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8)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5

辰四、不酬有恩 (分二科)

宿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是饶益有情戒的第四科,不酬有恩,在宗喀巴大师的菩萨戒的次第,这是第三心的菩萨的身份,就是已经受了三聚净戒了。「于先有恩诸有情所」这位菩萨对于十八条戒。分两科。第一科有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仪」这是说这位发菩提以前有恩的诸有情的地方,就是他曾经接受过诸有情的恩。「不知恩惠,不了恩惠」,第一句话就是「先」就是过去的事情,不知恩惠就是现在了,他不知道这件事,这个意思就是不想要报恩。「不了恩惠」在他心里面也没有这件事,就是不忆念所要报答的恩这件事。

「怀嫌恨心」那么这里面看出来,就是彼此间有一点问题,就是这位菩萨和那位有恩的那个有情,彼此间有一点不愉快,也可能是比较严重的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他心里面对那个有恩的人「恨」,怀恨不舍这个意思。「不欲现前如应酬报」就是不愿意现在能够如其所应酬谢他的恩,不想这样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那这就是有罪,就是违越了菩萨戒,而这是属于染污的违犯。

我今天中午午饭后,说到菩萨戒的摄善法戒,那就是要修学止观的,就是你受了戒以后,要学习佛法,你要修学止观,修学止观你就能调伏烦恼,调伏烦恼呢就不会怀嫌恨心,就不会有这件事。有的大德对于戒特别的尊重,也是特别的学习,也去弘扬戒。但是从这个戒法上看,从这个戒定慧的次第上看呢,人为什么会犯戒?就是因为有烦恼。有烦恼他就犯戒,不然不会犯戒的。若是提倡持戒清净,那就是应该说是要提倡修止观。修止观就是调伏了烦恼就没有犯戒这件事,如果我们不提倡修止观,光是提倡持戒很困难,我认为是很困难的。我们读菩萨戒,常常有这句话:「怀恚恼心,还嫌恨心」,常常有这句话,那这就是因为瞋心而犯戒,也有的人因为贪心而犯戒,当然贪瞋痴的烦恼有轻有重,现在这里就是很明显的说出来,犯戒的因缘是因为烦恼,而自己不能调伏烦恼,所以就是犯戒了。这是很明显的一件事,当然我心里面感觉到不平,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就是这样子,不提倡修止观,不提倡这件事。那也就可以知道我们佛教徒能调伏烦恼吗?不调伏烦恼那戒能清净吗?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明白的事情。

 

看这个《披寻记》:1398

「于先有恩诸有情所等者:有恩有情,如前已解。」像前边那个文上已经讲过了,「如前已解」,前面说「于其恩惠,不如实知,是名不知。」「不知」就是恩惠的事情不真实知道,「不能明记,是名不了。」就是不能够明明白白的记住这件事,所以就叫做不了。「如前已说暂见申敬」前面的文曾经说了,这个报恩,怎么报恩呢?其中一个态度就是暂见就要表示恭敬,「乃至若等若增财利供养」或者是一样,你以前赠送给我多少,我现在一样的还报于你,「若增」或者是增加,我还报于你。「若增」财利的供养,「现前酬答」这个现前酬答的意思呢,不是由经过中间人,不经过中间人,就是和这有恩的人现前去酬答他。「非以下劣」酬答的时候不是用下劣的事情,下劣的财物,应该是更好的。「是名现前酬答」这都是前面的文解说的。「又如前说于彼事业应作助伴」你前面说报恩的时候,说那有恩的那个人他有事业,他有事业呢「应作助伴」,你报他的恩呢也就可以这样办法,帮助他的事业,那就算是报恩了。「乃至广说」前面的文说的很多,「是名如应酬报」。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现酬报,非染违犯。

说是这位菩萨他是知恩了恩,也没有嫌恨心。没有嫌恨心是有报恩的意思,但是他现在懒惰懈怠,他的心是想要报恩的,但是为懒惰懈怠所障碍,「不现酬报」没有作这件事。「非染违犯」也是犯了这条戒,但是不是染违犯,就是轻微了一点。

 

宿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勤加功用无力无能不获酬报,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欲报恩而彼不受:皆无违犯。

前面说是有违犯,这下面说无违犯。「勤加功用无力无能不获酬报,」就是这位菩萨呢,他内心里面一直的想要想办法报他的恩德,但是没有能力去报恩,「不获酬报」。这个无力无能就是没有能力去报恩,那这也不算犯戒。「若欲方便调彼伏彼」或者这位菩萨,他有心报恩,也有能力报恩,但是发觉有问题,这个有恩的众生有问题,而这个菩萨愿意想要,用不报恩为方便来调伏这个有恩的众生,这就是那个菩萨的智慧的境界,用这个方法来调伏他,这个事情呢这就是智慧的事情。譬如说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他菩萨知道,这个菩萨有神通,他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情形?或者是菩萨没有神通不知道,但是想要知道,想要知道就是利用一个方便来考验你一下。譬如说是我赞叹你一句,看你怎么反应?也可能不讲道理,就忽然间触恼你一下,看你怎么反应?他由此他就知道你的程度了,但是这样说还比较简单,若是说你这个是很用功的人,但是你再加一把劲就得无生法忍了,那么这一点精进的力量,怎么样才能发起呢?菩萨也可能是假藉一个方便,假藉一个方便来触恼你,一触恼你的时候,你向道上会,你把这个止观正念现前,就把这一念的分别心消灭了,就得无生法忍了。若是我们的程度不够,我们不修止观,或修止观修的马马虎虎的,遇见因缘你不能够向道上会,你向烦恼去理会,这就不行了。不但不能消灭烦恼还增长烦恼了,这样人呢菩萨他不会去考验你的,不会的。所以现在这里是「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就是假藉这个不报恩,用这个方便来调伏你,那就是那个人有一点程度,那个人有点程度,因此而能够有进步。「广说如前」像前面文解释过。「若欲方便调彼伏彼」,那这样不报恩也不算犯戒。「若欲报恩而彼不受」那也不算犯戒,「皆无违犯」。

