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三 (1)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1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二

寅二、根律仪(分三科)    卯一、广分别相(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根律仪?

这「二道资粮」这一大科里面一共是十四段,前三段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以下只讲这个十一段。这十一科里面,第一科是「律仪戒」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是「根律仪」。分三科,第一科是「广分别相」,广分别根律仪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根律仪」?修世间道、修出世间道的前方便就是持戒清净,现在是第二科要修六根的律仪,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保护他没有过失。怎么叫做「根律仪」呢?

 

辰二、标

谓如有一,能善安住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广说。

「谓如有一」这以下第二科是「标」,就是标出来这根律仪的大意。「能善安住密护根门」,就是这一位修行人他能够善巧方便地,将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安住在清净的律仪上面。怎么样安住法呢?「密护根门」,你要严密地保护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要被这个贪瞋痴染污了叫做「密护根门」。这个「门」就是有能出、能入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种种的虚妄分别从这里面出来,种种的外边的尘劳的境界从这里面进来。这个一出一入,须要用「正念」使令他、保护他清净,是这样意思。

怎么样叫做「根律仪」?这第一个就是要「密护根门」。第二是「防守正念」,这六根的清净,怎么样保护他呢?就是要用正念来保护他,这叫做「防守正念」。这个「防守」是正念的作用,「正念」是能保护的,所保护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常委正念」,常委正念就解释这个「正念」,也就是要精进地去成立、去建立这个「正念」。「乃至广说」,其中一共是五段,这里面说出来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只说出来三个,还有两个略去了。

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依标别显」,就是根据标出来的,来一样一样的去解释它,就是「依标别显」。一共是分五科,就是解释这五段,第一科呢?就是「密护根门」,解释这个「密护根门」,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辰三、释(分二科)           巳一、依标别显(分五科) 

午一、密护根门(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名为密护根门?

下边「谓防守正念」,这是第二科解释。

 

未二、释 

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广说乃至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

「谓防守正念」,就是这位修行人,用正念来保护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就叫做「密护根门」。「常委正念」,而这个正念要「常」、就是不间断的学习这个「正念」,不能失掉了,失掉了就是有间断、不常了。这「委」是详细地,详细地学习这个正念,不是粗略地。「广说乃至防护意根」,中间又略去了,到最后「防护意根」,要保护你这个第六意识叫他清净。「及正修行意根律仪」,这里面也就是有眼根律仪、耳根、鼻根、舌根、意根的律仪,是保护这意根清净了,如果若不清净呢?就修学这个「律仪」叫他清净,是这样的意思。

 

未三、结

如是名为密护根门。

这「密护根门」是这样意思。

 

午二、防守正念(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名为防守正念?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防守正念」,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防守正念?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获正念

谓如有一,密护根门增上力故,摄受多闻,思惟修习,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

这以下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获正念」。

「谓如有一」,就是有这么一个修行人。「密护根门增上力故」,这位修行人他有这样的「增上力」,什么「增上力」呢?他想要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清净,他这个「增上力」,这个强大的愿力,很坚强的愿力就是「增上力」。就是我想要使令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常常地清净不要染污,他这个愿力。因为有这样的愿力,怎么办呢?我想要使令我六根清净,我怎么样办法呢?就是「摄受多闻,思惟修习,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就是要用「正念」来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

而这个「正念」怎么样能够取得呢?你要「摄受多闻」。这个「摄受」就是「集聚」,就像人发财的时候,这个月我赚多少钱,下个月又赚多少钱,一个月老是赚钱,渐渐地集聚,积少成多。「摄受多闻」也是,我学习佛法,今天也学习、明天也学习,就是…也是积少成多的意思。这「多闻」,实在就是学习的意思,学习佛法。学习了以后你还要「思惟」,把所学习的佛法在心里面去专精思惟,在寂静处要思惟所学习的道理。思惟以后又要「修习」,就是要在禅定里面去思惟叫做「修习」,就是用这闻思修这三个方法。「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由于你对于佛法能够多闻、思惟、修习的力量,这个力量也是非常大的,你就得到了正念的方法了。不是你自己自作聪明,说「我这样子…」就可以叫做正念,不是这个意思。要根据佛说的这个法语,这些修多罗的法语里面,取得正念的方法。

