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5)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3

宇四、我我所分别

云何名为我我所分别?谓若诸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所积聚;由宿串习彼邪执故,自见处事为缘所生虚妄分别,如是名为我我所分别。

这里是解释八种分别,前面是解释自性分别、差别分别和总执分别,现在解释第四,我我所分别,昨天讲的总执分别:「云何名为总执分别?谓即于彼色等想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设所引分别」总执分别这里也说到「我」;现在第四科也说到「我」,其中还是有差别。前面总执分别,就是假想施设所引分别,就是这一句话也是给它一个范围,这个我是假想施设,就是但安立一个假名字叫作我、有情、命者、生者等,我们没有深求其义,只是在名字上引起种种分别,这就叫作总执分别,现在这里说我我所的分别,可是不同了。

怎么叫作我我所的分别呢?就是平常所讲的我见、萨迦耶见,就是在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里面执着有一个我的体性,所以照理说呢,应该说是色受想行识、我,应该是六个;如果说是眼耳鼻舌身意再加个我就是七个,认为它是有体性,不是但有假名字,它本身是有体性的这样执着「我」,这应该是说对于「我」是经过一番的研究、考察,他有这样的思想「这是我!」和前面那个「但有假名字,因名字而有分别」那个情形不同,那应该是说社会上唯欲是求的这些人,对哲学的高深的道理不注意,只是日常生活上或者写文章时「我怎么……」就算了,没有深深地去观察它。这里边的我我所分别,应该是有学问学过这种道理的人,所执着的我;「我所分别」,就是我所有的,「这是我的住处,这是我的什么什么……」,那就叫作「我所」。

「分别」也有个特别的意思;我的分别、我所的分别,就是还没有决定执着有我、有我所,在执着之前先这样思惟,思惟以后决定了我、这是我所,是有一个前后的差别,就是「我我所分别」是没决定的时候,决定了就是「我我所」了。这句话现在这是问,什么叫作「我」?什么叫作「我所」呢?

「谓若诸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我所之所积聚」,谓若诸事的「事」也就是这些因缘生法,主要还是六根、六尘,也可以加上六识,如果不说六识呢,识就在意根里面包藏着。根、尘、识这些事,这些事上面有漏、有取;「漏」实在就是烦恼,具足根、尘、识的人不是圣人,内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烦恼的随眠、烦恼的种子、烦恼的活动那么都叫作「有漏」。但是这里面又加一个「取」,取实在就是漏的活动,因为有漏的活动,就会将来又取得新的果报。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就是前一生烦恼活动所取得的果报,现在继续活动,将来又会去取得果报,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惑、业──烦恼和业,烦恼的活动不会是孤独的,一定也是你的心意识和烦恼在一起活动。

「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所积聚」,长时数习,不是短时期,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一直是这样的熏习、一直是这样活动,你的思想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没有间断过,一直是这样子思想。思想什么呢?「我我所执之所积聚」,一直是执着有我、执着有我所,起烦恼的时候也不离我我所,不起烦恼的时候也不离开我我所,做恶事、做善事、做自己的事、做他人的事都不离开我我所执,因这样的关系就积聚了我我所的分别了,因为原来有我我所执熏习自己的心,心就会有我的分别、会有我所的分别,我我所的分别就是从这里来的。

「由宿串习彼邪执故」,这是牒前面这一句「谓诸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我所之所积聚」,重说这句话。「宿串习」就是「长时数习」这句话,「彼邪执故」就是我我所执;因为久远以来习惯这样做,「自见处事」,你自己的我我所见,也就是我、我所的执着叫作「见」。「处」,《披寻记》上的解释就是「依止处」,以此为依止处而有这件事。或者说「自见处事」,自己去执着内六处、外六处,内六处、外六处就是事,就是因缘所生法这些事,「为缘」,以内六处、外六处为缘生起种种的执着「所生虚妄分别」,就是以内六处、外六处为缘就生起这样的我、我所分别,这句话可以这样解释。「如是名为我我所分别」,这我我所的分别是这样来的。

 

《披寻记》一二○九页:

谓若诸事至我我所分别者:内外诸色诸心心所,是名诸事。由五相故,建立有漏诸法差别,是名有漏,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五卷十页)复有有诤、有染、依止耽嗜,诸法差别,是名有取。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五卷十二页)无始时来执我我所,串习坚固、积聚而住,是名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所积聚。如是诸事,是我我所见之所依处,由是名为自见处事。缘此所生虚妄分别,名为我及我所分别。