 

辰五、不解愁忧 (分二科)

宿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堕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多生愁恼,怀嫌恨心不往开解,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开解,非染违犯。

这是第五科不解愁忧,分两科。第一科有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时候,「见诸有情」看见很多的众生「堕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原来他的生活情况很正常,心情很自在,但是忽然间失掉了,「堕」改变了,这心情改变了,「堕在丧失财宝」的苦恼的境界里面,「堕落到丧失眷属」可爱的眷属死掉了,心情苦恼。「丧失禄位」那么说是这个人在政府作官的,国家有酬劳给他,他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不是一般的社会大众,现在呢丧失了禄位,被人家撤职了,「丧失禄位」所以心情很苦恼,所以叫「难处」。这里有几个「难」,一个财宝丧失、眷属丧失、禄位丧失,这三种苦恼,三样苦恼的事情。「多生愁恼」,是这个有情遇见了这样不如意的事情,昼夜六时心里面多数是忧愁苦恼,多数是这样境界。「怀嫌恨心不往开解,」这个受菩萨戒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这个人,看见众生有这样的苦恼,你应该去开解他,同他谈谈话,解除他的愁恼。但是这位菩萨「怀嫌恨心」,和他以前有个问题,就是心里还放不下,以前的放不下。不到那个地方去开解这个愁恼的众生。「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你看这个菩萨是这样的,饶益有情应该是这样作的。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开解,」这个菩萨和这个「丧失财宝眷属禄位」的有情没有嫌恨,没有这件事,但是他也没有去开解,为什么呢?「为懒惰懈怠」所障碍「不往开解」,「非染违犯」。

 

宿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应知如前,于他事业,不为助伴。

「无违犯者:应知如前,」如果没有犯这条戒呢,应该如前面,「于他事业,不为助伴」那条戒所说的,那就不算犯。

 

辰六、不施资具 (分二科)

宿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生众具,见有求者来正希求饮食等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给施;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能施与,非染违犯。

这是第六科不施资具,分两科。第一科有违犯。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生众具」,这个菩萨有很多财富,就是有很多的饮食等,饮食、衣服、卧具,那就是有很多动产、不动产,有很多财富,都是资生的众具,生命的所需,这些众多的财富。「见有求者来正希求饮食等事,」这个时候菩萨看见,菩萨不是说没看见,菩萨看见了。有人来求他「正希求饮食等事」,合法的,这个「正」是合法的意思,希望菩萨给他饮食、衣服、卧具,各式各样的生活所需品,「等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给施;」这个菩萨不肯布施。「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能施与,」那也是违犯,但是不是染污。「非染违犯」这是有违犯,下面是无违犯。

 

宿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现无有可施财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

「无违犯者:若现无有可施财物,」菩萨这个时候,没有可布施的饮水、衣服、卧具等财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菩萨自己没有财物,那就不能布施,那也不算犯戒。「若彼希求不如法物」,说菩萨有很多财物,可是那个人向菩萨要求的是不如法的东西,那菩萨不给他也不算犯戒。他要求的「所不宜物」对他不合适,菩萨不布施也不算犯。「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菩萨有财物,他希求的也是如法物,也是合适的东西,但是菩萨另外别有用心,别有大智慧境界要调伏他,「若欲方便调伏」他,使令他从有罪过的地方解脱出来,到有功德的地方去,菩萨目的是这样而不布施他,来调伏他,那就不算犯戒,「广说如前」。

 

看这个《披寻记》1398:

「若彼希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者:若彼希求属他非同意物。」说是那个有情,希望菩萨给他「属他」不属于菩萨所有,是别人所有。那么菩萨于那个希求的物没有所有权,那菩萨不能同意这件事嘛,菩萨自己所有权的东西可以同意,我送给你。别人所有权的东西,菩萨不能同意嘛。这样子那是不可以了「是名不如法物」。「若有来求种种能引戏乐能引无义所施之物」,说若有一个补特伽罗来到这里,来到菩萨这里求种种,不是一样,很多样。这样的东西能引戏乐,能令人得到很多游戏的境界,心情快乐的那种事情。「能引无义」但是没有真实的功德,有罪过的,「所施之物,是名所不宜物。」

「由令憍逸行诸恶行堕恶趣故」,说这些「所不宜物」不如法物,所不宜物如果送给你的话,就会令你憍逸,令你放逸,「行诸恶行」作种种有罪过的事情。你现在作了有罪过的事情呢,将来就是「堕恶趣故」,你若是这样那菩萨就不布施你,也不算犯戒了。「若有来求罩罗罝弶为害众生及为习学」,若是这位众生来到菩萨这里,要求菩萨送给他这个「罩」,就是捕鱼的那种东西;「罗」是捕鸟的这种东西;这个「罝」呢,是抓兔子的这种东西;这个「弶」呢,就是捉一切鸟兽的那种机器。这个众生向菩萨要求,送给他这些东西。「为害众生」,他要求得到这样的东西的目的,是为了杀害众生,他的目的是这样子。「及为习学」,或者是他拿到这个器具以后,学习怎么样去捕捉这个鸟兽,这样习学,「是名不如法物」。

「若有病者来求非量非宜饮食」若有有病的人,来向菩萨请求送给他「非量」,这个数量不对,还是不是相应的饮食,这个饮食对他的病是有害处的。「及有性多馋嗜更复来求珍妙饮食」,前面这个有病的人,来求「非量非宜饮食」菩萨不给他也不算犯戒。「及有性多馋嗜」,就是有的人他的,…性者,心也。说他那个人的心就是欢喜吃东西,大概脾胃特别好,这个嗜欲特别强。「更复来求珍妙的饮食」这样「是名所不宜物。如是等类如施品中说(陵本三十九卷四页)」。

