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6)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6

午三、配观三世(分三科) 未一、住观于坐(分三科) 申一、标

谓若说言住观于坐,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察未来所知诸行。

这是第十二科「瑜伽修」。瑜伽修里面有「想修」、「菩提分修」。这个想修里面有「征」、有「释」。「释」里面有「别列」、有「随释」。现在是随释里面的文,「随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上下想」,第二科是「前后想」。前后想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标所观相」,第二科「显其差别」这两科讲完了。现在是「配观三世」。

「谓若说言住观于坐」这个「配观三世」来解释这个「前后想」,它的意思就是说「若说言」若经上这么说,「住观于坐」他在住的时候就观察这个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察未来所知诸行」,这就表示你现在的作意,作意就是观察,现在的作意去观察未来的所知的诸行,就是站在现在去观察未来的事情,这句话就是这样意思。这是「标」。

下面第二科是「征」。

 

申二、征

所以者何?

他的所以言是什么呢?

 

申三、释

现在作意位已现生故说名为住。未来所知位未现生故,临欲起故说名为坐。

这是第三科是解释。「现在作意位已现生故」就是现在这一念心,这一念心是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他是属于现在。「已现生故」他是已经由因缘的触发,他已经出现了「说名为住」。这个「住」字是这样意思。「住观于坐」这个「住」就表示已经出现了那一念心。「未来所知位未现生故」这个未来就是没有出现的,将来的事情是你所知道的。这个「位」就是那个范围,它是属于未来的阶段。「未现生故」这因缘还没有具足它还没有出现,还没有由无而有,还没有到这阶段。「临欲起故」但是不是很久以后,就是接近「临」者,近也,接近它就要生起了「故说名为坐」所以叫做坐。这个「坐者」是表示未来的事情就要现起了,这就叫作「坐」。那么这样解释这一句话「住观于坐」就是现在的智慧,观察未来的事情,这样的意思。

 

未二、坐观于卧(分三科)     申一、标

若复说言坐观于卧,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察过去所知诸行。

「若复说言坐观于卧」,这样讲「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察过去所知诸行」,这句话是表示你现在的作意,你还是以现在的分别心,去观察已经过去的所知所行。这是「标」,第二科是「征」。

 

申二、征

所以者何?

那么就是问他的原因。第三科是解释。

 

申三、释

现在作意位临欲灭故,说名为坐;过去所知位、已谢灭故,说名为卧。

「现在作意位临欲灭故,说名为坐」,现在这一念心他的这个阶段「临欲灭故」就是临近就要息灭了,但是还没有灭。「说名为坐」叫做坐。

「过去所知位已谢灭故说名为卧」,主要是这一件因缘的事情是处在「过去所知位」过去就是「所知」,这个阶段的时候已经谢灭了不存在了「故说名为卧」,所以叫做「卧」。这是「坐观于卧」以现在作意观察过去「所知诸行」的意思。

 

未三、或在后行观察前行(分三科)    申一、标

若复说言或在后行观察前行。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无间灭现行作意。

这是第三科「或在后行观察前行」这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所以又这么说「或在后行观察前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无间灭现行作意」这表示这位修行人,他在定里边修观的时候,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是以「现在的作意」,「观无间灭现行作意」。观察和这一念心中间没有间隔的,灭掉的那一念心,就是「无间灭现行作意」。它是现行作意,但是无间灭了和现在这一念心不间隔,就是灭掉了。「现行作意」就显现它的活动,它的活动显现出来,但是灭了。这是「标」。

下面第二科是「征」。

 

申二、征

所以者何?

 

申三、释

若已生起无间谢灭所取作意说名前行。若此无间新新生起能取作意。取前无间已谢灭者,说名后行。

这下面第三科解释。是「若已生起」若是这一念心因缘具足了他就现起作用了,现起了以后「无间谢灭」,中间没有间隔就谢灭了。「所取作意」这个已经谢灭的这一念心是所观察的作意「说名前行」。就是现在这一念心的前一剎那,它在这一念心的前边,它在前面走,它在前面走可是一剎那已经灭了。

「若此无间新新生起能取作意」若此作意灭掉的,若此灭掉的作意,和这个作意中间没有间隔新新生起的,前一剎那灭了后一剎那又一剎那心现起,这一念心是新的新有的,其实每一念心都是新的。如果前一剎那现起而不灭,到后一剎那的时候,那就是旧了。每一剎那心都是初起的,所以叫做「新」。才生起的这一剎那心,它是能观察的作意,无间隔的前一剎那灭的,是所取的作意,就是「所观察的作意」。

「取前无间已谢灭者,说名后行」这现前新起的一剎那心,它是能观察的。它观察谁呢?是「取前无间已谢灭者」,就观察前面已经落谢的那一念心,就「说名后行」,所以他叫做「后行」。前行是已谢灭的,后行是现在现起的。现在现起的是「能观察」的,前一剎那是「所观察」的,这样子这叫做「后行观察前行」。这是以「现在作意」观「无间灭现行作意」,是这样意思,这是属于现在。

 

卯三、结

当知此中为修止观。修彼二品胜光明想,是名想修。

这是第三科是结束这一段文。这个「想修」这里面分成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现在第三科「结束」。

「当知此中为修止观」这里边这位修行人「修止又修观」,「修彼二品胜光明想」他在修行彼二类的殊胜光明想,二类的光明想,就是一个世间道,一个涅槃道。其实这两类也就是止观,有这样的智慧光明能破除去烦恼的黑暗,所以叫做「光明想」,「是名想修」。

 

寅二、菩提分修(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菩提分修?