这是第一科,先怎么样能得到正念?这一段说完了。下面第二科「能防守」。

 

申二、能防守

为欲令此所得正念,无忘失故,能趣证故,不失坏故。于时时中即于多闻,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不离加行。

「为欲令此所得正念,无忘失故,能趣证故,不失坏故」,就是这位修行人,想要保护自己的六根清净,要不断地学习佛法得到了佛陀所开示的正念,什么叫做「正念」。然后你就用你这个「正念」,「为欲令此所得正念」,就是想要使令自己,从佛陀的法语中所得到的正念的方法「无忘失故」,在你心里面不要忘掉了,要时时的现前,这个正念时时在心里面显现出来。

「能趣证故」,为什么要不忘失呢?忘失有什么不好呢?不忘失有什么好处呢?「能趣证故」。这个「趣」就是向前进,从你现在这个凡夫境界向前进就能到圣人的境界去,叫做「证」,「能趣证故」。你若时时地不忘掉正念你就能转凡成圣,能到圣人的境界。到了圣人的境界,「不失坏故」,你这个正念就不可破坏了。凡夫的时候还是勉强地维持精进的用功,但是有特别的因缘这个正念还会失掉的,但是若得到圣道以后呢,「不坏失故」,永久地在那里而不可破坏了。

「于时时中即于多闻,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不离加行」。前面说你要「不忘失正念」,这个「不忘失正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于时时中」,就是昼三时、夜三时,除了夜间有一个时期休息,其他的时间从时至时中,「即于多闻」,你学习的佛法里边得到的智慧,要专精思惟得到的智慧,要在禅定里面修学止观所得到的智慧,你用你这个闻思修的智慧,「正作瑜伽」,就是努力地修学止观。这个正念,就是把你从闻思修得到的智慧「时时现前」,这个「时时现前」是由「念」才现前的,你若没有这个「念」的时候,你学习多少佛法都等于没有学,因为不现前。所以「正作瑜伽」。「正勤修习」,就是很努力地,精进地修习这个智慧。

「不息加行,不离加行」,不停止地努力地修行,你不远离,你的心长时期的和这个智慧在一起,不要同他分离,就是不离开,不要同止观分离。能这样子,这就叫做不忘失了正念。

 

未三、结

如是由此多闻思修所集成念,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正闻思修瑜伽作用。如是名为防守正念。

「如是由此多闻思修所集成念」,这是第三科结束。像前边这两段文所说的,「由此多闻思惟修习所集成」的「正念」,这个「正念」实在里面也就是智慧。「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时时地,就善巧地能够防守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清净,就能保护清净了。「正闻思修瑜伽作用」,而这个令心清净,密护根门了,也就是你正闻思修,止观的一个作用。而这个作用的现前,就是念的力量,正念的力量。「如是名为防守正念」,这个正念就这么讲。

 

午三、常委正念(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名为常委正念?

这是第三科,第三科叫做「常委正念」。

「云何名为常委正念」?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别辨「常委正念」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别辨相(分三科) 酉一、标

谓于此念,恒常所作,委细所作。

这是「标」。「谓于此念」,就是你这个修行人从闻思修得到的智慧,你常常使令这个智慧现前。「恒常所作」,这个「常」就是常时期地、不间断地,老是这样努力地使令这个正念现前,这叫做「常念」。这「委」这个字怎么讲呢?「委细所作」,「委」是「详细」的意思,详细所作的止观,就是你一点不能够忽略地,要详细地、念念地叫他清净,不离止也不离观。不管你是修这五停心观、修慈悲观、修无我观,你要详细地思惟观察。这是标。

下边第二科是「辨」,就是说明。

 

酉二、辨

当知此中恒常所作,名无间作。委细所作,名殷重作。

「当知此中恒常所作」,叫做「名无间作」,不间断地努力。「委细所作」,名叫做「殷重作」,这个「殷重」就是「委细」的意思,就是详细的意思。

这是辨。下边第三科「结」。

 

酉三、结

即于如是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总说名为常委正念。

这个「常委正念」是这么意思。

 

申二、显功能

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即由如是功能势力,制伏色声香味触法。

前面是「别辨相」,辨这个「常念」和「委念」的相貌。现在是显示「常委正念」的功能。

「如是」,这样子「于念能不忘失」,常常地正念现前、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如这位修行人他所有的;就是一个常正念、一个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你常常地这样努力你的正念他就老在那里不失掉,就有「任持」的力量,有个摄持住不失掉的力量,就是你成就了这个力量。

「即由如是功能势力,制伏色声香味触法」,由于你这样地不失掉正念的力量的关系,就制伏了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在色声香味触法上生起种种的贪瞋痴的活动,你就六根清净了,就叫做密护根门了,这样意思。

 

午四、念防护意(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名为念防护意?

