后,总结起来就是无量善法。「名无杂染」,由这四种原因所修的功德,是没有染污的。

这是已得无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萨境界,他们修止观成功了,他那个大智慧能出现这个境界。

 

看《披寻记》p1463:「无不平等者:此不平等,谓不善行。」你修的是有罪过的事情,那就是不平等了。「〈决择分〉说,由非爱果义,名不平等行故。」非爱果,就是三恶道的果报是不可爱的果报,那就是名叫做「不平等行故」。由这个不平等行,你得到不可爱果。「陵本六十二卷四页」,这在后文。「此配前说:不损恼他,不着见趣,不杂恶行。」前面那个科文,就是和这段文是相配合的。

 

戌三、清净(分二科)

亥一、标

由炽然故,无动转故,善清净故,应知清净。

这是第三科:清净。解释这个清净。由三因缘故,应知现行;由二因缘故,应知最胜;由三因缘故,应知清净。这是第三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由炽然故」这是一句,「无动转故」是一句,「善清净故」,这是三句。所以叫「应知清净」,这个清净的含意就是这三个理由。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炽然无动。又分两科,第一科,标。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炽然无动(分二科)

地一、标

若诸菩萨已入清净意乐地者;一切善根,炽然无动。

「又诸菩萨已入善清净意乐地者,一切善根炽然无动」,先解释炽然无动。若是诸多的菩萨已经证入清净意乐地的时候,清净意乐地就是极喜地,就是他这个时候由修四寻思、四如实智得无生法忍了,这时候分别我执、分别法执都已经消除了,他得到毕竟空的智慧了,所以他内心是清净的。「意乐」就是意愿,他那个大慈悲心也是清净的。

「一切善根炽然无动」,他所修的一切的善法,非常地有力量。「炽然」是广大、有力量的意思。「无动」,世间上尘劳的事情,不能扰乱他的。所以叫炽然无动。这是标,下边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炽然。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炽然

言炽然者:谓此菩萨意乐净故;一切善法,不由思择,炽盛现前。

谓此菩萨他的内心非常地清净,他的慈悲心也是清净。智慧清净,慈悲心也是清净。

「一切善法不由思择」,他所做的这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业,「不由思择」,不须要去思惟观察来推动自己,就是「炽然现前」,就很殊胜地善法就能出现。我们凡夫有的时候虽然知道这件事是有意义,但是不愿意做。有的时候如理作意现前:「喔!我应该去做这件事,这件事是有功德的,是没有过失的,我应该做。」这样子自己劝自己,那就可能会去努力了,到禅堂去静坐了。若是自己如理作意不现前的时候:「我何必去呢?我不要去,我在这儿躺一会儿也很舒服啊!」那就是这句话就是不及格了:「不由思择,炽然现前」。若是由如理作意来推动自己,就是由思择炽然现前。更殊胜一点,不由思择炽然现前,这是分三个阶级。

 

玄二、无动(分二科)

黄一、无减

言无动者:谓此菩萨意乐净故,随所获得、随所积集所有善法,皆无退转,于当来世,能无退减。

前边是解释炽然,现在解释无动。分两科,第一科是无减。

「无动」这句话怎么讲呢?「谓此菩萨意乐净故」,就是这位菩萨他有无相的慈悲心,「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意乐净故。

「随所获得、随所积集」,随顺因缘所获得的功德、所获得的善法;「随所积集」,他那无所得的智慧,他不断地栽培善根,所以,善根又增多了,所以叫「积集」。所有的善法、所获得的善法、所积集的善法,「皆无退转」,而不会失掉这个功德。这也不容易!