这是第二科,这「想修」说完了,现在说「菩提分修」。这「想修」里面有世间道有涅槃道,有这两类。现在要说的「菩提分修」就是出世间道完全是涅槃道,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菩提分修」?「菩提」是果,「分」是因,由因而得果。现在说的「菩提分」就是「菩提的因」。怎么样修行呢?

 

卯二、释(分四科)    辰一、标

谓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亲近积集。若修若习若多修习,是名菩提分修。

这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标」。卯一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谓于三十七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科,它是三乘圣人的「菩提的因」,现在是「声闻地」,就是声闻菩提因。「亲近积集」,这个「亲近」就是你现在这一念分别心,亲近这三十七菩提分法和它接近,那么就是修行了。「积集」修行了一小时,积集了一分善根,继续地修行不断地修行,就是「积集」了。

「若修若习若多修习」,初开始修叫做「修」,「习」就在第二次、第三次以后就叫做习了。这样子要「多修习」将来就可以有成就,得成就圣道的菩提,「是名菩提分修」。这是大概的简略地解释。这是「标」。

 

辰二、征

何等名为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这是「征」。

下面第三科是「列」。列出来三十七菩提分法分二科,第一科是「总说」。

 

辰三、列(分二科) 巳一、总

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

这是分了七科,这七科总算起来就是三十七。这是「总列」。

下面是「别列」分七科,第一科是「四念住」。

 

巳二、别(分七科) 午一、四念住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这是「四念住」。第二科是「四正断」。

 

午二、四正断

四正断者:一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二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三于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四于已生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令倍修习,令其增长令其广大。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

这是把「四正断」标出来了。

下面第三科「四神足」。

 

午三、四神足

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这是四神足标出来了。

下面第四科标这个「五根」。

 

午四、五根

五根者:一信根。二精进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这是「五根」。「五力」是什么呢?

 

午五、五力

五力者: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午六、七觉支

七觉支者:一念等觉支。二择法等觉支。三精进等觉支。四喜等觉支。五安等觉支。六定等觉支。七舍等觉支。

 

午七、八圣道

八支圣道者: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这是八圣道,这是第七科「一正见……八正定」这是三十七道品分七科完全标出来了。这是总别的三十七道品标出来。

下面第四科就是加以解释。

 

辰四、释(分六科)    巳一、四念住(分二科)   午一、辨体相(分二科)

未一、略别辨(分二科) 申一、初身念住(分二科) 酉一、总征

今于此中云何为身?云何于身住循身观?云何为念?云何念住?

下面加以解释。分六科。巳一、四念住,解释这四个念住分二科,第一科「辨体相」,辨别四念住它的体性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略别辨」,简略地一样一样的说明。分二科,第一科「初身念住」,先解释身念住的体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总征」。

「今于此中云何为身?」这是先解释这个总征。「今于此中」在这四念住里面「云何为身?」这个身念住的身是甚么意思?这是「总征」。

下面第二科是「别释」分四科,第一科是「身相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总征」里面一共是「云何为身?云何于身住循身观?云何为念?云何念住?」提出四个问题。

下面是「别释」分四科,第一科「身相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酉二、别释(分四科) 戌一、身相差别(分三科) 亥一、标

略说身相有三十五。

「略说」,不是广博的去说,有三十五种身象。这是「标」。

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把这三十五种身相「列」出来。

 

亥二、列

谓内身外身。根所摄身非根所摄身、有情数身、非有情数身、粗重俱行身、轻安俱行身、能造身、所造身、名身、色身、那落迦身、傍生身、祖父国身、人身、天身、有识身、无识身、中身、表身、变异身、不变异身、

「谓内身外身。根所摄身非根所摄身」这个内外是一对,「内身」就是你自己的这个身体,「外身」是他人的身体。「根所摄身非根所摄身」这个根所摄身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那就叫做「根」,它能发出「识」来,这个「根」以能生为意,它能发出来识。如眼根能发出来眼识,耳根能发出来耳识,乃至意根能发出来意识,那就叫作根,「根所摄身」。「非根所摄身」这个非根所摄身也是身,但是它不能发出识来,所以它不能称为根,但是也是身,那就是「扶根尘」。我们所看见的,我看见你的眼睛,这个是「扶根尘」。就是他是保护那个眼根的,那个眼根就是净色根,就是精微的四大组成的眼根,组成的耳根,那个我们肉眼所不能见的。我们见到的是扶根尘,保护根的四大,当然这是四大所造。说那个身不是根,但是它也属于身,它也是阿赖耶识所执受的,所以也算是身但不是根。

「有情数身非有情数身」这个「有情数身」,是根也好,不是根也好都是属于身。它都是有感觉的,所以是有情数身。「非有情数身」就是没有知觉的,那就是身外的山河草木这些东西,这是无情物,「非有情数身」。

