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8)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5

天三、引教证

如世尊言:入变坏心执母邑手,乃至广说。又如说言:住贪欲缠、领受贪欲缠缘所生身心忧苦。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疑缠,领受彼缠缘所生身心忧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诸烦恼中苦义可得;坏义可得;故说烦恼为坏苦性。

在「广建立」这一科有「征」、有「释」。「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解释「苦苦性」,第二科解释「坏苦性」,第三科解释「行苦性」;现在是第二科解释这个「坏苦性」。解释「坏苦性」里面有「总标义」、有「释得名」,现在是第三科「引教证」。

「如世尊言」,如同佛所说的。「入变坏心执母邑手」,这个「变坏」前面讲过了,就是有烦恼「缠缚其心、令心变坏」,所以这个「入变坏心」就由不变坏心入到变坏心;就是烦恼没有动的时候叫作不变坏,烦恼动了叫「变坏心」。所以「入变坏心」这句话就等于是说他起烦恼了,起了烦恼的时候「执母邑手」,这个「母邑」就是女人;这是指男人说的,去执这个女人的手。这「邑」这个字以前曾经讲过,是一种尊称,对女人的尊称叫做「邑」。「执母邑手」,就是去捉女人的手。「乃至」到「广说」,这下边没有引来,那就是这些烦恼的相貌,这些事情。

「又如说言」,又如佛说。「住贪欲缠」,就是这一位有情,这个人他的心在贪烦恼里边活动;心本身是无记性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但是现在生起了烦恼,生起烦恼这个心就安住在烦恼里边。什么烦恼呢?就是贪欲的烦恼。这个贪欲的烦恼就像一条毒蛇似的缠住这个人,就是缠住他的心。「领受贪欲缠缘所生身心忧苦」,这个贪烦恼来了以后就引起了很多的忧苦,这个心就领受这些忧苦,他不能够排斥、不能排出去。这个贪烦恼的因缘,因为贪烦恼活动了所以在自己的身体上引起了苦恼,在心理上也引起了苦恼。这个「身」是指前五识,「心」就指第六识,引起了一些忧愁苦恼。这个苦恼现起了的时候,你这个第六识就受这苦恼的逼迫,所以叫做「领受」。这是说这个烦恼使令你受到坏苦、去觉受坏的苦恼;这是说「贪烦恼缠」。

「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前面是说「贪烦恼」。这下面说到瞋恚的烦恼,或者是惛沈睡眠的烦恼。其实惛沈就是睡眠,但是睡眠的动机是想要睡眠,惛沈的动机是想要修止观、但是昏沈来了,这个时候叫做「惛沈」。「掉举恶作」,「掉举」是心里面的掉动;「举」也是动,「掉」也是动;就是回忆以前可爱的事情,这些妄想叫做「掉举」。「恶作」就是后悔;譬如说是在那儿静坐打了很多的妄想,把光阴都空过了就后悔,做错了事情后悔叫做「恶作」,也是心里的妄想。还有「疑」,就是对于佛法僧,或者修行的法门有所疑惑。这也都是烦恼。「领受彼缠缘所生身心忧苦」,这就是「坏苦」的意思,原来烦恼没有现起的时候心里是很平静的、很自在的;烦恼来了使令你有了忧苦,所以这就叫做「坏苦」。

「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诸烦恼中苦义可得;坏义可得;故说烦恼为坏苦性」。「由此至教」,前边这都是佛说的,在经上讲的。由此「至教」至极之教、至理之教,就是最圆满的真理,说明圆满真理的言教,就是佛的法语。「第一至教」,「第一」是赞叹的意思,赞叹佛的至教最殊胜。在佛的法语里边说到「诸烦恼中苦义可得」,因为身心领受到忧苦,「苦义可得」。「坏义可得」就是破坏了烦恼不现起的时候那个平静、平和的境界,也有这种道理。「故说烦恼为坏苦性」,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这是「引教证」,引佛的法语来证明这个「坏苦」。「坏苦」就是因烦恼引起的苦恼叫做「坏苦」。

 

天四、结建立

如是名为建立坏苦性。

这是第四科「结建立」。这就叫做「建立坏苦性」,这个「建立」就是安立,也就是佛说明这件事给它一个名字,叫做「坏苦性」。

 

亥三、行苦性(分三科) 天一、出体性(分二科) 地一、标遍行

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蕴中。

前面这个坏苦性、苦苦性都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解释这个「行苦」的体性。什么叫做「行苦性」呢?「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蕴中」,这个「行苦」就是也不苦、也不乐,你的心情属于无记性这样的境界的时候就叫做「行苦性」。这个「行苦性」是普遍地活动在一切的「五取蕴中」,就是乐受的时候也有行苦性、苦受的时候也有行苦性、不苦不乐的时候也是行苦性。我们的五取蕴就分这么三类;不是乐受、就是苦受、再不然不苦不乐受;这三种受中都有行苦性,所以叫作「遍行一切五取蕴中」。