「于当来世,能无退减」,不是现在,就将来也不会退减。不会说:「我不做这个功德了!」能无退减。这个退减,我们没得无生法忍的人,就会常常有退减的事情。一个是自己自动的退减了,「我不做这件事,这个功德我不做了!」一个是另外有点因缘,或者师长说一句,不高兴:「我告假了!我走了!」叫退减。现在这上面是说「于当来世能无退减」,不是现在没有退减,将来都没有退减。这不退减的原因,就是智慧高、烦恼轻的关系。

 

黄二、唯增

如是菩萨随所经历彼彼日夜,随所过度彼彼自身所有善法,如明分月,唯增无减。

前面说无减,这是说唯增。

「如是菩萨随所经历」所经过的「彼彼日夜」,那一天、那一夜,一个月三十日夜。「过度」,随所经过的,「彼彼自身」,是他的自身从昼夜经过来,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做了很多的功德││「所有善法」。「如明分月」,一个月里边,有半月是黑月,有半月是白月。这明分月就不是那黑分月;月亮由初一、初二、初三,逐渐地增长。「唯增无减」,唯有增加而没有减少。用明分月表示、譬喻菩萨的功德也是有增无减。这样子无减唯增,所以叫做无动。

 

天二、善清净

若诸菩萨住到究竟地或系属一生最后有者,所有善法,名善清净。此上更无菩萨地摄,胜净法故。

这是第二科:善清净。这善清净怎么讲呢?「若诸菩萨住,到究竟地」,胜解行住、清净意乐住,乃至到最后十地菩萨、到等觉菩萨││到第十地菩萨就是究竟地。「或系属一生最后有者」,第十地菩萨后心就是等觉菩萨,叫做「系属一生」,就是这一生过去就是佛了,所以叫做系属一生。「最后有者」,这最后有就是系属一生,这一生就是最后有。到佛以后是清净法身的境界了。

「所有善法,名善清净」,这个最后有,就是「这一生就成佛」的这一生,他的善法是究竟清净,名善清净,因为他这个时候微细的所知障都清除了,所以他是善清净。

「此上更无菩萨地摄胜净法故」,在这位最后有的菩萨以上,更没有菩萨地所摄的胜清净法,就是这个胜清净法到这里究竟了!

 

酉三、总结

如是施等同事为后无量善法,三因缘故,应知现行;二因缘故,应知最胜;三因缘故,应知清净。

这是总结这一段。「如是施等」,这些六波罗蜜。「同事」,爱语、利行、同事「为最后」,这就包括了无量无边的善法。

「三因缘故应知现行」,为什么能够现行这么多的善法呢?就是你的身口意。「二因缘故应知」是「最胜」,「三因缘故,应知」道是「清净」的。总结这一段文。

 

未二、感果(分二科)

申一、别辨(分八科)

酉一、一切施等

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广说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无上正等菩提金刚坚固身、正法久住果。

这是第二科。前面那一科是作业,现在是说感果,就是得到了无上菩提果了。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分八科,第一科是一切施等。

「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这六波罗蜜,加上爱语、利行、同事,每一样都有九科。九科的第一科是自性,第二科就是一切。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一共是九科。自性这里没有说;就从一切这里开始说,一切施、一切戒、一切忍、一切精进、一切静虑、一切般若,都是从这里开始。「广说乃至」到「一切」的「同事」。

「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就是这么多的善法,你这位大菩萨能够多修习,去利益众生。「若善清净」,所修习是那么多,而每一样事儿都是非常清净,所以叫做善。「若具圆满」,就是无量的善法又多又善,都圆满了,多圆满、善圆满,名为具圆满。多是指数量说的,这个善是约他里边的性质说的,这两方面都能圆满。

「能感无上正等菩提」,无量的善法,若多修习、善清净、具圆满了,将来能感得无上正等菩提,就是一切种智。这个无上正等菩提是指智慧说的。

「金刚坚固身」,他得到像金刚那么坚固的身体,不可破坏,还有个正法久住的果报,「正法久住果」。我们的身体当然是老病死的身体,完全是不及格了。若生到天上去,天上的身体不老、不病,但是有死亡也不好。若是到了色界天上的身体,比欲界天的好一点,但是也有死亡这一天。在《成唯识论述记》,窥基大师他说:若是菩萨能得到色界禅定,你能够得无生法忍,得了色界定,这个人间的身体死掉了,生到色界天上去,色界天上的人的寿命是很长的,还有个延寿法,就是他那个寿命还可以延长,延长就可以到无量寿,乃至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窥基大师说出这么一件事来。那个延寿的身体,还不能算是金刚身。就是成佛以后所得的那个身体,是金刚坚固身。没有成佛的时候所得的身体,就是从初欢喜地以后所得的身体,也比我们人的身体好一点。就算是那个欢喜地菩萨是人间的人,他比我们身体好一点;但是也难免有老病死。若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八地的时候,弃舍了肉身,得了法身了。得了法身的时候,那个法身也还是有变异。就是你所修的善法没有究竟圆满,善法是因,由善法因所得的法身是果。这个善法因,它有逐渐逐渐趋向于圆满,你那个果报它也逐渐逐渐向于圆满,中间有微细的变化,不能称之为金刚坚固身。若到了佛的境界以后,善法到圆满以后,就停在那里了,再不变化了,所以叫做金刚坚固身。这个金刚坚固身,说两种,实在应该说一种,就是那个自受用身是金刚坚固身。但另外一个清净法身,那是法性,那个法性身和凡夫都是一样的,我们没有修学圣道的人,我们的清净真如的境界,和佛是平等。所以,这个金刚坚固身应该指自受用身说。那么,这个身是不可破坏的。

