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4

未二、顺起加行(分三科)  申一、举法(分三科)  酉一、标

即由如是诸根、诸力,渐修、渐习、渐多修习为因缘故,便能发起下中上品顺决择分四种善根。

这是第四科,五根五力,五根五力合在一起说。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总显,又分两科,第一科因果相属,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顺起加行。又分三科,第一科是举法。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即由如是诸根、诸力,渐修、渐习、渐多修习为因缘故。」前面的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在四念住上有止有观,这样地不断地修习;不断地修习,对于烦恼就能够调伏,能够使令它不活动,使令烦恼不动。但是烦恼的随眠还没能够断除去,还要继续地用功修行。现在说到五根五力,也还就是四念住继续修行的意思。

「即由如是诸根诸力」:这位修行人由于他信、进、念、定、慧的成就,渐次地修习。「修」这个字对那个「习」来说,是初开始叫做「修」,继续不断地修叫做「习」。「渐修、渐习」:就是渐次地、按照次第这样地修习。「渐多修习」:就是不断地长时期地这样用功修习。「为因缘故」:因此,「便能发起下中上品顺决择分四种善根」:不断地修习,因此他就能够建立了、也就是成就了下品的、中品的、上品的,「顺决择分」的「四种善根」。

「顺决择分」:是解释这个四种善根的。说这个四种善根,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是随顺决择分,随顺决择。「决择」:是见道的时候,修行人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由凡位转入圣位的时候,叫做决择。决择实在就是赞叹智慧的作用,能断疑惑。「决」者断也,能断除疑惑;「择」是拣择,拣择就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诸法真实相,就能断除疑惑,就是入了圣道了。没有入圣道之前,心都是不肯定,所以不能说决断。这个「分」就是因,为什么能够入圣道呢?是有因缘的。就是由于这四种善根是它的因。这四种善根能随顺趣入于决择的圣道,所以叫做「顺决择分」。这样的善根有四种,所以叫做「四种善根」。这个「善根」,实在来说,这个「善」这个字,是指决择说的,圣人的戒定慧叫做善。此四种法是它的根,也就是由此四种法才能建立那种善法,所以这个善根两个字也还是顺决择分这一句话的意思。

 

酉二、征

何等为四?

下面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列出来,这四种是什么呢?

 

酉三、列

一、暖,二、顶,三、顺谛忍,四、世第一法。

这四种,这是列出来。顺起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举法,分这三科,第二科就是引喻,也就是解释这个暖这个字,暖、顶、顺谛忍、世第一法。

 

申二、引喻

譬如有人,欲以其火,作火所作。

假设有一个人想要用他的火,作火所作的事情,就是燃烧。

 

为求火故,下安干木,上施钻遂,精勤策励勇猛钻求。彼于如是精勤策励勇猛钻时,于下木上最初生暖。

这是解释这个「暖」这个字。「为求火故」:这个火不是现成的,你需要去求、寻求。那么怎么样求这个火呢?就是「下安干木」:在下面放一个干的木,不是湿的,干木它容易起火;「上施钻遂」:在火的上面放一个「遂」,放一块石头,这个石头来钻这个木头,就会起火,所以叫做「遂」。

「精勤策励」:钻的时候,要精勤、要策励。「精勤」就会辛苦、就会劳倦,所以要「策励」,这件事才能做得成。「勇猛钻求」:不怕辛苦、一直地用这个石头来钻这个木。「彼于如是精勤策励勇猛钻」的「时」候,「于下木上最初生暖」:于下面放的那块木,最初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暖。这个暖就是这么个意思。

 

次暖增长热气上冲,次倍增盛其烟遂发。

「次暖增长热气上冲」:暖了的时候,你还不能停下来,你还继续地钻;所以在暖以后,这个温暖就增长了,这个热度就加强了。「热气上冲」:就有了热气,向上面动。「次倍增盛」:这个时候继续钻,这个热气就会增盛,「其烟遂发」:就从那个木头上发出来烟了。

 

次无焰火欻然流出,火出无间发生猛焰,猛焰生已,便能造作火之所作。

「次无焰火,欻然流出」:发出来烟以后,又有无焰的火。看这个文的意思,这个焰是表示强烈的大火,现在不是那样那么猛烈的火,就是小小的火;「欻然流出」忽然间从这个木头上就流出来了、就出来火了。「火出无间发生猛焰」:这个火流出来以后,紧接着没有间隔地,就发生了猛烈的火焰,大火就出来了。「猛焰生已,便能造作火之所作」:就是燃烧,这件事就出现了。

 

申三、配合(分三科)  酉一、于初位

如钻火人精勤策励勇猛钻求,五根五力渐修渐习渐多修习,当知亦尔。

这下面是第三科,第一科是举法,第二科是引喻,现在第三科是配合,就是用这个法来配合这个喻,又分三科,第一科于初位。就是初开始这个阶段。

「如钻火」的「人,精勤策励」地、「勇猛」地去「钻」火,这样「求」火;「五根五力渐修渐习渐多修习,当知亦尔」:这个前面如钻火人精勤策励、勇猛钻求,这是譬喻,下面就是会合这个法。这个修行人成就五根五力的时候,他也是,渐次地去修习四念住,不断地修止观,「渐多修习」:不断地、多多地这样修习;「当知亦尔」:也就像钻火的情形一样,也就是那个钻火的人,精勤策励、勇猛地钻求那样子。

 

酉二、于中位(分四科)  戌一、暖善根

如下木上初所生暖,其暖善根,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于中位,前面是初位,初开始的时候,就努力地修四念住。这二科于中位,分四科,第一科是暖善根。

「如下木上初所生暖」:初开始出生来一点温暖。「其暖善根,当知亦尔」:这个修行人修四念住就,成就了暖的善根,也是类似那样子。

 