「谓若诸事至我我所分别者:内外诸色诸心心所,是名诸事」,内里边的诸色就是我们的生命体,生理的组织,也就是地水火风。外边诸色,就是这些色声香味触、山河大地这些境界;再加上诸心心所,就是识,合起来就是十八界了。「是名诸事」,诸事是指这个说的「由五相故,建立有漏诸法差别,是名有漏,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五卷十页)」,在那里解释「有漏」说有五个相貌,什么叫作有漏呢?由五个相貌来建立有漏的内容,有漏诸法的差别一共有五个相貌这叫作有漏,「如〈决择分〉说」,主要是烦恼,有烦恼的现行、有烦恼的种子。

「复有有诤、有染、依止耽嗜,诸法差别,是名有取,如〈决择分〉说」,〈决择分〉说:「有诤」,内心里面有贪瞋痴活动起来,手里面拿着刀、拿着杖和人家斗争,这叫作「有诤」。「有染」,就是受用五欲的时候,心里面贪爱心很强,有很强烈的贪爱心叫作「有染」。这样说呢,「有诤」就是愤怒、就是瞋,「有染」呢,就是贪;一个瞋、一个贪。「依止耽嗜」,耽嗜是深深地爱着这个欲。「依止耽嗜,诸法差别」,就是一个瞋、一个爱、各式各样的烦恼的活动就叫作「有取」;「有取」这句话的含义在〈决择分〉上有说,(陵本六十五卷十二页)。

「无始时来执我我所」,这不是今天才有这件事,久远以来就是执着我、执着我所,「串习坚固」,不间断地在熏习这种执着,所以这个执着是很坚固的,就是我我所,执着这个我、保护这个我,这个执着是很坚固的。「积聚而住」,就是这样的思想啊,时时地在积聚这件事,就是在这里面生活。「是名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所积聚」,执着也是逐渐地、常常这样地熏习,常有这样思想的活动,它就积成这样的烦恼,积成这样的分别;常常这样地贪,它就积聚了贪的力量,常常愤怒,它就在你心里面积聚了瞋的力量,所以再有因缘的时候瞋心就动了,再有因缘的时候贪就动了。

佛教的理论是这样子,就是你的心如是如是动,那么也就是如是如是地成就了这种烦恼,不是另外的原因之所积聚。「如是诸事是我我所见之所依处」,前面这个有漏、有取这些事情是我、我所见的依止处,「由是名为自见处事」,这「自见处事」是这么讲,「缘此所生虚妄分别,名为我及我所分别」。

 

宇五、爱分别

云何名为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

前面解释我我所的分别,也就是我我所的缘起。现在是第五科爱的分别,什么叫作爱的分别呢?「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就是现在的心意识,前五识和第六意识去攀缘──你认为是净妙地、可意事情的境界,就会生出来一种分别,那个分别就叫作「爱分别」。

 

宇六、非爱分别

云何名为非爱分别?谓缘不净妙、不可意事境所生分别。

你去攀缘──你认为那个是不净、不妙、不可意的事情,你内心里面的反应,那个就是「非爱分别」。

 

宇七、彼俱相违分别

云何名为彼俱相违分别?谓缘净妙、不净妙,可意、不可意俱离事境所生分别。

是和前两种都不一样,就是「俱离」,也不是缘净妙、也不是缘不净妙,净妙是可意、不净妙是不可意,这是否认这两种,不是这两种的境界引起的分别,就叫作「彼俱相违分别」。

 

《披寻记》一二一○页:

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于色等事实无净妙可意诸相,然贪现行取为所缘,彼色等事净妙可意相似显现,由是说言净妙可意事境。如是所余不净妙、不可意等,随应当知。

「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于色等事实无净妙可意诸相」,《披寻记》作者是这么解释这句话,「于色等事」,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各式各样的境界,这境界里面实在是没有净妙的境界,也没有可意的事情,没有净妙的相,也没有可意的诸相,「然贪现行取为所缘」,可是这位众生心里面的贪爱心活动起来了,就认为是净妙、认为是可意的,就是以它为所缘境,「彼色等事净妙可意相似显现」,所以色等这些因缘生法就现出来一个「净妙可意」的「相似显现」,与你心里面那个净妙的境界相似现出来。

这个事情呢?就是有一个疏所缘缘,你贪心一现前,内心变现出来一个亲所缘缘,这个亲所缘缘和那个疏所缘缘相似,可以这么讲。但这上面的意思呢,又不全是疏所缘缘的力量,是你内心的力量,你内心贪爱心现前就认为是净妙;「由是说言净妙可意事境」。「如是所余不净妙不可意等,随应当知」,随其所应,也应该知道,就是外边的境界实在也不是可意、不可意,就是内心里有贪心的时候就认为是净妙,有瞋心的时候就不净妙,由内心增上力使令境界有各式各样的相似的显现,实在都不是。这个解释很好!