 

若来求者王所匪宜将护王意,若护僧制,而不惠施,皆无违犯。

「若来求者王所匪宜将护王意,」若是来向菩萨请求一种东西,是国王所不相宜的东西,「将护王意」这个菩萨爱护王的心情,使令他不要烦恼,那就这个东西不能送给他。或者他要造反,向菩萨要求一个核子弹,那就是国王是不高兴了,所以「将护王意」。「若护僧制,而不惠施,」若是这个时候,大众僧规定对这个众生,不能布施他,大众僧有这个规约,那么菩萨呢要护僧制,要爱护大众僧的规则,遵守大众僧的制约,而不惠施,「皆无违犯」。

 

辰七、不正摄受 (分二科)

宿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这是第七科不正摄受,分两科。第一科是有违犯。「不正摄受」,这个「正」就是依法摄受,就是正摄受。依据,也就是遵循佛陀的教导,而去摄受徒众。不遵循佛的教导,是不正摄受。这个第一科是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时候,「摄受徒众」这个摄受徒众,这句话说个白话就是收徒弟,就是收徒弟的意思。或者是广义的说呢,菩萨发大悲心教化一切众生修学圣道,得三乘道果。菩萨发这个心,这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弟子,这叫做「摄受徒众」。这摄受徒众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发无上菩提心,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饶益一切众生的时候,你发了这个心,就是摄受徒众了,就是摄受徒众。

「怀嫌恨心」,但是菩萨呢他没得圣道,他的止观修的不太合适,没能调伏自己的烦恼。「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你若发心,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之后,愿意行六波罗蜜教导一切众生学习佛法,菩萨对于这一切众生就有这责任。有什么责任呢?就是随时要无倒教授无倒教诫的,就有这个责任。你有这个责任的时候,但是你不尽责任。「怀嫌恨心」,这就是有这个烦恼,那么也不高兴这个众生,不能够随时的无倒教授,不颠倒的教授,不颠倒的教诫。教授他修学善法,教诫他不可以作恶事,那都是要不颠倒。不颠倒这就是要学习佛法,才能够符合这个要求,如果你没有学习佛法,受了菩萨戒而不学习佛法,那怎么教授一切众生?怎么样教授、怎么样教诫,完全是不知道的。那这「无倒教授无倒教诫」都是办不到了。这位菩萨「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那么这就是,你这摄受徒众的这个责任没有尽到。摄受徒众有两个责任:第一个责任,有法的教授教诫,这是第一个责任;第二个责任呢就是财,你要供给他财。「知众匮乏,」菩萨知道自己的徒弟徒众,生活困难,生活所需有所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知道他生活困难,那么菩萨就应该给他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不,「而不为彼从诸净信」三宝的「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有病的关系,需要医、需要药,还有资生的什物,各式各样的东西,生活所需的东西。「随时供给」菩萨应该从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那里去化缘,随时供给徒众的生活所需。不这么作,「是名有犯,」就是一个法摄受,一个财摄受,这两件事你都没能够尽责任,「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可见前面我说的那个发了无上菩提心,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那就是摄受徒众了。但这是广义的说法,狭义的说呢,那就是有收徒弟的仪式,有一个程序拜他作师父了。那么他对你就有这两个责任,一个财、一个法,这两方面的责任。

 

看这个《披寻记》1399:

「摄受徒众等者:菩萨摄受徒众有二因缘」这个菩萨收了徒弟的时候,要有两个条件:「一者、以无染心正摄徒众」,你收他作徒弟的时候,你心要没有染污心,心要清净,前面文有说到这件事。怎么叫做染污心呢?你收徒弟的目的,要徒弟来侍奉我,来给我作杂事,你是为你私利来收徒弟,那这就是叫做染污心。如果说是你没有这个心,你是他来拜你作师父,你内心里面的目的是为了教导他修学圣道,或者是将来能够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你的目的是这样,这就是不污染,就是没有染污心。「正摄徒众」如法的摄之为徒,那么这就是以「无染心正摄徒众」。这是第一个程序。

「二者、于自义利正教修习」,第二个条件呢,就是你自己学习佛法的戒定慧,就是自义利,你自己的义利。如果是在色声香味触上去发动贪瞋痴的活动,这是他义利,这是魔王的义利,这是一般社会大众的在家人的义利。菩萨自义利是戒定慧,不过你收了徒弟的时候,你要用你自己所学习的所修学的戒定慧,「正教修习」是如法的教导这个徒弟也修学戒定慧,要这样子。就是这两个条件,你要作这件事,这是两个程序,收徒弟这两个程序。两个程序或者说,第一个程序,就叫做摄取;第二程序呢,就叫做摄受,摄取、摄受。

「非邪加行而陷逗之」你收他做徒弟以后,你不能够教他作有罪过的事情,不可以,不可以「非邪加行」。不可以教他作有罪过的事情。「而陷逗之」,有罪过的事情,但是他欢喜的。你收这个徒弟,你叫他作有罪过的事情,他欢喜作这件事,是有罪过,造了罪过以后,「而陷逗之」就陷在这个恶的因果里面了,将来有苦报的。我们通常的说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佛陀对我们的教导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初一步,但是深一步就是『自净其意』,深一步是自净其意。这个头一步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二步是『自净其意』。就是这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事实上情形呢,就是一言难尽了,一言难尽!