「粗重俱行身,轻安俱行身」没得到禅定的人,没得到色界四禅的人,他的身体都是粗重的,所以叫做「粗重俱行身」,你这个身和粗重在一起活动「粗重俱行身」。「轻安俱行身」得到色界四禅了,把这个粗重消除了,这个时候身体有轻安,这轻安与身体在一起活动,叫「轻安俱行身」。这个事情呢,就是你入定的时候,你的禅定就现前了,那「轻安俱行身」。你出定了的时候,经过一个少的时间轻安就失掉了,那个时候就是「粗重俱行身」。可以这么解释。

「能造身所造身」,「能造」的就是四大,地水火风坚湿暖动,「所造」的身那就是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都是「所造」的四大,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外边的山河大地,都是「所造」身。

「名身色身」这又是一双,「名身」就是受想行识,「色身」就是物质组成的这个身体。但是现在这个地方是指「身念住」说的。「身念住」那应该只是「色身」为所缘的不是名身。名身呢?那就是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所摄,但是这个地方也随着来了,也把它标出来了。

「那落迦身」就是地狱的身体,「傍生身」就是畜生的身,「祖父国身」就是饿鬼的身,「饿鬼身」称为祖父国。就是「饿鬼」这鬼的寿命很长后来,来到鬼道的鬼称以前的「老鬼」就称为「祖父」,是这个意思。这个祖父的鬼,他老是希望人间他的儿女后代来祭祀他,所以称之为「祖父」。

「人身天身」人间人的身,「天身」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应该不在内,因为无色界天没有物质的身体。

「有识身、无识身」,「有识身」就是身体里面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叫「有识身」。「无识身」里面就是没有识了,没有识了这个事情呢,比如我们睡觉的时候,假如不做梦前六识就没有了,只是阿赖耶识。如果不说阿赖耶识,那就是前六识都没有了,叫「无识」。但是这个人不是死人,所以还说死掉的人是「无识身」比较好。

「中身表身。变异身,不变异身」。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五八页:

中身表身等者:如身内分自性不净,是名中身。如身皮分相似清净,是名表身。如命终已青瘀等现,名变异身。若未命终未至变坏,是名不变异身。

「中身表身等者:如身内分自性不净」我们身体里面那些各式各样成分,他的自性,他本身的体性都是不清净的,这个心肝脾肺肾,这些都是污秽的东西,是名叫做「中身」。「如身皮分相似清净」与清净相似实在也是不清净,但是就好像是清净的,是名叫做「表身」。「中」和「表」是不大一样,这又是一双。「如命终已,青瘀等现,名变异身」人死掉的时候寿命结束了,那么很快的这个身体就变了,变成这个青瘀、膨胀、脓烂,这叫做「变异身」。「若未命终,未至变坏的时候,是名不变异身」,这又是一双。

 

女身男身半择迦身。亲友身非亲友身中庸身。劣身中身妙身。幼身少身老身。

这「女身男身」又是一双。「半择迦身」这种人他不是男人。「亲友身非亲友身,中庸身」就彼此间有亲爱的关系,叫「亲友身」。「非亲友身」那就是怨家了。「中庸身」也不是亲也不是怨,在中间性的,彼此的关系是「中庸性」的身。

「劣身中身妙身」,这个劣,也可以说是力量软弱,叫做「劣身」。但是后面那个「妙身」,说是力量强大,叫做妙身。或者说相貌特别庄严,那叫做「妙身」。那「劣身」就是特别丑陋了。「中身」是中间性的。「幼身少身老身」在时间上说,小孩子少少的长大,少年的时候身体,到最后是老身,这又是一双。

 

亥三、结

如是名为身相差别。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标列」二科,这是第三科结束了。这个「身念住」里边什么叫做身?「云何为身?」这个问题解释了。

 

戌二、住循身观(分二科)   亥一、标

住循身观略有三种。

前面那个问里边,征里面第一个「云何为身?」,第二个「云何于身住循身观?」现在解释这句话,回答这句话,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住循身观」略有三种不同,这就是「标」出来数目了。

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出体」,第二科「释义」,出这个三种循身观的体相。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出体

谓依身增上闻思修慧。

「谓依身」就是说佛依我们的身体演说出来的增上的教法,佛为我们说的这些教法是特别殊胜的,所以称它为「增」。我们听闻了这样增上的教法就有了智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这就是有这么三种不同。先解释这个能观察的智慧,能观察的智慧有三种,这三种是根据佛说的教法说这个身体的情形,你去学习成就了这三种智慧,这是「出体」。

现在第二科,解释义

 

天二、释义

由此慧故于一切身一切相,正观察正推求,随观随觉。

「由此慧故」由于你成就了闻思修的三种智慧,「于一切身一切相,正观察」。「于一切身」前面说三十五种身体。「一切相」三十五种身它的相貌,它的体相的差别,这是所观察的境界。「正观察正推求」正观察就是总相的观察,「正推求」就是别相的观察、就是微细的观察。「正观察」是概略的观察,「正推求」是微细的观察。「随观随觉」,前面那个「住循身观」,这个住就是在奢摩他里边,住在奢摩他里面。「循身观」这个「循」是随顺的意思,或者循环的意思。就是观了一次再观一次,观了一次再观一次,那就是「循观」。那么「随观随觉」随顺佛的教法,去这样观察你就会得到了真实的智慧了,叫「随觉」。这里边还有一点分别。我们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五九页:

随观随觉者:此正释前循身观义。显扬颂云:身等三差别,彼影像随观。自下释言:于彼身等,影像随观,与所知事,同分类故,名为影像。所言随者,是相似义。(显扬十九卷十八页)令应准释。

「随观随觉者:此正释前循身观义」的道理。「显扬颂云:身等三差别」。「身等三差别」,「身等」就是身、受、心、法,每一种都有三种差别。「身」三种的差别,就是身分的自性不净,如身的内分或有身分相似清净。自性不净是一份,相似的清净是一份,就是身的彼分,或有身分变坏不净,如命终已青瘀等身分,这就是三分,身的三分。「受」的三分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心」也有三分,就是苦受的时候也有心,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有心。这是受是心所,有心所的时候一定有心王,所以这个受的时候里边也有心。「法」也有三种,就是黑品的,和白品的,和黑白相间杂的,这三种。

那么现在说「身等三差别,彼影像随观」。这个「影像」怎么讲呢?前面实在是说过。看这个「自下释言」,《显扬圣教论》在这个颂的下文,下边就解释了。「于彼身等影像随观,与所知事同分类故,名为影像」。就是所知之事,所知之事就是人的这个身体,三十五种身。你观察这三十五种身的时候,这个所缘境不是外边的三十五种身,是你内心的「影像」。那这样说呢,外边三十五种身就是「本质境」,你的所观察的不是本质境而是「影像境」。这个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是接触外边的境界。但是前五识一剎那间就过去了,它没有这种智慧去观察,要第六识,第六识才有智慧去观察。第六识又不能直接去观察外面的境界,一定要通过前五识取了所缘境的相貌,取了所缘境的相貌就是变成影像了,这第六识观察这个「影像」,观察这个影像的时候叫「随观」。「所言随者」是相似的意思,就是「随观随觉」。随顺观察这个「影像」的身体也随时就觉悟了「本质」的身体。所以观察「影像身」是不净,也就可以知道「本质境」也是不净了。那就是「随观随觉」,这么讲也可以。这是「住循身观」就是安住在奢摩他里面,循环地观察这个身体的不净,这叫「住循身观」。这是「住循身观」这句话解释完了。

 

戌三、念

念:谓依身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义。修习作证。于文于义修作证中心无忘失。

「云何为身」解释过了,「云何于身住循身观」这一句也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三个「云何为念?」这个念住这个「念」,这个「念住」怎么讲呢?

「谓依身增上受持正法」就是这位修行人,初开始要是依据身增上的正法,就是佛说的你怎么样修四念处观的这个正法,你能够受持。你来受持这个正法,佛说的这个语言文字所宣扬的这个四念住的正法,你要能够受持,受持于心。

「思惟法义」。这个「受持正法」是闻慧,闻所成慧。「思惟法义」这是思慧,你还要加以思惟的。你只是佛怎么说的这个文句你是受持了,但是你还要加以思惟,思惟里边是什么道理。这个「法」就是文句,「义」是文句所诠显的道理,有能诠有所诠。以能诠来表达所诠,根据所诠来安立能诠的文句。你要加以思惟,深刻地思惟里边的道理,专精思惟。

这可见我们一天,我们一天比如念金刚把它背一遍,当然也是修行,也算是修行。但是就缺少了思慧,念这么一遍只属于受持正法,还应该进一步地去思惟里边的道理。这是第二个思所成慧。

「修习作证」第三个是修慧,就是你要学习奢摩他成就了奢摩他,在奢摩他里边「作证」。这还是去思惟这个法义的,这个时候你就成就了清净无分别的智慧,来触证那个法的义了,这个时候就是圣人了。所以这个「念」就是包括这么多的意思。「念谓依身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义修习作证」。

「于文于义修作证中心无忘失」这个「念」是什么呢?就是对于这个所受持正法的文义,去「思惟法义」,还要「修习作证」这件事,「心无忘失」你心里面很分明地,显现在心里面,那都叫做「念」。这个念是在闻所成慧里边也有念,思所成慧里边也有念,修所成慧里边也有念。这个念是通于闻思修的,因为这个念是把这个法门显现在心里边,然后才能思惟、才能作证。这个「念」可见也是由始至终都有念。再深刻的说,念就是「陀罗尼」就是陀罗尼,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念,「心无忘失」这就是念。

 

戌四、念住(分二科) 亥一、第一义(分二科) 天一、辨相

若审思惟:我于正法为正受持为不尔耶?于彼彼义慧善了达为不尔耶?善能触证彼彼解脱为不尔耶?