 

黄二、略摄二种(分二科) 宇一、标列事

此中所说,略有二种,一者、分别自性,二者、分别所依、分别所缘事。

前面解释八种分别,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略摄二种,前面八种分别生三种事,把它简要地归纳成二种,分二科,第一科标列事。

「此中所说,略有二种」,就是前面这一大段文所说的事情,有八种分别生三种事,现在把它归纳成二种叫作「略」,那二种呢?「一者分别自性,二者分别所依、分别所缘事」,就是分成这二种。「分别自性」,就是前面这八种分别就是分别自性,它的体性就是八种分别;「分别戏论所依」,就是六根,「分别戏论所缘事」,就是六尘,把它归纳成这二种,这是「标列事」,标列出来分别自性,和标列出来分别所依事、分别所缘事,下面第二科明展转。

 

宇二、明展转(分二科) 宙一、标

如是二种无始世来,应知展转更互为因。

这两种:分别自性,就是分别的体性,也就是识;和分别所依的六根、分别所缘的六境。「无始世来」,从久远以来「应知展转更互为因」,我们应该知道啊,它们展转地更互为因缘,就是分别自性为分别所依所缘作因,而分别所依所缘又为分别自性作因,展转地作因。说是鸡生蛋或是蛋生鸡,是互相为因,是这个意思!这句话是标,下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显过去。

 

宙二、释(分三科) 洪一、显过去

谓过去世分别为因,能生现在分别所依及所缘事,

在时间上来观察呢,「谓过去世分别为因」,就是过去生的时候,有这八种分别,那八种分别对现来说它就是因。「能生现在分别所依及所缘事」,能够生起现在分别心所依的六根和所缘的六境,是这样的事情。过去世你有多少慈悲心呢,你生出来现在所所依所缘就好一点,没有慈悲心的分别能生出现在分别所依所缘就不是那么令你满意了。

 

洪二、显现在

现在分别所依缘事,既得生已,复能为因,生现在世由彼依缘所起分别。

这是第二科显现在,过去世对现在世是这样子,现在的情形呢?「现在分别所依缘事,既得生已」,这果报现前以后「复能为因」,它还是能为因,这个依和缘,它还能作因,做什么因呢?「生现在世由彼依缘所起分别」,就是现在也是依止于六根、依于六境生起各式各样的分别,现在还是这样子,和过去一样,这是现在,下面第三科显未来。

 

洪三、显未来

于今分别不了知故,复生当来所依缘事;彼当生故,决定当生依彼缘彼所起分别。

「于今分别不了知故」,我们现在若是不遇见佛法,没有能够学习般若法门,不欢喜学就不了知,没学习般若就是不了知;没有般若智慧的时候呢「复生当来所依缘事」,那你现在还是继续分别嘛,没有般若慧的观察,没破坏虚妄分别,那虚妄分别继续活动,继续活动嘛「复生当来所依缘事」,又生出来将来所依的六根、所缘的六境,还是这样子。

「彼当生故,决定当生依彼缘彼所起分别」,现在继续分别,不欢喜学般若法门,那么将来还是要有所依所缘的,「彼当生故,决定当生」,既然有因,就决定有果,那果一定要出来,决定当生将来的果,将来的果也就是「依彼缘彼所起分别」,依彼六根、缘彼六尘,还会生起各式各样的分别,就是八种分别,还是这样子和过去一样。

 

《披寻记》一二一○页:

分别自性者:谓见我慢事,贪瞋痴事,若分别起,若是俱生是三界行心所有法故,名分别自性。

「分别自性者:谓见我慢事,贪瞋痴事」,分别自性者就是见我慢,一个我见、一个我慢这是一件事;分别的体性实在就是我、我慢,分别的体性,心里面就是以「我」为本位、为主的,当然也应该包括前面三种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应该包括在里面。「贪瞋痴事」,有了我见、我慢以后,也就会有贪瞋痴,就是前面那个净妙、可意、不净妙、不可意、俱相违那三种分别,就会有贪瞋痴的事情。