这句话是标,下面第二科「举要义」。

 

地二、举要义

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烦恼摄变坏苦性、除乐受摄及所依处变坏苦性,诸余不苦不乐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缘、若生住器所有诸蕴,名行苦性。

这下边解释,举要义来解释这个「行苦性」。这个「行苦性」里边的含义是很广的,现在不多说所以「以要言之」,举出它的简要、重要纲要来说明这个「行苦性」。「除苦苦性」,就是你这五取蕴里面的苦苦性不在内,苦苦性这是很明显的。「除烦恼摄变坏苦性」,「变坏苦性」就是乐受;属于烦恼的变坏苦性也不在内。「除乐受摄及所依处变坏苦性」,这个乐受就是引起烦恼的原因;乐受在的时候这叫做「坏苦性」;引起烦恼使令你的心情有所变化,有很多的忧苦那也叫做「变坏苦性」。所以坏苦分这么两种;这「烦恼摄」的、属于烦恼的「变坏苦性」不在内,「乐受摄」、属于「乐受摄及所依处变坏苦性」;「乐受」不会是单独有乐受,一定依于六根和六境而引起乐受的,所以六根六境是「所依处」,这样的「变坏苦性」也不在内。「诸余不苦不乐受」,前面的「苦苦性」和二种的「变坏苦性」都不在内,剩下的「诸余」,很多的受里面剩下的「不苦不乐受俱行」,这不苦不乐受是一种境界,你的内心和这个境界同时地活动,就有这种不苦不乐的感觉。

「若彼所生、若生彼缘」,前面只是说「受」,这下面又说是「若彼所生」,就是彼烦恼所生的诸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我们这个五蕴的生命体是由烦恼现起的,现在就是指这个五蕴说叫「若彼所生」。「若生彼缘」,这个「生彼缘」是谁呢?就是五蕴为所依能生烦恼,这个「蕴」又能生烦恼,「蕴」是生烦恼的缘,生彼烦恼的缘;这样说就是蕴由烦恼所生,生了以后蕴又生烦恼,就是这么意思。「若彼所生,若生彼缘,若生住器」,这个「生住器」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蕴,这色受想行识这个蕴是所受用的,是我们自己所受用的;你不管是做什么,不管是做善是做恶,你出家修学圣道,你都要靠这个色受想行识,在这里边你有所觉受,你要发生一些作用都是要靠这个五蕴的,所以它是个「生住」的器,它能生、能住。这个「生」就是五蕴出现的时候叫「生」,这个「住」就是继续下去,发生了以后继续地存在下去叫做「住」。而这个「生」和「住」就是五蕴,指五蕴说的。这个生住的器,由这个器你有所觉受,还会有种种的作用。不管是生也好、住也好、不管是做善也好、做恶也好、有快乐的时候也好、有苦恼的时候也好,所有的诸蕴都叫做「行苦性」,就是这样子。但这个问题就是,有坏苦的时候就是乐受的时候、或者苦受的时候,这行苦的相貌不明显,若是不乐不苦的时候,这行苦的相貌才显现出来,是这样的意思。

 

《披寻记》九三六页:

若彼所生若生彼缘等者:谓若诸蕴从烦恼生,名彼所生。蕴为所依能生烦恼,名生彼缘。诸有情生及尽寿住要以诸蕴为所受用,名生住器。

「若彼所生若生彼缘等者:谓若诸蕴从烦恼生」,名叫作「彼所生」,彼烦恼所生;若没有烦恼的话,这五蕴就不生了。昨天也曾经说过这件事,若阿罗汉他没有爱取了,所以他就一念入无余涅槃了,就入于不生不灭了。有烦恼才有这个五蕴的果报,所以是名「彼所生」。「蕴为所依能生烦恼,名生彼缘」,这个蕴是烦恼生起的缘,是这样「名生彼缘」。「诸有情生及尽寿住要以诸蕴为所受用,名生住器」,是这样意思。

 

天二、释苦名

由彼诸蕴其性无常,生灭相应,有一切取,三受粗重之所随逐,不安隐摄;不脱苦苦及以坏苦,不自在转。由行苦故,说名为苦。

这是第二科释苦的名,解释这个行苦的名字;为什么叫做行苦?这个「行」本身不感觉到苦也不感觉到乐,为什么立一个苦的名字叫做「行苦」?