譬如说是,我们姑且举个例子:有的出家人贫苦一点还发道心,他肯用功修行,等到财富越来越……,你肯发心修行,那么你就是有修行了,名望也就高起来,很多人恭敬供养,那恭敬供养呢财富就多起来了,多起来你原来道心还在不在?这不一定。也可能还在,也可能是不在了。不在了的时候呢,就变成有罪过的事情了。这也可能是这样。还有一种情形,譬如说我们弘扬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但是众生能够希求圣道的人是少数,他欢喜学习出世间的圣道,是『以涅槃为上首』这种人是少数,多数人停留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里,停留在这里。但是有的人只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办不到。而这件事呢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那么这件事也是好事。我们说也是好事,但是好事,但是还不一定。

你譬如说是,这个社会上有大福德的人,也就是社会上有权利的人。没有什么福德的人他不能拿到最高权利,这事情不可能的。而这些人有最高权利的时候,也可能是有爱国、爱民的心情,也可能没有。他会作了很多很多的恶事,这是事实摆在这里,是这样的。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福德?就是前生作过功德,前生作过功德的。他作过功德现在得了果报了,得了果报以后而造罪,因为你没那么大的权利,这样的罪你造不来的。说我们一般人也是造罪,造的小小的。你小小罪可以造,大罪你造不来的,你条件不够。我们从这里面看,我们作善事,我们广作功德,是的。但是也有可能你现在作功德,是以后造罪的这个因缘,这件事对不对?

当然也有的人呢,我前生作了一些善事,今生得了果报,生活很自在。他因为自在而有时间学习佛法,有时间学习佛法,就能得圣道了。那么前生学习善法,在今生来看是得圣道的因缘,就是这样子。但是这件事谁知道呢?我看肉眼凡夫不知道,这个佛菩萨知道,佛菩萨知道。今天我们在中午饭后我说那件事,从那件事我现在又有一点分别心,那上面还有一点事情,什么事情?他念阿弥陀佛,这个人这算是不错,能够念佛,临终的时候还有正念,能念佛能感应了阿弥陀佛来。阿弥陀佛发愿了嘛,你平时念阿弥陀佛的,你到临命终的时候我就来接引你往生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履行他的诺言的,这样子。但是他的太太说一句话,这个正念就失掉了,失掉了这个时候他不生,不愿意求生阿弥陀佛国,这时候阿弥陀佛就走了,就不见了。从这里看见什么事情?阿弥陀佛没有办法回转他的心念,他的心念现在是心颠倒了,阿弥陀佛不能回转。若阿弥陀佛能回转,那么他的太太说一句话,他的心里面还能有正念,那么就接引往生了嘛。现在阿弥陀佛没办成功这件事,阿弥陀佛就走了。

我们常常说,请法师你摸摸我的头给我加持一下,加持这件事是有,但是不是一般人的事情,一般人不行,做不到这件事。所以这个事情,你要「无倒教授无倒教诫」这不是说空话。实在来说这大菩萨才可以办到,就是你教授他教诫的都是很恰当,没有错误。不要说我们讲佛法讲的巧妙、讲的微妙,不是你能不讲错就算了不起了。那你为什么能达到这个程度?要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程度?都不是说在文字上能明白佛法就能办得到的,那就是要深入止观。我看这样子,反正这个事情是那样,或者是你入圣位以后,或者到第八地菩萨这样才可以,不然办不到这件事。当然这上面说你收徒弟,你要尽这两个责任,一个法的教授、一个财的摄受。我们能做到吗?这个「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下面「非邪加行而陷逗之」,那么不能够用错误有罪过的事情,来伤害这个徒弟。当然这事也还要佛菩萨的法眼才能看清楚这件事。「然复不应于一切时摄取徒众,亦非不摄,亦非变异」,这前面说你摄受徒众,你收徒弟要这两个程序,这下面又加上一句话:「然复不应于一切时摄取徒众」,说是你这位菩萨,你来者不拒。那就是在收‧‧‧一切时都收徒弟,来教导这个徒弟。「不应该于一切时摄取徒众」你不应该这样子。这句话我没有看见有注解,那么就我来用我个人的意思来解释这句话,就是你这位菩萨,你自己也要拿时间用功的啊,你自己也要用功修行,你不能说所有的时间都给徒弟用,不应该这样。你自己也要修学圣道,我看这一句话可以这么讲吧。

「然复不应于一切时摄取徒众,亦非不摄」,也不是说不收徒弟,也是收徒弟。「亦非变异」,收徒弟的时候不能有变异,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要用慈悲心,用哀愍心收徒弟,收徒弟的时候一切时用哀愍心、用饶益心,来教授、教诫你的徒弟,你这个慈愍心,这个哀愍心不能够变异的。这里什么意思呢?又收了徒弟,这个徒弟有的时候听话,有的时候不听话。听话的时候,我的这个慈悲心可以发动,哀愍心发动;这徒弟不听话的时候,这个作师父的就没有慈悲心了,那么就是变异了,就是有变异。

菩萨如果发菩提心、发大悲心、发哀愍心收徒弟的时候,徒弟听话你也是有慈悲心,不听话的时候还是要有慈悲心,「亦非变异」,不能,不能这样。说我徒弟听话的时候,我很欢喜这个徒弟;徒弟不听话我就忿怒了,那就叫做「变异」。「是名略说菩萨于诸有情摄取摄受」,我们学习了这《瑜伽师地论》才知道收徒弟的方法,收徒弟就是你要这样子。

「于时时间随入劳倦,如其所宜为说正法」,于时时间随入劳倦,就是你教导你的徒弟,要时时的,他们要在圣道上用功,或者是为这个寺庙里做种种事,为大众僧服务,或者是为圣道修学戒定慧、修止观静坐,或者是其他种种有意义的事情。「随入劳倦」,随其因缘各种情形辛苦了,这些辛苦。辛苦了那么你当师长的有怎么办法呢?「如其所宜为说正法」,随其所宜,随着那个人的程度,随着那个人的心里各式各样的情形,要为他宣说正法来安慰他。