「若分别起,若是俱生」,这种贪瞋痴事、见我慢事,这有二种:一种是分别起、一种是俱生起。「分别起」,经过观察、或者是经过学习然后才现起这样的分别,如果是不观察、不学习,你没有这个分别的。若是「俱生」,就是不需要学习、也不用观察,就是自然地与生俱来就有这种分别,叫作「俱生分别」,分别有这二种的不同。

「是三界行心所有法故,名分别自性」,我见我慢、贪瞋痴这些分别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一切的众生心里的活动,是心所有法;那块石头没有我见、我慢、也不会有贪瞋痴,当然是有情才会有这样的分别,所以这是心所有法,「名分别自性」,这是解释这二种分别展转互为因缘的相貌。

下面是第二科净方便。第一科是智行门,现在是净障门,分二科:第一科是障因缘,「障」出现的因缘,就是八种分别生三种事是障因缘;现在第二科净方便,就是清净业障的方法,或者是清除障碍的行动叫作「方便」,分二科,第一科征。

 

地二、净方便(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了知如是分别?

前面说是「于今分别不了知故,复生当来所依缘事」,这不了知是有问题,怎么才能了知如是分别呢?怎么能够明白这件事呢?怎么样来学习般若波罗蜜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总标

谓由四种寻思、四种如实智故

就是学习般若波罗蜜就叫作「了知」,这就是智慧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总标,「四种寻思、四种如实智」这是总标,这是一个修行的方法,是唯识学派所说修止观的方法,加行位里面分四个位次暖、顶、忍、世第一,四寻思是在暖位、顶位,四如实智是在忍位、世第一位,其中的差别呢?寻思就是推求、观察,也就是思惟的意思,就是还没有决定;如实智就是决定,决定是这样子,也就是不退转了,到了忍位以后就是不退转了。或者是说寻思的时候,思想还没有稳定,到了如实智的时候,思想就是决定了,再也不动摇了,也可以这么解释。或者说寻思是因,如实智是果。这是总标,下面是别辨,分两科,第一科是四种寻思,分三科,第一科征。

 

黄二、别辨(分二科) 宇一、四种寻思(分三科) 宙一、征 

云何名为四种寻思?

这四种寻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列。

 

宙二、列

一者、名寻思,二者、事寻思,三者、自性假立寻思,四者、差别假立寻思。

这是列,下面是第三科释,分二科,第一科释得名,分四科,第一科名寻思。

 

宙三、释(分二科) 洪一、释得名(分四科) 荒一、名寻思

名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名唯见名,是名名寻思。

这里面呢,解释四种寻思说得简略,等到四如实智呢,就说得比较详细了一点。这是修止观的事情,毗钵舍那的四寻思、四如实智观是在奢摩他里面修,当然应该是在没有修止观之前,应该有闻思的过程,先是学习佛法了的。「闻」就是学习佛法;「思」,学习的时候还要专精思惟,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就可以修止观了。四寻思、四如实智就是加行位,就是开始修止观这个时候。

「谓诸菩萨」,这是说修「名寻思」这个人,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法门,这是大乘唯识学派里面特有的一种法门,不同于小乘佛教。「于名唯见名」,对于「名」,就是名句;能诠显法义的这些名言、文字、文句叫作「名」,「唯见名」,在奢摩他里面思惟、寻思的时候,对于能诠的名唯独见它是名,唯独看见这个名。这表示,本来这个名是诠显义的,显示一个道理或者显示一件事。

譬如读《阿弥陀经》都是字,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也是一句一句的,就是名句,名句里面介绍一件事,介绍了阿弥陀佛国的依正庄严,介绍怎么到阿弥陀佛国去,谁弘扬这个净土法门?六方诸佛!就是介绍这件事。所以有能诠的名,有所诠的事。若是读《解深密经》、《大般若经》也可以说是有能诠的名、也有所诠的义,「事」和「义」其实是一回事,有能诠显的名,有所诠的义。但是菩萨在奢摩他里面修如是观的时候,只见有名,不见有事可得、不见有义可得,所以是「唯见名」,我们前面讲到「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和这里意思是一样,「是名名寻思」,这就是名寻思。