「由彼诸蕴其性无常」,由于那么多的色受想行识的诸蕴,它的体性都是变化的,不是永远常住的,是「生灭相应」,这色受想行识与生相应、与灭相应,总是有变化。不管是色也好、受想行识也好,都是有生灭变化的。「有一切取」,这个生灭变化是无常的意思。这上面「有一切取」就是有一切的烦恼,这个「取」是烦恼的相貌,你这贪也是有所取着,瞋也有所取着,因「取」而有种种的烦恼。在无常上的相貌上,无常的体性上,它又有很多的烦恼。「三受粗重之所随逐」,这个「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粗重之所随逐」,就是它的种子,三受的种子。在这个无常的变易法里边有一切烦恼的种子,有三受的种子随逐它,在生灭中有这么多的污染随逐它。这些烦恼也好、三受粗重也好都是「不安稳」不自在的,属于「不安稳」不自在的。如果你自己注意自己的内心的时候,没有烦恼的时候心情自在、心情安稳;烦恼来了的时候心里不安稳,不管是你满意的、不满意的烦恼都是不安稳的。

「不脱苦苦及以坏苦」,这个行苦它是不苦也不乐的,但是不表示它解脱了苦苦和坏苦;行苦的时候是不乐不苦的,它不乐不苦不表示它解脱了苦苦、解脱了坏苦,不是的。它还是随时有可能会现出来苦苦、会现出来坏苦的,所以它这个行苦本身不是自在转,不是它自己「我决定不苦不乐」,它没有这个能力;随时就会苦,随时也会乐的,「不自在转」。

「由行苦故,说名为苦」,因为他在无常的相貌里边、无常的体性里边,有烦恼的种子、有三受的种子的随逐,这种种子是不安稳性,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他也没有解脱苦、也没有解脱乐,他也是不自在转的,所以这也就是苦。「由行苦故,说名为苦」,这个行里边有苦,所以叫做「行苦」。

 

天三、结建立

如是名为建立行苦性。

这是结束这一段。就是因为上述的原因,所以建立一个名字叫做「行苦性」。这个「行苦性」就是阿罗汉;就是圣人才能了知道行苦性的,凡夫是不知道的,凡夫不感觉到行是苦,不感觉到。

 

《披寻记》九三六页:

有一切取三受粗重之所逐者: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名一切取。苦、乐等受,是名三受。三界有情所依自体,皆为如是一切粗重之所随逐,是故彼蕴名有取蕴。

「有一切取三受粗重之所逐者」,这个「取」这里这样解释:「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名一切取」;「欲取」就是我们一般的凡夫,就是诸有所作就是为了享受欲,享受色声香味触的欲,叫「欲取」。「见取」就是这些外道,他们另外有特别的思想,或者是想要生梵天,或者也想要得涅槃,得色界定、无色界定,有六十二见,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戒禁取」,他们也是持戒的;这件事不做、那件事不便,当然有些持牛戒、鸡戒、狗戒,也有一般的这个十善戒,他为了得禅定他也要持戒;所以这个「戒禁取」包括外道修学禅定在内的。「我语取」,这个「我语取」不管是欲取也好、见取、戒禁取也好、都是有「我语取」,都是有我见,执着有我的。但这个「我」这种思想只是一句空话,实在是没有「我」可得,所以叫做「我语取」。但是一般欲取的人对什么是「我」,他并没有深入的去认识,只是见取、戒禁取的外道对于这件事是认真地学习过什么是「我」。那么在佛法里边说那都是错误的,没有「我」可得,故名为「我语取」。这样说就是有四种取,这四种取就叫做「一切取」。这个十二因缘,十二缘起里边的那个「取」就是指这个四个取说的。

「苦乐等受是名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受。「三界有情所依自体,皆为如是一切粗重之所随逐」,欲界有情、色界无色界的有情,「所依自体」就是指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身体,这个身体是一切事情的依止处,你没这个身体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作善也靠它、作恶也是靠它、修学圣道也是靠它的,所以它是所依的体。「皆为如是」,这个色受想行识三界有情所有的自体,「皆为如是」就是前面说的「一切粗重」的随逐。「是故彼蕴名有取蕴」。

 

申二、爱差别(分二科) 酉一、出异名

又即彼爱、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亦名喜乐。

这是第二科是「爱差别」,第二科「爱差别」。前边是说「苦差别」,前边是第一科,第一科是说「苦差别」,现在第二科说爱的差别。这个「苦差别」就是说那个苦谛,苦、集、灭、道四谛;这个「爱差别」就是说那个集谛,集谛就是四种爱。现在解释「爱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出异名」,标出来它不同的名字。