「正法久住果」是什么呢?就是由这个身,他由大悲心、和他的大智慧为众生宣扬佛法的时候,这件事是长时期的;长时期的为众生宣扬佛法,所以称为「正法久住果」。

 

看《披寻记》p1464:「金刚坚固身正法久住果者:谓于金刚喻定位中」金刚喻定是等觉菩萨后心,他那个定叫金刚喻定。「能断二障,证得菩萨不可思议转依」,能断去俱生的我执、俱生的法执两种障碍。证得菩萨不可思议的转依,那就是转得清净法身了,清净法身现前,自受用身也是现前了,那叫做不可思议的转依,「是名金刚坚固身」。「现等正觉宣说正法」,这时候成佛了,就是为这些法身菩萨,乃至一切众生宣说正法,「乃至般涅槃后经尔所时正行未灭,正法未隐,是名正法久住」。这个地方把化身也放在里边了。「乃至般涅槃后」,就是这位佛现了化身,在众生世界宣扬佛法。到众生世界的这位化身佛,他有入涅槃的时候。入了涅槃以后,经那么多的时间正行未灭,就是虽然佛不在了,佛教徒还能够修学圣道,叫正行未灭。「正法未隐」,佛宣说的正法也没灭。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还没有灭,是名叫做「正法久住」。

 

酉二、难行施等

此中所有难行施、难行戒、广说乃至难行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成就无等希奇法果。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一切施等,得成无上菩提。现在难行施等:「此中所有难行施、难行戒、乃至难行的同事,前面都说过了。「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成就无等希奇法果」,「感」就是成就,能感得如来成就的无等││没有与他相等的那样的希奇法果,就是无量的神通变化那个果报。

 

酉三、一切门施等

此中所有一切门施、一切门戒、广说乃至一切门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一切最胜有情天人所供养果。

第三科,一切门施。「此中所有一切门施、一切门戒、广说乃至一切门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一切最胜有情天人所供养果」,天人是最胜有情,他们对于佛供很多很多殊胜的供养,这也是佛所得的果报。这是一切门施等,下面第四科善士施等。

 

酉四、善士施等

此中所有善士施、善士戒、广说乃至善士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于诸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及以非想非非想处、于此一切有情类中最尊胜果。

「此中所有善士施、善士戒、广说乃至善士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于诸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众生里面,有的是没有足的;有的众生有两足、有的众生有四足、有的众生有多足。

「有色」界众生、「无色」界的众生:欲界众生也是有色,色界天的众生也是有色,无色界的众生没有色。「有想」和「无想」:这个有想,欲界的众生也是有想,色界天众生也是有想;但是色界天的第四禅天里面,有个无想天的众生无想,所以叫无想众生。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也都是有想。

「及以非想非非想处」,这个世界的众生。「于此一切有情类中最尊胜果」,就是佛在一切众生中是最殊胜的,这是最尊胜果。

 

酉五、一切种施等

此中所有一切种施、一切种戒、广说乃至一切种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无量殊胜福德所摄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身果。

这是第五科。「此中所有一切种施、一切种戒、广说乃至一切种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的话,「能感如来无量殊胜福德所摄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身果。」能得佛陀的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身的果报,是由这样的因缘成就的。

 

 