若是我们只是在书本上这样学习,把本子合起来就不管这件事了,那当然是一点用也没有,就算偶然想起来也没有用。若是静坐修止观的时候,能作如是观,可就有不同,有什么同呢?因为有奢摩他的力量,帮助你修观的时候,你对这件事,浅白地说:就是印象非常深刻,「见山不是山,见水也不是水」,我见了老虎即非老虎,就是名里面没有义可得。就是你和任何人交谈的时候,止观也可以现前,就是听他说什么、什么话,你立刻也可以这样,只是名言而已,里面的义是不可得,会这样子想。这个时候你内心里面是什么境界呢?你就能够由名言而趣向无名言的境界,而不停留在名言这里,你的思想就会这样子,就是禅师说:「不为天下老和尚的舌头所动」,这是有道理的!「于名唯见名」就是这样子。

有人问临济禅师说是:「经论上也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和禅有什么不同呢?」临济禅师说:荒草未曾锄。(按:荒草不曾锄),荒草没有全锄。支那内学院大学者吕澄引这段文,说这句话:荒草未全锄,就是要清理清理。但是我不那么解释,我是这么意思:学习佛法的人、学习经论的人,经论也是讲佛性和禅说的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嘛!但是临济禅师说荒草未全锄,就是内心的烦恼没有除掉,你佛法是学了,但是内心的烦恼还是照常,你的烦恼没有除掉,意思是坐禅的人,修止观的时候能除烦恼,能锄掉这个荒草。

我看临济禅师语录也有一段话:你学习经论很辛苦,犹如「吸冷气」,学习经论头疼,吸冷气不好,就是一句「缘生性空」就够了(按:…莫向文字中求,心动疲劳吸冷气无益,不如一念缘起无生,超出三乘权学菩萨);可见他还是修如来禅,观缘起性空这样子观,「观缘起性空」,也是一样「于名唯见名,名也不可得」这是缘起性空。「是名名寻思」,就是静坐的时候,在奢摩他里面这样子观察,观一切法都是假名,名所诠的义不可得,不过这个地方还有别义,我们等一下再说。

 

《披寻记》一二一○页:

于名唯见名者:何等为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

「何等为名」,什么叫作名呢?「谓即于相所有增语」,这是《般若经》上的话,就是在一切法相上增加上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有两角、有头、有四个足或者是有毛,这个名字叫作「牛」,这个牛是增加上的一句话,它本身是没有这个名字,这就叫作「名」。

 

荒二、事寻思

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事唯见事,是名事寻思。

这是第二解释事寻思。我们刚才说到「事」,谓诸菩萨于事唯见事,是叫做事寻思。

 

《披寻记》一二一○页

于事唯见事者:事亦名相,谓即言谈安足处事。

就是言谈所依止的地方那就是「事」。「于事唯见事者」这个地方呢?「事」就是一切蕴界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这一切都是「事」,这个事是没有名言的。我们的问题呢,就是因为有种种名字引起种种的分别,引起种种的烦恼,现在说这一切因缘事都是如幻如化、如梦中境、如水中月,上面也没有名言可得,就这样观察,去思惟一件事。

 

荒三、自性假立寻思

自性假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唯见自性假立,是名自性假立寻思。

前面是一个名和一个事;「名」是能诠的,「事」是所诠的。下面呢,就是这个事又有自性、差别不同,就是事的自性,它的体性是假立的。刚才说疏所缘缘和亲所缘缘,「疏所缘缘」是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变现的,这是假的,等我们现在的前六意识和疏所缘缘接触的时候,又变现出一个亲所缘缘,亲所缘缘原来是没有,就是识的分别才出现亲所缘缘,所以亲所缘缘也是识假立的,就是心的分别假立的。

「谓诸菩萨于自性假立」,不看见有真实的事情,假立是假名安立的,不是有真实体性的,疏所缘缘是阿赖耶识所变现,它也没有真实的体性;亲所缘缘是我们的六识所变现的也没有真实的体性,没有真实的体性就是空!「唯见自性假立」,只是看见这么一个虚妄的境界,不承认它有真实的体性,是名自性假立寻思。

 

荒四、差别假立寻思

差别假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唯见差别假立,是名差别假立寻思。

「差别」,就是蕴、界、处的事,它的体性上又有各式各样的差别境界;有见、无见,有漏、无漏各式各样的差别寻思,「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唯见差别假立」,这些差别假立,就是在自性上又详细地去分别它;自性是假立的,差别当然也是假立的,都是你内心里面作如是分别,所以都是不真实的,「是名差别假立寻思」。这四种寻思解释完了,这是「释得名」;这四种寻思成立的名字,下面第二科释观相,观察四种寻思的相貌。

 