烧诸烦恼,无漏法火,生前相故。

这个暖的善根是什么呢?当知也是这样子;就是那个钻木出来的暖。这个暖是什么意思呢?「烧诸烦恼,无漏法火」:这个暖出来,后来又是火的前相,这个火能燃烧这个木头;这位禅师、这位修行人他也是出来暖的善根,就是「烧诸烦恼」:其实就是断除烦恼;「无漏法火」:就是没有烦恼的那个清净的智慧火,是能灭除烦恼的;「生前相故」:这个智慧火出现之前,先出现一个暖。像火出现之前先有暖,那么这个智慧火出现之前,也有一个暖,这是这么样会合。这是暖善根。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八页:

烧诸烦恼无漏法火生前相故者:如火生时最初生暖,是故暖名火之前相。如是无漏法生,先起善根,说名前相,道理亦尔。由无漏法能断烦恼,喻如火烧,最初善根是彼前相,故得暖名。

「烧诸烦恼无漏法火生前相故者:如火生时最初生暖」,这个钻木取火的时候,最初先出现一个暖。「是故暖名火之前相」:所以这个暖就是火出现之前的一个相貌。「如是无漏法生,先起善根,说名前相,道理亦尔」:这个譬喻是这样子,修行人修四念住的止观的时候,这个无漏法生就是见道的时候,他那无漏的止观的现前,也是先起的一个善根,说明叫做前相的道理,也是这样子。

「由无漏法能断烦恼,喻如火烧,最初善根是彼前相」:由无漏法能断烦恼,这个断烦恼一定是无漏法,出世间的圣道才有这种功能,能够断除烦恼。世间的有漏的止观没有这种功能,所以暂时调伏烦恼是可以,不能够断烦恼;所以它终究有一天烦恼会活动,禅定就失掉了。现在这里是无漏法能断烦恼,「喻如火烧,最初善根是彼前相」:是彼无漏的善法的前相。「故得暖名」:所以也得一个暖的名字。

 

戌二、顶善根

如暖增长,热气上冲,其顶善根,当知亦尔。

这个暖是火的前相,火是特别地热,暖也是热,但是那个度数低一点,可是这个暖和火都是热的,就是度数有高低。这个修行人,修四念住的止观,到了那个程度的时候,也出现了无漏智慧,相似的智慧,就是也是那个度数低一点,是这个意思。这个譬如说是,修这个无我观,观色受想行识我不可得,这个无我的智慧和圣人的无我的智慧是同类的,彼此是相似的,但是这个时候还没能够断烦恼,所以还不同于圣人的智慧,可是是同一类的,像那个暖和火同是热的,是这个意思。

「如暖增长,热气上冲,其顶善根,当知亦尔」:这是第二,顶的善根,像这个暖,成就这个暖的善根了,但是这位修行人他继续用功,就像这个暖,钻木取火的时候,那个热气上冲了。「其顶善根,当知亦尔」:成就了暖的善根的人,继续修四念住的时候,他这个与圣人的智慧相似的那个智慧,又增长了,增长达到了一个程度;达到一个程度就像顶似的,「其顶善根,当知亦尔」。这个顶,就像人到了山顶上,周围的情况看得非常地分明。现在这个修行人得到的善根、得到的智慧,也是,他观察苦集灭道,观察得非常地分明,那就譬喻钻木取火那个暖气上冲的意思相同,「当知亦尔」。

 

戌三、顺谛忍

如次烟发,其顺谛忍,当知亦尔。

这是第三科,顺谛忍。

「如次烟发」:这个热气上冲之后,紧接着就会有烟出来,这个烟,是譬喻什么呢?「其顺谛忍,当知亦尔」:就是这个修行人,得到了顶的善根以后,继续修四念住的止观的时候,就成就了顺谛忍的善根,就像那个热气上冲相类似,「当知亦尔」。这个顺谛忍,随顺苦集灭道四谛,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这件事在这位修行人的心里面,忍可了、安忍不动,所以叫做忍。

 

戌四、世第一法

如无焰火欻然流,世第一法,当知亦尔。

这第四科。在譬喻上说这个无烟火,欻然流出,这就譬喻这个加行位的第一世法也是这样子。他这个时候还不是圣人,他还是属于世间法,但是在世间上他是最第一了、最殊胜的了。所以叫做「世第一法,当知亦尔」。

 

酉三、于后位

如火无间发生猛焰,世第一法所摄五根五力,无间所生出世无漏圣法,当知亦尔。

第三科于后位;中间位,还有个初位;中间位分成四善根。现在说到后位,是什么呢?

「如火无间」:那个无烟之火,紧接着就会发出来猛焰,猛烈的大火出现了。这「世第一法所摄的五根五力」:在世第一这时候的五根五力,「无间所生出世无漏圣法,当知亦尔」:当知也是这样子。这是后位,就是超过了四善根之上了,得了圣道了,叫做后位,得初果以后叫做后位。

现在这里的文,在三十七道品里面,就是五根五力解释为暖顶忍世第一的善根。这个暖顶忍世第一的善根,在三十七道品里面,来配这个位次,是属于那几个善根呢?就是五根五力;这样说到世第一的时候也有五根,这个五根和五力放在一起讲,这是本论的特别的一种解释。在《阿毗达磨杂集论》上,和这里说的不一样:那上面说暖、顶是五根,忍、世第一是五力,这样说。现在这里不是,这里是说暖也有五根五力,乃至忍、世第一都有五根五力,这样讲、这样解释。在《俱舍论》上的解释,是从四正勤,就是四正断,这时候是暖善根,这个四如意足,四神足,就是顶了,得到了禅定,禅定进步了,这时候是顶的善根,然后五根就是忍的善根,五力就是世第一的善根,这个《俱舍论》上这样解释。而这里,也不同于《俱舍论》,也不同于《阿毗达磨杂集论》;这五根和五力也是暖、也是顶、也是忍、也是世第一,在世第一的时候就有这个五根五力,还是五根五力。

 

巳五、七觉支(分三科)  午一、乘征

此复云何?