「又即彼爱」,「又即彼」四谛里边的那个集谛,集谛主要是爱烦恼;爱烦恼「亦名」为叫做「希求」,因为对于所爱着的就是要求得,所以爱也是希求的意思。「亦名欣欲」,又名为「欣欲」,这个「欣」就是欢喜,欢喜所欲的,也就是希求的意思。「亦名喜乐」,也就是乐着欢喜这件事。这是名字上有不同,这个「出异名」。

 

酉二、显差别(分二科) 戌一、标

即此希求、由三门转。

这下面显这个爱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即此希求」就是彼爱「由三门转」,从三个部份上显现出来它的活动,这个「转」就是活动。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由二种

谓希求后有,及希求境界。

这个「显差别」先是「标」,然后加以解释。解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由二种」。这个「即此希求由三门转」这是标。「谓希求后有」这以下第二科是解释,解释第一科先说「由二种」。

「谓希求后有,及希求境界」,「希求后有」就是希求将来的生命能更好,我的寿命更长一点,我的能力更大一点,就是很多的希求,「希求后有」。「及希求境界」及希求我所有的,希求所有的境界更满意。这分这么两种,「由二种」。

 

亥二、配三门 天一、后有爱

若希求后有、名后有爱。

这是第二科「配三门」,分二科,第一科是先说「后有爱」。「若希求后有名后有爱」,「希求后有」就是「后有爱」,就是对将来的生命有爱的意思。

 

天二、余二爱(分二科) 地一、标列

希求境界复有二种。谓于已得境界、有喜着俱行爱;若于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行爱。

这是第二科「余二爱」,分二科,第一科就是「标列」。

「希求境界」还有两种不同。「谓于已得的境界」,你已经有所有权了,这个是属于你的。「有喜着俱行爱」,这是你有这样的爱;这个爱和所执着的这个境界同时的叫「俱行」。「若于未得境界」,你没有得到这种境界,这个境界你还没有所有权,不是属于你的。「有希求和合俱行爱」,但是因为爱的关系,虽然不属于我的,但是我希望能够求得它属于我的;「和合」就是「俱行」的意思,就是同我能够和合,「俱行爱」。

这是「标列」,下边「别配」。

 

地二、别配

当知此中于已得境界喜着俱行爱,名喜贪俱行爱;于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爱,名彼彼喜乐爱。

「当知此中于已得境界喜着俱行爱,名喜贪俱行爱」,就是前面说到那个集谛的四种爱就是这个「名喜贪俱行爱」,这加以解释。「于未得的境界希求和合俱行爱,名彼彼喜乐爱」,这样子配合。

 

《披寻记》九三六页:

又即彼爱亦名希求等者:前说若爱、若后有爱、若喜贪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名集圣谛。当知此中爱是总名,后有爱等是其差别。今依此义,说即彼爱名希求等。又说即此希求由三门转,如文可知。

「又即彼爱亦名希求等者:前说若爱、若后有爱、若喜贪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名集圣谛」,这前面的文说的。「当知此中爱是总名,后有爱等是其差别」,后有爱是将来的。对现在的生命体有所爱叫「爱」;将来的生命体的爱叫「后有爱」,是其差别。「今依此义,说即彼爱名希求等。又说即此希求由三门转,如文可知」是这样意思。

 

申三、灭差别(分二科) 酉一、标

灭有二种。

这个苦的差别、爱的差别,这两种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灭谛,灭谛的差别,这苦、集、灭、道,这灭谛的差别;「灭有二种」。

 

酉二、列

一、烦恼灭,二、所依灭。

「一、烦恼灭」就是这四种爱没有了。你修学四念处、修学八正道,把这烦恼都熄灭了,你这个时候的色受想行识还在;色受想行识你的生命体还在,但这生命体是清净的,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得最胜舍;不管是遇见什么境界,心里面是清净无染,这大阿罗汉的境界叫「烦恼灭」。

「二、所依灭」就是色受想行识灭了。色受想行识灭了那就是入无余涅槃了,就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了,这时候色受想行识熄灭了。熄灭了以后就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就是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个时候就是所依灭。这样说「烦恼灭」是有余涅槃,「所依灭」就是无余涅槃。

 

申四、道差别(分二科) 酉一、标   

道有二种。

这个灭的差别也说完了,现在说道的差别,道谛。这个道谛的差别有二种不同。

 

酉二、列

一、有学道,二、无学道。

一是「有学道」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这些人他们的道还没有究竟圆满,还要继续努力地修学,所以叫做「有学道」。「二、无学道」就是到四果阿罗汉了;四果阿罗汉他的圣道圆满了,就不需要再修学了,所以叫做「无学道」。

这是从这个位次来解释;实在这个道谛就是戒定慧。

 