洪二、释观相

此诸菩萨于彼名事或离相观,或合相观,依止名事合相观故,通达二种自性假立、差别假立。

「此诸菩萨于彼名事」,一个能诠的名、一个所诠的事,这二件事「或」者是「离相观」,就是分开;名作一种观,事又作一种观,就是分开观,「或合相观」,或者名和事合在一起去观察。

「依止名事合观故」,依止名和事,合在一起去修观的时候,「通达二种自性假立、差别假立」,就会明白、通达名的自性假立、差别假立,事的自性假立、差别假立都是不可得。

 

《披寻记》一二一一页:

于彼名事或离相观至差别假立者:若唯于名或唯于事见其自性差别假立,名离相观;若于名中实有唯事,于唯事中亦有唯名,如是二种皆能观察,名合相观。由是通达名事二种自性假立差别假立。

「于彼名事或离观至差别假立者:若唯于名或唯于事见其自性差别假立,名离相观」,多数是初开始修止观的时候,就是简单一点好,就是离相观,「若唯于名、或唯于事见其自性差别假立」,这就是离相观。

「若于名中实有唯事,于唯事中亦有唯名,如是二种皆能观察,名合相观」,这是名和事合在一起。「实有唯事」,实有这句话呢,在依他起来说,蕴界处是依他起法,依他起是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梦中境是不真实的;那么这就是它是有体性的,但是若我们不承认它是如幻如化,认为是有真实体性就变成遍计执了。一变成遍计执就是毕竟空的,没有这一回事了,所以这上面说「名中实有唯事」。「于唯事中亦有唯名,如是二种皆能观察」,就是常常的修止观,这智慧会纯熟了,不会像一开始那么地生疏,熟了的时候「皆能观察」,就合在一起都能观察,就叫作「合相观」。「由是通达名事二种自性假立、差别假立」,都是毕竟空的,这叫作「通达」,这是四寻思,下面是四如实智,就是到忍、世第一的位置了,分三科,第一科征。

 

宇二、四如实智(分三科)   宙一、征

云何名为四如实智?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列。

 

宙二、列

一者、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二者、事寻思所引如实智,三者、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四者、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寻思是因,如实智是果,由因而有果;把这个列出来,下面第三科加以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名寻思所引如实智,分三科,第一科征。

 

宙三、释(分四科) 洪一、名寻思所引如实智(分三科) 荒一、征

云何名寻思所引如实智?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知胜利。

 

荒二、释(分二科) 日一、知胜利

谓诸菩萨于名寻思唯有名已,即于此名如实了知:谓如是名,为如是义,于事假立;为令世间起想,起见起言说故。

「谓诸菩萨于名寻思唯有名已」,这位修止观的菩萨,于名寻思的时候,只有一个假名字,没有所诠显的义。这个情形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我们先得到名,先得到一个消息的时候,我们就从名句上去加以思惟,一加以思惟就有了事情了,原来这件事情我不知道,你好心地告诉我的时候,只是说一句话嘛!这几句话就叫作「名」,都是名言、都是名句,就是一句话一句话的名,你说这话的时候,我就根据你这几句话去想:「唉呀!某人赞叹你怎么、怎么好」,我心里面就有这件事,从这里面就引起种种的分别,这是一个因缘。

但是你再进一步地观察呢?如果他不来告诉你,你心里面没有这几句名言的话呢,心里面没有这件事了。你来回想,就是因名言而有事,因事而有分别,因事而有烦恼。如果我若不得名言的时候,我心里面就没有这件事,也就没有这个分别,也没有这个烦恼,这样一想呢,那些分别都是因为名言而有,离开了名言,那件事本身什么也没有。所以因名言而有那些事,都是毕竟空的,本身是没有体性的,要假借名言才出现这么一件事,而那件事实在只是内心的分别,没有那么一件事嘛。我现在心里面想这有老虎,实在没有老虎,只是心里面想,所以心里面想那个老虎是毕竟空的,就类似这样子,就是因名言而有这件事,那件事都是毕竟空的,只是有个名言而已,实在没有所诠显的那件事。「于名寻思唯有名已」,你常常这么思惟的时候,就是唯有名而已,没有名所诠的那件事,这是这样的意思。

「即于此名如实了知」,经过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观察以后,就会真实地明白这件事。「谓如是名,为如是义,于事假立」,明白什么呢?这里详细说了,「谓如是名」就是这样的名句,这几句的言词。「为如是义」,为了显了那个道理、显示那个义境、所缘境。「于事假立」就在那件事上假立名字,用这个名字去介绍那件事,那件事的义就显示出来;有能诠的名,就有所诠显的义。