前面这是第三科把这个「云何为念?」也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四个问题「云何念住?」就这个问题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一义」,还有「第二义」。这是第一个解释,有几个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辨别这个「念住」的相貌。

「若审思惟:我于正法为正受持为不尔耶?」若是这位修行人他能够很认真的。这个「审」就是认真不是马马虎虎的去思惟。思惟什么呢?「我于正法为正受持」,我对于佛所说的这个法门,关于这个这个法门就是正法。「为正受持为不尔耶?」我是认真地能受持了呢?是没有受持呢?要这样反省自己。

「于彼彼义慧善了达为不尔耶?」前面这是闻慧,下边这是思慧。「于彼彼义」,就是彼彼的法诠显的彼彼义。「慧善了达」我有智慧能了达它的义吗?是「为不尔耶」?是我还没能够明白,我只是心里面能念那个文句而已,里边的义我还没有明白,那不行!现在反省一下我是不是明白了呢?「于彼彼义慧善了达为不尔耶?」

「善能触证彼彼解脱为不尔耶?」这是修慧。善巧的「善」者,其实善就当「能」字讲。能够触证彼彼义的解脱了呢?就是你证悟了那个真理的时候,就解脱一切烦恼了,就没有烦恼系缚了。「为不尔耶?」说我还没有能够触证,我没能触证,人家还讥嫌我只是嘴巴皮说说呀,你还没能成就圣道,没有得解脱,还被人家讥嫌。「为不尔耶?」这自己在反省,我不需要人家讥嫌我,我自己在检查我自己,我是不是成就了呢?

 

天二、结名

如是审谛安住其念,名为念住。

这是第二科「结名」。前面把这个辨别这个念住的相貌说完了,念住的相貌是这样。现在「结名」。

「如是审谛安住其念」像这样子认真地、真实地「安住其念」。你把这个念住在这里,来反省自己是不是成就了闻思修这三种智慧了。那么这就叫做「念住」。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五九页:

受持正法等者:如次别配闻思修慧。言修习作证者,谓由修习触证彼彼身相解脱故。

「受持正法等者:如次别配闻思修慧。言修习作证者,谓由修习触证彼彼身相解脱故」。就是成就了那个智慧,那个智慧与那个真实相接触了,那就是证悟了。要是没有成就智慧,用虚妄分别心去分别,那就是没有「触证」。

 

亥二、第二义(分三科) 天一、标

又为守护念。为于境无染,为安住所缘,名为念住。

前面是第一义,这是第一种解释它的道理。现在这第二科有第二义。又有个不同的道理的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是「又为守护念」又有不同的意思,这个「念」、「念住」又有不同的意思。就是你能够「为守护念」就是能守护你的正念。「为于境无染」是于境界没有污染。「为安住在所缘」境而不动乱,不惛沈也不散乱,安住于清净的所缘境上,这叫做「念住」。念住是这三句话:「守护念、于境无染、安住所缘」。这三句话是标。

下面第二科是解释。第一科是解释这个「为守护念」。

 

天二、释(分三科) 地一、为守护念

为守护念者:谓如说言先守护念,若常委念。

这就叫做「守护念」。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九五九页:

谓如说言先守护念等者:根律仪中说有防守正念,常委正念。(陵本二十三卷一页)此应准知。

「谓如说言先守护念等者:是根律仪中」就是前边修圣道、修禅定的资粮那一段,说有「防守正念,常委正念」。这是在(陵本二十三卷一页)那上说到这件事。这个「守护正念,防守正念」那里边说得倒是很清楚。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简单说一下。就是「密护根门」那一段文,那一段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一位佛教徒他肯努力去闻思修,对于佛法能够闻、能够思、能够修,从闻思修的这个次第里边,这个方法里边成就了正念,从闻思修里边得到了正念。得到了正念以后,要守护这个正念。怎么守护法呢?还是闻思修。继续地闻思修,来保护这个正念使令它不失掉,这就是叫做「为守护念」。成就了正念以后,要保护它不失掉。这是一种。

这一个「防守正念」,还有一个「常委正念」。「常委正念呢?」这个「常」,就是不间断地叫做常。这个「委」,是殷重的意思,就是周遍、很深刻、很周遍的,就是普遍地在身口意上不能够有一个隙,不能够有一个漏洞的,普遍地加以守护。而这件事也还就是修止观,常常地修止、常常地修观。这样就成就了一种任持的力量,就是能够保持这个正念不失掉。原来由闻思修已经成就了正念,你要继续地常委正念的时候,力量就增长了,使令你的正念很坚定地任持它不失掉。就是这样意思,叫做「常委正念」。那么这样子就叫做「为守护念」,也是「先守护念,若常委念」是这样意思。

 

地二、为于境无染

为于境无染者:谓如说言念守护心行平等位。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广说乃至守护意根修意根律仪。

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五九页:

谓如说言念守护心等者:根律仪中说有念防护意,乃至守护意根,修根律仪。(陵本三十三卷二页)此应准知。

这上面的意思是说:就是闻思修。这个修在禅定的时候修止观,使令正念不失掉,而且还是有力量保持正念。这个「于境无染」,这句话就是不在禅定里,不在禅定里边,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这个眼根接触到色的时候,接触到可爱的色,你可能要生染着心;接触到不可爱的色,可能要升憎恶的心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这个正念能够提起来,使令自己的心不生染污心、不生贪着心、不生憎恶心,那么就叫作「于境无染」。乃至耳鼻舌身意,这个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是于境界与境界接触的时候,与境界接触的时候先是眼识生起,眼缘色生眼识,紧接着一剎那间第六意识就现起了。第六意识有可能生爱着心,有可能会生瞋心,要把这个心叫它排遣保持正念,灭除去这些贪瞋痴爱。那么耳鼻舌身也都是这样子。但是意根就是不面对前五尘,第六识它与法尘,在法尘上可能是将要生起爱着心,将要生起瞋恨心,生这些染污心。这个正念马上得要提起来要排除去这些,令这一切烦恼不生起,这就叫做「念守护心」,「于境无染」是这样意思。