这是第四科「念防护意」,用正念来保护你的意根。分三科,第一科「征」。

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五无间意」。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五无间意(分二科) 酉一、举眼识

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可爱色色将生染者,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

「谓眼色为缘生眼识」,这底下就详细解释这件事。就是我们这个眼根和色境为因缘,眼根是增上缘,色境是所缘缘,这两个缘和合了的时候就引起这眼识,这个眼识就现起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这个眼识以眼根为依止而去缘色的境界,它在一明了的时候,眼识只是一个明了,这个时候不间断就引生出来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会分别眼识所缘的色境。「由此分别意识」,这个分别意识现起了以后,「于可爱色色将生染者」,这个分别意识一现起的时候,他就去分别所缘的色境认为是可爱的、可爱着的,而这个「色」就是「眼识所缘色」;眼识缘色的时候并没有可爱的这种感觉、也没有不可爱的感觉,只是明了一下;但是分别意识现前了的时候这个分别心就来了,就认为这个是可爱的,所以这个「色色」是二个色,是「眼识所缘色」和「分别意识所缘色」。虽然是同一个境界,但是境可是不同了,可是有差别了。「将生染着」,认为是可爱的这个分别心一现前,再一剎那这个染着心就来了,这是「将生染着」,将要生染着心。

「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这个「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这个「分别意识」分别这个色是不可爱的。但是这个也是以「眼识所缘色」为依止生起来这个不可爱的分别。认为这个色是不可爱,于是乎就生出来「将要生出来憎恚」的分别心了;「将生」就在生起之前,在未生之后,在未生和生之间是「将生」,「将生憎恚」。

这个时候,「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这说是你保护你的心清净的相貌,保护你意根、意识清净的次第就是这样子。「即由如是念增上力」,就是你的意识分别是可爱、是不可爱,将要生起染着、将要生起憎恚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你用功的时候,就由你闻思修得来的那个念力,从闻思修得来的那个智慧的「念」的力量,「能防护此」,这个念力一发生作用的时候,在这时候就发起了保护的作用。「能防护此非理分别」,就能「防护」、能保护你「此」意识分别的不合道理的分别所起的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你这个正念的力量,使令你这个第六意识,所有的烦恼不生起来,叫他不动。

 

酉二、例余识

如是耳鼻舌身,广说当知亦尔。

前面说是眼,「眼色为缘生眼识」而后「生分别意识」是这样子。「如是」,这是下面第二科「例余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缘的声、香、味、触的境界,「广说当知」也是像眼根这样子,也是「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也是这样子。

说是五无间意是这样子。

 

申二、自染污意

意法为缘生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色法将生染着,于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

这是第二科「自染污意」。前面「五无间意」就是你面对色、声、香、味、触的时候,前五识引起第六意识的烦恼分别,你要这样用这个正念来保护你六根清净,这是这个。现在第二科「自染污意」,就是不是面对前五尘的时候,你自己在那里静坐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有事情。

「意法为缘生意识」,你这意根和法尘为缘的时候,意根是意识之所依,法尘是意识之所缘,有了「所依」「所缘」的时候这意识就现起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即此意识」与法尘的境界上也有「非理的分别俱行」;这个「俱行」,意识是心王,非理的分别是心所,心王和心所再一起活动叫作「俱行」。这时候「能起烦恼」,或者起爱烦恼,或者起瞋恨的烦恼。

「由此意识,于可爱色法将生染着,于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的时候,「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

 

未三、结

如是名为念防护意。

这是这样意思。这样说的这个相貌说的很微细,告诉我们这个出家人修行就是这样子,这样注意内心的活动,叫它不要染污,保护清净,是这样子。

 

午五、行平等位(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名为行平等位?