这个五根五力,解释完了。下边就解释这个七觉支,七觉支分三科,第一科是乘征。「此复云何?」就是这个「此」就是成就了世第一,又怎么样呢?就是乘着前面的世第一,来问这个七觉支是怎么回事情?

 

午二、标释

谓七觉支。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

这是第二科解释。

「此复云何?」就是成就了五根五力,就是达到了世第一后,又怎么样呢?「谓七觉支」:就是在世第一一剎那以后,就有七觉支出现了。「诸已证入正性离生」:就是很多的已经证入到法性的时候、证入到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在这里面离一切相的境界,「证入正性离生」。

「补特伽罗」:就是这个人;「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成就了证入法性的这个人,他有什么特别呢?就是成就了如实的觉悟的智慧,就如色受想行识的真实相而能觉悟的那个智慧,也就是无常、无我的智慧。「用此为支」:用这个七种法为支,故名叫做觉支。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八页:

谓七觉支等者:辩中边说: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广有七种,略为五支:一、觉所依支,谓念。二、觉自性支,谓择法。三、觉出离支,谓精进。四、觉利益支,谓喜。五、觉无染支,此复三种:谓安、定、舍(辩中边论中卷十四页)。今说如实觉慧,用此为支,应如彼释。

「谓七觉支等者:辩中边说:此支助觉」,这七支能帮助你觉悟苦集灭道,「故名」叫做「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因为这个七觉支的这个前后的次第的位置上看,它是在见道这个时候,前面有资粮道、加行道,进一步就是见道,就是见到真理了,这个人。「位在见道」。「广有七种,略为五支」:广说,多说就是有七觉支,略说就是有五支。

「一、觉所依支,谓念」:你觉悟真理的智慧,它不会单独地出现,它要有所依,依赖一件事才能出现的,什么呢?「为念」:这个念字,作这个圣道智慧的所依止处,要有念。这个念,在佛法里面倒是非常重要。这个觉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智慧在见真理的时候,要有念的心所,它要把这个法门显现在你的心里面,那种功能叫做念。

「二、觉自性支」:第二个,是觉本身的这一部分,觉本身的是什么呢?「谓择法」:就是择法觉支,就是观择一切法的那个清净无我的智慧,叫做择法。这是七觉支这个觉支的本体、本身上的事情。

「三、觉出离支,谓精进」:这个七觉支里面有精进。精进是什么呢?「觉出离支」:是你的这个清净的智慧,「出离支」出离了烦恼,从烦恼里面出来。为什么有这种能力呢?就是精进的关系,你不精进还是不成就的。

「四、觉利益支」:得到了觉以后有什么好处呢?「谓喜」:就是生欢喜心,心里面欢喜。这是你有这样的希望,你这个希望成就了,你就得欢喜;如果没有成就,那就不行了,心里就不欢喜了。所以这个喜…就是那个大乘佛法里面那个十地,初开始叫欢喜地,和那个喜是同样的性质,就是欢喜。

「五、觉无染支」:一共五支,第五支就是你那个清净智慧、它没有污染这一部分。「此复三种」:这无染支有三种不同,「谓安、定、舍」这三支,一个轻安、一个定、一个舍。「辩中边论中卷」:《辩中边论》有三卷,中卷第十四页说,「今说如实觉慧,用此为支,应如彼释」:今说如实觉慧用这七觉支为支,那么这个择法觉支是觉的自性,其余的,都是支助这个觉支的成就的。

 

午三、明摄(分三科)  未一、标

即此七种如实觉支,三品所摄。

下面第三科明摄,七觉支第一科是乘征,第二科标释,现在第三科是明摄。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此七种如实觉支,三品所摄」:就是分三类,就能包括了七觉支在内的。这是标,下面配合。

 

未二、配

谓三觉支,奢摩他品摄;三觉知,毗钵舍那品摄;一觉支,通二品摄。是故说名七种觉支。

「谓三觉支,奢摩他品摄」:七觉支里面,有三个觉支是属于奢摩他这一类的。「三觉知,毗钵舍那品摄」:又有三个觉支是属于观这一类所摄的,属于观这一方面。「一觉支,通二品摄」:有一个觉支通于奢摩他品,也通于毗钵舍那品,所以「一觉支,通二品摄」。「是故说名七种觉支」:就是把这三种分法合在一起,就是七觉支了。

 

未三、释

谓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此三观品所摄。

下面第三科是解释,这七种觉支,这三品分成三支,分成三品,是怎么分法呢?「谓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此三」是「观品所摄」,属于观、属于智慧观察的。「择法觉支」,是觉的自性。「精进觉支」,就是不断地去努力地去修止观。「喜觉支」,成功了心里欢喜,这也属于智慧的。「此三观品所摄」。

 

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此三止品所摄。

这个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个觉支,是属于奢摩他这一类的。这个安觉支就是轻安乐,轻安乐是因为你得到未到地定以上,得到初禅、二禅、三禅里面就有轻安乐,「安觉支」。

「定觉支」,就是看这个人的修行,他已经得了初禅,或者有得二禅,有得三禅、有得四禅,也可能四禅不具足,只是具足了一禅、二禅。所以「轻安觉支」,还有一个「定觉支」。这样说;这个定觉支就是除了未到地定,一定是包括禅里面的初禅、二禅、三禅,那里面都有轻安乐。「舍觉支」,也是形容这个定,实在就是不执着;「此三止品所摄」:这三个是属于奢摩他这一类的。

 