为什么要立这个名字呢?「为令世间起想」,为令世间上的人,心里面有思想,去思想这件事,「起见」,最初心里面在想的时候,还在观察的阶段,到了见就是决定了,这件事是这样子、对这件事明白了、就肯定叫作「见」。「起言说故」,然后再发出言说、发出种种言论,立名字就是有这些好处,这叫作「知胜利」。

 

《披寻记》一二一一页:

谓如是名至起言说故者:名是能依,义是所依,名义俱无决定自性。如能见色是名为眼,眼所行义是名为色。如是眼色唯是假名,不称实事,但于彼事为欲表知,如是能见色义眼所行义立眼色名,是故义亦如名都无所有。《显扬颂》云:「由名于义转,二更互为客」,是故此说谓如是名为如是义于事假立。然此假立有胜作业,为欲世间闻如是义起想起见起言说故。

「谓如是名至起言说故者:名是能依,义是所依」,名是能依止的,义是所依,是名所依止的地方,但是名也是能诠、义是所诠。「名义俱无决定自性」,名和义没有自己决定的体性,就是不用名显示这个义的时候,这个义是不存在的,所以它的体性是不决定。如果没有名去显示,这个义也自己存在,那就有决定的体性了,现在没有名的时候,义在你心里面是不出现的就是义没有体性;义没有体性,名当然也没有体性了,它也站不住的。所以「名事互为客」就是这样的意思。

「如能见色是名为眼」,这是举个例子:譬如能看见青、黄、赤、白的颜色「是名为眼」,这就叫作眼睛。「眼所行义是名为色」,眼所活动的境界就叫作「色」。我们的眼不可以在声音上活动,只有耳识可以在声音上活动,耳识不可以在青黄赤白上活动,就是各有各的范围。现在为什么叫作「色」?因为眼所行义是名为色,它能见色所以名之为眼,这个「是名为色」就是事,「眼」就是名。「如是眼色唯是假名」,眼是假名字、色也是假立的名字,所以汉文叫作眼、叫作色,英文就不是这个字了,是另一个屈曲相,就不同了,所以这不是决定的。「不称实事」,这个假名字和那个实事是不相称的。

「但于彼事为欲表知如是能见色义眼所行义立眼色名字」,不相称这句话呢,就是前面「称体相违失」我们已讲过了。譬如说我们对青黄赤白的色,没有立这个色的名字的时候,眼看见它的时候,心里面不会说这是色,你不会说这句话,那表示什么呢?就是名和所诠显的义不是决定相称的。若是相合的话呢,没有立名字的时候,你接触也应该会「喔!这是色」,应该是这样子;但是不能这样子,就表示是不相合。有了名字以后,会引起种种分别执着就是遍计执;如果没有名字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分别是离名相的时候,那是依他起。这上面说是「唯是假名不称实事」,就是不和那「离名言相」的性相合。

「但于彼事为欲表知」,但是世间上这些有智慧的人,对于那件事,怎么辨法能叫人明白呢?「为欲表知如是能见色义」,「能见色义」就名之为眼,「眼所行义」就名之为色,所以就给它立出个名字来,立眼、色的名字。「是故义亦如名都无所有」,所以名本身是不决定的,义和名一样也是不决定,这就是「名事互为客」,「客」也就是空的意思。

「《显扬颂》云:由名于义转,二更互为客」,各式各样的名在各式各样的义上活动,立出来种种名显示种种义叫作「于义转」。「二更互为客」,这名为义的客,义也是名的客。义是名的客,义不决定;名是义的客,名也是不决定的,「不决定」就是空的意思。「是故此说谓如是名、为如是义于事假立」,所以这段文是这么说喔!「然此假立有胜作业」,可是假立种种名字,它也有殊胜的作用,「为欲世间闻如是义,起想起见起言说故」,因为世间上如果没有名言,人与人没有辨法沟通,你能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也做不来了。

 

日二、知过患

若于一切色等想事,不假建立色等名者,无有能于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若无有想,则无有能起增益执;若无有执,则无言说。

前面是知胜利,这是第二科知过患。「若于一切等想事」,假设在一切色等想事;「色等想事」,「想」也是名的意思,色等名事,这一切法各有各的名字,一切事情上都有各式各样的名字。「不假建立色等名者」,不假藉建立种种名字的话,这一切事情都没有名字的话「无有能于色等想事,起色等想」,那么这一切人啊,虽然是一个有心意识的,他遇见这一切法的时候,心里面就不能现起各式各样的名称。