「于时时间为令系念于所缘境」于时时间,就是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各式各样的情况,「为令系念于所缘境」要劝导他、警觉他,还要提醒他,要不忘掉所缘境,令系念于所缘境。这个所缘境应该说有两种:若初开始还不能修止观呢,那就以经律论为所缘境,要学习经律论,是他的所缘境。对经律论学习完了以后呢,你要修止观又有个所缘境,这是不同了。这个情形就是解的时候,你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你这个时候的程度不明白什么是佛法,止观是修不来的嘛,你要学习。这个时候这个所缘境就是经律论,等到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要修止观了,那另外有个所缘境。就是「于时时间为令系念于所缘境与正教授」,你这位大菩萨给你徒弟要有个合法的教授,这样子。「是名随时无倒教授」,这个这句话这么讲。

「于他毁犯随时正举令其觉悟」,对于你的徒弟有毁犯净戒了。那随时,你随时就要知道这件事,「要正举」要如法的举出他犯戒的事情,「令其觉悟」,这是错误了。「应时如理诃责摈罚」,就在那个时候要合理的诃斥他,诃斥他你是错误了。「摈罚」你诃责他,他还不肯改呢,那就要处罚他,或者是「摈」驱逐他,这样子。「是名随时无倒教诫」。

「于他所为财利因缘,成就上品经营遽务过于自事;是故为彼追求资财众具随时供给」,于他所为财利因缘,对于你这个徒弟,这个地方好像应该是在家居士,这个菩萨是在家菩萨,他有在家的徒弟。「于他所为的财利因缘」,就这发财的这些事业。「成就上品经营遽务」你要帮助他成就极好的经营遽务,你也要有这个知识帮助他这个事业有成就。「遽务」就是特别匆忙的事情。「过于自事」你对他的帮助,帮助他发财的事情,你努力超过你自己的事业,这样。「是故为彼追求资财众具随时供给」,这些话这么讲。「如是等事,是诸菩萨摄受徒众正所应作」,这是应该作的事情。「义如摄受品说(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七页)」我们还没有学到那里。「不作应作,成有违犯」,应该作你不作呢,你就是违犯了这条戒。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诚、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

这也是犯,但是不是染污,是轻微的。前面这是有违犯,下面是无违犯。

 

宿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有疹疾,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皆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你又没有为他教授教诫,也没有为他追求生活所需的事情,你想要以此为方便来调伏他,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不算犯戒,「广说如前」。「若护僧制,」那也不算犯戒。「若有疹疾,」若菩萨自己有病,「若无气力,不任加行,」不堪任去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不堪任这些生活所需的事情,那也不算犯戒。「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自己有病没有力量教授教诫徒弟了,那转请其他的人,有这种力量的人去教授教诫,供给他的生活所需,那也不算犯戒。「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那这样你没有去尽这个责任,也不算犯戒。「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你已经尽了责任,那也不算犯戒了。「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若是你的徒众里面,原来他是外道,现在到你的这个团体来,目的是为窃法,来盗取佛法。「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这个人你没有能力去调伏他,不可以调伏,那这也就不算犯戒,「皆无违犯」。

 

辰八、不随心转 (分二科)

宿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随心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随其转,非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随心转;」这是第八科不随心转,分两科。第一科有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时候「怀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随心转」,不随那个有情的心去作事情,这前面有解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随其转,非染违犯。」菩萨本身没有这个嫌恨心。没有嫌恨心,但是怎么没有「于他有情不随心转」呢?说「若有懒惰懈怠放逸不随其转」,不随他的心去作事情,那「非染违犯」。

 

宿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彼所爱非彼所宜,

那不随心转不算犯戒。

 

看这《披寻记》1400:

「若彼所爱非彼所宜者:谓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谓诸菩萨想要随顺所教化的众生心转,他欢喜这样子,菩萨就随他的心这样做事。「应审观察」这个随心转这件事,菩萨应该入定去观察这个众生的情形。「若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喜乐」,若是这位菩萨,这样子这样子的事情。「现行身语」就是现出身上的行动,或者是现行这样的语言,发出来这样的行动,发出来这样的语言呢,「生他喜乐」就是对方那个所化的众生心里欢喜了,所以这是可以说是随心转。「如是喜乐令他憍逸行诸恶行」,若是你这位菩萨,这样子随有情,随所化众生心转的话,令众生有了喜乐,「如是喜乐令他憍逸」使令那个众生放逸了,「行诸恶行」做种种有罪过的事情。「身坏已后堕诸恶趣」,这时候做种种恶事,等到寿命到了,这个身体结束了,堕落到恶趣去了。「于如是事不随其转」,这样的情形呢,你不应该随他的心转。「虽彼所爱,然非宜故」,因为这件事虽然是所化众生所欢喜的事情,但是对他不合适,他会因此而做恶,做恶了呢他就下地狱了。

譬如说这个像前面说,我帮助他发财,那是他所欢喜的,但是他得到财以后就做种种恶事了,将来下地狱了。那么菩萨是不是帮助他发财呢?就是这么意思。

 

若有疾病、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护僧制,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多众非宜非爱,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欲方便彼伏彼广说如前,不随心转;皆无违犯。

「若有疾病、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菩萨不随心转,菩萨本身有病了,或者没有气力,没有这个能力不堪任随其心转作这种事。「若护僧制,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多众非宜非爱,」若是他所爱的事情,对他是合适的,那他是一个人。而若是这样做了以后,对于很多的人「非宜非爱」,那菩萨不做也没有犯戒。「若为降伏诸恶外道,」那不能随其心转呢,那也不算犯戒,「不随心转」。「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这样子也不算犯戒。「不随心转;皆无违犯。」前面说出这么多的理由,「若有疾病」不随心转,「若无气力不任加行」不随心转,「若护僧制,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多众非宜非爱」、「若于方便调彼伏彼」是不随心转,都无违犯。

 

看这《披寻记》1400:

「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多众非宜非爱者:谓于如是一有情事」,一个众生的事情。「现行身语令生喜乐」,菩萨为了这一个众生,表现出来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语言,使令那个众生生喜乐。「虽彼所爱及是所宜,然余有情非宜非爱,于如是事为欲将护多有情意」,菩萨为了爱护大多数人的道心,是「亦不随转」,就不能随那一个有情的心转了。「如一有情为所应作来求助伴;菩萨尔时若应许彼」,就是有一个人,为求他所应作的事情,来求菩萨帮忙。「菩萨尔时若应许彼」,就是答应了去帮他的忙。「虽彼所爱及彼所宜,然余多众由是因缘非宜非爱。是故菩萨于如是事现行身语,应审思择令不现行。如求助伴,求饮食等一切应知」,是这样子。

 

辰九、不显德等 (分二科)

宿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这是第九科不显德等,分两科。第一科有违犯。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时候,「怀嫌恨心,他实有德」,是另外有一个人,他真实是有道德的人,在佛法里面修止观的事情有成就的,有实德。「不欲显扬」,你心里面恨这个人,就不愿意在大众里面显扬这个人的道德,那你就是犯戒了。「他实有誉不欲称美,」说那个人有道德,很多很多的人都赞叹他好,那你偏要在大众中不想赞叹他,那你就是犯戒了。「他实妙说不赞善哉;」说那个人实在宣扬佛法有微妙的辩才,但是你不赞叹他「善哉」,不去说他好。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看下文《披寻记》1400:

「他实有德等者:真实功德略有五种;」什么五种呢?「谓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就是对于佛法僧戒,对于佛法僧有信心,而他也有戒的功德。有闻,就是广学佛法,叫做闻。还有舍,舍就是有慈悲心,同情他人的困难,能够舍自己所有,解除他人的困难,叫做舍。慧,就是通达苦集灭道的道理,修学圣道,这是慧。也可以说信是开始,对于佛法有信心是开始,然后能够持戒,然后能够多闻佛法。多闻佛法以后呢,有两个反应,一个是舍,一个是慧。舍实在就是慈悲,一个慈悲、一个智慧、一个般若。「如前已解」,这在〈声闻地〉里面已经解释过。

「戒见轨则正命圆满,具足悲愍无倒无动」,前面是说有德,这个人有功德,有道德,就是有信戒闻舍慧,这个五种功德是有深有浅的。初开始受三皈五戒,这个人也可以说有信戒闻舍慧,但是他可能出家是个大菩萨也是信戒闻舍慧,这里面有深有浅的不同。这是解释「他实有德」,下面解释「他实有誉」的誉。「戒见轨则正命圆满」,说是这个人持戒清净;或是在家的戒、或是出家的戒,或者小乘戒、大乘戒,持戒清净。第二个呢,见就是大智慧,也可能得无生法忍了,「戒见」。「轨则」就是做事情的轨则。禅堂有禅堂的轨则,斋堂有斋堂的轨则,宿舍有宿舍的轨则,走路的时候有走路的轨则。就是你要修〈般舟三昧〉的时候,〈般舟三昧〉也是有轨则,这些轨则。「正命」正命是什么?这个众生啊你没得法身的时候,你都有生活的问题,这个生活也是合法的,生活所需来的都是合法,而不是非法来的,所以就叫做「正命圆满」。「具足悲愍」说这个人啊有戒的功德,有见的功德,有轨则正命圆满的功德。有的人持戒清净,看起来很值得恭敬,但是邪知邪见,也有这种人。而这个人戒的功德有,又有正知正见,做事情都是有轨则的,生活所需都是合法的。「具足悲愍」,这个人有慈悲心,看见众生在世界上惑业苦流转很可悲愍,「具足悲愍」。「无倒无动」,他的大智慧不颠倒,什么时候他有这个正见不退转。「正见」具足正见叫「无倒」,正见不失掉叫做「无动」。成就正见叫「无倒」,正见不失掉叫「无动」;

「由是名称遐迩」,由于有这么多的功德,有戒见轨则、正命圆满、具足悲愍、无倒无动,「由是名称遐迩流布」,远近的人都知道,遥远地方的人也知道,他的名称普闻流布到一切的地方去。「名实有誉」,这就是有很多人赞叹他,「名实有誉」。「能为有情善说正法」,这下面解释这个「他实妙说」,说是这一位善知识能为众生善说正法,「于诸欲中能广开示过患出离清净品法」,这位善知识于诸欲中能广博的开示欲的过患。这个欲是有过患的,使令你的品德逐渐逐渐的都污染了。能开示欲的过患,也能开示你从欲里面出来,「出离清净品法」,欲是染污的,从染污法出来学习戒定慧的清净品法。「又能宣说苦等圣谛相应言论」这位菩萨又能够宣扬赞叹苦集灭道四谛相应的言论,使令众生修学圣道得大涅槃。「名实妙说,是为贤圣之所称赞」,这样的事情呢,一切贤人、一切圣人都是赞叹的,「故言」叫做「善哉」。他实妙说,应该称扬赞叹。「菩萨于此实有德等而不显扬称美赞叹,成有违犯」,就是违犯了。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

菩萨没有嫌恨心,但是是懒惰懈怠放逸所以没有显扬等,他有德、有誉、有妙说,但是菩萨没有称扬赞叹,这样非染违犯,也是违犯了但是不染污。

 

宿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下边是无违犯。若是菩萨知道这个人性好少欲,应该赞叹的这个人,这个人的心他欢喜少欲。「将护彼意」菩萨爱护他这个少欲的心意,就不加以赞叹,这样不算犯。「若有疾病,」菩萨自己有病,那么也就没有能力去赞叹。「若无气力,」所以若没有气力,也不赞叹也可以。「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那也不算犯。「若护僧制,」大众僧为这个人有所特别的规定,不可以赞叹这个人。「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若是你赞叹他有德、赞叹有誉、他是妙说,赞叹这些事情。「起彼杂染」,就生起来他的烦恼,什么烦恼呢?「憍举无义」,就是高慢起来了,高慢起来以后呢就有过失了,「无义」。「为遮此过;」为了避免这样的过失呢,那不赞叹也没有过失。「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假设你这位菩萨知道那个有情,他的功德虽然似乎是功德,而非真实的功德,那你不赞叹也没有过失。「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误传而已,那你不赞叹他也没有过失。「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这个事情也是程度的问题,如果说你的佛法完全一无所知,你感觉这个法师讲的很好,那这个法师也可能不一定是讲的好,就是你的程度若高一点,你可能会说的准确一点。所以这个「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你不赞叹,「若为待他言论究竟,」等到他说完话了的时候再赞叹,这个时候「不显扬等;皆无违犯」若他人正在说话的时候,你想要赞叹也不要赞叹,你打人闲岔了嘛,是皆无违犯。