「行平等位」行平等位呢?这个就是有两种,一个善舍、一个无记舍。由于你正念提起了,就排除去一切的染污心。这时候心也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也没有愚痴心,一切烦恼不现前的时候,这叫做平等舍。

还有个无记舍呢?就是不苦不乐,不苦不乐。也不是苦也不是乐,在苦的时候会生瞋心,乐的时候生贪心,不苦不乐你不生贪心也不生瞋心,这叫做「无记舍」。这叫做「平等位」,就是成就了正念,但是你不入定的时候,你在一切境界,这一念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正念有力量,消除一切染污心令心清净,那么就叫做「行平等位」。

「不取其相不取随好」。「不取其相」是指眼识说的,「不取随好」是意识。这是眼识与外边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的这个眼识不要取着这个相,在一剎那间意识现起了,那么就是随好。意识能够分别这个相,这也好、这也好、这也好、这样不好、这样不好、这样不好…那么就是生贪心、生瞋心。这个眼识于相不取着,意识于相的随好各式各样的好也不取着,这样子这个贪爱的心就不现起了,也就是于境无染的意思。与前五识同时的意识「不取相,不取随好」,这个第六意识不与前五识同时活动的时候,也是「不取相,不取随好」这样子叫「于境无染」是这样意思。

「广说乃至守护意根修意根律仪」。那一段文是说「守护意根」就是这位修行人,不管是入定也好、出定也好,总是正念有力量,不去生起一切烦恼,那么就叫做根律仪。就是守护意根,也就是守护六根,守护六根主要就是守护意根。如果这个烦恼很重一时地失掉了正念,烦恼心生起来了那怎么办?「修意根律仪」,就是我们学习过了的「力励运转作意」。就是挫折,就是强迫自己把这些贪烦恼的心把它弃舍了,弃舍这一切的烦恼乃至到烦恼的种子,那叫做「修意根律仪」。那么这个是「防护念,为守护念,为于境无染」。这两句说完了,这第三句。

 

地三、为安住所缘

为安住所缘者:谓如说言于四所缘安住其念。谓于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由此三相善住其念故名念住。

「为安住所缘者:谓如说言于四所缘安住其念」,这是前面说过的于四种所缘境「安住其念」。你把你这个清净的正念安住在四种所缘境上面,这是那四种呢?

「谓于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前面我们学过的这四种所缘。

 

天三、结

由此三相、善住其念,故名念住。

「由此三相善住其念故名念住」。安住那四种所缘也有这三种相貌,就是「为守护念、为于境无染、为安住所缘」也是这样子。「善住所缘」这是第三科,这结束。「由此三相善住其念」能够安住你的正念,这就叫做「念住」,念住是这么讲。这是前面说「身念住」、身念住这四个问题。「云何为身?云何于身住循身观?云何为念?云何念住?」这身念住分这四个问题都解释完了。

下面是「余三念住」受、心、法三念住。

 

申二、余三念住(分三科)    酉一、辨相差别(分二科) 

戌一、列名(分三科)        亥一、受(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为受?

「余三念住」:受、心、法三念住分二科,第一科「辨相的差别」辨这余三念住相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列名」分三科,第一科是「受」。受第一科是「征」。

「云何为受?」怎么叫做受,受怎么讲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是「列」。列分二科,第一科「明相依」。

 

天二、列(分二科)     地一、明相依

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如说身受心受亦尔。

「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这是三受它是能依的。「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如说身受心受亦尔」这个身心呢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的依止处。「身受」就是前五识,「心受」就是第六意识,这样意思。那也就是「识」是受的依止处,你若没有心王、也没有识,受不能生起的,所以「识」是所依,「受」是能依,这样子。这样说这个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三个,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加起来就是九个了。

 

地二、显差别

乐有爱味受,苦有爱味受,不苦不乐有爱味受。无爱味受。依耽嗜受。当知亦尔。乐依出离受,苦依出离受,不苦不乐依出离受。

「乐有爱味受,苦有爱味受,不苦不乐有爱味受。」这是爱味受有这三个,这是第二科「显差别」。这个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还是有差别的。就是乐的有爱味受,苦的有爱味受,不苦不乐的有爱味受。还有「无爱味受」,无爱味受当然就是没有乐的有爱味受,没有若的有爱味受,没有不苦不乐的有爱味受,也是三个。「依耽嗜受」依耽嗜受其实即是以受为依而有「耽嗜」,「耽嗜」实在就是喜爱的意思、贪着的意思。「当知亦尔」也都是有三种不同。

「乐依出离受,苦依出离受,不苦不乐依出离受」。就是依这个乐而有出离,依这个苦而有出离。就是乐的时候生贪心,那我不生贪心,虽然是乐但是不生贪心。苦令人生瞋怒的心但我不生,苦来了但心里不愤怒、不瞋,所以就是出离。「不苦不乐依出离受」。

 

天三、结

如是总有二十一受。或九种受。

「如是总有二十一受」前面总计有二十一。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六○页:

如是总有二十一受等者:谓受自相略有三种:若乐、若苦、若不若不乐。如是受所依谓身及心。受差别谓有爱味、无爱味、依耽嗜、依出离,各有若乐、若苦、若不苦不乐三种差别。如是总成为二十一。又或说受自相有三,所依有二。差别有四,故成九种。

「如是总有二十一受等者:谓受自相」,受的自相就是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这三种「略有三种:若乐、若苦、若不若不乐」。「如是受所依谓身及心」这样子就是九个受。「受差别谓有爱味受、无爱味受、依耽嗜受、依出离受,各有若乐、若苦、若不苦不乐三种差别」。三四一十二,十二加九就是二十一受。「如是总成为二十一」种。「又或说受自相有三,所依有二」就是身心,那么加起来就是五。「差别有四」五加四就是九个,是这样算这个数的。

 

亥二、心(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为心?