这是第五科「行平等位」。第一科是「密护根门」,第二科「防守正念」,第三科「常委正念」,第四科「念防护意」,现在第五科叫「行平等位」。这个「根律仪」,「依标别显」分成五科,现在最后一科「行平等位」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名为行平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未二、释  

平等位者,谓或善舍或无记舍。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

「平等位者,谓或善舍或无记舍」,就是你的心、你这个意识,或者在「善舍」的境界,或者是在「无记舍」的境界,这时候叫作「平等位」,这时候也不贪、也不瞋。若是贪、也是不平等,若是瞋、也是不平等。现在贪也没有、瞋也没有,心里面这时候境界就名之为「舍」,但是有「善舍」、有「无记舍」的不同。这个「无记舍」就是不可以说它是善、是恶,叫「无记舍」。这个「无记舍」和前面「善舍」有什么差别呢?你只是转移所缘境,叫作「无记舍」,就是我现在贪心了,我马上的把这贪心消灭叫它心里不贪;起了瞋心了,立刻的不要起瞋心,心里面处于无贪无瞋的境界,这叫「无记舍」。

什么叫「善舍」呢?经过智慧的观察,而改变了自己的心使令它处于清净的境界,那叫作「善舍」。你要用智慧观察;我为什么不要有贪、不要有瞋?用智慧观察的时候,这个时候把染污心改变为清净了,叫作「善舍」,这有点不同。

这是第二科解释,下面还是解释。「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由」那位修行人因为有了正念,这个正念对于自己「非理分别起烦恼意」有保护的作用,你这个正念发生作用了。「善防护已」,已经保护了,这个作用已经发出来了,保护他不被烦恼的侵略。「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于你这个正念的努力,使令你这个心从染污的境界出来,能活动于「善舍、无记舍」的境界里边,转移了这个境界了。「由是说名行平等位」,这就叫作「行平等位」。

这是解释,下边第三科结。

 

未三、结

如是名为行平等位。

是这样意思。

 

巳二、广辨二相(分三科)      午一、总举(分二科)

未一、能善防护(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

前边这个根律仪是「依标别显」,现在下边是第二科「广辨二相」。实在这二科对比起来,「依标别显」实在是略说的,是简略的说一说。下边「广辨二相」就是详细的说这用功的相貌。「二相」就是「防护诸根」、「修根律仪」这二个相貌,就是广辨这二个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总举」,先举出这二个相貌,然后第二科再加以解释。这「总举」里边分二科,第一科「能善防护」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怎么叫作内心里面生起了不合道理的分别;也就是起了烦恼的时候「能善防护」?能够善巧的保护自己,消灭了烦恼意而使令内心清净呢?先是这样的「征」。

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防护诸根」。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防护诸根

谓于色声香味触法、不取其相,不取随好。终不依彼发生诸恶不善寻思,令心流漏。

「谓于色声香味触法、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心里面怎么样能够不生烦恼呢?就是这样意思;这个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你不要取这色声香味触法的相貌,不要执着它,你不要执着它的相貌。这「不取随好」,你不要取着它的「随好」,就是这样就好了,就可以了。下边再详细解释什么叫作「不取相」和「不取随好」?这里面说,你要保护你内心清净,就这样做就成功了,就是「不取相」和「不取随好」就可以了。

「终不依彼发生诸恶不善寻思,令心流漏」。「终不依彼」就是从始至终,我这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开始乃至到最后,我的心不依彼色声香味触法「发生诸恶」,发出来「诸恶」的「不善寻思」,这些有罪过的、没有功德的那种分别心,不要生分别心。「令心流漏」,你若生出来「不善寻思」;这个「不善寻思」是心所,「令心」这个「心」是心王,这个心王不能自主,就随看染污的心所去活动去了,去流动,「流」者「动」也;这个动不是好的动,「漏」就是引出很多的烦恼。就像有人疮,疮里面流脓,就是那样子。你的心流出来很多的烦恼,就叫作「漏」。

 

酉二、修根律仪

若彼有时忘失念故,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离取相、及取随好,而复发生恶不善法、令心流漏;便修律仪。

前边是「防护诸根」,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不取相、不取好」,不依彼境界引出来种种的不清净的分别心,不要生出这些不清净的心,这就叫作「防护诸根」。