念觉支一种,俱品所摄。说明遍行。

「念觉支一种」,是「俱品所摄」:也摄于止也摄于观,「俱品所摄」。「说明遍行」它活动的空间大,止也有念活动的空间,观也有念的活动,所以这个念心所比较宽。

 

巳六、八圣道(分三科)  午一、明渐次(分二科)  未一、略标

彼于尔时最初获得七觉支故,名初有学见圣谛迹。

前面把七觉支说完了,这个说得比较少。下面是八正道,分三科,第一科明渐次,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

「彼于尔时」:就是那个修行人在那个时候,「最初」所得的「七觉支故」;「名初有学见圣谛迹」:就是初开始,就是初果,他不是无学,还有学,得了初果以后要继续地修止观的,所以叫有学。「见圣谛迹」:而在这个时候得未曾有,从来没有这种事情,现在成就了,能见到苦集灭道四种道理。这个「迹」就是道路,七觉支是见圣谛的道路。

 

已永断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

这个七觉支,成就了七觉支有什么功德呢?「已永断灭」:不是暂时的,永久地消除了见道位所摄的一切烦恼,把这个见道的烦恼完全消灭了;简单说就是身、见、戒、取、疑这三种。

 

唯余修道所断烦恼,为断彼故,修习三蕴所摄八支圣道。

见道的烦恼:身见戒取疑灭掉了,还剩下来修道所断的烦恼还在。「为断彼故」:为了消除去修道所断的烦恼,就是要修习三蕴所摄的八支圣道。三蕴就是戒定慧。

 

未二、配释

此中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慧蕴所摄。

第二科配释,用三蕴配释八圣道。这八圣道里面有正见、正思惟、正精进这三法,是属于智慧这一类的。

 

正语、正业、正命,戒蕴所摄。

八正道里面还有三个,就是正语、正业、正命,在三增上学里面是属于戒蕴的,属于戒法。这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戒,在三学里面属于戒。

 

正念、正定,定蕴所摄。

八正道里面有正念、正定,那是属于定蕴所摄的。

 

午二、释得名(分二科)  未一、问

问:何因缘故,名八支圣道?

第二科解释得名,得名圣道的原因。

 

未二、答(分二科)  申一、总

答:诸圣有学已见迹者。

答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总。「诸圣有学已见迹者」:这一切圣人,而不是无学,这是有学的圣人;「已见迹者」:他已经证入了见道的境界,见道位,就是初果圣人。

 

由八支摄行迹正道,能无余断一切烦恼。

他是成就了七觉支之后,还要继续地用功修行,怎么修行呢?就修这个八圣道,属于八圣道摄。「行迹正道,能无余断」。「行」:有四种行;「迹」:有四种法迹。这个四种法迹是什么呢?就是无贪、无瞋、正念、正定。这个无贪、无瞋、是戒、定、慧的迹,是成就戒的道路,成就这个戒,成就这个毗奈耶的一条道路。受了戒而能持戒清净,就是因为不贪、不瞋的关系;若是犯戒呢?由贪心而犯戒,由瞋心而会犯戒。现在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所以这个戒增上学就会守护清净了。所以从无贪、无瞋就看出来戒清净,它是戒清净的迹。这是无贪、无瞋。

第二个就是正念。这个正念是增上定的行迹,你成就了增上定,就是因为有正念的关系,因为有正念就使令你这个心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不动。有正念,常念、常数数忆念所缘境,心就不乱。那么这个正念是一种法迹。

其次是正定。你成就正定了,你就能容易成就智慧,所以得正定是正智的一种迹。这是迹,四种法迹。

还有四种正行,四种正行就是苦迟通行、乐迟通行、苦速通行、乐速通行。这苦乐都有迟、都有速。修行人如果他成就了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面修四念住的时候,因为定力浅的关系,他就辛苦一点,想要得圣道就辛苦了一点。辛苦了一点,那就叫做「苦迟通行」,他就是慢。这是根性若钝的话,他就会慢;根性若利也可能会快,苦也有迟、也有速。

若是在无色界四空定里面修四念住,他并不苦,因为无色界四空定里面没有苦。但是根性钝的人,也是很慢才能得圣道;根性利,也就会很快;也有迟、有速的不同。但是若是得无色界的四空定,定力是很深,但是影响了他的观,使令这个观不那么锐利,所以也可能使令他慢;若是他的根性利,也可能会快一点;所以这里面也有迟、也有速。

若是得到色界四禅的话,这是乐。这个乐,也分根性有利、有钝的不同。如果根性利,他就会很快地得圣道,如果根性钝也可能会很慢,所以苦乐都有迟、都有速。这是四种正行的不同。

这个八支圣道,包括了这些事情,所以「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这个,「诸圣有学已见迹者」:就是七觉支,已经见到圣道以后,「由八支」:由八圣道所摄的有四种正行、有四种法迹的正道,「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能够没有残余地断除一切烦恼。

 

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是故名为八支圣道。

「能于解脱究竟作证」:对于解脱一切烦恼、见到真理,能够究竟圆满地成就了。这两句话实在是一回事:「能于解脱究竟作证」、「能无余断一切烦恼」,断了烦恼就得解脱,其中的原因,就是能见到无我的真理,才能有这两句话的成就的。「是故名为八支圣道」。这是总说的,下面别别地说,分五科,第一科正见。

 

申二、别(分三科)  酉一、正见

当知此中,若觉支时所得真觉,若得彼已以慧安立如证而觉,总略此二合名正见。

八圣道里面第一个是正见,这个先解释正见。

「当知此中」:这个八正道里面这个正见是什么意思呢?「若觉支时」:就是在七觉支的那个时候,所成就的真觉,就是见到无我的真理,那是真实的智慧。「若得彼已」:你若成就了那个真觉,那个真觉是无分别的智慧。「以慧安立如证而觉」:但是你自己成就了以后,你还应该利益他人,所以应该用你后得的智慧,用这个语言文字来表达你的真觉的境界;就是「如证而觉」,如你所证悟的真理,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来觉悟他人,那么这是后得智。这个后得智加上所得的无分别的真觉的智慧是根本智,这两个「总略此二合」起来,「名」叫做「正见」。这个正见,就是根本智和后得智合起来,名为正见。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九页:

若觉支时所得真觉等者:此中真觉,谓根本无漏智,于圣谛理证现观故。从此无间,得唯法智、得非断智、得非常智、得缘生行如幻事智,善为他说,宣扬开示。是名以慧安立如证而觉。当知此即后得无漏智摄。

「若觉支时所得真觉等者:此中真觉,谓根本无漏智,于圣谛理证现观故」:这里面说那个真觉,这是真实的觉悟。这个《三国志演义》,刘备三顾茅庐,他说,「大梦随心觉!」我看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真觉,谓根本无漏智」:这是根本的无漏智,无漏智是根本的,后得智是由根本智流出来的。所以对后得智来说,这个真觉是根本智。它是无漏智,这个根本智是清净无染污的,叫「无漏」。「于圣谛理」:他对于苦集灭道的四谛理,「证现观故」: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了。这是解释这个真觉。

「从此无间,得唯法智、得非断智、得非常智、得缘生行如幻事智。」「从此无间」:从这个根本智不间隔,就是出观、出定的时候;出定的时候,这个后得智就是有分别了。有分别的时候,「得唯法智」:就是唯独是正法没有我可得,只是色受想行识,只是眼耳鼻舌身意,我是不可得的。「得非断智」:这一切法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因缘是相续下去的,不会作善没有善报,作恶没有恶报,不是断。「得非常智」:一切法都是有生灭变化的,所以也不是常。有生有灭就是不常,相续所以是不断。「得缘生行如幻事智」:这个非断、非常的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都是如幻如化不真实的。所以这个时候,这个圣人才有这种智慧,通达了无我的空性、也通达了缘生行是如幻如化的,这都是圣人的智慧,凡夫这两种智慧都没有成就。

「善为他说,宣扬开示」:圣人因为自己觉悟了,他能善巧地为别人去宣说这个道理,「善为他说,宣扬开示」。这个「善为他说」这句话是总说的,「宣扬开示」是别说的。能宣扬这样的苦集灭道的道理。开示,就是有疑惑也能解释,这叫开示。

「是名以慧安立」,这就叫做「以慧安立」。由他的智慧能把他所觉悟的道理表达出来,叫做「安立」。「如证而觉」:那么别的人跟他学习,也能如他所证的也可以觉悟、也能证得。「当知此即后得无漏」的「智」慧,属于这一类的。那么这可见八正道的正见,是包括两种智慧,这个和七觉支那个择法觉支有一点不同,择法觉支是根本智。

 

酉二、正思惟

由此正见增上力故,所起出离无恚无害分别思惟,名正思惟。

下面是第二科正思惟。「由此正见增上力故」:这位圣人他有正见的强大的力量的原因,他所生起的这个出离的思惟、无恚的思惟、无害的分别思惟,就叫做「正思惟」。因为这里边没有错误的成分在里边,就是因为有正见的力量,他生起的思惟都是清净的。这上面就是出离的思惟,出离就是没有欲,没有贪欲,也没有恚、也没有害,也没有伤害人的这种分别心,这样的分别思惟就叫做正思惟。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九页:

所起出离无恚无害分别思惟者:谓即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应知。

寻和伺就是粗细的不同。

 

若心趣入诸所寻思,彼唯寻思如是相状所有寻思。

这一段就是解释前面这句话的。说是若是这个圣人他出定了以后,他若在定里边,他在根本智的时候是无分别的;他若出定的时候,他心里面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他心里面也会有分别,有分别就是由无分别的境界趣入到有分别的境界的时候,他心里面也有寻思。他的寻思,「彼唯寻思如是相状所有的寻思」:只是这样子而已。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八页:

彼唯寻思如是相状所有寻思者:谓唯寻思出离无恚无害分别相状故

是这样的清净的思惟,对人都是有利益而无有伤害的。就是众生触恼他,他心里面还是清净无染污的。

 

酉三、正语业命(分二科)  戌一、第一义(分三科)  亥一、正语

若心趣入诸所言论,即由正见增上力故,起善思惟,发起种种如法言论,是名正语。

但是初果圣人,因为他欲界的欲还有多少,他也会有一点烦恼,但是不会那么严重。下面是第三科正语业命,分两科,第一科是第一义,这解释的不同;分三科,第一科是正语。

「若心趣入诸所言论」:前边是内心的思惟;假设这个圣人他由不言说进入到言说的境界的时候,「即由正见增上力故,起善思惟,发起种种如法」的「言论,是名」叫做「正语」。他说出来的话都是合道理的,但是合道理的话不一定是好听的,不一定好听,「是名正语」。

 

亥二、正业

若如法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于追求时,若往若还,正知而住。

这是第二科,说到正业。「若如法求衣服饮食」:就是这位圣人,因为他这个身体还在,他还是有衣食住的这件事。他去如法,不违背佛法,他去求、寻求衣服、寻求饮食、或者诸坐卧的这些资具,还有病缘的医药、供身的什物,就是各式各式的用品。「于追求时,若往若还,正知而住」:他去,然后回来,这一来一往,他心里面总是清净的,总是安住在清净无染的情况下,而不会有染污。就是好的、坏的他心里面总是平静的。

 

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钵、及僧伽胝、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

这些差别的种种的情况,他心里面也都是清净的。

 