 

辰十、不诃责等 (分二科)

宿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驱摈,怀染污心而不诃责;或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下边是第十科不诃责等,分两科。第一科是有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看见众生做了很多罪过的事情,应该诃斥他,教他不要做这个有罪过的事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他造了罪你诃责他他不改,那就应该处罚他。「应可驱摈,」你处罚他他也不改,那就应该驱逐了。「怀染污心而不诃责;」而菩萨对于这个众生,怀染污心;或者是有特别的心情,或者是一般的浅薄的说法,这个菩萨对他有一点爱心,就不能去诃责他;或者说呢菩萨对他有恨,他现在做恶将来下地狱很好,那就不要诃责他。那这就是「怀染污心而不诃责」,那这就是犯戒了。「或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诃责了,但是应该治罚他不治罚。「而不治罚如法的教诫」。「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你如法教诫治罚,他还不改,那你就应该驱摈,是应该驱摈而不驱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看这《披寻记》1401:

「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驱摈者:若诸有情有其过失,违犯随下中上品类差别」,他的过失这上面说诃责、说治罚、说驱摈,就是他那个过失有下中上品类的差别。下品的应该诃责,中品的应该治罚,上品的应该驱摈。「如其所应而诃责之或治罚之或驱摈之;由是说言应可诃责治罚驱摈。」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而不诃责,乃至驱摈,非染违犯。

下面是无违犯者。

 

宿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疗治、不可与语,喜出粗言,多生嫌恨,故应弃舍。若观待时,若观因此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僧喧杂,令僧破坏。知彼有情不怀谄曲,成就增上猛利惭愧疾疾还净,而不诃责乃至驱摈;皆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疗治、」若是菩萨知道那个众生做种种罪过,他是不可以对治的,不可以教导的。「不可与语,」你不能和他说话劝导他的。「喜出粗言,」是那个众生他欢喜说出粗恶的语言。「多生嫌恨,」你教导他、你诃责他、处罚他,他的恨心是更多了。「故应弃舍。若观待时,」或者观待,等待将来有机会的时候再教导他、再诃责他,再处理这个问题。「若观因此斗讼诤竞,」若是观察我现在要诃责他,或者处罚他,或者驱摈他,因此这个团体里面互相有斗讼,或者大家大打起来了,或者是到法庭上去了,大家有很多的诤竞,很多的纠纷,那这样子呢你就不要诃责、治罚、驱摈。「若观因此令僧喧杂,僧令破坏。」若是观察因为你诃责、处罚、治罚、驱摈的关系,使令这个大众僧都吵闹起来了,这个就是引起来更大的过失,令僧破坏了,所以就不诃责、不治罚、不驱摈,那就不算犯。「知彼有情不怀谄曲,」若是菩萨有神通,知道那个有过失的有情,他心里面没有谄曲,不怀藏谄曲心,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表面上随顺你,但是内心是不听你的,就是他的心和表现于外的面貌不一致、不真实。若「知彼有情不怀谄曲」,他没有这个意思,他是很诚实的,内外一如这样子。「成就增上猛利惭愧」那个众生他内心里面成就了,特别有力量的,猛利的惭愧心。「疾疾还净,而不诃责乃至驱摈;皆无违犯。」他有了过失他会疾疾的忏悔恢复清净,这样子你不须要诃责他、也不要处罚他、也不要驱摈了。那就没有违犯。

 

看这个《披寻记》1401:

「知彼有情不怀谄曲等者:此通前三所观察事」,前面所观察的事,前面说观察的事「若观待时,若观因此斗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僧喧杂令僧破坏。」这三个事,这个地方通于这个,就是「知彼有情不怀谄曲」,这个「知」就是通于前面,你知道时,「若观待时」你知道这件事,你也知道因此斗讼诤竞,你也知道因此令僧喧杂令僧破坏。所以通于前面三个。

下面说「谓观待时及复知彼能速还净,具二因缘而不诃责乃至驱摈」,那就不算犯。「如是若观因此斗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僧宣杂等具二因缘当知亦尔」,也是那你不诃责不处罚驱摈也不算犯。「此中不覆己恶,如实自显」,这解释这个「不怀谄曲」。这个里面说「不覆己恶」,自己的罪恶不隐藏;「如实自显」,真实的把自己的过失发露出来,「是名不怀谄曲」。「于所毁犯心不忍受,深生羞耻」,是这个人对于自己毁犯的过失,自己不忍受这个过失,「深生羞耻」深深的生起来羞耻心,「是名成就增上猛利的惭愧」。「如法速疾发露悔除」,他就是依法,依这个戒律上所规定的,「速疾发露」很快的就把自己犯的戒发露、忏悔,除灭这个犯戒的罪过。「防护当来终不重犯」,这个有情他现在犯戒,发露忏悔以后,将来不会再犯这条戒了,「是名疾疾还净。」

 

辰十一、不现神通 (分二科)