现在下边第二科「修根律仪」。「若彼有时忘失念故」,那个修行人有的时候有正念、有的时候正念忘掉了,失掉了正念。「或由烦恼极炽盛故」,为什么正念失掉了呢?或者是因为烦恼的力量特别大,就像那个火燃烧起来很猛,这个贪瞋痴的烦恼一动起来,这不得了;这个正念没有力量、正念就隐没了,这个烦恼在活动。这就是,失掉了正念以后,就有这种事情了。

「虽离取相、及取随好,而复发生恶不善法」,就算是你这个时候没有「取相」、没有「取随好」,还是发生了很多的罪过,发生了「恶不善法,令心流漏」,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便修律仪」,你就修这个正念,把你的这个烦恼要取消它。前面是正念有力量根本不起烦恼,这就是保护诸根。现在这个「修律仪」,就是烦恼已经生起来了,这个火已经起来了,起来了、你赶快用正念来灭火,这叫「修律仪」。它们二个的差别是这么回事。

 

申三、结

由是二相,故能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

由这二个相貌,就是二个阶段;一个防护诸根、一个修根律仪,这二个相貌。你有这二件事「故能」,你就能够,你有能力「于此非理的分别起烦恼意」,能保护住,不受它的伤害。这是能善防护。

 

未二、正行平等(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或无记舍?

这是第二科「正行平等」。前面第一科「能善防护」,「能善防护」就是这样子,「防护诸根」和「修根律仪」。下面第二科「正行平等」就是你修正念成功的一个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此意由是二相」,由前面「防护诸根、修根律仪」,由这二个相貌「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或者是在「无记舍」里边,这是怎么个情形呢?就是又详细的再解释。下边第二科是解释。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标

谓即由是二种相故。

这是先是「标」。怎么能够「善防护、正行善舍或无记舍」?就是由这二种相,你能防护、能修根律仪,就能够行于善舍或无记舍了。这是「标」。

 

酉二、征 

云何二相?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这个眼根。

 

酉三、释(分二科) 戌一、举眼根

谓如所说防护眼根,及正修行眼根律仪。

就像前面已经说过,你保护你的眼根不要起种种的烦恼;起了烦恼,你修眼根的律仪把这个烦恼消灭它,是这样子。这是举眼根。

下面「例余」,就是其余的根也同于眼根。

 

戌二、例余

如说眼根防护律仪,防护耳鼻舌身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当知亦尔。

也和眼根一样,也是这样意思。

 

申三、结

由是二相,于其善舍无记舍中、令意正行。

由这二个相貌;一个防护、一个修根律仪,就是使令你的心在「善舍无记舍中、令意正行」,行于这个境界,这就是这样意思。

前边这是「总举」。「广辨二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总举」,举出来这二相的修行的境界。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前面这个。这等于前面是标,后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不取相及随好」,就是这个。这又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里边分「第一类」,「第一类」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不取其相」,「举眼所识色」,天一「征」。

 

午二、随释(分三科)        未一、不取相及随好(分二科)

申一、别辨相(分二科)      酉一、第一类(分二科) 

戌一、不取其相(分二科)   亥一、举眼所识色(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

说是「眼」去了别「色」的时候,「眼不取色的相」,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你解释解释、我听听。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反显

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由眼识故取所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

这第二科就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反显」,从反面来显示这件事。前面这问,说是「怎么叫做不取相」?那么就应该解释「不取相」;不是,他不解释「不取相」,解释「取相」,这就是反释了。

「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就是说你这眼识在青黄赤白的色里边活动的时候,「由眼识故取所行相」,由你这「眼识」就是了别所了别的这个「色」的「行相」,「色」是有为法所以是「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因为你眼识了别这一切的色相的时候,你没有智慧知道这些都是假的、是空的,所以有「执取其相」的意思。但是在《披寻记》的解释,眼识在了别色相的时候同时也有意识在执着,就执着都是真实的,不知道是假的、是空的、是无常、无我的,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叫「执取其相」。只是执着,这时候这贪心瞋心还没起来的时候,只是「执取其相」,这叫做「取相」,那么也就是知道「不取相」,就是这样也就反显出来这个「不取相」的意思。

 