前面这个「受」列出来了。现在说这个「心」,「身受心法」这个心。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为心」。第二科「列」。

 

天二、列

谓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掉心不掉心。寂静心不寂静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

 

天三、结

如是总有二十种心。

心有这么多的不同,这也「列」出来了。

下面第三是「法」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亥三、法(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为法?

「云何为法」?这个「法念住」,这个「法」指什么说的呢?这个「云何为法」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是「列」。

 

天二、列

谓若贪、贪毗奈耶法,若瞋、瞋毗奈耶法,若痴、痴毗奈耶法,若略、若散法,若下、若举法,若掉、不掉法,若寂静、不寂静法,若定、不定法,若善修、不善修法,若善解脱,不善解脱法。

「谓若贪、贪毗奈耶法」贪就是个法,这个心实在也是个法。「贪毗奈耶法」毗奈耶是灭,就是灭除这个「贪」,其实无贪心也是「法」。

「若瞋、瞋毗奈耶法」这也是「法」。「若痴」也是法「痴毗奈耶法」。痴毗奈耶也是灭除这个「痴」。「若略若散法。若下若举法。若掉不掉」也是「法」。「若寂静不寂静」也是「法」。「若定不定法。若善修不善修法。若善解脱不善解脱法」。

 

天三、结

如是当知建立黑品白品染品净品二十种法。

「法」有这么多的不同。

 

《披寻记》九六○页:

谓若贪毗奈耶法等者:此中贪毗奈耶、瞋毗奈耶、痴毗奈耶诸法,谓即无贪、无瞋、无痴应知。

「谓若贪毗奈耶法等者:此中贪毗奈耶、瞋毗奈耶、痴毗奈耶诸法,谓即无贪、无瞋、无痴应知」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列名。受心法的名字列出来。

下面第二科「释义」。解释名里面有义的,要解释。解释这个义,分三科,第一科解释这个「受」分二科,第一科「释相依」分二科,第一科「举乐受」又分二科,先解释「自相」的受。

 

戌二、释义(分二科)         亥一、受(分二科) 

天一、释相依(分二科)       地一、举乐受(分二科) 玄一、自相

又乐受者:谓顺乐受触为缘所生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

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去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这个触与境相触的时候,这个触随顺乐受的生起,能随顺乐受。这个触为缘能帮助你,所生出来的「平等受」。平等受就是乐受和舍受,心里面欢喜就叫「平等」是这样意思。

「受所摄」这个「受」不是孤立的它一定有根、有境、有心王,各式各样的事情。与它相属相随顺的,是名叫做「乐受」。这是第一科是「自相」。

 

玄二、所依

此若五识相应名身受,若意识相应名心受。

这是所依。这个「受」还有一个依止处,就是要以「心王」为所依止的。就是「若五识相应」的就叫做「身受」,「若意识相应」的就叫「心受」。

 

地二、例苦等受(分二科)    玄一、自相

如顺乐受触。如是顺苦受触、顺不苦不乐受触为缘所生。不平等受受所摄,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苦受不苦不乐受。

这是第二科「例苦等受」分二科,先是「自相」。前面顺乐受触是这样子。其他的「顺苦受触、顺不苦不乐受触为缘所生的不平等受、苦恼的受、受所摄的,非平等非不平等的受受所摄,是名苦受、不苦不乐受」。这个地方呢,把这个「舍受」不属于平等受里面,单独的列成了一段,这样意思。

 

玄二、所依

此若五识相应名身受,若意识相应名心受。

「此若五识相应名身受」也是说所依,前面这个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若五识相应名身受,若意识相应的叫心受」。

 

天二、释差别(分四科)     地一、无爱味受

如是诸受若随顺涅槃,随顺决择毕竟出离毕竟离垢毕竟能令梵行圆满,名无爱味受。

下面第二科「释差别」分四科,第一科「无爱味受」。

「如是诸受若随顺涅槃,随顺决择毕竟出离、毕竟离垢、毕竟能令梵行圆满,名无爱味受」。这「无爱味受」怎么讲呢?「如是诸受」就是前面这个「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随顺涅槃」在这样的受的时候,你有如理作意的时候,你有这无常观、无我观,你有这样的智慧观察的时候,那就是「随顺涅槃」。这个「受」向于涅槃那里去了。这个也就是这个人的「出离」的愿望,他想要得「涅槃」。「随顺决择」,你有「涅槃」的愿、有「出离」的愿望,你这个「受」现起的时候,就能顺于如理作意的观察。观察是无常的、无我的,就把这贪瞋痴排解出去了「随顺决择」。决择就是清净的智慧,随顺清净的智慧。「毕竟出离」这样子逐渐的这样修行呢,决择智的修行,你就能究竟的「出离」了一切「受」。「毕竟离垢」就是把所有的贪瞋痴的污染都能够远离了。「毕竟能令梵行圆满」究竟的使令你的圣道得圆满,就是无我的智慧圆满了。「名无爱味受」无爱味受是这样意思。