宿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于诸有情应恐怖者能恐怖之,应引摄者能引摄之,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    这是饶益有情戒的第十一科,这是最后一科不现神通,分两科。第一科是有违犯。「若诸菩提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时候,「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那就是得了四禅了,具足成就色界四禅,在四禅里面修神通成就了神通,所以成就种种的神通变现的威力,有这样的威力。这有了神通呢就能够有种种的变现,有变现就表示他有大威德力。「于诸有情应恐怖者能恐怖之,」对于很多的众生,对于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罪过,应该用恐怖,现神通来恐怖他,那么这位菩萨有能力,「能恐怖之」。「应引摄者能引摄之,」说这个众生有善根,还可以引导他来到佛法里面栽培善根的,那么这位菩萨有能力,「能引摄之」。「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引摄;」但是这位菩萨得了神通,就是得了色界四禅,得了色界四禅的人都是离欲的,对于欲界的色声香味触没有爱心,欲界的烦恼都没有了,这世间上这些事情他不爱着,所以「避信施故」,躲避众生的这一些的名闻供养的事情,不欢喜这些事情。如果你现神通呢就会引起这个信施的问题,就会引起了这些事情。那么这位菩萨不欢喜这个信施的事情,是「不现神通恐怖引摄」。他有神通但是不愿意现,不愿意现是应恐怖的没有恐怖,应引摄的没有引摄,就是这样子。这个一般的人,一般的人没得禅定的人,他是没离欲的。没离欲的没有神通,就是也善巧方便的说有神通,于是乎引起了很多的名闻利养过来了,这个凡夫是这样子的。但是他呢,这位菩萨「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不现神通引摄」,这样作呢。「是名有犯,」就是犯了这条戒了。「有所违越,非染违犯」。但是没有染污心,他犯是犯但是没有染污心,因为他没有贪心因为离欲了,没有这个贪心。

 

看这《批寻记》1402:

「具足成就种种神通等者:种种神通若变若现诸所有相」,种种的神通呢,这上面说出两样事。「若变」就是原来这里是一个高山,但是菩萨神通把它变成一个大海了,这叫做「变」。「现」呢,原来什么也没有,忽然间现出来一个东西。由无而有叫做「现」,改变原来的形相叫做「变」。这个神通就可以说是可以分成这么两类「若变若现」。「诸所有相」这个变也有诸所有相,现也有诸所有相。「已如前释」,像前面这威力品也有解释过了。

「随其所欲,一切事成是名威力」,这个有神通的人随他的所欲,所欲办的事情都会办成功的,「一切事成,是名叫做威力」。「于乐恶行无信有情,为恐怖彼而现神通」,对于欢喜作恶事的众生,他对于佛法不相信,对于因果都不相信的这个有情;「为恐怖彼」这位有神通的菩萨,因为要改变这个不要他做恶,要相佛法的话呢就恐怖他,而现神通「是名应恐怖者能恐怖之」。

「为诸有情欢喜踊跃,方便引令入佛圣教」,他的神通有的时候目的是这样:为求诸有情对于佛法有欢喜踊跃的关系,方便引令入佛圣教。就是以神通为方便引导他来到佛教。「由是示现种种神变;是名应引摄者能引摄之。若诸菩萨为避有情于如是事生希奇想,信顺于己」,若诸菩萨为了躲避,有情对于现神通的事情生希奇想,「信顺于己」,对于自己有了神通众生的信心就强起来。「而行奉施」对于菩萨有种种的供 养,「不为现通恐怖引摄」,菩萨不高兴这些事情,所以就不现神通恐怖引摄了。「成有违犯」,就是犯了这条戒。这怎么算是犯了这条戒呢?「舍有情故」你对于这个应恐怖应引摄的有情你没度化他。你没有用神通度化,把这个有情弃舍了,你的大悲心不强,所以有了过失,就是这个意思。

 

宿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知此中诸有情类多着僻执是恶外道,诽谤贤圣成就邪见,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无有违犯。

「无违犯者:若知此中诸有情类多着僻执是恶外道,」如果菩萨不现神通恐怖引摄,还是没有犯戒,那应该是怎么样情形呢?「若知此中诸有情类多着僻执」,就是看你现神通的众生,很多的都有邪知邪见。僻者邪也,执着邪知邪见,而这些众生都是很恶的外道,这样子。「诽谤贤圣成就邪见,」如果你要现神通,那这个人非贤即圣,如果没得圣道就是贤,可能得圣道就是圣。诽谤这个现神通的人,诽谤他:现神通有什么了不起,我持一个咒也会有神通,我一吃这一种药也会有神通,就轻视这个菩萨现神通的事情。「诽谤贤圣」,这个众生有邪知邪见。「不现神通恐怖引摄,」这样的众生呢,你现神通也不能折伏他,那他是有邪见不能改转,菩萨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无有违犯」。这是第二科无违犯,下面第三科摄无违犯。

 

盈三、摄无违犯

又一切处无违犯者:谓若彼心增上狂乱,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净戒律仪,当知一切皆无违犯。

这个地方前面一条戒一条戒,各式各样的有染违犯、非染违犯,或者是无违犯,都已经说过了。现在总说,总说这么多的戒。「一切处无违犯者」所有的戒都不算违犯,那要怎么情形呢?「谓若彼心增上狂乱」,说是这个菩萨他得神经病了,那都不算犯戒了。「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说是这个菩萨有很大的苦恼,来逼切他,那也就不算犯戒。「若未曾受净戒律仪」,或这个菩萨没有受戒,原来根本没有受菩萨戒,那「当知一切皆无违犯」。

 

看《批寻记》1402:

「又一切处无违犯者: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违犯、非染违犯,已于前文一一具说了;今更总显于一切处说无违犯,如文易知。」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7)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2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10)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七八)[栏目:杂阿含经]
 禅修手册 喜心的修习[栏目:禅修手册]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九讲[栏目:大安法师]
 关于论坛上净土法门教理争议的一点建议[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宗教的意义和形式[栏目:雪漠]
 出家不可轻[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栏目:传喜法师]
 不断的涟漪朝面前荡漾过来,此刻应该如何对治?[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智泉法师)[栏目:法华经讲记]
 包容是一种轻松[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