地一、正成

若能远离如是眼识所行境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

这第二「正成」。若是你这个修行人,你对佛法有闻思修了,得到了佛法的智慧的时候,你「远离如是眼识所行境相」,你不执着它是真实的,「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就是这么意思,就这么讲。

 

亥二、例耳所识等

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也是这样意思,都是执着;虽然是执着,可是贪心瞋心等烦恼还没起来,这时候叫做「取相」,是这个意思。

 

戌二、不取随好(分二科) 亥一、举眼所识色(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

前面是解释「不取相」,现在说是「不取随好」,分二科,第一科是「举眼所识色」,分二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呢?这是征。

现在第二科是解释,解释还是「反显」。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反显

取随好者:谓即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执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贪、或能起瞋、或能起痴。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

「取随好者:谓即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眼识一剎那就生起来了、一剎那就过去了,没有其他的东西在中间作障碍,「俱生分别意识」同时就生出来分别意识,意识就生起来了。这「俱生分别意识」这地方,就是眼识一剎那生起的时候、同时意识就生起了,但是那个时候意识和眼识一样,只是分别、了别这个色相,只是这么了别、这么执着就是了。现在说「无间」生出的这个「意识」,那和前一剎那,和眼识同时这个意识就不同了,不一样。

是什么不同呢?「执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贪、或能起瞋、或能起痴」了,就是这样子了。「执取所行」的色的「境相」,这个时候或者是起了贪心、或者起了瞋心、或者是起了种种的愚痴分别心,这样子。「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这是这样意思,这个「执取随好」是这样意思。这样意思其中有什么不同呢?就是这个「取相」的时候是概略的取这个色的相貌;这个「取随好」的时候就是详细的…这地方怎么样…这个怎么样…就是特别详细了,有很多的名言出来了。这个眼识是没有名言的,眼识一接触境界的时候它没有名字,这是青的、这是黄的、这是白的、这是好的、这是坏的…没有这些分别,不带名言。现在这里边这个分别意识一现起来,不同了,它有种种的名字了,有种种分别,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好又是怎么怎么…的,坏又是怎么怎么…的,有很多的名言了,这是「取好」,这和「取相」有点不同。「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

前面是「反显」,下面是「正成」。

 

地二、正成

若能远离此所行相,于此所缘不生意识,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

若是你这个修行人「远离此所行相」,就是在这个「所行的相」,你的识所活动的这个色相上远离这些执着心。「于此所缘不生意识」就是不生分别,不认为这是好的、这是坏的…,这都不分别。「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这么讲。

 

亥二、例耳所识等

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这是「例耳所识等」,这样子,也是一样。

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一个解释这个「不取相、不取随好」的解释。下边是「第二类」,又分二科,第一科「总标」。

 

酉二、第二类(分二科) 戌一、总标

复有余类执取其相,执取随好。

前面是一类,这是还有「第二类」,另有一类「执取其相、执取随好」的不同,和前面不一样。这是「总标」。

下边「别辨」分两科,第一科「举眼所识色」分两科,第一科「取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

 

戌二、别辨(分二科)   亥一、举眼所识色(分二科) 

天一、取相(分二科)   地一、释

言取相者:谓色境界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众色。

「言取相者:谓色境界在可见处」,如果太远你看不见,中间有障碍也看不见,种种的因缘;现在是在可见的地方。「能生作意」,在可见处,那么你这个根和境界一接触这个「作意」就现前,这「作意」心所一出来就引起了眼识,又引起种种的分别意识。「能生作意,正现在前」,这个眼识就现前了。「眼见众色」,这个作意心所引起了眼识现前了,于是乎眼识依眼根,就见众多的色相了。

 

地二、结

如是名为执取其相。

这是这么讲。这个和前面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就是这里说的详细了一点,是这样子。

 

天二、取随好(分二科) 地一、释

取随好者:谓即色境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色已;然彼先时从他闻有如是如是眼所识色,即随所闻名句文身、为其增上为依为住,如是士夫补特伽罗,随其所闻,种种分别眼所识色。

前面说是「取相」,下面是「取随好」。分两科,第一科解释。

「取随好者,谓即色境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色已,然彼先时从他闻有如是如是眼所识色」,然而这个人,在以前的时候从别的人,这个「他」或者是从人、或者从书本上「闻」,从他人闻,或者是从书本上读、阅读,你就知道有「如是如是眼所识色」,这个眼所认识的色是这样子、这样子、这样子…很多的差别境界。