午四、结

如是当知名出世道净惑所缘。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一段文。前面标示出来出世道的净惑所缘;有世间道净惑所缘、有出世间道净惑所缘。什么叫做出世道净惑所缘?前面这一大段所说的就是了。

 

丑三、结

如是已说四种所缘。一遍满所缘,二净行所缘,三善巧所缘,四净惑所缘。

这个科句上,我这个本子是「卯三、结」;但是我去查对前后的文,应该是「丑」,「丑三、结」,应该是子丑的「丑」字。

前边「已说四种所缘」,这个一共是分了十七科,这第三科是「所缘」,这个「所缘」这里结束了。前面这四大段就是说了「四种所缘」,「一是遍满所缘,二是净行所缘,三善巧所缘,四净惑所缘」,这四种所缘境说完了。

 

子四、教授(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教授?

这个修止观要有所缘境,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可以说,说的是最多了,有这么多的所缘境。前面品类差别分十七科,前面三科都说完了。现在这底下第四科是「教授」,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云何教授」?怎么叫做「教授」呢?这是「征」。

下边第二科解释。解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四教授」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四教授(分三科)  卯一、标

谓四教授。

怎么叫做「教授」?「谓四种教授」。四种教授是那四种呢?

 

卯二、列

一、无倒教授,二、渐次教授,三、教教授,四、证教授。

分这么四种不同。下边第三科是解释这四种教授,第一科先解释无颠倒的教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卯三、释(分四科) 辰一、无倒教授(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无倒教授?

这是「征」。下边又解释。

 

巳二、释

谓无颠倒宣说法义,令其受持读诵修学,如实出离正尽众苦,作苦边际。

「谓无颠倒宣说法义,令其受持读诵修学」,这「无倒教授」就是说,你这一位阿阇黎能够不颠倒的,就是没有错误的「宣说法义」。这个「法」是指名相说的,「义」就是名相里面所诠显的道理;就是「法」是名言,「义」是名言所诠显的义;有能诠、有所诠,你都能够宣说得没有错误。「令其受持」,令那个学者能够「受持读诵修学」。

这个「受持」在《辨中边论》上有个温习的意思。就是你学习了以后你不断的温习叫做「受持」;当然你要接受在心里面能够不失掉,能够不失掉就要不断的温习。不断的温习叫做「受持」,这个「读诵」就是读诵这个文。这个「受持读诵」就是属于解,而后又能够依解去「修学」。这个「修学」在《大毗婆沙论》上的解释,就是学习戒定慧灭贪瞋痴叫做「修学」。这样这个「学」也就有修行的意思。这样说这个「解」是修行的开始,不是离开了「解」而能够有修行这件事。把这个「解」单独立起来?独立起来?不能独立的。「解」是修行的开始,由解而有行,由行而有解;因为从文字上去「解」这是一个很粗浅的一个相貌,由修行而后有「解」才能更深刻地明白什么是佛法。所以这个「解」不是离开了修行单独有一个解;若离开了修行单独有解,那个解是很肤浅的。所以这上面说「宣说法义,令其受持读诵修学」,这个「解」是贯彻始终的,不只是在初开始的时候的事情。

或者说受持是指义说的;读诵指法说,受持指义说;「令其受持」法中之义,这个义不能离开法而独立,你离开了文句、这个义你很难明白,很难知道这个义的,除非是得了圣道。我们普通的凡夫非要因法而明白义,所以不能离文字相,你不可以离文字的。所以离开了文字,在我们初学的人那就完全不能够修学圣道了,完全不能。除非是佛的境界,得无生法忍的人,得无生法忍的人他这个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是与第一义相应,是离文字相。但是他还是不能离文字相,因为还有很多不明白,还需要听佛说法的,所以一直到佛的境界才究竟圆满,到佛的境界虽然是离文字相了,圆满地离文字相了,但是他还要用文字教导众生的,所以这个「离文字相」这句话,你应该好好想一想这句话。所以这个「无倒宣说法义,令其受持读诵修学」。

「如实出离」,这个「如实出离」不是你自己得增上慢:「我成佛了」;不是。你要真实修学圣道灭除了烦恼,才出离了虚妄分别,你才能得圣道了,契合了第一义谛了,「如实出离」。「正尽众苦」,出离了的时候就是与第一义谛相应了,就灭除一切烦恼。烦恼是众苦之因,烦恼因灭了,众苦也就灭了。这时候就是「作苦边际」,就是由于你圣道成功了,这时候作成了苦的「边际」,苦到此为止了,以后没有苦了。就是与第一义相应的时候就是没有苦;你若到世俗谛来,世俗谛那就有问题,但是圣人是没有这一回事情。

 

巳三、结

如是名为无倒教授。

结束这一段。

 

《披寻记》九三七页:

令其受持读诵修学等者:此中略显五道差别:言受持读诵修学者,谓由资粮道及加行道。言如实出离者,谓由见道。言正尽众苦者,谓由修道。言作苦边际者,谓由究竟道。

「令其受持读诵修学等者:此中略显五道的差别」,五种道的不同。「言受持读诵修学者,谓由资粮道及加行道」,这个「受持读诵」是「资粮道」,就是准备的阶段,学习佛法准备修行的阶段。这个「修学」就是「加行道」,这就是努力地修行在加行的时候,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个阶段,「加行道」。「言如实出离者,谓由见道」,如实出离就从「见道」开始,因为他这个时候与第一义谛相应了,初果圣人初得无生法忍的人就是见到第一义谛了,也就是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人了,所以「如实出离」这是「见道」。「言正尽众苦者」这一句话「谓由修道」,这就是你继续修行的时候;初开始得无生法忍的时候是不会再到三恶道去了,是已经开始出离了,这个时候叫做「见道」;「正尽众苦」继续修行才能尽众苦;连欲界的苦、色界、无色界的苦全部慢慢的都解脱了,所以这是「正尽众苦」就是「修道」。「言作苦边际者,谓由究竟道」就是到了「无学道」了,「无学道」的时候作了苦的边际了;因为在有学的时候还是有苦,还没有完全解脱的。

这样说加起来就是五种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一段文有五道的差别,「如是名为无倒的教授」。

 

辰二、渐次教授(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渐次教授?

这是第二科「渐次教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渐次教授」?这个教授的时候还是有次第地,逐渐地有次第地教授。

这是第一科「征」。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为说法义」。

 

巳二、释(分三科) 午一、为说法义

谓称时机宣说法义,先令受持读诵浅近,后方令彼学深远处。

「谓称时机」,这个教授的善知识、这个阿阇黎要「称时机」,与时机相称、相合,这个时机是不一样的。这个「机」就是所教导的人,所教导的这个「机」,他的身口意能够发动善根修学圣道,那个发动的力量叫做「机」;这个力量有时间的不同,初开始学习的时候,你为他「宣说法义」,宣说佛法的法义,「先令受持读诵浅近」的佛法。什么叫做「浅近」的佛法?就是有能诠的名句,有所诠的义,有能所诠就是浅近的;我们要依靠文字才明白什么是佛法,这就是「浅近」的。「后方令彼学深远处」,就是开始修止观了,那个时候是学习这个离文字相,没有能诠也没有所诠的境界,那叫作「深远义」,学习这个,是这样意思,「后方令彼学深远处」。

不能说一开始的时候离文字相,那不行、那是不可以,那就是搞错了、那就是颠倒教授、不是无倒教授。现在这说「渐次教授」是这样意思,就是「谓称时机宣说法义」,什么叫做「时机」呢?就是先令受持读诵浅近,后方令彼学深远处、离文字相。

这就是在资粮道的时候,就是「受持读诵浅近」,加行道的时候「后方令彼学深远处」是这样意思。但是学这个资粮道、在加行道的时候,人与人也都不一样,也都是不同的。我看那个《长老偈、长老尼偈》这个书上,那个七岁的小女孩子就得阿罗汉了,她很容易地得阿罗汉了,这真是令人羡慕。「后方令彼学深远处」。

 

午二、为入现观

又为令入初谛现观,先教苦谛,后集灭道。

这是第二科「为入现观」。前面是「为说法义」,现在这是说「为入现观」。

「又为令入初谛现观」,又「为了」为求使令学者能够契入最初开始的「谛现观」。这个「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或者就是第一义谛。「现观」就是这个无分别、无我的智慧,无漏的、清净无染的、无分别的证入诸法实相的智慧叫做观;这个观现前了,叫做「现观」。「初」证入,为求令你契入这个「初谛」,初开始的谛现观,其实就是无我的智慧,这个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令入」这个「入」是契入,实在也就是成就。为了令你成就初开始的无我的智慧,「先教苦谛」,先要教授你什么是苦,四谛里面的苦谛。苦谛:生苦、老苦、病苦,乃至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乃至到五取蕴苦;这是什么呢?叫你发出离心,你要发出离心。若不苦,人不能发出离心的,所以要先教授他什么是「苦谛」。「后集灭道」,以后再说苦谛的原因叫做「集谛」,然后再说圣人第一义谛的境界是「灭谛」,然后再说戒定慧,这样子教授。

这是第二科「为入现观」,这是教授的一种次第。我们学过的《瑜伽师地论》,那个〈五识身相应地〉就是学什么是心,到〈意地〉的时候就说到六道轮回了,那就是教授我们「苦谛」。那么〈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汇合起来看,什么是苦?就是你的虚妄分别,另外没有苦;教授我们苦谛,是这样意思。