或于住时,于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而住。是名正业。

「或于住时于已追求衣服等事」,「或于住时」这些事情都办完了,回到他的住处了,对于已经追求来的衣服饮食等事,他在他住处也可能是有行有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或者是行、或者住、或者坐、或者是卧。「广说乃至若解劳睡」:解劳睡就是疲倦的时候打一个盹,解劳睡,解除劳倦的睡,这个睡是解劳的。「正知而住」:也是正知而住,那么这叫做正业。这个正业是这样意思。

这个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正知而住,这叫做正业。若是我们从早晨起来的时候,乃至到晚间休息,中间这个时候,你试验、试验,一直地保持正知而住,看看怎么样!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页:

或于住时于已追求衣服等事等者:前说追求衣服等事,行时业摄。既追求已,于其住时有五种业:一者、身业,二者、语业,三者、意业,四者、昼业,五者、夜业。谓若说言,若行若住若坐,此言显示住时身业。若复说言,若语,此言显示住时语业。若复说言,若卧若默若解劳睡,此言显示住时意业。若复说言,若习悎寤,此言显示住时昼业、夜业、身业、语业。又若卧者,此言显示住时夜业。当知是名住时五业,如前正知而住中说(陵本二十四卷二十页)。此应准知。

「或于住时于已追求衣服等事等者:前说追求衣服等事行时业摄」:前边的文,要如法求衣服饮食,这是到聚落去了、到城市里、或其他地方去了,是「行时业摄」。「既追求已于其住时有五种业」。什么呢?「一者、身业,二者、语业,三者、意业,四者、昼业,五者、夜业」,有这五种不同。「谓若说言,若行若住若坐,此言显示住时身业。若复说言,若语,此言显示住时语业。若复说言,若卧若默若解劳睡,此言显示住时意业」,这是意业。「若复说言,若习悎寤,此言显示住时昼业、夜业、身业、语业。又若卧者,此言显示住时夜业」,就是中夜的时候才会休息。「当知是名住时五业,如前正知而住中说」,在「陵本二十四卷二十页」,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这看出来,圣人是这样的,他入定也是清净的,出定也是清净的。

 

亥三、正命

如法追求衣服饮食乃至什物,远离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

第三是正命,前面是正业,现在这是说正命。「如法追求衣服饮食」:就是他有这样的需要,他很诚实地去追求衣服饮食乃至食物。昨天有人把「什」这个字念「ㄗㄚˊ」,我常常查字典的,我今天早晨又特别去查一查这个字,我看见字典上这个字是念「ㄕˊ」,不是念「ㄗㄚˊ」。「远离一切起邪命法」:就是不虚妄,不表示自己有道德,没有这个意思,就诚实地向人有所求,那就叫做「正命」,如果其中有欺诳性就变成邪命了。

 

戌二、第二义(分三科)  亥一、标远离摄

若远离摄正语业命,彼于证得无漏作意诸觉支时,先已获得。

前边把正语、正业、正命解释完了,这是第一种解释。下面有第二义,第二种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远离摄。

「若远离摄」:若是远离欺诳,就是实实在在的、很诚恳、很真实地那样的正语、正业、正命。「彼于证得无漏作意诸觉支时,先已获得」:那个修行人,在七觉支的时候,就成就了无漏的作意,他一入定的时候,他这个清净心就现前了。「诸觉支时」,七觉支那个时候,「先已获得」,在八正道之前就已经成就了、成就了这个正语、正业、正命。

但是《俱舍论》上,他把七觉支放在八正道的后面,八正道放在七觉支的前面,八正道是见道、七觉支是修道;现在这里的文,七觉支是见道、八正道是修道。但是《俱舍论》那个文和《大智度论》是相同的,《大智度论》也是八正道是见道,七觉支是修道,和这里正是相反;但是它就是两个解释,一个解释和这里相同,一个解释和这里是相反的。这里只是一个解释,七觉支是见道、八圣道是修道。这里边这个第二个解释是说,在见道的时候,这个正语、正业、正命就已经成就了。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页:

若远离摄正语业命者:谓即诸语恶行、诸身恶行、诸邪命事,不作律仪,此亦名为无漏律仪,由彼一切能往恶趣恶戒种子,皆永害故。

「若远离摄正语业命者:谓即诸语恶行、诸身恶行、诸邪命事,不作律仪」,这个远离摄这句话,「若远离摄正业命者」,这个远离摄是什么意思呢?「谓即诸语恶行、诸身恶行、诸邪命事,不作律仪」:他不作这种事。这就是得了圣道的人的道共戒,这个不作律仪就是道共戒,不是凡夫这个摄律仪戒,也不是那个定共戒,现在这是道共戒。「此亦名为无漏律仪」:就是道共戒。

「由彼一切能往恶趣恶戒种子,皆永害故」:因为得了初果以后,他不到三恶道去了;不到三恶道就不会有这个邪命的这件事,这个邪命的行为、欺诳人是要到三恶道去受苦的啊!邪命是要到三恶道受苦的,欺诳人这件事是有罪过的!得了初果以上的圣人,他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那就表示他没有三恶道的罪业,所以他的正语、正业、正命都是清净的,他没有欺诳性,不会为了吃这一碗饭说话骗人,不会这样子。

 

亥二、释圣爱名(分二科)  天一、问

问:何故此名圣所爱戒?

前边是标远离摄,现在第二科释圣爱名。分两科,第一科是问。「何故此名圣所爱戒」:这个正语、正业、正命在三增上学里边是属于增上戒。这个增上戒,又名为圣所爱戒,圣人对这个戒很爱护的。现在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答,分两科,第一科明获得。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明获得

答:以诸圣者贤善正至,长时爱乐欣慕悦意;我于何时当正获得诸语恶行、诸身恶行、诸邪命事不作律仪?