「即随所闻的名句文身为其增上」,就是你以前所听说的、所阅读的、你所知道的关于色上面的「名、句、文」,「名身」、「句身」、「文身」,名的体相叫「名身」,也就是这一个名称、或者这一句,名也好、句也好都是文字,也就是你的音声的曲趣相,就是这个「名句文身」,「为其增上」,因为你以前有过这种知识,这个知识就给你力量,你就会这样分别;如果你以前没有这个知识,虽然遇见了你不会分别,你就不知道。

「为依为住」,「为依」呢,你这个分别心要靠它来帮助你,要靠这个名句文来帮助你,不然的话你这个分别心起不来,所以它是个依止处。「为住」这个「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依据名句文去分别这件事的时候,你不会跑到另一个境界上面去分别,就把你系缚在这个范围内去分别这叫做「住」,把你困在这个范围内了。这个说起来,这个凡夫就是这么回事,就是你遇见一个境界,就陷溺在这个境界里边,你跑不出来,你跑不出来。你陷在这个贪心的时候,你说你不贪?除非你遇见佛法的时候有办法能解脱出来,不然的话就是在那里,这就叫做「住」,「为依、为住」。

「如是士夫补特伽罗,随其所闻,种种分别眼所识色」,就是随其所闻,眼所识色,作如是种种的分别。这叫做「取随好」。

 

地二、结

如是名为执取随好。

这是第二科「结」,结束。

 

亥二、例耳所识等

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也是这样子。所以,这个读书多的人分别心多,读书少的人分别心少,就是这么回事。但是读书多的人这智慧也多,所以有一利也有一弊,有一弊也有一利,这样子。

 

申二、应思择(分二科) 酉一、辨种类

又此取相及取随好,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不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

下边是第二科「应思择」,前边是「别辨相」。第一科「别辨相」,别辨这个「取相」和「随好」的这个相貌。现在这是「应思择」,就是你应该做如是观,这就是你学习来的正念,你从闻思修得来的智慧在这里要用了,就是「应思择」。分两科,第一科「辨种类」。

「又此取相及取随好,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你从无始劫来习惯就是这样子「取相」和「取随好」,因此、以此为因缘、以此为依处,这个相和随好和这些种种的名言有增上的力量,就发生种种的罪过、种种的这个染污心,「令心流漏」,使令你这个本来是无记性的心也随着活动,这个心王随着这些染污的心所在活动,所以就引起了很多的烦恼。

「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不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这个不同了,就是这个是佛教徒,他肯如理作意了,虽然也是取相、取随好,但是他「不生种种的恶不善法、令心流漏」,没有这个事情。

这是先「辨种类」,下边说「明远离」。

 

酉二、明远离

若于此中执取其相、执取随好、不如正理;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彼于如是色类境界、远离取相及取随好。

你「执取相、执取好」的时候,你不能如理作意的时候,当然就是一般的这个惑、业的境界,染污的境界。「彼于如是色类境界、远离取相及取随好」,那你就应该这样思惟观察:「这是有罪过的!」我对这些境界里边「远离取相、远离随好」,那心里边就清净了,就没有「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的事情了。

 

未二、恶不善法(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名为恶不善法?

前边这「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这「恶不善法」是什么?这里解释一下。先「征」,下边解释。

 

申二、释

谓诸贪欲,及贪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若诸瞋恚、若诸愚痴、及二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

「谓诸贪欲,及贪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就是你遇见「执取相好」的时候,你心理面有了贪欲心,「及贪所起的身恶行」,由贪心生出来的「身恶行」和「语恶行」和「意恶行」。「若诸瞋恚,若诸愚痴,及二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或者不是起贪、而起来了瞋恚心,或者不是瞋恚心而是种种的愚痴心,由于这两种烦恼所起来的「身恶行」,由瞋发出来的身恶行、由瞋发出来的语恶行、发出来的意恶行。由这个瞋心发动出来这些杀盗淫妄…各式各样的罪过,或发出来这些语言,或者你心里面在计画这些恶事的事情。

 

申三、结

是名种种恶不善法。

这个恶不善法就是这样意思。

 

未三、令心流漏(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由彼令心流漏?