 

地二、有爱味受

若堕于界名有爱味受。

第二科「有爱味受」。若入于界,若是你不能够,你这个受出现的时候,你没有如理作意,你这个正念,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没有出来,没有出来那当然你就一般的执着的心出来了。执着的心出来了就是取相、取随好了,那你就入于欲界。「堕」者,入也。就是入于欲界里头,入于色界、无色界就是你跑不出去这个范围,那就是「有爱味受」了,爱着那个味了。

 

地三、依出离受

若色无色界系若随顺离欲,名依出离受。

第三科,「若色无色界系」若是这个人他不是佛教徒,但是他也是厌离,他不高兴欲。「系」就是属也。他现在这个受出现的时候,他内心的反应是属于色界、无色的境界。「随顺离欲」他心里上的反应也就是不高兴欲。「厌下苦粗障,欣上静妙离」不高兴这个欲,那就叫「出离受」。这个受出来了的时候,他能「出离欲」,不会因受而有欲,他能「出离」这个「欲」,就是从这个欲界里面出来,跑到色界、无色界去了,这是叫做「出离受」。

 

地四、依耽嗜受

若欲界系若不顺离欲,名依耽嗜受。

第四科「依耽嗜受」。「若欲界系」若是这个人他不但没能修四念处,又没能够修色、无色界定,他就是一般的爱着境界,那就属于欲界的众生了。「若不顺离欲」他这个有了受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他内心生起的反应是「不顺离欲」。「离欲的境界不顺」那就是有欲了,爱着这个欲了「名依耽嗜受」。这叫「耽嗜受」就是爱着这个受,喜欢这个受,这叫「耽嗜受」。

 

天一、行时所起(分二科) 地一、释(分六科) 玄一、有贪心

又有贪心者:谓于可爱所缘境事贪缠所缠。

前面是解释这个「受」,这个受解释完了。下面是解释这个「心」。分二科,第一科「行时所起」分二科,第一科是「释」分六科,先解释「贪心」。

「又有贪心者」怎么讲呢?「谓于可爱所缘境事」这个所缘境是他爱着的。境是对心说,能缘的心所缘的境,这个事是所缘境因缘所生的事,这个所缘境就是因缘所生的事,这个事是可爱的。「贪缠所缠」,那么这个「贪欲」的烦恼就现出来了,就是「缠绕」到他这个心,使令心不寂静。

 

玄二、离贪心

离贪心者:谓即远离如是贪缠。

第二科「离贪心」,前面是有贪心。「离贪心者:谓即远离如是贪缠」那就是他有如理作意,有可爱的境界出现了呢,他能够「离贪心」,有如理作意「谓即远离了如是贪缠」。就像这个蛇缠绕着你的身,忽然那毒蛇跑了,离开了,「贪缠」。

 

玄三、有瞋心

有瞋心者:谓于可憎所缘境事瞋缠所缠。

这是第三科有「瞋心」。「谓于可憎」恶的「所缘境的事」,这境界出现了使他心里不高兴,他心里不欢喜,他这个不欢喜的瞋心出现了,那么他这个心,心是无记性的,被这个瞋心就是有记的,就是来缠绕到他,就苦恼了。

 

玄四、离瞋心

离瞋心者:谓即远离如是瞋缠。

他有正忆念,那个瞋心就远离了,没有这个瞋缠了。

 

玄五、有痴心

有痴心者:谓于可愚所缘境事痴缠所缠。

这第五个「有痴心」。什么叫做有痴心呢?「谓于可愚所缘境事」,这个所缘境也就是他,「可」这个字也当作「所」字讲,就是所愚的境界,这个境界他不明了。其实所有的境界都一样,这一切的缘起法他不明白,他不明白就在这个不明白的所缘境事,他有愚痴的心里,不明白它是缘起的。不是说一般的笨人,笨人当然也是有这种愚痴的心理,就是不笨的人也有这种愚痴的心理。他不知道它是缘起的、是苦、空、无常、无我,就叫做愚痴。这个愚痴的心里缠绕着他,这叫「有痴心」。

 

玄六、离痴心

离痴心者:谓即远离如是痴缠。

你学习佛法通达一切法是缘起的、是苦、空、无常的,那这个愚痴心就没有了。当然这是有通过闻思修这个愚痴心就没有了。这是前面解释这几种心,这是一共有六种心。

 

地二、结

如是六心当知皆是行时所起三烦恼品,及此三品对治差别。

「当知皆是行时」就是不能安住于禅定里面,他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心行于境的时候,所生起的贪瞋痴的烦恼品这三种。「及此三品对治差别」就是有能对治这贪瞋痴的,令贪瞋痴消灭了的三种心,加起来就是这「六种差别」。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5)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谈弘一法师的书法——纪念弘一法师逝世二十周年(林元白)[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怎样才能把心一直保持在恒定的状态中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三上[栏目:智者大师]
 药师琉璃光如来大愿法门(体证法师)[栏目:药师佛·文集]
 华严札记(十一)[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