「以诸圣者」:这一切成就圣道的人,这个成就圣道的人,都是非常得贤善,他的心是非常得贤善,不是那么样的啊…没有这些烦恼的污染。「正至」:就是灭除了各式各样的烦恼。「长时爱乐」:是长时期地、不是短时期,「爱乐」这个戒法。「欣慕悦意」:关于戒,非常得欢喜。这个圣人他对因果有决定的信心,对于善恶果报有决定的信心。作恶会得恶报,心里不欢喜;做善能得善报,心里欢喜,生欢喜心。所以对戒有欢喜心。

凡夫如果对于佛法没能深入地学习,对于因果的道理不十分分明。你不学习经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小小地明白一点,多数还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还不知道这个事;对于作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心里面模糊,有多少模糊,就是不知道恐怖,不知道恐怖这件事。

现在圣人不是,圣人知道这件事,所以他若是感觉持戒清净,生欢喜心,他生欢喜心。所以他长时地爱乐欣慕悦意,说「我于何时当正获得诸恶语行、诸身恶行、诸邪命事不作律仪」:我什么时候能成就这样的功德?当然,在《大智度论》里面提到,谁能够没有过失?到佛的境界才能达到这个地方!所以圣人他还是有这样的心情,总感觉自己持戒还不足,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什么时候我才能成就语恶行、身恶行、邪命的事情不作律仪。

我曾经说过,这个阿罗汉,譬如说你要去拜见这个阿罗汉,不是假名阿罗汉,是真实的阿罗汉;你要去拜见他呢,他若是穿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整理、整理,把衣服整理、整理啊,弄的好像清爽一点,这就有多少邪命的味道!当然他心是清净,但是就有这种类似的情形。所以我们说这个邪命,只要我不欺诳,我就不是邪命了!这也是的,但是若说到微细的境界,这是不容易的,不容易喔,不容易的!所以这个圣人说,我什么时候能得到这个不作的律仪。

 

由彼长夜于此尸罗,深心爱乐欣慕悦意,故获得时名圣所爱。

这叫做「长夜」。长夜这个「夜」这个字,或者说在凡夫的时候,没得圣道之前,在加行位的时候,他就「于此尸罗,深心爱乐欣慕悦意」:所以得入圣道的时候,他获得圣道的时候,「名圣所爱」。这是名获得,名获得这个戒的时候。下面第二科明不作。

 

地二、明不作

获得如是圣爱戒已,终不正知而说妄语。

圣人就是得入圣道之后,「获得如是圣爱戒已,终不正知而说妄语」:就是很分明地知道是这么回事儿,但是说谎话,那么叫做正知妄语,圣人决定不这样子。

 

终不故思害众生命。

我们说过,天旱,很久不下雨,就有人问目犍连尊者,说:「什么时候会下雨?」目犍连尊者说:「七天以后下雨。」人听见了心里很欢喜;到了七天以后没下雨,这时候人就讥嫌了,比丘去乞食时听见了街上的人讥嫌:「你们出家人说谎话。」回来就向大众僧报告,大众僧就把目犍连请来了,要作羯摩,叫他忏悔。目犍连尊者不承认:「我没有说谎话。」大家就争论,这时候佛天耳遥闻,佛就来了,在大众中坐下来,说:「你们吵什么?」那么就是如此如此向佛报告。佛就问目犍连尊者:「你说七天以后下雨,你是用什么心说的?」我明知道七天以后不下雨,我说七天下雨,你是这样说的吗?目犍连尊者说:「我不是,我是用诚实心说的,我认为七天以后下雨。我心里这样想,我嘴这样说。」佛这时候对大众僧说:「这不是妄语」。

所以,「正知而说妄语」:就是你心里这样想,但是心不这样说,那就叫做妄语。现在圣人终不会这样子的,「终不正知而说妄语」,不会、不会这样说的。「终不故思害众生命」:他决定不会故意地把众生命杀害了,不会有这种事情。

 

终不故思不与而取,终不故思行欲邪行,终不非法求衣服等。

「终不故思不与而取」:不会偷盗人家东西的。「终不故思行欲邪行」:当然这是说在家居士,在家居士得了圣道,他也是,他不会这样子。「终不非法求衣服等」:不会,在家居士得了圣道,他也守法、不违犯国家的法律,他也不违犯佛法中的戒律,在家居士要得了圣道的人也是这样子。这是明不作,这时候是得了圣道以后,就是道共戒的这种事情,是这样子。

 

亥三、结通修道

即由如是圣所爱戒增上力故,于修道时乃至所有语业身业养命事转,亦得名为正语业命。

这是第三段结通修道。「即由如是圣所爱戒增上力故」:圣人持戒是这样有强大的力量,你怎么样地苦恼,他不犯戒的。「于修道时乃至所有语业身业养命事转,亦得名为正语业命」:因为见道以后他就是这样子,所以到修道的时候乃至到所有的他的语的业、身的业、养命的事业这些事情现前的时候,亦得名为正语、正业、正命,也是这样子。初见道的时候成就了圣所爱戒,所以到修道的时候,一样也是圣所爱戒。

 

酉四、正精进

依止正见及正思惟正语业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进、出离勇猛、势力发起、策励其心,相续无间,名正精进。

这底下解释正精进。正精进也还是以正见、正思惟为依止,正见、正思惟是它的意业。

「正语业命勤修行者」:这是不断地老是这样修行的人;「所有欲勤精进」:他要对其他的事情,想要修八解脱、修殊胜的法门的时候,他也是要有欲、也要有勤、也要精进和有出离的勇猛,还有势力发起,这个勇猛的势力,发起这件事,他能够策励其心,相续无间断的,这就叫做正精进。这个正精进修行一个法门的时候,还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的,还是不违背这些事的。

 

酉五、正念正定

成就如是正精进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无颠倒九种行相所摄正念,能摄九种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与正定。

这是第五科正念正定。「成就」了这样「正精进」的圣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也还是前面最初发心修四念住,到现在还是四念住。四念住就包括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的这些事情。由这样强大的力量故,「得无颠倒九种行相所摄」的「正念」:不颠倒的、没有错误的;昨天提过,九种行相所摄的正念,「能摄九种行相心住」,由这个正念成就那九种行相的心住,「是名正念及与正定」。就是有这样的戒,也有这样的慧,也有这样的定,就是三学。

 

午三、明建立(分二科)  未一、遍摄一切(分三科)  申一、标

如是一切八支圣道,总立二种。

这是第三科明建立,分两科,第一科遍摄一切;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一切八支圣道,总立二种」:这八支圣道是八支,但是也可以分为二种来表示它的意义的。这是标,下面列,那二种呢?