 

午三、为得诸定

又为令得静虑等至,先教最初静虑等至,后教其余静虑等至。

这是第三科「为得诸定」。「又为令得静虑等至」。前面是说观,修毗钵舍那观,成就这个无漏的无我的智慧。这是第三科「又为令得静虑」,要令这个学者他要得静虑,就是「定」。「静虑等至」,「等至」就是定,但是说「静虑等至」表示不是无色界定、也不是欲界定、未到地定,是「色界定」。「先教最初静虑等至」,这个静虑有四静虑;色界初静虑、二、三、四,第四静虑的不同。教授「初静虑」,当然是从欲界定开始,欲界定、未到地定,然后到初静虑,先教授你这个修行的方法。「后教其余静虑等至」,就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了。

 

巳三、结

如是等类,应知名为渐次教授。

这是结束。这就是「渐次教授」,这个教授的次第有这样的差别。

 

辰三、教教授(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教教授?

这下面是第三科「教教授」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教教授」呢?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巳二、释

谓从尊重、若似尊重、达解瑜伽轨范亲教,或诸如来、或佛弟子、所闻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于他,名教教授。

「谓从尊重」,「尊重」是谁?就是你的和尚,就是你的和尚是你所尊重的。「若似尊重」就是和你的和尚相似的人,叫做「似尊重」;或者你和尚的同学,那么就是「似尊重」。或者说这个「尊重」也包括了戒和尚、包括羯摩、教授都是「尊重」。「达解瑜伽轨范亲教」,这句话是解释这个「尊重」和「似尊重」。这「尊重」和「似尊重」的这些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达解瑜伽」,就是他们通达了什么叫做「瑜伽」,就是修止观的相应的这些方法,明白怎么样修学圣道;这样的「轨范师」和「亲教师」,「轨范」就是阿阇黎,「亲教」就是和尚、乌婆陀耶。所以前面那个尊重和似尊重,就是「轨范」和「亲教」这种人。「或诸如来、或佛弟子」,或者说「尊重」、「似尊重」就是指佛说的,或佛的弟子,「佛弟子」这一切得圣道的这些人,或者是阿罗汉、或者是大菩萨、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或佛弟子」。

「所闻正教」,就是你从这些尊重、似尊重这里所闻的「正教」,从这里所得到的「正教」。这前面已经解释过,什么叫做「正教」?就是长行重颂并受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就是这十二部,这是「正教」,「所闻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于他,名教教授」,就是这个尊重、似尊重这些人,也就是轨范师和亲教师从佛那里,或从佛弟子那里所闻正教,「即如其教」,即如于佛陀和佛弟子所教授的这些佛法,「不增不减教授于他」,你也不要增加也不要减少,这样子来「教教于他」,教授那些学者,这叫「教教授」。这样意思,就是你要根据佛陀所说的正法来教授学者,你不要自己自作聪明,不要这样子,这样意思。这叫作「教教授」。

 

《披寻记》九三七页:

谓从尊重、若似尊重等者:此说尊重若似尊重,谓即达解瑜伽或轨范师或亲教师,或复说余尊重若似尊重。如下说言:若有自爱补特伽罗初修业者,始修业时,为随证得自义利故,先应四处安住正念,然后往诣善达瑜伽,或轨范师、或亲教师、或余尊重似尊重所。(陵本三十卷一页)此可准知。

这在(三十卷一页)详细解释这件事。

 

辰四、证教授(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证教授?

前面是「教教授」,就是语言文字的正法。现在下面第四科是「证教授」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证教授」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巳二、释

谓如自己独处空闲所得所触所证诸法、为欲令他得触证故、方便教授;名证教授。

「谓如自己独处空闲」,就是自己,就是那个轨范师、亲教师这些人,他自己「独处空闲」,一个人在空闲在那里,他在修学圣道「所得所触所证」,或者说是闻思修「诸法」。「为欲令他得触证故,方便教授」,他本身真实由闻思修,由资粮道、由加行道、到见道、修道、无学道了,这样子。「为欲令他得触证故」,他自己成就了以后,他还要住持佛教的,所以「为欲令他」,要发大悲心到大众僧这里来;「得触证故」,为令其他的学者、初发心的学者也能得到、也能够成就闻思修,「证故」。「方便教授」,他用善巧方便的智慧来教授学者,这叫做「证教授」。

 

《披寻记》九三七页:

所得所触所证者:得先未得预流果故,是名所得。即此为依,复能契会上学果故,是名所触。证得究竟阿罗汉果,于诸惑断能作证故,是名所证。

「所得所触所证者:得先未得预流果故,是名所得」,这地方这个「得」字当预流果讲。「即此为依,复能契会上学果故,是名所触」,就是初果以上,二果、三果。「证得究竟阿罗汉果,于诸惑断能作证故,是名所证。」

现在这文上这个意思,就是你自己修学要有成就了,你再去教授他人,就叫做「证教授」。

 

寅二、诸相圆满教授(分四科) 卯一、标

复有诸相圆满教授。

前面是四种教授。这下面第二科是「诸相圆满的教授」,分四科,第一科「标」。

「复有诸相圆满的教授」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征」。

 

卯二、征

其事云何?