酉六、遂求施等

此中所有遂求施、遂求戒、广说乃至遂求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坐菩提座一切魔怨不能恼触不倾动果。

这是第六科。「此中所有遂求施、遂求戒、广说乃至遂求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坐菩提座」坐在菩提树下,「一切魔怨不能恼触、不倾动果」,佛坐在菩提树那里,要得成无上菩提的时候,这些魔怨││魔王与佛有怨,但是他不能恼触于佛,不能倾动。佛的境界,一切魔怨不能倾动。我看到《大毗婆沙论》上也说这件事。

佛在菩提树下的时候,在得无上菩提之前,先放光明通知魔王,说:「我要在这里得无上菩提了。」佛没有偷偷地成佛,不是!告诉你:「我要在这儿成佛了。」魔王就来了,魔王一来了,所有的诸天善神完全都走了。这个悉达多太子坐在那里,就是一个人,和魔王、很多很多的魔军同他作战,这些诸天善神一个也不来帮忙佛,等到佛降伏了魔王以后,这时候诸天来赞叹。

这上面说是:一切魔怨不能恼触于佛,不能倾动于佛,佛得这种果报。

 

酉七、二世乐施等

此中所有此世他世乐施、此世他世乐戒、广说乃至此世他世乐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最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乐果。

最胜静虑就是色界的四静虑。解脱应该是指八解脱说。等持应该是空、无愿、无相三等持。等至,就是无色界的四种等至;色界的四静虑也是等至,但是前面列出来,这里就不说了。佛能感最胜的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乐果。

 

酉八、清净施等

此中所有清净施、清净戒、广说乃至清净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四一切种清净果。谓所依净、所缘净、心净、智净。亦感如来三不护、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一切不共佛法、极善净果。

这第八科。「此中所有清净施、清净戒、广说乃至清净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四一切种清净果」,四一切种清净果是什么呢?是「所依净、所缘净、心净、智净」,这四种清净。

亦感如来的三种不护,还有十力的智慧、四无所畏,还有三念住,一切不共佛法极清净果。

 

看《披寻记》p1464:「如来四一切种清净果等者:此中四一切种清净、三不护、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如〈建立品〉别释其相。」〈建立品〉在那里呢?「陵本四十九卷十五页」,在那里解释这一段文的这些名相。「不共佛法总有百四十种,今说一切,是彼少分应知。」

 

申二、总结

如是菩萨施等善法,能感无上到究竟果;当知亦感生死流转顺菩萨行,所余无量无边可爱无罪胜果。

这是第二科:总结,总结这一段。「如是菩萨施等善法」能感无上的、到究竟的果报。前边说的这么多的果,还有一部分没有说到,这里说了。

「当知亦感生死流转」,就是成佛以后,佛也会来到生死的世界,也有父亲、母亲,有入胎、住胎、出胎,作童子的这些事情;乃至最后得无上菩提、得涅槃这些事情。这是一种果报。其次,没有成佛的时候,在得无生法忍以后,也在生死的世界度化众生的时候,也有一些果报。所以在生死流转里面有「顺菩萨行」,就是或者他做人、或者是做天,也可能到三恶道去度化众生,所有的这些境界都是顺于菩萨行的。这是前边说的果报所剩余的,无量无边可爱的、无罪││没有过失的殊胜果报。

从这里看出来,菩萨所有的功德果报,乃至成佛的功德果报,完全是由于他的菩萨行而成就的,没有一样事情是自然而有的。这是说得的果报。其中有一样事儿,就是由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乃至后边爱语、利行、同事,每一样都有九种,这里面只说八种,而没有说第一种:「自性」的功德所得的果报。应该是那样说,这个「自性」是约总说的,其他的那八种功德是别说的。合总为别;离开了别,另外没有总,所以不另外说「自性」的功德果报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0)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惟贤法师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法句经》的要义[栏目:林崇安教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八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染与净[栏目:月溪法师]
 讲经要以种种方便与听者的思想契合(如一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孝亲尊师 善交益友──宽运法师「两会」港区委员驻地[栏目:宽运法师]
 我们的心灵为何不能纯净[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第二部 第十一章 日常生活的治疗[栏目:西藏医心术]
 痛苦是个很好的老师[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石窟艺术[栏目:佛教与雕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