 

申二、列

谓无所作、及住所作。

这二种,这是列。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无所作。

 

申三、释(分二科)  酉一、无所作

无所作者:谓正语、正业、正命。

这是无所作。他自然地就不会有邪语、邪业、邪命的,他正见、正思惟的力量,自然不会有恶语业、恶身业、和这些不法的事情。

 

酉二、住所作(分三科)  戌一、标

住所作者:复有二种。

这是第二科,解释住所作,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复有两种,「复有二种」。

 

戌二、列

谓奢摩他、毗钵舍那。

这二种,安住在…这是应该做的事情。下面第三科是配。

 

戌三、配

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毗钵舍那。正念、正定,是奢摩他。

「正见、正思惟、正精进」:这「是毗钵舍那」,就是修观,精进地修观,正见、正思惟都是观。「正念、正定,是奢磨他」,是止;这位圣者他若得了初果,当然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成功,还要继续地修止观,二果、三果乃至阿罗汉,阿罗汉还是止观,他心里面还是这样修行的。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一页:

谓无所作及住所作者:不作律仪,名无所作。住时所作,名住所作。

 

未二、料简无作(分二科)  申一、显修道摄

如是清净正语业命为所依止,于时时间修习止观,能断诸结。无余永断,能得最上阿罗汉果。长时相续,名为修道。多时串习断烦恼故。

这是第二科料简无作。分两科,第一科显修道摄。

「如是」:像前面文说的,「清净」的「正语」、正「业」、正「命为所依止」,就是以戒律为所依止,「于时时间修习止观,能断诸结」。为所依止,就是安住在戒里面,安住在清净的律仪里面;「于时时间修习止观,能断诸结」:他时时地还修习止、修习观,他能断各式各样没有断的烦恼。「无余永断」:把所有的烦恼,没有剩余地都断除去了。永久的断,就是要断种子了。「能得最上阿罗汉果」:烦恼都断除去了,当然是得到四果阿罗汉了,阿罗汉果在四果里面是最殊胜的,所以是「最上」。

「长时相续名为修道」:这个修道时间是很长的,不会一下子就成功的,时间久。「多时串习断烦恼故」:因为得了初果的圣人还有欲界的烦恼,也有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有爱烦恼、还有见烦恼,所以不是短时间就能断掉的,是「多时」:要长时间、不断地修习,才能断烦恼故。这样子,他就有出定入定的问题,有时候出定、有时候入定、有时候要和人说话,所以里边也有正语、正业、正命的这些事情。所以在八正道、八圣道里面有正语、正业、正命。

 

申二、简除见道

率尔智生,名为见道。暂时智起,即能永断诸烦恼故。由是因缘,正语业命,于修道中方始建立。

这是第二科,简除见道。

「长时相续」叫做「修道」,那么见道是什么意思呢?「率尔智生」:忽然间,无我无漏的智慧出现了,那么叫做「见道」。「暂时智起,即能永断诸烦恼故」:见道时间是很短的;时间很短,「暂时」:就是很短的时间,这个「智」慧现「起」,就是在定里边,没有出入定的分别。「即能永断诸烦恼故」:就是把见道所断的烦恼完全断掉了,他入在定里边一直地没有出定,当然这里面没有同人说话的问题,没有正语、正业、正命这种事情。「由是因缘,正语业命,于修道中方始建立」:在八正道里面才安立出来,在七觉支里面没有安立正语、正业、正命,原因就在这里。

 

卯三、结

由如是等渐次修习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加行方便,是名菩提分修。

这是第三科把这一大段结束。

「由如是等」:由前面这么多的这一大段文里面说到「渐次修习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加行方便」:加行就是努力地修行,以此为方便。「方便」这个字有的时候表示智慧,有的时候表示行动;这里就是表示行动,加行、努力修行的行动,这就叫做「是名菩提分修」。有想修、有菩提分修,合起来名为瑜伽修。这是把这一大段文结束了,这是菩提分修。

 

子十三、修果(分二科)  丑一、正明修果(分五科)  寅一、征

云何修果?

前边是第十二科,瑜伽修,这一科讲完了。下面是第十三科是修果。修果分两科,第一科是正明修果,又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修果?」三十七道品、三十七种菩提分法这是因,修三十七道品会得果,得什么果呢?云何是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果呢?

 

寅二、标

谓四沙门果。

第二科是标出来,四沙门果是什么呢?

 

寅三、列

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最上阿罗汉果。

就是得这四种果。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第十五章 精进波罗蜜多[栏目:冈波巴大师]
 印度佛教瑜伽学之纲要[栏目:如吉法师]
 用生命的精华承载佛法——波士顿千佛寺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48 突破重围[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宁玛巴本尊生起教授——无二双运明穗要解 第二节共同加行[栏目:嘉初仁波切]
 弘法是家务[栏目:妙华法师]
 搭桥喻:阿弥陀佛为我们选择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藏传因明学 因明学启蒙 卷三[栏目:汉土论著]
 《观经》的两大宗旨――观佛三昧和念佛三昧[栏目:关其祯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