这是第三科,这个第三科「令心流漏」这句话怎么讲呢?解释,第一科「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申二、释 

谓若于彼彼所缘境界、心意识生、游行流散,即于彼彼所缘境界,与心意识种种相应,能起所有身语恶行贪瞋痴生,游行流散。

「谓若于彼彼所缘境界、心意识生」,你就「彼彼所缘境界」,就是各样的相、各样的好…你在执取的时候,执取的时候你这个「心意识游行流散」,这个心意识本来是无记的,就是刚才说过,随着这些贪心、随着瞋心、随着愚痴心去活动,所以这个心意识也随着活动,散乱。

「即于彼彼所缘境界,与心意识种种相应」,随着种种境界都是相应的,贪心与贪心的境界相应。总而言之心王和心所是相应的,但是心王不自主,心所在活动,这无明作主的时候,这个贪心一起来心与贪是相应的;由于无明的关系瞋心生起了,这个心王和瞋心也是相应的,它不和它对抗,它和它合作,所以叫做「相应」。「即于彼彼所缘境界,与心意识种种相应,能起所有身语恶行贪瞋痴生,游行流散」。

 

申三、结

是名由彼令心流漏。

这是说这个恶不善法这些事情。

 

午三、结义(分二科) 未一、辨差别(分二科) 申一、防护诸根

如是于眼所识色中、乃至于意所识法中,执取其相及取随好;由是发生种种杂染。彼于取相及取随好,能远离故,便不发生种种杂染。

这是第三「结义」,结束这一段的义。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差别」,分两科,第一科「防护诸根」。这「防护诸根」和「修行律仪」的差别,辨这个差别。先说出来这「防护诸根」的相貌。

说这个修行人,「如是于眼所识色中、乃至于意所识法中,执取其相及取随好」的时候,「由是发生种种」的恶不善法,这「杂染」法。「彼于取相及取随好,能远离故」,说这个修行人,他能思惟观察的关系,由闻思修得来的正念的智慧的观察,「能远离」,能远离这个「取相取随好」的事情,「便不发生种种杂染」,这些恶不善法就没有了。

 

申二、修行律仪

若由忘念、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独闲居,由先所见眼所识色增上力故,或先所受耳鼻舌身意所识法增上力故,发生种种恶不善法。随所发生而不执着,寻便断灭除弃变吐;是名于彼修行律仪。

这第二科,前面这是说的「防护诸根」,下面是「修行律仪」。

「若由忘念,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独闲居」,这修律仪。「若由忘念」,若是这个修行人他这个时候忘掉了正念;「忘掉正念」,或者是自己懈怠这正念没有生起来,或者是由于「烦恼极炽盛」的原因正念忘掉了,正念失掉了。「虽独闲居」,虽然他不在大众里面住,他不和其他人在一起住,他自己一个人闲居一处。「由先所见」眼所识的色的「增上力故」,「或先所受耳鼻舌身意」所识法的「增上力故」,因为这个心一动,与境界一接触,就有力量现出来,这个分别心的力量。「发生种种恶不善法,随所发生而不执着」,但是这个人是佛教徒,虽然失掉了正念这个烦恼现起来,但是他这个时候就觉悟了,烦恼现起了才觉悟;还是好,还是好。所以「随所发生而不执着」,虽然这贪瞋痴烦恼现起来,但是对境界不执着。「寻便断灭除弃变吐,是名于彼修行律仪」,这「修行律仪」是这个意思。

 

《披寻记》八一三页:

寻便断灭除弃变吐者:令彼现行不相续故,是名断灭。令彼诸缠不现行故,是名除弃。令彼种子不随逐故,是名变吐。

「寻便断灭除弃变吐者:令彼现行不相续故」,这个贪瞋痴的烦恼现起了,叫它不相续,是名叫做「断灭」,立刻的停下来,叫做「断灭」。当然这个,如果你正念有力量,那这件事立刻就能办得到。「令彼诸缠不现行故,是名除弃」,就是使令现行不现行,叫做「除弃」。「令彼种子不随逐故,是名变吐」,这一定要修止观了,不然这个种子是不受影响的。

这就叫做「于彼修行律仪」。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 (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401、伏龙施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