「诸相圆满的教授」那件事是什么情形呢?这是「征」。

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三种」。

 

卯三、释(分二科) 辰一、标列三种

谓由三种神变教授。三神变者:一神境神变,二记说神变,三教诫神变。

这是「标列」。什么叫做「圆满教授」?就是三种神变教授,这是圆满的教授。「三神变者:一是神境神变,二、记说神变,三,教诫神变」这三种。

这是标列出来这三种。下面第二科「别显堪能」分三科,第一科是「神境神变」。

 

辰二、别显堪能(分三科) 巳一、神境神变

由神境神变,能现种种神通境界,令他于己生极尊重。由彼于己生尊重故,于属耳听瑜伽作意,极生恭敬。

这个「神境神变」怎么讲呢?怎么叫做「神境神变」呢?就是「能现种种神通境界」;「神境」就是不可思议境界,这种神通变化;他就是能现出来种种神通无障碍,这「通」就是无障碍,不可思议的无障碍的境界。比如说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这个「神境神变」指神足通说。

「令他于己生极尊重」,你现出来神通的时候,就会令那个学者对于现神通的人生出来极大地尊重心。「由彼于己生尊重故,于属耳听瑜伽作意,极生恭敬」,那么他就会心里面不散乱,他的耳就会注意教授者的音声,来听受他的「瑜伽作意」,他怎么教授修止观、要怎么作意;前面一共有四十作意。「极生恭敬」,对于所学习的这个佛法生极大的恭敬心。这是「因人重法」,不是「人微言轻」了。

 

巳二、记说神变

由记说神变,能寻求他心行差别。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记说神变」。这个「记说神变」是什么呢?就是「能寻求他心行差别」,就是有他心通;这位尊重、似尊重这位阿阇黎、这位亲教师,他能够寻求那个学者的「心行差别」,你的内心在想什么,你过去世、你现在世、你未来世,他完全都明白,明白你心里的变化「心行差别」。然后他能够「记说」,记说你的事情,这是叫做「记说神变」。

 

巳三、教诫神变

由教诫神变,如根如行如所悟入为说正法,于所修行能正教诫。

第三科「由教诫神变,如根如行如所悟入为说正法,于所修行能正教诫」,这个「如根」就是随顺,这个「如」是随顺的意思。随顺这个学者的根性;他是利根,他是钝根。「如行」,随顺他能够这样修行,他的堪能性有么多,「如行」。「如所悟入」,随顺他的智慧,他能悟入到这个程度。「为说正法」,这样子为他宣说修学的圣道。「于所修行能正教诫」,总而言之这个「教诫神变」就是你有这个能力,「于所修行能正教诫」,对于这个学者所修行的所需要的,你能够恰到好处地教诫他。

 

卯四、结

故三神变能摄诸相圆满教授。

这是说这位善知识具足了这三种神变,「能摄诸相圆满教授」,他就是能够成就了「诸相」都「圆满」,就是教授所需要的功德他都圆满了。这「诸相」是德相,道德、圣德的相貌,他都圆满地具足,教授学者。

 

《披寻记》九三八页:

谓由三种神变教授等者:此中神境神变,当知摄属神境智通。记说神变,当知摄属心差别智通。教诫神变,当知摄属漏尽智通。义如菩萨地说。(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页)。

「谓由三种神变教授等者:此中神境神变,当知摄属神境智通」,就是六通里面那个神境智通。「记说神变,当知摄属心差别智通」,就是他心通。「教诫神变,当知摄属漏尽智通」,就是这个教授善知识他是圣人了,他自己断惑证真了,有这样的功德。「义如菩萨地说」,这个神通的境界「如菩萨地说」。(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页)。

这是真实修行成功了的人,有这三种神变,有诸相圆满教授;不是说谎话骗人的,没有神通自称有神通,不是那回事情。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7)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人说:“细菌是下等微生物”这话对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怎样复兴佛法[栏目:王雷泉教授]
 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栏目:于凌波居士]
 在仰光康明全居士家应供谈话[栏目:太虚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八、救国问题[栏目:慈航法师]
 父母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栏目:心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