「若无有想,则无有能起增益执」,假设没有名称的时候,众生遇见一切法的时候,他的思想不能动,不能动的时候会怎么样呢?「则无有能起增益执」,也就不会起增益的执着。我们的习惯呢,有了种种名的时候,然后心里面就会想这种种事;想这种种事的时候,就认为由名所宣说的一切事都是有真实性,我们会有这样思想上的问题,这就叫作「增益执」。

由名所宣说的一切事都是毕竟空的,就是我们的眼睛看见青黄赤白的时候,我们的眼识有明了性,但是没有名字,我们的眼睛看见老虎,只是看见、明了,他心里面没有现出这是老虎这句话,能现出这是老虎,这是第六意识;前五识遇见一切法只是有个明了性而已,等到第六意识一剎那间一活动的时候,它有名字,一有名字心里面在名字上去分别的时候,就变成了遍计执了,就不是前五识所接触的一切事情了。我们的第六意识,就是要假藉名言,心里面在活动的时候想出来的一切事,这些都是毕竟空的,不是真实性的。

所以「若无有想,则无有能起增益执」,但是我们不知道那是毕竟空,认为是真实的;它不真实,我们认为是真实的,就是增益,就是增加了,原来没有这个真实,再加上一个真实,所以叫作「增益执」。「若无有执,则无言说」,我们如果不起增益执的时候呢,那我们也就不会有各式各样的言说;就不会说话、也不会写文章了,不会做这个事了。

 

《披寻记》一二一一页:

若于一切色等想事至则无言说者:此中释前名虽假立,然用非无,是故菩萨于此假名令如实知,大乘五事中,名亦事所摄故。为成此义故作是释。

「若于一切色等想事至则无言说者:此中释前名虽假立,然用非无」,解释这句话,「是故菩萨于此假名令如实知」,叫我们要知道这假名的作用,「大乘五事中名亦事所摄故」,「大乘五事」,相、名、言说、正智、如如这五事中;五事中:名也属于事所摄的。「为成此义故作是释」,为成立这件事所以这样解释,这是知过患。下面第三科结,名寻思所引如实智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释,现在第三科是结。

 

荒三、结

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名寻思所引如实智。

「名寻思所引如实智」,是这样的意思。

 

洪二、事寻思所引如实智(分三科) 荒一、征

云何事寻思所引如实智?

事寻思所引如实智是什么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荒二、释

谓诸菩萨于事寻思,唯有事已,观见一切色等想事性离言说,不可言说。

「谓诸菩萨于事」,就是蕴界处这些事,这些事啊!有二种:一个是依他起的这些事,但是要经过名言、经过种种的名句而宣说的、而思惟的这些蕴界处呢,那就是毕竟空的。这个地方有点分别,「寻思唯有事已」,有名言的这一切法,那是经过你第六意识作各式各样的分别,这是毕竟空的。若是没有名言的只是事,那就是依他起。依他起是离名言的,那就是唯有依他起的事,而没有名言的。

「观见一切色等想事性离言说」,就是观察一切色等想事它的体性是没有言说的、没有名字,所以不可言说。我们的思想的习惯、也就是烦恼的习惯,认为经过名言宣说的一切法,就是离名言的一切法,我们的心情是这样子,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子!怎么不是呢?离名言的一切法是有体性的,要是经过名言宣说的一切法是无体性、是空的,所以空和有不是一回事,它就是它,这是不对的。所以现在说离名言的事情,不可以言说的,这是有,不可以说它是空。因为唯识上顾虑什么事情呢?依他起就是因果,如果把依他起的这一切法空掉,就没有因果,这是不对的,这和中观论上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在文字上、名句上说的是不一样的。

 

荒三、结

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事寻思所引如实智

「事寻思所引如实智」,是这样子。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八集[栏目:慈法法师]
 佛教的环保理念和思想[栏目:佛网文摘]
 也谈僧伽禅修[栏目:冯学成居士]
 律己与宽人[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出家与解脱[栏目:济群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十八、种子的来源[栏目:慈航法师]
 内心解读 七、秘密分: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栏目:清净法师]
 增支部1集9经[栏目:增支部1集]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七)[栏目:杂阿含经]
 我们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能较快地识别正教与邪教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